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doc

转速器盘 加工工艺和钻φ10孔夹具设计[版本2][手动+液压夹紧]【9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转速器盘 加工工艺和钻φ10孔夹具设计[版本2][手动+液压夹紧]【9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zip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翻译.doc---(点击预览)
目录.doc---(点击预览)
机床生产率计算卡.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封面、中外文摘要.doc---(点击预览)
A0-组合机床尺寸联系图.dwg
A1-钻孔10夹具总图-手动夹紧.dwg
A1-钻孔10的夹具装配图-液压夹紧.dwg
A2-钻9.8孔的加工示意图.dwg
A3-夹具体.dwg
A4-工序卡[11张].dwg
A4-工艺过程综合卡片.dwg
A4-毛坯图.dwg
A4-转速器盘产品零件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315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62.43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4-02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转速 加工 工艺 以及 10 夹具 设计 版本 手动 液压 夹紧 cad 图纸 卡片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1 引言……………………………………………………………………………………1
2 零件分析………………………………………………………………………………2
2.1 零件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2
2.2 零件的作用…………………………………………………………………………2
2.3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2
2.4 零件主要技术条件分析及技术关键问题…………………………………………2
3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4
3.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4
  3.2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4
  3.3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4
  3.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5
  3.5 型芯设计……………………………………………………………………………5
  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7
  4.1 基面的选择…………………………………………………………………………7
  4.2 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7
  4.3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8
  4.4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9
  4.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
  5 夹具设计…………………………………………………………………………… 35
  5.1 工件分析………………………………………………………………………… 35
  5.2 绘制夹具总体图………………………………………………………………… 41
  6 组合机床设计……………………………………………………………………… 42
  6.1 组合机床结构方案的确定……………………………………………………… 42
  6.2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绘制………………………………………………………… 42
  6.3 被加工零件加工示意图绘制…………………………………………………… 42
  6.4 组合机床联系尺寸图的绘制…………………………………………………… 43
  结束语………………………………………………………………………………… 44
  致谢…………………………………………………………………………………… 45
  参考文献……………………………………………………………………………… 46
  附图 1  转速器盘零件图
  附图 2  转速器盘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
  附图 3  转速器盘加工工艺各工序工序卡
  附图 4  夹具装配图
  附图 5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附图 6  被加工零件加工示意图
  附图 7  组合机床联系尺寸
  1 引  言
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我们在走进社会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毕业设计的内容是制订转速器盘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详细讨论转速器盘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总结转速器盘的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转速器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钻孔用的钻床夹具和组合机床。
本着力求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本次毕业设计达到了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目的。由于个人能力所限、实践经验少、资料缺乏,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2 零件分析
2.1 零件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量。在毕业设计题目中,转速器盘的生产纲领为50000件/年。生产类型是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转速器盘轮廓尺寸小,属于轻型零件。因此,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属于大批生产。
2.2 零件的作用
毕业设计题目给定的零件是2105柴油机中调速机构的转速器盘,从整体上来说,其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因此,可以将其划定为不规则的盘类零件。零件上直径为Φ10mm的孔装一偏心轴,此轴一端通过销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油门拉杆相连。转动手柄,偏心轴转动,油门拉杆即可打开油门(增速)或关小油门(减速);两个直径为Φ6mm孔装两个定位销,起限位作用。手柄可在120°内转动,实现无级变速。转速器盘通过两个直径为Φ9mm的螺栓孔用M8螺栓与柴油机机体相连。
2.3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转速器盘共有九个机械加工表面,其中,两个直径为Φ9mm的螺栓孔与Φ10mm孔有位置要求;120°圆弧端面与Φ10mm孔的中心线有位置度要求。现分述如下:
⑴ 两个直径为Φ9mm的螺栓孔
两个直径为Φ9mm的螺栓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螺栓孔中心线与底平面的尺寸要求为18mm;两个螺栓孔的中心线距离为mm;螺栓孔与直径为Φ10mm的孔中心线距离为mm;与柴油机机体相连的后平面,其表面粗糙度为Ra6.3。
⑵ Φ10mm的孔及120°圆弧端面
Φ10mm的孔尺寸为Φ10mm,表面粗糙度为Ra6.3,其孔口倒角0.5×45°,两个Φ6mm的孔表面粗糙度为Ra3.2,120°圆弧端面相对Φ10mm孔的中心线有端面圆跳动为0.2mm的要求,其表面粗糙度为Ra6.3。
从以上分析可知,转速器盘的加工精度不是很高。因此,可以先将精度低的加工面加工完后,再以加工过的表面为定位基准加工精度较高的Φ10mm和Φ6mm孔。
2.4 零件主要技术条件分析及技术关键问题
从转速器盘的各个需要加工的表面来分析:后平面与机体相连,其长度尺寸精度不高,而表面质量较高;两个Φ9mm的螺栓孔,因需要装配螺栓进行连接,还要用于夹具 定位,其加工精度可定为IT9级;Φ25mm圆柱上端面和120o圆弧端面位置精度要求不高;两个Φ6mm的孔需要装配定位销,表面质量要求高;Φ10mm孔需要装配偏心轴,其表面质量要求高;各加工面之间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不需要采用专用的机床进行加工,用普通机床配专用夹具即可保证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因此,该零件的加工不存在技术难题。为提高孔的表面质量,在孔加工工序中采用铰削对其进行精加工。


3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3.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该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转速器盘在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轮廓尺寸也不大,各处壁厚相差较小,从结构形式看,几何形体不是很复杂,并且该零件年产量为50000件/年,采用铸造生产比较合适,故可采用铸造成形。
3.2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底平面因散热面积大,壁厚较薄,冷却快,故有可能产生白口铁组织,但因为此件对防止白口的要求不严,又采用砂型铸造,保温性能好,冷却速度较慢,故能满足转速器盘的使用要求。
3.3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3.3.1铸造方法的选择
根据铸件的尺寸较小,形状比较简单,而且选用灰口铸铁为材料,并且铸件的表面精度要求不高,结合生产条件(参考《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7)选用砂型铸造。
3.3.2造型及造芯方法的选择
在砂型铸造中,因铸件制造批量为中批生产(参考《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8),故选用手工分模造型。型芯尺寸不大,形状简单(参考《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9),故选择手工芯盒造芯。
3.3.3分型面的选择
选择分型面时要尽可能消除由它带来的不利影响,因为转速器盘有两个Φ18mm的圆柱,考虑起模方便,以两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分型面。而以此平面为分型面时,Φ25mm的圆柱在上下箱中的深度相差很小。此外,底平面位于下箱中,能够保证其铸造质量。
3.3.4浇注位置的选择
因为分型面为水平面,所以内浇口开在水平分型面处,又因为该零件形状不规则,需要设计一个型芯,为不使铁水在浇注时冲刷型芯,采用与型芯面相切方向进行浇注。由于该零件在后平面壁厚相对较大,为了不使这些地方产生缩孔、缩松,在该处开出冒口进行补缩。注入方式采用中间注入式。
3.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3.4.1加工余量的确定
按手工砂型铸造,灰铸铁查《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11,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转查表1-12,零件高度<100mm,尺寸公差为13级,加工余量等级为H,得上下表面加工余量为6.5mm及4.5mm,实际调整取4.5mm。
3.4.2拔模斜度的确定
零件总体高度小于50mm(包括加工余量值在内),采用分模造型后铸件的厚度很小,靠松动模样完全可以起模,故可以不考虑拔模斜度。
3.4.3分型负数的确定
按公式计算,mm,<1,取。但考虑上型的许多面均是要加工的平面,而且加工余量已修正为小值,即使尺寸变化较大也不能使加工余量增多,对该零件影响不大,所以分型负数可以不给。
3.4.4收缩率的确定
通常,灰铸铁的收缩率为0.7%~1% ,在本设计中铸件取1% 的收缩率。
3.4.5不铸孔的确定
为简化铸件外形,减少型芯数量,直径小于Φ30mm的孔均不铸出,而采用机械加工形成。
3.4.6铸造圆角的确定
为防止产生铸造应力集中,铸件各表面相交处和尖角处,以R = 3mm~5mm圆滑过渡。
3.5 型芯设计
转速器盘的底平面形状简单,厚度较薄,且零件上两个Φ18mm的圆柱与底平面平行,不利于采用分模铸造,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整体型芯,以形成铸件上的两个Φ18mm的圆柱和底平面,达到简化模样和铸造工艺的目的。型芯在砂箱中的位置用型芯头和型芯撑来固定,型芯头采用圆形水平式芯头。转速器盘上相差120°的两个筋板之间的空腔深度尺寸不大,形状也比较简单,可以考虑采用砂垛代替砂芯,减少型芯。型芯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型芯简图


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1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过程中会问题百出,甚至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4.1.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盘类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选取转速器盘的底平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出后平面。而加工Φ25mm圆柱上端面、120o圆弧端面时,选择转速器盘的底平面为粗基准;在加工Φ9mm螺栓孔、Φ18mm圆柱端面时,以加工过的后平面为定位基准;加工Φ10mm孔和Φ6mm孔时,则以后平面和两个Φ9mm孔为定位基准。
4.1.2精基准的选择
为保证加工精度,结合转速器盘的特征,主要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和统一基准原则来进行加工。加工后平面、Φ25mm圆柱上端面、120o圆弧端面时,主要运用统一基准原则,即均以转速器盘的底平面作为定位基准;而在加工Φ9mm螺栓孔、Φ18mm圆柱端面、Φ10mm孔和Φ6mm孔时,选用基准重合原则,即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在实际加工中,为方便加工,各工序中运用专用夹具进行夹持,将以上两种原则综合运用。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设计 (论文 )题目 : 转速器盘加工工艺及 关键工序工装设 计 指 导 教 师 : 2009 年 3 月 2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 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5篇 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一般一本 参考书最多 相当于三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 (不包括辞典、手册); 4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7408 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 2009 年 3 月 15 日”或“ 2009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摘要 本文着重讲述了 机械行 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转速器盘的 用途,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内容 以及夹具设计 。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进步和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 , 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没有政策壁垒的完全竞争行业。 关键词 工艺规程 加工工艺 夹具设计 1 机械行 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 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业,也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消费类机电产品的行业。机械工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需求弹性大,对经济增长带动促进作用强,对国家积累和社会就业贡献大 等特点。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目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机械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保障国防安全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 机械工业全行业拥 有企业 个,其中工业联合会系统企业 个,从业人员 万人。从事 6 大类、 48 中类、 205 小类产品的生产。全国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 28489 亿元,同比增长 按 90 年不变价计算的总产值完成 28206 亿元,同比增长 这一增长速度比同期全国工业增速 别高 百分点和 百分点,居工业各行业之首。全行业实现的净利润和交纳的税金也分别达到了 元和 元。这是机械工业持续五年增长,而且是我国机械行业历史上罕见 的高速。机械工业经过改组,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民营资本主要经济指标已占机械行业的 40%,三资企业主要指标占全行业的 30%左右,而利润和出口交货值分别超过全行业的 50%和 60%。 2 转速器盘的用途 转速器盘从整体上来说,其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因此,可以将其划定为不规则的盘类零件。零件上直径为 10m m 的孔装一偏心轴,此轴一端通过销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油门拉杆相连。转动手柄,偏心轴转动,油门拉杆即可打开油门(增速)或关小油门(减速);两个直径为 6装两个定位销,起限位作用。手柄 可在 120内转动,实现无级变速。转速器盘通过两个直径为 9螺栓孔用 栓与柴油机机体相连。 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根据它来组织原材料和毛坯的供应 , 进行机床调整 , 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 调配劳动力 , 以及进行生产成本核算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也是组织生产、进行计划调度的依据。有了它就可以制定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并能做到各工序科学地衔接,使生产均衡、顺利,实现优质 、 高产和低消耗 。 机械 加工工艺规程是新建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根据它和生产纲领,才能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工厂的面积、机床的平面布置、生产工人的工种、等级和数量、以及各辅助部门的安排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括的内容 是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两个主要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是说明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指导生产,过程卡的各个项目编制较为详细。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为每个工序详细制定的,用于直接指导工人进行生产,多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和成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如下: 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分析零件加工的工艺性; 选择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 拟订工艺过程; 工序设计; 编制工艺文件 。 4 夹具设计 在机床上装夹工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机床夹具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及导引元件、连接元件、夹具体、其他装置或元件组成。定位元件、夹紧装置 和夹具体是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 按 夹具的应用范围分类有通用夹具、专用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 等 ;按夹具上的动力源分类有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电动夹具、磁力夹具、真空夹具、切削力及离心力夹具 等 。 机床夹具的主要作用为: 易于保证加工精度,并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 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工人操作强度,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 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减少生产准备时间,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 。 定位是指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夹紧是指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 不变的操作。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完全定位、部分定位、欠定位、重复定位。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是由夹具的夹紧装置完成的。夹紧装置通常由动力装置和夹紧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典型的夹紧机构有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圆偏心夹紧机构、定心夹紧机构、铰链夹紧机构、联动夹紧机构 等 。夹紧动力装置有气动夹紧装置、液压夹紧装置、电磁夹紧装置、真空夹紧装置 等 。 5 组合机床 设计 合机床的特点 组合机床是由大量的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率专用机床。它能够对一种(或几种)零件进行多刀、多轴、 多面、多工位加工。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铣削磨削等工序,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稳定。 组合机床与通用机床、其他专用机床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 1) 组合机床上的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约占全部机床零、部件总量的 70 80%,因此设计和制造的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果好。 ( 2) 由于组合机床采用多刀加工,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因此比通用机床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 ( 3)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是经过周密设计和长期生产实践考验的,又有厂成批制造,因此结构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 ( 4) 在组合机床上加工零件时,由于采用专用夹具、刀具和导向装置等,加工质量靠 工艺装备保证,对操作工人水平要求不高。 ( 5)当被加工产品更新时,采用其他类型的专用机床时,其大部分件要报废。用组合机床时,其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可以重复利用,不必另行设计和制造。 ( 6)组合机床易于联成组合机床自动线,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需要。 组合机床常用的通用部件有:机身、底座、立柱、动力箱、动力滑台,各种工艺切削头等。对于一些按循序加工的多工位组合机床,还具有移动工作台或回转工作台。 动力箱、各种工艺切削头和动力滑台是组合机床 完成切削主运动或进给运动的动力部件。其中还有能同时完成切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动力头。 机身、立柱、中间底座等是组合机床的支承部件,起着机床的基础骨架作用。组合机床的刚度和部件之间的精度保持性,主要是由这些部件保证。 合机床的分类和组成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分大型和小型两大类。大型通用部件是指电机功率为 类动力部件多为箱体移动的结构形式。小型通用部件是指电机功率为 瓦的动力部件及其配套部件。这类动力部件多为套筒移动的结构形式。用大型通用部件组成的 机床称为大型组合机床。用小型通用部件真诚的机床称为小型组合机床。按设计的要求本次设计的机床为 小 型通用机床。 组合机床除分为大型和小型外,按配置形式又分为单工为和多工位机床两大类。单工位机床又有单面、双面、三面和四面几种,多工位机床则有移动工作台式、 回转工作台式、中央立柱式和回转鼓轮式等配置型式。 参 考 文 献 1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长春汽车厂工人大学 ,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2 李洪 ,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M北京出版社, 1996. 3 李庆寿 , 机床夹具设计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 4 张进生 ,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5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 , 金属切削手册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 黄如林,刘新佳,汪群 , 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 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王光斗,王春福 ,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 周永强,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 M国 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9 刘文剑,曹天河,赵维,夹具工程师手册 M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10 余光国,马俊,张兴发,机床夹具设计 M庆大学出版社, 1995. 11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长春汽车厂工人大学,机床夹具设 计手册 M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12 李庆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适用手册 M夏人民出版社, 1991. 13 廖念钊,莫雨松,李硕根,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M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0: 9 19. 14 王光斗,王春福,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5 乐兑谦,金属切削刀具,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 17.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课题研究内容 由于 转速器盘 它结构的特殊性,所以不能用以往各类 盘 套 类 夹具来应用,应该针对它这个特殊的结构设计出对应的 钻床 夹具。最后用相关的绘图软件绘 出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课题是 转速器盘钻床 夹具的设计与制造,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 面: 1 认真查阅资料,分析 转速器盘 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2分析通用夹具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 3根据 转速器盘 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 钻床 夹具结构。 4材料的选择。根据材料的性能不同和经济性,选择适合的夹具材料。同时还要对夹具做受力分析,计算夹紧力,是否满足要求。 5拟订工艺路线。首先划分加工阶段,然后选择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合适的定位基 准,最后确定工序安排 的原则。 6确定工序的设计。首先选择机床和工件(刀具和夹具),然后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最后计算尺寸链。 7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制定工艺规程。 8. 设计关键工序加工的组合机床,包括“三图一卡” 二、研究途径(手段) 1通过实习了解 转速器盘 夹具的机构设计原理。 2通过查阅书籍和资料,设计出几个方案,对偏心轴套铣夹具的优劣进行总结,然后选择最合理的 钻床 夹具。 3对照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相关技术要求对夹具进行计算,得出合理的设计。 4利用 完成偏心轴套铣夹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5 组合机床的方案选择 (1)制定工艺方案 要深入现场了解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特点、精度和技术要求、定位 夹压情况以及生产率的要求等。确定在组合机床上完成的工艺内容及其加工方法。这里要确定加工工步数,决定刀具的种类和型式。 ( 2)机床结构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根据工艺方案确定机床的型式和总体布局。在选择机床配置型式时,既要考虑实现工艺方案,保证加工精度,技术要求及生产效率;又要考虑机床操作、维护、修理是否良好;还要注意被加工零件的生产批量,以便使设计的组合机床符合多 快好省的要求。 ( 3)组合机床总体方案 这里要确定机床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通用部件的刀具的导向,计算切削用量及机床生产率。给制机床的总联系尺寸图及加工示意图等。 ( 4)组合机床的部份方案和施工方案 制定组合机床流水线的方案时,与一般单个的组合机床方案有所不同。 流水线上由于工序的组合不同,机床的型式和数量都会有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转速器盘 加工工艺和钻φ10孔夹具设计[版本2][手动+液压夹紧]【9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3154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