诊断思维方法和病历书写ppt课件_第1页
诊断思维方法和病历书写ppt课件_第2页
诊断思维方法和病历书写ppt课件_第3页
诊断思维方法和病历书写ppt课件_第4页
诊断思维方法和病历书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诊断思维与步骤 1 第六章 诊断步骤及思维方法 诊断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桥梁学科 问诊 体检 实验室 仪器检查 初步诊断 临床验证 疾病的名称及本质 2 第一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 三步曲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1.病史 :全面系统、真实可靠、进程动态、本质特 点 2.体格检查 :全面系统、重点深入,边查边问、边 查边想,验证核实,融会贯通,完整性、真实性 、准确性。 3.化验及辅助检查: 选择性、必要性、急诊性,特 异性、敏感性、准确性,成本 效果分析。 3 二、归纳分析综合资料提出初步诊断: 1.对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2.形成假设、印象,也就是初步诊断。 3.初步诊断带有臆断成分,只能作为进一步诊 断的前提和试验性治疗的方向。 4 三、临床实践验证或修正诊断: 1.初步诊断是否是正确的 ,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 步验证。 2.验证方法 : ( 1) 特异性检查证实 :血培养 -败血症 ( 2)试验性治疗达到预期效果:肺结核 抗痨 ( 3)手术证实:剖腹探查 ( 4)细胞组织学检查:活组织穿刺 ( 5)诊断不清动态观察:随访确诊 5 疾病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千姿百态的, 即使是 同一种疾病 ,不同的病人也常常有 着 不同的临床表现 。但是客观病情的发展 是有其规律性的,并且病情演变与发展的 规律性 最终也是可以被 认识 的。医生对于 疾病本质的认识就是建立临床诊断的过程 ,一般要经过以上 三个步骤 才能完成。 6 总之,临床诊断的三个阶段是不断重复交 替进行形成的临床过程,从哲学角度可以 概括为: 认识 (思维的多元化、系统化的 医学科学理论体系) 分析 (针对患者 的具体症状进行判断,具有较强的模糊性 质) 系统化 (采取系列医学方法进行 治疗,对诊断假设进行检验)。 7 第二章 临床思维方法 一、概述 : 临床思维方法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 、 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 动,由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做出决策的一 种逻辑方法。 它不仅是一种诊断过程中的基本方法,也 是随访观察、治疗决策及预后判断等临床活动 中不可缺少的逻辑思维方法。 8 临床思维有两大要素: 1.临床实践 :即床旁接触患者,通过各种临 床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并不断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这就是 实践出真知。 2.科学思维: 这是将疾病的一般规律运用于 判断特定的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是 对实践材料整理加工、分析综合的过程, 是对具体的临床问题综合比较、判断推理 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诊断。 9 二、方法概要 : 临床思维方法就是医学上的逻辑思维方法 ,涉及到对各种资料 疾病的的分析: 1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症状、体征、检查结果都是疾病的 临床表现 ,一定的临床表现都具有一定的 临床意义 ,这 就要求医生必须掌握各种疾病的 临床表现与疾 病本质的关系 。例如,患者临床表现发热、咳 嗽、咳痰、白细胞增多、 X线胸片检查证实,临 床诊断大叶性肺炎,这就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 10 2主要表现与次要表现关系 疾病的临床表现不仅会错综复杂,而且 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医生在复杂多样的 临床表现中抓住 主要表现 ,进而抓住疾病的 本质 。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一患者 主诉:纳差、腹胀、心慌、胸闷,经检查该 患者并不是消化系统疾病,而是风心病,消 化道症状是心衰所致。所以只有 分清主次 才 能抓住 主要矛盾 。 11 3局部与整体关系 人体是一个由多种组织和器官组成的统 一体,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并可相互影 响,不能断然分开。 局部 的疾病可以影响 全身 。如局部感染未得到控制可以引起全 身性败血症。 整体的异常 也可以突出表现 于 某一局部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可 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但在老年人 往往仅在循环系统出现阵发性心悸、心慌 、房颤表现。所以我们在分析归纳时,要 考虑到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2 4共性与个性关系 不同疾病 可有 相同 的临床表现,称之为 共性 。例如:心脏病心衰能引起全身水肿 、肾脏病肾衰、肝硬化、营养不良等均能 引起全身水肿。水肿是这些疾病的共性。 而 不同的疾病 又有 独特 的临床表现,称之 为 个性 。上述疾病都有全身水肿,但它们 水肿的特点及伴随症状却不一样。所以分 析临床资料时,既要注意分析疾病的共性 ,全面考虑,不致于 漏诊, 也要注意疾病 的个性,有利于鉴别诊断,不致于 误诊 。 13 5典型与不典型的关系 典型临床 表现的疾病,比较容易诊断, 不典 型的临床表现 常常使医生困惑。冠心病心绞痛 典型表现疼痛有五大特点,但不典型的心绞痛 表现可以千变万化,表现出牙痛、头痛、腹痛 ,在分析资料,作出诊断时,要多积累临床经 验,必要时并通过试验性治疗对假设诊断进行 检验。 14 6原发与继发的关系 临床常常碰到疾病在 甲处 ,表现在 乙处 , 反之亦然。例如急性阑尾炎早期腹痛在上腹 部,易误诊为胃部疾患。胆囊炎胆结石疼痛 可表现为右侧胸背部疼痛,而不在胆囊区, 这些要求我们根据系统性的医学科学理论进 行医学科学逻辑推断找出 因果关系 。 15 7器质性与功能性疾病关系 器质性疾病 ,是指有病理改变的疾病, 而 功能疾病 找不到病理改变的证据,仅考虑 为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但往往功能性紊乱 是器质性疾病的前兆,而器质性疾病也可以 伴有神经功能紊乱,使诊断常困难,鉴于功 能紊乱性疾病的预后良好,没有特殊治疗手 段,一般不轻易下神经官能症,以免延误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 16 8常见病与少见病关系 我们在临床工作时分析资料时首先应考虑 常见病,多发病和当地当时的流行病 。但当 患者的临床表现不能用常见病解释时不能忽 略少见病的可能。 17 9病原性疾病与医(药)原性疾病关系 由各种微生物或某些病因导致的疾病我们 称之为病原性疾病,例如肺结核是结核杆菌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引起的。高血压 病,病因不是很清楚。但是由于滥用一些药 物如滥用抗生素导致霉菌感染,滥用激素导 致糖尿病等。或由于一些检查,手术等导致 的疾病,称为医(药)源性疾病,在假设诊 断时,不要忽视医(药)原性疾病诊断,并 采取相应措施。 18 10恶性疾病与良性疾病关系 对病人危协大,并且目前无有效办法医治的 疾病,称之为 恶性疾病 ,常见各种肿瘤, 良性 疾病预后良好 ,可以治愈或得到控制。考虑诊 断时,千万不要把良性的疾病当成恶性的疾病 ,这不仅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可 对病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和肉体损害,甚至造成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这样例子不少。 19 广博的医学知识,灵活而敏捷的思维、符 合 逻辑的分析是正确诊断疾病必备的条件。临床 医师通过临床实践占有的资料越翔实,知识越 广博,经验越丰富,这一思维过程就越简化、 越切中要害,越接近事实,因而也越能揭示疾 病的本质,作出正确的诊断。 20 对 每 一例具体病例,临床医师的诊断思维活 动过程既是 活跃 的,又有一定的 成序 。如将其上 升到理性的认识,予以剖析,可概括为以下 10个 步骤: 21 1 从解剖的观点 , 有何结构异常? 2 从生理的观点 ,有何功能的改变? 3 从病理生理的观点 ,提出病理变化和发病 机制的可能性。 4 考虑几个可能的致病原因。 5 考虑病情的轻重,勿放过严重的情况 。 6 提出 1-2个特殊的假说。 7 检验该假说的真伪, 权衡支持与不支持的 症状体征。 8 寻找特殊的症状体征组合 , 进行鉴别诊断 。 22 9 缩小诊断范围 ,考虑诊断的最大可能性。 10 提出进一步检查及处理措施 。 经过多次反复,自然可以 由简驭繁、熟能 生巧、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3 三、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2 “一元论 ”的原则 3 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 4 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然后考虑功能 性疾病 5 首先考虑可治的疾病,以便早期及时地予以 恰当的处理 6 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 24 四、临床思维误区 常见误诊漏诊的原因 1 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未能反映疾病进 程和动态,以及个体的特征,因而难以作为 诊断的依据,亦可能由于资料失实,分析取 舍不当,可致误诊、漏诊。 2 观察不细致或检验结果误差。 临床观察和检 查中遗漏关键征象,不加分析地依赖检查结 果或对检查结果解释错误。 25 3 先入为主,主观臆断,防碍了客观而全面地 搜集和分析资料 。 某些个案的经验或错误的 印象占据了思维的主导地位,致使判断偏离 了疾病的本质。 4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对一些病因 复杂、临床罕见疾病的知识匮乏,经验不足 ,又未能及时有效的学习各种知识,是构成 误诊的另一常见原因。 26 医家格言告诉我们, 医学是一种 不确定 的 科学 和什么都 可能 的 艺术 ,其主要原因是任何 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都各不相同。我们从不断 实践中积累知识、从误诊中得到教益。从而减 少误诊、漏诊。 27 第三章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和格式 临床上根据疾病的难易程度和直观与否有 以下几种达到临床的方法: 1 直接诊断法: 病情简单、直观,根据病史或体征, 无需化验和特殊检查即能作出诊断。如寻麻疹、外 伤性血肿、急性扁桃体炎等。 2 排除诊断: 临床症状体征不具特征性,有多种疾病 可能性,经深入检查,稍加分析,容易发现不符之 处,予以摒除,留下 1-2可能的诊断进一步证实。 28 3 鉴别诊断 :主要症状体征有多种可能性,一时 难以区分,无法确定诊断,需不断收集多种资 料予以鉴别。 诊断的方法: 1 病因诊断: 提出致病原因和本质。 2 病理解剖诊断 :对病变部位、性质、细微结构 变化的判断。 3 病理生理诊断 :是疾病引起的机体功能变化。 4 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疾病有不同的型别和程期 。 5 并发症的诊断: 与主要疾病在发病机制上有密 切关系 。 29 6 伴发疾病的诊断: 是指同时存在的、与主要 诊断的疾病不相关的疾病。 例: 1 风湿性心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心房颤动 心功能 级 2 慢性扁桃体炎 3 肠蛔虫症 30 第三篇 病历书写 病历书写的临床意义: 1 是 临床医疗工作 的全面记录。 2 是 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的反映。 3 是 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的基础资料。 4 是 健康保健档案 和 医疗保险依据 。 5 是 医疗纠纷及诉讼 的重要证据。 6 是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 临床基本功 。 31 第一章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1 内容要真实: 病历必须客观地、真实地反映 病情和诊疗经过,不能臆想和虚构。 2 格式要规范 :病历具有特定的格式。临床医 师必须按规定的格式书写。传统病历和表格 病历。 32 3 描述要精练 ,用词要恰当:要运用规范的汉 语和汉字进行书写。要使用通用的医学词汇 和术语,力求精练、准确、避免使用俚语俗 语。 4 书写要全面 ,病历各项都应填全,不可遗漏 。字迹清晰、规整、不可潦草和涂改。 具有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清洁性 33 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和内容 第一节 住院期间的病历 住院病历包括: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会 诊 记录、转科记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死 亡记录、再次入院记录等。 34 一、住院病历: 要求在 24小时内完成。 (一)住院病历格式与内容 1 一般内容 8 月经生育史 2 主诉 9 家族史 3 现病史 4 既往史 5 系统回顾 6 个人史 7 婚姻史 35 10 体格检查 ( 1)一般情况 ( 10)脊柱 ( 2)皮肤、粘膜 ( 11)四肢 ( 3)淋巴结 ( 12)神经反射 ( 4)头部及其器官 ( 13)专科情况 ( 5)颈部 ( 6)胸部 ( 7)腹部 ( 8)肛门、直肠 ( 9)外生殖器 36 11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12 摘要 13 初步诊断 14 医师签名 37 二、常用医疗文件 三、再次住院记录 四、表格式住院病 入院记录 病程记录 会诊记录 转科记录 出院记录 死亡记录 其他 38 第二节 门诊病历 一、书写要求 简明扼要 暂作症状诊断 急诊就诊记录时间 有医师签名 二、书写内容 五有一签名(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处理 、 诊断、签名) 三、门诊病例举例 39 见习医生 实习医生 医学生 临 床医生 40 几点要求和希望 1、多看、多问、多想、多悟、多记。 2、学习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3、培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4、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行、素质、修养。 5、胸怀大志、爱岗敬业、求实奉献、不断 更新、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新理 论、新技术)。 6、要博识、专业,博专结合。 41 凡习医 者: 性存温雅、志必谨慎、动须礼节、 举乃柔和、无妄自尊、不可矫饰。 大家共勉之! 42 思考及复习题 1、什么是诊断学,学习内容? 2、什么是症状、体征? 3、发热的病因及分类、分度、常见热型。 4、水肿的临床分类及表现,肾源性水肿与心源 性水肿鉴别? 5、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及呕血的常见病因。 7、腹痛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内脏痛性腹痛、躯体 性腹痛、 牵涉痛的特点。 8、发绀的发生机理、病因及分类和临床特点。 9、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及临床分类。 43 10、什么是 “三凹征 ”、 “心源性哮喘 ”? 11、意识障碍病因、临床表现。 12、问诊的注意事项及问诊的内容。 13、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14、深部触诊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15、叩诊的方法及叩诊音分类。 16、一般检查的内容。 17、什么是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