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演讲稿:一个公益“疯子”如何读过幸福的16年?.docx_第1页
励志演讲稿:一个公益“疯子”如何读过幸福的16年?.docx_第2页
励志演讲稿:一个公益“疯子”如何读过幸福的16年?.docx_第3页
励志演讲稿:一个公益“疯子”如何读过幸福的16年?.docx_第4页
励志演讲稿:一个公益“疯子”如何读过幸福的16年?.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励志演讲稿:一个公益“疯子”如何读 过幸福的 16 年? 大家好,我叫张 XX。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一刻演讲,和 大家来分享一段,可能是有那么一点点特别的个人公益经 历。 其实说句实话,每次当我知道有人来听我演讲的时候, 我都非常感动,因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些人,为了一个 莫不相干的人,听他来讲他和另一些更加莫不相干人的故 事。所以我特别希望讲完之后,能够带给大家一些东西, 让大家增加一点点幸福感。 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自然而然就有两类最大的 弱势群体。一个是残疾群体,一个就是临终关怀的群体。 在残疾群体这个领域,我大概用了 16 年的时间,指导 了将近 40 位生命勇士,写出了 40 部励志自传,现在已经 出版了 25 本。有人说,张 XX,你做着一件可能全世界都没 有人做过的事情,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一个人,来 指导这么一帮人,写出了这么一套书。当然这是在事后, 别人对我的夸奖。但当时我做这件事的时候,别人给我的 评价是:有一个疯子领了 40 个傻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出版 社要出版我们的书,那个出版社的领导非常想促成这次公 益行动,于是直接跟我们签约了。 之后这套书的责任编辑找到我,说:“张老师,我们 已经签合同了,签了 5 本书。请问一下,你的这些同学们 之前出过书吗?” 我说:“没出过书。 ” 他说:“没事,他们是大学毕业,还是什么样的学历? ” 我说:“他们都是小学毕业。 ” 当然这个编剧听后汗都流下来了,他说:“老师你不 要开玩笑,你说他们是什么毕业?” “小学,还有的小学三年级没毕业就辍学了。 ” “那他们自学成才吧,发表过什么作品吗?” “他们从来没发表过任何作品。 ” 这个时候编辑非常郑重地跟我讲:“老师,虽然我们 领导促成这一项公益行动,但我也有自己的编辑尊严,你 得保证书的质量。 ” 我说:“没问题,你看吧” 。 我给他发了第一篇书稿,看完之后他非常激动,他说: “其他书都是这个质量吗?” 我说:“其他书的质量应该比这本更好。 ”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我把其他 4 部书稿都发给他后, 他非常激动,以至于现在他已经到另外一家出版社当编辑 了,却还在想着帮我们出版剩下没出版的书。 我再来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奇迹是怎么锻造出来的。 这源于一个人,他叫张云成,是肌无力患者。1996 年,我 在黑龙江电视报做编辑,无意间从一大堆信件中,发现了 张云龙的来信。在信里,他表达了一个非常纠结的念头: 一方面想当作家,一方面想轻生。 那时他的手已经连一个枕头都无法举起,他觉得这么 活着没意思。当时我拿着这封信,印象非常深刻,我走到 窗台旁,想象一个 18 岁的年轻人,天天在炕上躺着,连蚊 子叮到他身上,都没有办法拿手把它打掉。而且很多人认 为他是个傻子,觉得他没法跟别人交流,而他只能天天坐 在那个地方。 我当时没想太多,唯一真实的念头就是让他多活一天, 我给他回了一封信。我在信中写到:“我来指导你写作吧, 我是中文系毕业的。 ” 他在第二封信中说道:“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上过学, 汉语拼音是哥哥教的。 ” 我说:“没事,我既然收你为徒,肯定会教你。 ” 到了这一步,他非常恐惧。为什么非常恐惧?他说: “这个老师有问题,一个这样的人收我为学生,肯定有目 的。他是要做传销,还是看上我的什么东西了?这个骗子。 ” 过了一个月,我才收到他的第三封信,他说:“我们 开展了全家讨论,大家让我做决定,我说我们家已经穷 到这个份上了,如果他是个骗子的话,可能最后也是我们 把他给骗了 。所以,我同意做你的学生。 ” 在之后的六年时间里,因为家里很穷没有电话,所以 我通过信件来对他进行指导。特别着急的时候,我给他拍 电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仍然想的是给他制造一个为 梦想奋斗的信念。 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如果他真的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 便是倒在为梦想奋斗的路上。 结果慢慢地我发现他写的东西非常感动我,比如有一 次,他为了把跑进屋子里的鸡赶走,自己蹭蹭蹭,蹭了到 地上。这时候他已经没有力气爬上炕了,就借助一个凳子, 不行;踩着一个塑料盆,也不行;又找了一个钢塑料盆, 终于垫着脚蹭了上去。这个过程花了两个小时,当他坐在 炕上时,他喊了一句:“我征服了整个世界。 ”那篇让我有 了一个全新的感受,我觉得他能写出一部非常伟大的作品。 然后我开始以写书的方式指导他。大概六年之后,XX 年的时候,他出版了假如我能行走三天 ,这本书出版的 时候,他已经不能动了。当时他躺在炕上,记者把书横在 他的面前,一页一页翻给他看,他才看到了这本书的每一 页。 这是中国第一本肌无力人出版的书,这本书的出版使 中国十万肌无力人群一下子浮出水面,这些人一下子有了 精神支柱。很多肌无力患者,因为这本书完全放弃了轻生 念头。有一个山东的小孩给我打电话,说:“我想轻生。 ” 我说:“我帮不了你,我给你邮一本书,你一定要等 到这本书到的那一天,看完后再给我打电话。 ” 大概十多天之后,他再来一次打来电话,说:“大诺 叔叔,我准备好好活着,我准备像书中的主人公张云成那 样好好活着。 ” 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只有一个残疾人克服了所有的 困难,完成一本书,他所做的事情才能够鼓励那个临终人, 这是健康人鼓励不了的。为什么不能够让中国残疾领域, 都有这么一本书出现。后来发现确实很难,为什么?就像 刚才那个编辑提到的,他们没有上过学,很多都是辍学生。 而且他们从来没有发表过作品,根本不会写东西。在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我开始寻找这样的一些人,我也不 管他们学历水平了。反正最差的情况,就是一天学没上过, 我也指导出来了,我有一套方法。在几年时间里我找到了 30 多个人,他们跟我学东西。等到真的去教才发现“太奇 葩了” 。 公益旗手张 XX 一刻演讲稿:一个公益“疯子”的幸福 16 年 有一个学生,他给我第一天写稿的时候这样写的: “我!看到!你很高兴!” ,中间用了五个叹号, 我说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我没学过标点,我查字典,叹号 表示很激动。 他不是说有错误的概念,他是有一套自己的语法。那 套语法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因为他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 方式来写。包括省略号、分号,他根本就不懂。我告诉他, 他是小东,我们想这么一个办法,我不管你写多少字,你 只允许用四个标点,逗号,句号,冒号,引号,其他的一 律不许用。 他说:“那显得我多没有文采” ,我告诉他:“不要文 采,你让我们看懂就行。 ”于是他写了两部书,30 万部字, 全是四个标点,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标点。但是这本书仍然 打动了很多人。 还有一个困难是什么呢?这些孩子特别穷,这是唯一 能改变他人生命运的机会。穷到什么程度上呢?就是打开 电脑都怕浪费,他的钱有时候掏不齐。音频、电脑、QQ 都 没办法用。只有一个办法,我给他们打长途电话。后来经 常有记者问我:“你说句实话,你到底花了多少长途电话 费?” 我说:“我跟你说句实话,我从来都不敢算我到底花 了多少钱。 ” 如果真的计算起来,我自己心里都会疼。后来学生多 了之后,你就得看着他写东西,他们有惰性,他们从来没 真正做过一个事情。然后我有三个电话,一个座机,两个 小灵通,都一直开机来监督他们。 他那边做什么事我都能听见,他喝口水我都能听见, 那就是一个真正的课堂了,直播的课堂。用这种方法,他 们老老实实地按照我的方式写作。最多的时候,我有 40 个 学生,出版社要出书的时候,我的三个电话同时通话长达 8 个小时,我也无法不计算那是多么大一笔数额的钱。 还有更困难的事情,有的人住的太偏远,电话一分钟 大概能断十次。后来我用一个办法就是在电话之前先想好 指导意思,大概十到二十个字。打通电话省直接告诉对方, 然后再发短信。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两三年,就是通过这 样的方式,才一点一点把他们教会。 我特意在我的书架上留了一个空格,我想能有一天把 它排满。终于现在 20 多本书排满了。而且已经正式出版签 约的已经达到 25 本,其中有 10 本是中国最大的出版社人 民出版社,这是让我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 当这到书出版之后,那一瞬间我有一点感觉。我觉得 我好像做了一件之前想过又不敢想,却真正做到的事情,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如同一个人突然真的来到期盼中 年的珠穆朗玛峰脚下,他却怎么也不相信自己,可能就那 种感觉。 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大约在 XX 年我开始做临终关怀 项目。临终关怀的操作在中国可能更加困难,它跟世界的 临终关怀不太一样。因为国外的临终关怀有宗教背景。中 国人没有这样的宗教信仰,那么他所有的痛苦都非常极致。 比如说一个癌症病人,当你跟临终病人接触的时候, 他是不接纳你的。而其他人做志愿服务,他们却是很热情。 有一次我被病人家属提着衣领拽到护士站,三个家属把我 围在那个地方等着护士来,认为我是卖药骗人的,所谓的 心理咨询就是为了挣钱。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偷摸的跟作 贼一样。 有这样一件事,一个患有骨癌的老奶奶,我看她非常 的落寞,在她床边放着一本破旧的知音杂志。下次去 医院的时候,我主动给她带了一本新的知音 ,尽管她什 么也没有说,但是看得出来她很感动。在下一次,我带了 一本知音的下一刊,然后我又带了知音的海外版, 我就不信打动不了你。当我带到第四本知音的时候, 她说了一句话:“小伙子,坐,别老站着” 。那一瞬间我就 坐下,我的旁边放着五本知音 。 临终关怀的病人是这样,一旦他对你有了信任,就会 全都敞开。之前完全拒你千里之外,之后就像洪水一样, 向你敞开全部的内心痛苦。 那大家可能说了,中国式临终关怀,如果他没有宗教 信仰,也不能用所谓的来世规劝他,中国式临终关怀怎么 劝呢?比如有一个大姐,她患有骨癌。我第一次看到骨癌 的病人,她的胳膊是一般人的胳膊两倍粗,特别瘦,凹陷 进去,让人都不太敢看。 一到要打吗啡的时候,她都要撞墙,像疯了一样,喊 “受不了” ,哪怕一分钟都受不了。到了这个份上,她跟我 说:“我这一辈子走错一条道路” 。 我说:“走错什么道路了?” 她说:“我不应该做好人。 ” 我说:“你这什么意思?” 她说:“我是个财务,清清白白做了一辈子。快退休 时候,遇到一个老板,让我做假账我都不做。最后老板都 感动了,竟然送了我一部手机做礼物。 ” 她说着掏出一部手机:“你看,就是这个手机。我这 一辈子就得到两样东西,一个是让人痛不欲生的骨癌,一 个就是这部手机。那我干嘛这辈子要做好人?” 这就可能是很典型的一个中国式临终关怀困境,她会 有对自己生命价值极度的怀疑和否定。一般来讲,我们不 会直接跟她沟通,因为当你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时候,一 定要先让一让。过了几天之后,我突然看一个电影,很有 感触,然后我就去找她。 我说:“大姐,你知不知道,中国有两个特别好的官, 一个是焦裕禄。 ” 她说:“我知道” 。 我说:“他就是肝癌。那你能说他这一辈子一点价值 都没有吗?你能说他这辈子除了肝癌之外,什么都没有得 到吗?另外周总理,周恩来总理,全世界都认为他是人格 高尚的总理,他也是癌症去世的。你能认为他这辈子就得 了一个癌,什么都没得到吗?” 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她一直看着天花板,也不说话, 真的是在思考,或者真的在感受什么东西,然后掉眼泪了。 她躺在那,眼泪一滴滴往下掉。当时我也没说什么,我没 有替她擦眼泪。大概沉默了五分钟,然后她笑了,她说: “那行,你继续给我读报纸。 ”那一天过后,她整个人变得 非常平静,非常快乐。 在她病危的时候,让我非常惊讶的是,病房外面,站 了十多个中年男性,屋子里面有十多位中年女性,我问他 们都是什么人,他们说都是她的朋友,大家从全国各地赶 来要送她一程。 我说:“你们为什么从那么远集体赶过来?你们要举 办同学会吗?” 他们说:“不是,因为大姐为人特别好,是我们圈内 公认的好大姐,我们一定要来送她。 ” 我说:“但是看大姐的情形,可能不知道会需要多长 时间。 ” “没关系,我们都已经请假了。 ”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她有个秘密,什么秘密呢?她的 床比别人的床要高很多,床垫特别厚。我才知道,这个床 垫是一个内蒙古的好朋友,在内蒙古给她定做的,特意托 运过来的。 当她度过了那次病危后,我给她讲我遇到的这些事情, 看到的这些人,她很高兴地笑了。她跟护工说:“我给小 张那个东西,你拿出来吧。 ” 我说:“什么东西?” 护工拿出来一个信封,很大的信封。我打开后看到一 张照片,是她四五十岁时候的照片,坐在她们家的床上, 微笑着。 她说:“这个照片就留给你了,等我走了之后,你留 个纪念,你不会感到忌讳吧?” “不会不会” ,我很高兴。拿着照片,我离开了,那一 瞬间,我回头“狠狠”地看了她一眼,确实是习惯性地回 头,因为一般来讲,这可能就是生命最后的告别。 几天之后,她去世了。但我仍然记得她临终时的笑脸, 临终病人的笑脸是非常非常动人的。虽然他们都已经脱相 了,但就是这么一张脱相的脸,还是很由衷地跟你微笑着, 那种场景,可能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我个人觉得那确 实是人生最美丽的一个风景。 最后跟大家分享的是,临终关怀也好,指导残疾人写 作也好,指导残疾人写作我大概做了 18 年,临终关怀大概 做了 12 年。别人会问我:“你是怎么坚持的?” 我说:“这东西它不可能是坚持,对吧?这里面肯定 你们想不到的幸福感。就像一个人,如果他天天去银行取 钱,每次都能取 5 万块钱,取 15 年,你说他会腻味吗?他 会痛苦吗?“ 他肯定不腻味,他高兴死了,他会天天去,每次都取 5 万块钱回来花,是不是?我说,我做这个事情基本就这感 觉。每天早上起来,想着今天要去看望这些爷爷奶奶,不 自觉的心情就很好。路上虽然有点辛苦,但仍然很高兴。 从医院出来后,你觉得有一种很厚重的成就感和快乐 压在心里,这种感觉足够抵消你之后三四天生活的烦乱。 这种快乐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像圆周 ,3.1415926, 绵绵不断地往外延伸,一直往前走。 我经常跟他们讲,我说:“这种幸福感你们从来没体 会过,当你做公益的时候,当你做志愿服务的时候,你会 在某一时刻,突然间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中,成了很专业 的人士。 ” 然后你再踏一小步,你就会想,我做这个事如果再大 一点的话,很有可能跟很多人的人生相融合,能对更多的 人有益。比如说,当我指导张云成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 在想,我能不能指导出每个领域的残疾人写一本书,让这 些书去关怀中国八千多万残疾人,或者让所有中国残疾青 少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都能在我这套书里边,找 到关怀的真实的故事?于是当这本书出现在八千多万人面 前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跟我相关的时候,那种 激动,让人抖颤。 临终关怀也是,我是在一个定点关怀医院,关怀两三 百个老人的,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一个报道说,中国 80 岁以 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