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所培植科室龙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卫生所培植科室龙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卫生所培植科室龙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卫生所培植科室龙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卫生所培植科室龙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所培植科室龙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培植骨科龙头 实施改貌工程 促进卫生工作健康发展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安驾庄中心卫生院地处泰山西麓,桃乡南部,驻 地有济兖、泰东公路纵横穿过,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 迅速。我院始建于 1956 年,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壮大,现 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 1100 万元,占地 18900 平方米,建筑 面积 12300 平方米,床位 120 张的一级甲等医院,设有内、 外、妇、儿、中医、放射、后勤等 32 个科室,梁氏正骨是 特色专科,现有职工 105 人,其中主治级 26 人,初级 71 人,大中专毕业生 83 人,下设 15 处卫生所,有乡村医生 78 人。 近几年来,我院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的领导支 持下,选准“突出专科优势,加快改貌配套建设,带动整 体发展”的路子,造大培强“梁氏正骨”特色专科以提升 知名度,加快改貌配套建设以增强竞争力,使我院在短短 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带动全镇卫生事 业迈上了新台阶,连续三年在 XX 市农村卫生工作综合考评 中名列前茅。 一、找准差距,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建院四十多年来,在几代医院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 我院医疗设施不断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进入九 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医疗卫 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同其他许多乡镇卫生院一样,我们也 碰到了许多困难。卫生院自身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缺乏 特色等原因造成发展后劲不足。房屋陈旧,医疗设施落后, 设备老化。在医疗水平高、设备精良的市级医院和经验丰 富的村级诊所的前后“夹击”下,卫生院在竞争中处于明 显劣势。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尽快找到一条 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迅速摆脱困境,作为关系卫生院前 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摆在了院领导班子面前。在经过广泛考 察和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符合 世界医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安驾庄梁氏正骨”三百年 来形成的良好声誉是我院特有的无形资产,它的独特优势 是其他医院所无法比拟的。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就必须 充分发挥梁氏正骨的名牌效应,造大培强这一专科龙头, 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院步入良性轨道,健康发展。同 时也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提高装备水 平,为专科建设构建发展平台。思想认识的到位,使我们 迅速确立了“以加强骨伤专科建设为突破口,形成龙头带 动,以改貌配套建设为基础,提高硬件水平,促进全面发 展”的工作思路。随后,我们经过科学部署,精心组织, 迅速集中力量投入到了建设中来。 二 、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加快骨伤专科建设步伐 虽然梁氏正骨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具有传统优势, 但在目前医学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就 显得科技含量低,规模相对较小。为保证骨科建设尽快步 入快车道,真正在全院起到龙头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 面给予重点扶持: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1998 年,我们集思广益,制定了 安驾庄镇卫生院骨伤科发展规划,明确了“传统引路, 中西结合”的办科方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梁氏 正骨传人聘为副院长,调拨 20 万元作为科研经费,骨科内 部人事管理自主,奖金分配自主,骨科人员在晋级晋升、 住房分配、参政入党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XX 年,针对工 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又适时召开了由院两委和科室 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作出了关于加强骨伤科建设的决 定。这些文件措施的制定,为推动骨伤科快速健康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提高医疗装备水平。在卫生经费不到位,各项建 设投入增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院对骨科建设一直实 行财政单列,每年的骨科专项经费增幅都保持在 15%以上。 为提高改善骨伤科的医疗装备水平和诊疗环境,我们先后 投资 300 万元建成了 1500 平方米的高标准骨科病房楼和手 术室,配齐了骨科手术器械,更新不锈钢折叠床及橱具 50 件套,并全部安装了空调,购置了骨科牵引床、M-904E 多 功能麻醉机、自动洗片机等设备。 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群体。专科优势要靠人才去发挥, 骨科特色要靠人才去体现。我们看准这一点,在选好人、 育好人、用好人上下了大量工夫。选好人,任命梁氏正骨 第十七代传人梁华兴为学科带头人,充当领头雁,搞好传 帮带。大胆提拔重用一批年轻业务骨干,为骨科发展输入 新鲜血液。目前,骨科医护人员已经达到了 20 人,人才结 构趋于合理。育好人,制定详尽的骨科人才培养计划, 在新分配学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骨科,作为后备人 才培养。每年定期派出 12 人员到 XX 中心医院、济南 90 医院及省内外知名骨埔皆航 扪 啊煤萌耍 瞥 奥圩 逝疟病钡木晒勰睿 岢秩稳宋汀 攀怯茫 杂姓娌攀笛 囊滴窆歉裳沟樱 攀钟茫 鞘共呕 峁 憷 杼 改辏 以航鲇糜诠强迫嗽迸嘌怠萄 蒲 小晒 崩 木 丫痛锏?5 万元。骨科大夫孙波从济南进 修回来后,大胆实践,将所学新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带 动骨外手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骨科病房护士长张蕾年 仅 23 岁,但她扎实肯干,团结带领全科同志创造性工作, 连续两年被授予“肥城市十佳护士”、“XX 市优秀护士” 的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努力,我院高素质、业务精、年轻 化的骨伤科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为骨科技术发展注入 了生机和活力。 四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XX 年我们将骨伤科做为试点, 并逐步向全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以岗定人、 择优录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 上岗,对竞争岗位、任职条件、选拔程序做了详细规定。 经过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面试答辩、民主测评后择优上 岗,每两年一个聘期,保持聘任动态性。在分配制度改革 中,我们实行了院科两级核算,坚持“想闲无钱,劳动有 酬,多劳多得,向一线倾斜”,科室每个人的效益工资与 个人工作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相挂钩。改革后,收入 高的同志每月能达到两千多元,低的仅能拿到几百元的基 本工资。在骨伤科试点成功后,我们又将人事分配制度改 革在全院推开,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工实行合同 制管理,对行政后勤科室实行“岗位目标得分考评责任制” ,临床医技科室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充分发挥出了每 个岗位的最大潜能。 五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我们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梁氏正骨的知名度。先后在山东 电视台、山东广播电台、山东卫生报、XX 卫生等 多家新闻媒体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去年初,我们 还专门建成了骨伤科网站,全球用户只要登录国际互联网, 就能轻松浏览到梁氏正骨的有关信息。 “突出专科,培植龙头”的工作思路,使骨伤科在几 年时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XX 年,我院骨科门诊量 达到 30800 人次,占全院门诊量的 38%,收住院 1060 人次, 占全院住院量的 67%,床位使用率达 92.3%,业务收入突破 300 万元,占全院总收入的 46.5%。梁氏正骨的牌子越来越 响,接诊范围辐射 6 省 16 地 50 多个县市区,梁氏膏药也 远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为海外人士带去福音。 三、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全面实施改貌配套工程。 在实施改貌配套工作中,我们以“外塑形象,增强后 劲”为出发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 标准,对医院医疗区和生活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基础 建设方面,1998 年投资 200 万元完成了以门诊楼和病房改 造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建成了开放式中西药房;1999 年投 资 400 万元,完成了以病房楼和康复楼建设为主体的二期 改貌工程,率先完成了 XX 市卫生局下达的第二轮改貌配套 任务;XX 年又对门诊楼进行了外部装修改造,建成了风格 别致的绿地广场,使整个院容院貌有了很大改观;XX 年重 点抓好“安居”工程,建起了面积 3200 平方米三室两厅的 职工宿舍楼。在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 了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近几年先后投资 120 万元,购置了 F-820 血液分析仪、C980C 电解质分析仪、CX9000B 超、 美高仪心脏工作站、SDN-660 脑电地形图仪、LH2802 胎儿 监护仪、三氧消毒机、自控式洗胃机等一批高新医疗设备。 安装空调 120 台,更新升降式不锈钢病床、全棕床垫 100 件套。购进南京依维柯救护车,改善了医疗服务条件。配 置了一批 IBM 电脑,实行了微机系统化管理。医院技术装 备力量进一步增强。 在搞好院内改貌建设的同时,我们结合乡村卫生组织 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加强了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全镇的 村级卫生所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将每村一室合并为 15 处 卫生所。卫生所由村里提供房屋,镇里适当扶持,镇、村、 院共同建设。针对原村卫生所建设标准普遍不高的实际, 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谁建设,谁受益”的办法,哪个村 工作力度大,建设标准高,就把卫生所设在哪里,充分调 动了各村投资建所的积极性,加快了改貌建设的步伐。人 口只有 800 人的西江村经济并不发达,但村两委对这项工 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筹资 4 万元,将原村委大院重新装 修改造,屋内吊顶,铺地面砖,墙壁刮瓷,外墙贴墙面砖, 改建成了 400 平方米的卫生所,切实为村民解决了看病就 医的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全镇各级的共同 努力下,目前 15 处卫生所已顺利完成了改貌任务,并全部 达到了第二轮改貌建设的标准要求。 目前,我院的骨伤专科规模由小到大,技术水平由弱 到强,服务范围由省内到省外,效益由生存困难到良性运 转,院容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进一步增 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 促进了三大效益的提高。骨科的快速发展带动各科室团结 协作,齐头并进,形成了拼着干、争着上的良好局面。卫 生院作为精神文明的窗口作用日益鲜明,近年来先后收到 感谢信 230 封,镜匾 74 块,卫生院连续 4 年被评为肥城、 XX 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XX 年门诊总量达 83138 人次,住 院 1521 人次,业务收入达到 680 万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骨科已经具备开展全髋置换、带锁髓内针固定、骨不连自 体骨移植术等疑难手术的能力,其他科室技术水平也有不 同程度的提高,全院共有 120 人次在省市级以上期刊发表 论文 200 余篇,4 项科技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二是 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卫生院、村卫生所改貌建设 的顺利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减少了辖 区内病员的“流失”,以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农村 合作医疗、社区服务为内容的农村卫生综合改革顺利实施。 全镇 15 处卫生所均按“五统一”的标准,实行了以“三制 四统一”为内容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巩固发展, 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报销制度,解决了部分群众因病致 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90%;积 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服务网络,进村入户开展全民 健康查体活动,健康档案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为全镇居民 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三是促进了预防保健 任务的落实。由于卫生院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将村卫生所 纳入管理,使每个乡村医生有一种责任感、压力感,落实 预防保健任务成为自觉行动。只管看病,不顾防保的问题 得到较好解决。对计划免疫实行集中式接种,设备得到更 新,管理更加规范,成为 XX 市集中式接种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