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特点和复习对策_第1页
高考命题特点和复习对策_第2页
高考命题特点和复习对策_第3页
高考命题特点和复习对策_第4页
高考命题特点和复习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命题特点和 复习对策 江苏省苏州中学 胡企中 电话:236 信箱: 第一部分 来自阅卷组的一些信息 6月 9日 6月 12日,接受空白卷、答题卡和评 分标准, 组织各题组长研究试卷和答案,答案切割方 案、以及回评量、复评率等有关参数, 组织试评、学科组组织了题组长、中学教师 、市生物教研室专家们制定评分细则。 各题阅卷组长事先评阅好一批试卷,并标注 好了分数及等级。 由学科组和 7个题组长分别评阅第二卷十道试 题 200余份后,再将试题发送给各题评卷教师进行 试评,以检查评卷人员掌握答案和评分细则的准 确度,及时矫正评分细则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试卷数量: 179577份 (约占全省考生的 1/3) 阅卷老师数量: 217人 (包括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及 7名替补阅卷老师) 平均每人每天需批阅与复查 1000 题,每分钟必需批与复各 2题 本学科遇到的问题卷的种类有: 1图像不清楚,无法给分 2. 答错题,在其他答题区域又找不到 该题的答题所在 问题卷的解决有两种方式: 1.小组长终审、大组长终审 (控制量 ) 2.需要调阅纸质试卷的,根据手工评 分结果输入分数 阅卷特点 今年首次采用的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能克服传统 纸质阅卷的诸多弊端和潜在风险,其独特的工作流程使得阅卷工作 更客观、公正和高效。针对阅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 建议。 (一)对考生的建议 1. 书写应清晰、笔迹深刻有力 2答题位置必须在指定位置 3避免涂抹及迁移 (二)对扫描制卷的建议 1尽量提高扫描的清晰度; 2尽量避免扫描过程中的误差,确保卷面字迹不被覆盖 3尽量将切块后的内容控制在一个屏幕范围内,以减少阅卷时调屏的次数,节约时间。 考核内容的分布情况 * 表示知识点交叉、综合 分 数 难 度 第一卷 49.50分 0.7071 第二卷 39.70分 0.4963 全卷总 89.20分 0.5953 题 号 分 值 平均分 X 得分率 % 区分度 33 6 3.67 61.17 34 9 6.14 68.22 35 8 5.01 62.63 36 7 2.43 34.71 37 7 4.01 57.71 38 9 2.94 32.67 39 7 2.29 32.71 40 9 3.00 33.33 41 8 5.10 63.75 42 10 5.11 51.10 总计 80 39.7 49.70 题 号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33 5 6 10 16 24 26 11 34 3 3 4 5 7 10 13 17 20 17 35 2 2 4 8 1 24 26 16 4 36 7 18 28 27 15 5 1 0 37 10 18 27 29 14 2 38 6 19 17 17 22 10 6 2 0 0 39 8 21 30 22 12 5 1 0 40 3 12 25 24 20 11 3 1 0 0 41 2 3 4 7 13 22 27 19 3 42 7 0 12 0 17 1 40 1 21 0 0 得分最高的考生只有 142 一些题目得分率较低原因 ( 1) 是不是考生 概念不清,表达能 力差 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许多考生对生物学 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的不够准确, 如 氧与养 , 运输与吸收 , 载体与运载体 , 酶 的高效性与催化性、活性 等区分不清; 语言表达能力弱,相当一部分考生不会用精 确的生物学专业术语来准确答题,专业术语出错 较高; 语言表达能力差,往往词不达意。 ( 2) 是不是考生 抓不住要点,审题能 力差 如 36题第( 3)小题,若考生读题不仔细,抓不 住 “ 接种流感疫苗后短期内不止一次地患流感 ” 又如 38题第( 1)小题, 82% 的考生审题不仔 细,未注意 “ 黏合 ” 的含义,以致不能正确回答出 质 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 DNA片段的黏性末端 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相 黏合 ,而错答成通过 DNA连接酶相 黏合 。 再如 42题第( 2)小题,问两支试管现象均不明 显的原因,有 97% 的考生按照思维定式只答成 B试 管现象不明显的原因。 40( 9分)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 ,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 “ 植物 杀手 ” 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33%) ( 1)该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间的关系是 。 (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 变化曲线。 (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 (49%)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 大小和数量外,还应 (11%)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9%) (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示。 (10%) (1)竞争 (2)见图 。 (3)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 值 (4)某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引进外来外来物种 应慎重,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 0 1 2 3 4 5 6 7 8 9 3 12 25 24 20 11 3 1 0 0 38( 9分)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得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 的基因重组入质粒上的 T-DNA片断中,再将重组的 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 染色体 DNA中。 32.67%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 目的基因, 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 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 过 而黏合。 18% (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 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 的 -DNA片断,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 F1 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原因是 。 (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 ,造成 “基因污染 ”。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 DNA中,就可以避免 “基因污染 ” ,原因是 。 (1) 限制性内切酶 碱基互补配对 ( 2) 3/4 雌雄配子各有 1/2含有含有抗除 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3)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 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而在下一代表现出来 0 1 2 3 4 5 6 7 8 9 6 19 17 17 22 10 6 2 0 0 42 (10分 )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 A、 B, 各注入 2ml体积分数 4的 H2O2溶液;再向 A管滴入 2滴 3.5 FeCl3溶液,向 B管滴入 2 滴质量分数 20的肝 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 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51.10%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 原因可能是 。 3% (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 H2O2的分解,产生的 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 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 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 设计 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 32% 如果 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 号试管。 (1) 酶的高效性 (过氧化氢酶和 Fe催化效率的高低 ) (2) 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 (3) 2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2滴 H2O2溶液, 2ml_马铃薯块茎提取液 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 3) 是不是考生 知识面较窄,联系实际能 力差 如 36题关于免疫功能失调可引起的过敏性疾 病 寻麻疹的原因,考生能准确答出 “ 皮肤某些 细胞的表面 ” 仅为 7% ;保留婴儿的脐带血的目 的完全答对率为 28% ,接种流感疫苗后再度感染 的免疫学原因能从相应的抗体,主要是记忆细胞 的寿命比较短来答的仅为 31% 。 36.(7分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 健康极为重要。 34.71% (1)免疫功能失调可引起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的起因是在过敏 原的刺激下, 效应 B细胞分泌 的抗体分布在 ; 7% 当 同一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有关细胞释放出的组织胺引起毛 细血管 等变化,进而出现红肿现象。 (2)器官移植时,异体器官常不可避免地会被患者的 细胞 识别并攻击。 为了避免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医院建议保 留婴儿的脐带血,以便必要时 。 28% (3)接种过流感疫苗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 次地 患流感,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 ; 。 32% ( 1) 皮肤某些细胞的表面 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强 (2)效应 T 利用自身的干细胞构建组织器官 (3)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命比较短;流感病毒易突变,使原来的疫苗 失去效用 0 1 2 3 4 5 6 7 7 18 28 27 15 5 1 0 ( 4) 是不是考生 实验、实习内容掌握 不好 40题考核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是课本的 实习内容,也是考纲的内容要求,但 59% 的考 生不知道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样方法 ” , 91% 的考生不懂 “ 随机取样 ” , 90% 的考生写 不出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显然,教学中没有 将课本要求的实习内容教到位。 42题设计实验 中答对对照试管的具体目的的仅为 32% 。 40 (9分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 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人我国,现已在一 些地区蔓延成灾,有 “ 植物杀手 ” 之称。严重威胁 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33.33%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 41% 取样的关键 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 ; 9% 种 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10%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 我们的启示是 . 10% (3)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 值 (4)某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引 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 ( 5) 是不是考生 缺乏灵活性,归纳、分析 能力不够 试题在一些问题的考查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从 答题看,考生大多不够灵活,对这些开放性的试题的回 答抓不住问题的要点,答非所问。如 40题第( 4)小题 问: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结果得出的启示,绝大多数考 生不能通过本次调查结果从两个方面总结回答。 41题第 ( 4)小题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完全 答对率为 10% 。 历年高考中 一些得分率很低的试题 新 “游戏 ”规则 1999年 19% ( 2) 0% ( 3) 1% 每小时光合作用释放多少氧气? 上海卷: 表观(净)光合速度 全国卷: 真(总)光合速度 2003年 41,( 11分)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 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 DNA的原料,用含有 3H 胸苷 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 3H 胸苷 。连续 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被标记的部位,结果如下图(黑点表示放射性 部位)。 请回答: 9.7% ( 1) 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 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 ( 2)处理后 24小时左右,在 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 48小时左右,在 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 (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 ( 4) 上述实验假如选用含有 3H 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 ?为什么 ? 考生缺少联想 2001年 39.( 8分)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 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31% (1)假定控制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隐性基因 , 则用纯合野生型雄鼠与上述雌鼠杂交,后代表型是 。 80% (2)另假定上述雌鼠为杂合子 ,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 , F1代表型有四种,分别为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比例为 1: 1: 1: 1。从 F1中选用野生型 、 突变型 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型中所有的 都 为突变型,所有的 都为野生型。请问: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的说明。 (B表示显性基因, b表示隐性基因 ) 9% 问法突然转向 2001 34.( 8分)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 麦。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 48小 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为试 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 分比。 25% 回答下列问题: (1) ( 2分 ) 从吸收离子与吸收水的比例看,大麦在光 下吸收哪种离子比吸收水分快? (2) ( 6分 ) 从上述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出哪些 结论? 数据分析能力差 (看图说活) 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 (ml) Ca2+(%) K +(%) Mg 2+(%) 光 下 1090 135 27 179 暗 中 435 105 35 113 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1严格控制试卷的难度,保持试卷的稳定性 生物学作为入学考试的六门选考科目之一,其试题的难度不仅有 本学科的连续和稳定的问题,同时 还涉及到与其它学科平衡的问题 ,过难、过易都会影响到考生的总分和人才的选拔。 2分值分布和试题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能再分散一些 但是,如果从第二卷各题的题干来看,似乎不够分散。如 33、 39 题尽管考查的内容不同,但均以抗生素为背景入题; 34、 36题均涉 及免疫的问题。 建议今后的命题可以教材的章节为依据做纵向检查 ,以考试大纲的九个方面做标准横向检查,也许这样会使分值及考 查内容更趋合理。 3进一步提高试题编制技巧 试题的编制过程应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知 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本卷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但还可以进一步提 高试题编制技巧,加强设问的指向性 。如 35 题第( 1)小题第 2问, 问图中 ab段提供的 “ 依据 ” , “ 依据 ” 一词的指向不够明确,以致 一些学生不知应就图回答问题,还是应从图中提取出信息来回答, 导致思维混乱,表达不确切。又如 41题,题干对解答第( 1)小问 有提示作用。 第二部分 2005年高考生物试卷 (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一 .题 型与 题 量 生物 试 卷的 题 型分 为选择题 与非 选择题 两大 类 。 选择题 的数量 为 32题 ,分 值为 70分。非 选择题 (回答 方式可以是填空、画 图 、 简 答)的数量 为 10题 ,每 题 含 24小 题 ,分 值为 80分。今年的 试 卷在 题 型与 题 量上 和近几年相仿( 见 下表)。 单选 多 选 非 选 总 量 (小 题 ) 2003年(考 试 中心命 题 ) 26 6 10 42(62) 2004年(江 苏 自主命 题 ) 26 6 10 42(55) 2005年(江 苏 自主命 题 ) 26 6 10 42(66)小题偏多(平均每个非选题含有 3.4个小题) 二 .难 度与区分度 历 年的生物高考 难 度 值 (即考生的得分率)一般在 0.500.60之 间 , 难 度 值 在 0.70以上(容易 题 ) 约 占 30% , 0.40以下( 难题 ) 约 占 20% , 0.400.70之 间 (中等 难 度 题 ) 约 占 50% 。今年是江 苏 省第二次自主命 题 ,高考 下来,教 师 与考生普遍 认为试题 不 难 ,但 阅 卷 结 果, 难 度 值 与去年相比有明 显 的下降, 这 可能是 阅 卷 过 程中的 某些不确定因素所致。 单项选择 题 多 项选择 题 非 选择题 总 的 难 度 值 2003年 0.68 0.60 0.51 0.58( 87分) 2004年 0.72 0.67 0.60 0.66( 98分) 2005年 0.73 0.60 0.50 0.58( 88分) 考生感到十分郁闷 物 理 生 物 化 学 2003年 84 87 98 2004年 88 98 108 2005年 102 88 83 近三年的 理、化、生高考省平均分 由于试卷中有不少很普通的题目,又有 一些 枝节内容与零散知识 方面的题目,所 以试卷的 区分度不大 ,大量考生的得分集 中在 8595分之间,全省仅有 5%的考生达 到或超过 125分。 2003年与 2005年考分与考生人数分布图(苏州中学 ) 2003年比 2005年省均分高 1分,但曲线却明显左移 ,高分考生显著减少。不少考生的考分与平时成绩 不对 项 目 题 号 难 度 区分度 33 0.264 0.505 34 0.743 0.336 35 0.657 0.609 36 0.361 0.592 37 0.759 0.409 38 0.607 0.695 39 0.641 0.560 40 0.492 0.699 41 0.097 0.362 42 0.220 0.628 2003年高考生物试卷非选择题的抽样统计数据 2005年 苏 、 锡 、常、 镇 “二模 ”区分度 难 度表格 项 目 题 号 难 度 区分度 33 0.686 0.696* 34 0.431 0.704* 35 0.474 0.674* 36 0.390 0.666* 37 0.134 0.471* 38 0.797 0.424* 39 0.422 0.585* 40 0.564 0.784* 41 0.400 0.694* 42 0.379 0.669* “*”表示 0.01p0.05为显 著相关 ; “*”表示 p0.01为 极其 显 著相关 折半信度: 0.830* 三 .试卷结构和试题在课程中的分布 知 识 内容 考 试说 明 规 定的 赋 分比例 2004年 试题 实际赋 分比例 2005年 试题 实际赋 分比例 细 胞 约 10% 14.0% 10.0% 生物体功能 约 60% 49.0% 54.3% 遗传 和 进 化 约 20% 24.7% 21.7% 生物和 环 境 约 10% 11.3% 14.0% 今年的试题基本涵盖了高中生物必修和选修的内容(见下表)。前两年分值分配比例都是: 必修本占 77%,选修本占 23%,今年试卷有较大 变动, 必修本占 64%,选修本占 36%。 37 知 识 2003年分 值 ( % ) 2004年分 值 ( % ) 2005年分 值 生命的物 质 基 础 2.00 2.00 2.33 细 胞 11.33 12.00 8.67 生物的新 陈 代 谢 28.67 20.67 21.33 生命活 动 的 调节 8.00 10.00 4.00 生物的生殖和 发 育 2.67 0.00 3.33 遗传 和 变 异(含 进 化) 18.00 20.67 10.00 生物与 环 境 6.00 9.33 14.00 人体生命活 动 的 调节 及免疫 8.00 1.33 12.33 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 4.00 2.67 2.33 遗传 与基因工程 2.67 4.00 11.33 细 胞与 细 胞工程 5.33 6.67 4.33 微生物与 发 酵工程 3.33 3.33 6.00 人与生物圈 0.00 7.33 0.00 四 .命题特征 1 试题具有较广的知识覆盖面,选修本内 容增多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今年江苏卷的覆盖面 是比较广的,比去年的试卷更加贴近 考试说明 规定 的赋分比例, 选修本内容在试题中的比例比去年提高 13%,似乎增加的太多了。但不管怎么说,高考试卷加 大覆盖面对中学按照 教学大纲 进行正常教学是一种 鼓励。 2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但部分试题是否偏 了一些 近年来由于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能力测试的加 强,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忽视和放松了对基本知识的教学 。事实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等基本知识 还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作为中学教学指挥棒的高考,应当对这种片面的教学 理念作一矫正,还生物教学的本来面目。今年的大量选 择题与部分的非选择题都与教材的知识点扣得很紧。 体现基础知识 6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 于 A 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 棉花的保铃保地蕾 C 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 促进香蕉成熟 7.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 A 丙氨酸 B 赖氨酸 C 脂肪酸 D 核苷酸 10.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个体发育中特有的阶段或 构造是 A 卵膜 B 囊胚 C 原肠胚 D 羊膜 22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A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B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C 配制棉子壳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D 配制棉子壳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23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 是 A 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 B 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C 发酵液 PH值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D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33 (6分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高效性和 巨大的经济价值使抗生素工业经久不衰。其中青霉索的 发现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青霉菌发酵产生膏霉素。青霉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_,青霉素是青霉菌的 _代谢产物。 (2)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 _期的青霉菌作为 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青霉菌代谢旺盛 _和 _比较稳定。 (3)对青霉菌菌体生长情况的测定: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 ,经离心分离、反复洗涤后, _,再计算发酵罐中菌 体的总重量。 41( 8分)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 之一。 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 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 “地球之肾 ”。湿地类型众 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 1) 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 和 等生态功能。 (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 ( 3) 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 稳定 性较低。 (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 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 超过了湖泊 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 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 , 等。 但是部分试题考查了教材上的 枝节内容 与零散知识 。例如,第 3题单项选择要求考 生记住哪些植物是 C4植物;第 15题单项选 择则要求考生记住根瘤菌的种类。这些试题 在引导学生读书、背书、默书,在全国普遍 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采用这种评估方法 是否合适? 命 题时 不必 过 分 强 调 命 题时应 强 调 枝 节 内容。 核心内容。 零散的知 识 。 具有良好 结 构的知 识 。 单纯 的生物学事 实 。 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 应用。 对 内容 记忆 情况的考 查 。 对 分析、 综 合等思 维 能力的考 查 。 学生 还 不理解哪些知 识 。 学生理解了哪些知 识 。 新教材对评价的要求 枝节内容 ,零散的知识 ,单纯的生物学事实 3夏季中午强烈的阳光会导致植物 气孔关闭 ,此时, 下列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A 高粱 B 水稻 C 大豆 D 小麦 15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用蚕豆根瘤菌拌种的豇豆 、菜豆、大豆和小麦,能提高其产量的一组作物是 A 菜豆和豇豆 B 豇豆和小麦 C 菜豆和大豆 D 大豆和豇豆 1989年 9.单倍体玉米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是 : (A)16个 (B)10个 (C)8个 (D)20个 由于考纲范围有限,试题几乎出尽,编 制者往往为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下列几种方法: 3试题所考查的内容相对隐蔽,但略显粗糙 隐蔽性试题的题干素才的来源非常广泛,通常是反映 生产、生活、科研以及实验方面的真实材料,材料的表达 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示意图、曲线图、装置图、表格 ,也可以是文字、图解等。这类试题以知识的获得过程为 背景,或以知识的发现过程为背景来设计的,所获取的知 识往往不是课本上现成的结论,有的还要求学生 “现学现 用 ”,这样的考查过程,实质上是在评价学生分析、归纳 、推理能力。 5蔬菜和水果长时间 贮藏、保鲜 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 低温、干燥、低氧 B 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 高温、干燥、高氧 D 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12.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 h), 据表分析可 得出的结论是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都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的 细 胞 分裂 时间 分裂期 细 胞周期 十二指 肠细 13.5 1.8 15.3 肿 瘤 细 胞 18.0 0.5 18.5 成 纤维细 胞 19.3 0.7 20.0 8.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和光 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P点的 生物学 含义 A 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到动态 平衡 C 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13下列过程能使 ADP含量增加 的是 A 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 B 线粒体内 H和 O2的结合 C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 a失去电子 D 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 ATP ADP + Pi + 能量 酶 2000理科综合 写出三磷酸腺苷释放能量的反应式 : 35 (8分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 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 K+吸收速率 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 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 10 至 40 范圈 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 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 期 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_. 10度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缺少模型 36 (7分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 功能 (2) 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 短期内 不 止一次会患流感,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 _. 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命比较短;流感病 毒易突变,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 应答 ?抗体的半衰期 ?抗原的变异 ?记忆细胞 的寿命 ? 17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信息可以通过 DNA的复制传递给后代 B 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C 遗传信息是指 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 遗传信息的定义问题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是消费者 ,其中,食草动物处在第二营养级上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 关于营养结构的问题 ,应扩大到怎样的范围 55 28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胰腺细胞共同的特征是 A 核膜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B 细胞形成较多 突起 C 具有分泌功能 D 线粒体较丰富 胰腺细胞有突起 ? 组织胚胎学 上没有说 29现有细胞质雄性不育型细胞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型 乙,用细胞工程的方法互换这两个细胞中的核,培养得 到含乙核的甲植株和含甲核的乙植株。关于这两植株育 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植株雄性可育, 雌性不育 B 乙植株雄性可育,雌性不育 C 甲植株雄性不育,雌性不育 D 乙植株雄性河育,雌性可育 是囊胚发育不全的问题吗? 应该指出,题干的设问不是秘密武器, 指向性要明确,要让考生在圈定的范围或模 型内回答,做到入题容易深入难。 设问过于隐蔽,学生很难入 门,容易导致全军覆没。 4出现综合级试题,但略显勉强拼凑 综合级试题的编制是根据中学教材的各个知识点, 在充分体现生物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它们有 机地串联起来,用于考查考生的智力与能力。例如第 18 题将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综合起来,考查考生 对细胞内能量转换的理解;第 34题将细胞分裂、分化、 免疫与细胞工程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考查考生灵活运用 这方面知识的能力。 但是,在编制这类试题时,有的小题与题干毫无关 联,显得很不自然。例如第 34题的( 4)小题与 35题的 ( 3)小题都是十分勉强地拼凑上去的。 34 (9分 )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 af 表示不 同种类的细胞 表示有关过程: (4)效应 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 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 _技术形成 杂交瘤细胞 。杂 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 _作为模板。 单克隆抗 体具有高度的 _,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回答非选择题的书写量略有下降 前几年生物卷的答案都在 600字左右,有的小题分值 仅 23分,需要用 50个字来回答,最后一题实验题通常要 用 200字来解答。如此大的书写量必然会给阅卷工作带来 很大的压力,如考生写得潦草则会干扰阅卷老师,如考 生没有点击到关键词则不可能得分。今年江苏卷的答案 则控制在 500字左右,留给了考生较多的思考时间,这一 改进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是否应该尽量避免一些 “巧合 ” 2005年江苏 42( 10分)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只洁净的 试管并编号为 A、 B, 各注入 2ml体积分数 3 的 H202 溶液;再向 A管滴入 2滴 3.5 FeCl3溶液,向 B管滴入 2 滴质量分数 20 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 ;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2005年 xx市二模 33 (9分 )某同学完成了以下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 取两支试管并编号 1、 2,各注入 2mL3 H2O2溶液; 向 1号管内滴入 2滴氯化铁溶液, 2号管内滴入 2滴肝脏 研磨液;堵住试管口,轻轻振荡两试管,观察并用带 余星的木条检验,记录结果。 2005年江苏 36 (7分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 康极为重要。 (3) 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会患流感, 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 _; (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 命比较短;流感病毒易突变,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 ) 还是 2005年 xx市二模 38 (7分 )今年初,江苏局部地区出现流脑疫情。流脑是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与流感病原体的结构相比,流脑病原体具有 ;在支原体 和流脑病原体中, 对青霉素较不敏感。 (2)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措施。对儿童只接种一次疫苗, 往往不能终生免疫,这是因为 。 (流脑病原体可以发生变异 ;有些抗体和记忆细胞在体内不能终生保存) 2005年江 苏 40( 9分) (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 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 (3)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再是 2005年 xx市二模 42 (11分 )下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与面积的 关系。请分析回答: 若选取 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 n1、 n2、 n3, 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 株 m2。 (1) 样方法 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S0 (n1+n2+n3) 3S0 ( 平均值 ) 对今年 (2004)高考的预测 1.地方命题与考试中心命题的比较 题 型 题 量 水 平 难 度 区分度 信度 考 试 中心 选 、非 选 42 10 0.58 0 . 6 0.7 地 方 同 上 同 上 67 0.60 0 . 4 0.4 2.题目水平较低,局限于在中学教材上绕圈子(可 能会象东南亚、上海题相似。) 3.可能会有新的考试 “游戏规则 ”出现 4.比较适合死读书的学生 5.可能会出现偏题、超纲题 来自一线教师对命题的呼吁 1、试题要紧扣考纲与教学大纲 2、试卷的分值分布要合理,重点知识要重点 考,且保证一定的连续性 3、试题要严谨、大气、指向性明确 4、控制 好 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5、希望命题者进一步做到尊重一线教师的工 作,关注考生的命运 6、进一步提高试题的编制技巧,以体现出教 学大省的应有水平 对阅卷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第三部分 我们应做的工作及设想 65 一、 要求学生读书背书,熟记教材原字 原句,以应对高考中的 “识记级试题 ”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记 忆与理解的过程。教材的每一个章节内都包含了许 多知识要点,这些知识要点都应该通过理解,系统 而又清楚地记忆在大脑里,只有内存容量达到一定 水平时,这些知识才会自然而然地串联起来,这就 是所谓的融会贯通。所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必须建立在对各章节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 这是针对选考生物的人群与地方试卷指定 的最好方略。 ( 2004年的第 35题 )根据生物 组织 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 试剂 相互 作用能 产 生 颜 色反 应 的原理,可以 鉴 定生物 组织 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 (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 鉴 定的有机物 用于 鉴 定的 试 剂 反 应产 生的 颜 色 还 原糖 斐林 试剂 蛋白 质 紫 色 淀 粉 碘 液 脂 肪 橘黄色 ( 2) 鉴 定 DNA时 ,一般先将被 鉴 定物加入物 质 的量 浓 度 为 0.015mol/L NaCl溶液的 试 管中 搅 拌后,再加入 _试剂 ,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 热 5min。 待 试 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 颜 色 为 _,而 对 照 组试 管中溶液 为 无色, 则 可确 定被 鉴 定物 为 DNA。 ( 2004年的第 32题) 32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 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 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多选题不是单选题,也不是都选题) ( 2003年的第 33题) 分 别 在 A、 B、 C三个研 钵 中加 2克剪碎的 新 鲜 菠菜 绿 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 试剂 , 经 研磨、 过滤 得到三种 不同 颜 色的溶液,即:深 绿 色、黄 绿 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 理 A B C SiO2( 少量) CaCO3( 少量) 95% 乙醇( 10毫升) 蒸 馏 水( 10毫升) 注: “ ”表示加; “ ”表示不加。 试 回答: ( 1) A处 理得到的溶液 颜 色是 ,原因是 。 ( 2) B处 理得到的溶液 颜 色是 ,原因是 。 ( 3) C处 理得到的溶液 颜 色是 ,原因是 。 难度 0.26 ( 200年的第 37题 ) 37( 8分)人和 动 物体内糖 类 、脂 类 和蛋白 质 的代 谢 是一个相互 联 系、相互制 约 的 协调统 一的 过 程。某学生将体内 营 养物 质 代 谢 的部分途径 归纳 如下 图 所示。据 图 回答下列 问题 : ( 1) 图 中不可能 发 生的途径是 _和 _。(填出序号 ) ( 2)在途径 和 的代 谢过 程中,都能 产 生的物 质 是 _ 、 _和 ATP; 细 胞内,途径 发 生的 场 所是 _, 而途径 发 生的主要 场 所是 _。 具体做法: 1、把教材上的原句原话制作成填充,让学 生填写。 2、把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让学 生点击关键词。 3、列出教材上的图解、反应式等,让学生 默写。 高考除了具有选拔人才的作用之外,还应起 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作用。近年来的生 物学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基本思想方 法,将专业知识与中学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考命题者都是从事生物学研究的,生物学的 基本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从而也就自 然而然地反映在试题当中。只要对高校教课书熟 悉的教师,每年高考卷子到手,就会知道试题出 自何本教材。 二、 向学生灌输生物学基本思想,以应 对高考中的 “专业知识初等化的试题 ” 2003年年 39( 7分) 现 在三个番茄品种, A品种的基因型 为 AABBdd, B品种的基因型 为 AAbbDD, C品种的基因型 为 aaBBDD。 三 对 等 位基因分 别 位于三 对 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 别 控制叶形、花色和 果形三 对 相 对 性状。 请 回答: ( 1)如何运用 杂 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 获 得基因型 为 aabbdd的植株?(用文字 简 要描述 获 得 过 程即可) ( 2)如果从播种到 获 得种子需要一年, 获 得基因型 为 aabbdd 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 3)如果要缩短获得 aabbdd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 (写出方法的名称即可) 难度 0.56 2002年笫年笫 39题遗传题为王亚馥、戴灼华主编的题遗传题为王亚馥、戴灼华主编的 遗传遗传 学学 第二章习题笫第二章习题笫 5题题 (Pg41), 2003年用了笫年用了笫 7题。题。 2004年年 4O( 7分)玉米正常植株叶片为绿色,患一种遗传病后植株的叶片具白色条斑,或为不 能成活的白化苗。显微观察发现,白化苗和白色条斑处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有人为了 探索该病的遗传机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 题: ( 1)实验一 P 条斑叶 绿色叶 F1 绿色叶 条斑叶或白色叶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实验结果显示,母本患条斑病时,该病通过 _方式遗传。 实验中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 _ ( 2)实验二 P 绿色叶 条斑叶 F1 绿色叶 F2 绿色叶 条斑叶或白色叶 表现型比例 3 : 1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始终为 3: 1。 实验二结果显示,母本正常时,该病的遗传受 _的控制。 遗传学 (下)刘祖洞 2003年年 35( 6分)光合作用受光照 强 度、 CO2浓 度、温度等影响, 图 中 4条曲 线 ( a、 b、 c、 d) 为 不同光照 强 度和不同 CO2浓 度下, 马 铃 薯 净 光合速率随温度 变 化的曲 线 。 a光照非常弱, CO2很少( 远 小于 0.03% ); b适当遮 荫 (相当于全光照的 1/25) CO2浓 度 为 0.03% , c全光照(晴天不遮 荫 ), CO2浓 度 为 0.03% ; d全光照, CO2浓 度 为 1.22% 。 请 据 图 回答: ( 1)随着光照 强 度和 CO2浓 度 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 净 光合速率 为 指 标 )最适温度的 变 化 趋势 是 。 ( 2)当曲 线 b净 光合速率降 为 零 时 ,真光合速率是否 为 零? 为 什么? (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 净 光合速 率?(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难 度 0.66 植物生物学 杨 世杰 36( 8分)人体内激素分泌量 过 多或不足都会 对 机体有害,体 内有一系列机制 维 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 对稳 定。下 图 表示下 丘 脑 神 经 分泌 细 胞、垂体 细 胞、甲状腺 细 胞及它 们 分泌的激素 之 间 的关系。据 图 回答有关 问题 :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 76 2002 41( 9分)下表是 对 某水生生 态 系 统营 养 级 和能量流 动 情况的 调 查结 果,表中 A、 B、 C、 D分 别 表示不同的 营 养 级 , E为 分解者。 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 总 量, Pn表示生物体 贮 存的能量 ( Pn Pg R), 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 位: 102千焦 /m2/年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