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厦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 (2011 年 1 月 9 日) 2010 年,全市工业企业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二三产共 推进、内外需齐拓展” 发展战略,有效应对 后危机时代复杂因素 影响,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产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 屡创新高,全年工业产值增速保持在 33%以上高位运行,利润增 速始终保持 40%以上。全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 3671 亿元,比年 初计划目标 3100 亿元超额完成 571 亿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初 既定目标。工业对全市 GDP 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81.2%,是拉动 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 (一)规模工业增加值 12 月份完成 85.78 亿元,累计完成 890.39 亿元。 比 2009 年的 654.62 亿元增长 24.5%; 比 2008 年的 680.36 亿元增长 22.8%(注:比 2008 年增速是 现行价比较,下同)。 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比重达 43.2%。 (二)规模工业产值 12 月份完成 353.07 亿元,累计完成 3670.82 亿元。 2 比 2009 年的 2784.02 亿元增长 33.9%; 比 2008 年的 2929.60 亿元增长 25.3%。 全市全部工业产值完成 3772.22 亿元,同比增长 33.1%。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200 279 304 298 312 314 325 343 319 335 353 184 166 19 5 23 4 202 2 28 244 25 4 260 254 252 28 5 284 -120 -100 -80 -60 -40 -20 020 4060 80100 120140 160180 200220 240260 280300 320340 36038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份 当 月 产 值 (亿 元 ) -20.0 -15.0 -10.0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累 计 增 长 (%) 2010本 月 2009本 月 2010比 增 2009比 增 (三)工业品出口交货值 12 月份完成 130.48 亿元,累计完 成 1561.46 亿元。 比 2009 年的 1178.93 亿元增长 32.6%; 比 2008 年的 1348.32 亿元增长 15.8%。 (四)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02.19,比去年同期提高 20.56 个点;实现利税 373.92 亿元,同比增长 35.1%,其中实现利润 272.34 亿元,同比增长 44.3%。 (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204.61 亿元,增长 23.6%。 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 178.99 亿元,增长 34.6%;制造业投资占工 业投资的 87.5%;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 1009.99 亿元的 20.3%。 3 (六)工业用电量 12 月份 7.61 亿千瓦时,增长 24.2%,单月 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 62.4%;累计工业用电 85.42 亿千 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 56.7%。 比 2009 年的 69.87 亿千瓦时增长 22.3%; 比 2008 年的 71.42 亿千瓦时增长 19.6%。 累计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总用电量 150.59 亿千瓦时的 56.7%; 比 2009 年的 54.5%提高 2.2 个百分点; 比 2008 年的 57.1%下降 0.4 个百分点。 全年每千瓦时工业用电创造工业产值 42.98 元。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并创新高。突出表现在四方面: 一是单月工业产值创新高。2010 年以来,在 4 月份工业产值首次 突破 300 亿元大关达 304 亿元的基础上,12 月份工业产值再创 历史新高,达到 353 亿元。而且,2010 年单月平均工业产值达到 306 亿元,分别比金融危机时的 2008 年(244 亿元)和 2009 年 (232 亿元)单月平均工业产值高出 62 亿元和 74 亿元(附表 1)。 二是工业产值增速持续高位运行。2010 年,工业产值累计增长 33.9%,全年工业产值保持在 33-55%的区间高速增长,工业经济 运行呈现“高开高走 ”的强劲发展态势(附表 2)。在全省九个设区 市中,我市工业产值累计增速由 2009 年的最后一位跃居全省第 2 位,高出全省平均增速 7.3 个百分点。另外,2010 年工业产值 累计增速为“十一五 ”期间最高水平,增速分 别比 2006 年(20.8%)、 4 2007 年(17.8%)、2008 年(10.0%)和 2009 年(1.6%)高出 13.1、16.1、23.9 和 32.3 个百分点。三是季度工业产值规模有效 扩大。2010 年,工业产值从一季度月平均 254 亿元(全季度 763 亿元),逐步扩大到二季度月平均 304 亿元(全季度 913 亿元)和 三季度月平均 327 亿元(全季度 982 亿元),四季度更达到月平 均 336 亿元(全季度 1008 亿元)。四是全年工业产值完成数超预 期。2010 年,全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 3671 亿元,比年初计划目 标 3100 亿元超额完成 571 亿元。 2010 年全年工业生产形势不断向好,主要得益于以下 4 方 面因素:一是全球经济整体性复苏。2010 年,受前期大规模经济 刺激等政策效果集中显现,商业和消费信心得到恢复,同时库存 周期由“去 库存” 到“补库存”的转变为工 业经济注入活力,以及全 球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带动,全球经济呈现全 面复苏态势。二是部分大企业增长好于预期。在全市 150 家重点 工业企业中,有友达光电、宸鸿科技等 20 家企业增长势头强劲, 累计实现产值 1271.33 亿元,累计净值产值 496.63 亿元。这些企 业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一,企业开发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如厦工机械开发旋转钻井、泵车等新产品,金龙客车开发电动和 天然气客车等新产品;第二,企业开拓新客户取得成效。如冠捷、 乐捷不断扩大代工厂商,为 LG、三星、夏普和长虹等国内外知名 厂商提供面板;第三,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如宸鸿科技为苹果 等知名手机厂提供触摸屏,供不应求。三是面上企业发展普遍向 5 好。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市场需求的拉动,面上企业订单充足, 生产形势普遍向好。四是政府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继续发挥作用。 今年市政府继续执行包括减负、增产多销、融资、促进地产品本 地销售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附表 1:2006-2010 年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单位:亿元、%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月均产值 197 228 244 232 306 累计产值 2367 2736 2929 2784 3671 累计增速 20.8 17.8 10.0 1.6 33.9 附表 2:2008-2010 年月度工业产值及累计增速表 单位:亿元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2008 年 249 188 250 273 246 244 264 241 257 247 210 220 累计增速 20.7 21.9 22.9 22.3 21.6 19.0 18.3 17.9 15.6 14.0 11.4 10.0 2009 年 184 166 195 234 202 228 244 254 260 254 252 285 累计增速 -18.8 -15.6 -15.7 -12.4 -14.1 -11.4 -10.2 -7.4 -5.9 -3.5 -2.0 1.6 2010 年 284 200 279 304 298 311 314 325 343 320 335 353 累计增速 55.2 37.0 39.9 36.8 40.5 39.8 34.7 37.4 36.8 35.3 35.2 33.9 (二)工业经济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43.2 %。全年 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890.39 亿元,增长 24.5%,占全市 2010 年 度 GDP2063 亿元的 43.2。二是工业是创造财政收入的主要产 6 业。据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初步统计,2010 年,工业共创造税 收 306.93 亿元,同比增长 15.9%,占全市税收总额 585.89 亿元 的 52.4%,工业创造的税收比三产多出 40.62 亿元。三是工业创 造一半的社会就业。2010 年 1-11 月,全市规上工业从业人员 63.48 万人,分别比 2008 年(59.59 万人)、2009 年(58.01 万人)同 期多出 3.89 万人和 5.47 万人。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约 66 万人,占 全市各种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城镇个体工商从业人员数的 50%左右。工业企业员工队伍稳定,是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 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工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工 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 200 个点达到 202.19,为历史最好水平。全市 2255 家规模工业企 业实现利税 373.92 亿元,增长 35.1%,其中利润 272.34 亿元,增 长 44.3%,利 润增幅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幅 11.4 个百分点。与金 融危机前相比,规上工业创造利润分别比 2008 年和 2009 年高 出 55.97 亿元和 107.06 亿元,贡献税收比 2008 年高出 24.19 亿 元(附表 3)。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 2009 年的 424 家扩大到 2010 年的 524 家,2010 年创造产值 1315.28 亿元,同比增长 45.3%。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进一 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结合,增强了工业的竞争力。三是品牌企业 建设成效显著。至 2010 年底,我市拥有 40 件中国驰名商标、19 个中国名牌产品、396 件福建省著名商标、172 个福建省名牌产 7 品、501 件厦门市著名商标。据统计,2010 年全市 150 户重点工 业企业中,荣获品牌称号的企业达 117 家,占 78%。创建和培育 品牌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附表 3:2008-2010 年利税变化情况表(单位:亿元)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10 年比 08 年净增额 10 年比 09 年净增额 税收 77.39 107.84 101.58 24.19 -6.26 利润 109.31 165.28 272.34 55.97 107.06 (四)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1、工业区域布局趋向合理。随着岛内外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推进,岛外工业产值比重继续提高。目前岛外工业产值达到 2383.03 亿元,岛内 1287.79 亿元,岛外岛内产值比重为 65:35, 与 2009 年和 2008 年的 62:38 和 59.8:40.2 相比,岛外比重分别 提高了 3.0 个和 5.2 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往岛外发展,一方面可 为岛内发展第三产业腾出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市工业产 业聚集和产业整合,扩大了工业发展空间。 2、13 条百亿元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平板显示产业链、工 程机械产业链和汽车产业链发展势头最好,产值分别增长 84.7%、 53.4%和 37.5%;这 3 条产业链 的产值增幅均高于全市 平均水平(33.9%)。2010 年,13 条百亿以上产值产业链累计完成 8 产值 2359.22 亿元,占全市规上产值 3670.82 亿元的 64.3%,其 中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 2 条产业链产值超过 500 亿元, 分别达到 626.44 亿元和 594.14 亿元;汽车、农副产品与食品加 工 2 条产业链产值超过 200 亿元,分别达到 278.43 亿元和 235.53 亿元;工程机械、现代照明和太阳能 2 条产业链产值超过 100 亿元,分别达到 129.16 亿元和 113.50 亿元。 3、各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从所有制结构分析,外商和港 澳台企业发展迅速,比重上升,而股份制、国有、其它经济和集 体企业扩张减缓,比重下降。2010 年,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完成产 值 2782.48 亿元,占比 75.80%,所占比重提升 0.9 %;股份制公司 完成产值 783.16 亿元,占比 21.33%,所占比重下降 0.57 %;国有 经济完成产值 72.96 亿元,占比 1.98%,所占比重下降 0.22 个百 分点;其它类型经济完成产值 29.15 亿元,占比 0.79%,所占比重 下降 0.01%;集体企业完成产值 3.06 亿元,占比 0.08%,所占比 重下降 0.1%。 (五) 工业企业发展规模再上新台阶。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数较快增加。由 2009 年末的 2203 家增加到 2010 年末的 2255 家,增加了 52 家。二是上亿元企业数进一步增加。全年上亿元的 工业企业达到 434 家,比去年同期增加 84 家,其中,超 100 亿元 的有戴尔(中国)、友达光电、宸鸿科技和翔鹭石化等 4 家,比去 年同期增加 1 家;产值 50 亿元至 100 亿元的有戴尔(厦门)、厦 工股份等 7 家,比去年同期增加 5 家,其中电子行业 3 家、机械 9 行业 2 家、轻工行业 2 家;产值 10 亿元至 50 亿元的有正新橡胶、 厦华电子等 39 家,比去年同期增加 1 家,其中电子行业 10 家、 机械行业 15 家、化工行业 7 家、轻工行业 4 家、纺织行业 2 家、 能源行业 1 家。 (六)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一是“十一五” 期间,单位工 业产值电耗逐年回落。2010 年,万元工业产值电耗 226.44 千瓦 时,分别比 2006 年的 258.40 千瓦时、2007 年的 249.21 千瓦时、 2008 年的 234.75 千瓦时和 2009 年的 242.08 千瓦时减少 31.96 千瓦时、22.77 千瓦时、8.31 千瓦时和 15.64 千瓦时,是“十一五” 以来万元工业产值的最低电耗水平。二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明显下降。2010 年上半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 0.363 吨 标准煤/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20.4%,比全省的 1.126 吨标准煤/ 万元,低 0.763 吨标准煤/万元,在全省 9 个设区市中能耗最低。 (七)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平稳。 1.煤炭消耗量持续增长。12 月份,煤炭消耗量为 34.91 亿吨, 增长 5.8%,购煤均价为 761.1 元/ 吨,同比上升 17.3%。2010 年, 煤炭消耗量累计 344.28 亿吨。 2.工业用电持续较快增长。全年电力供应充足,满足全市工 业企业生产需求,自元月份起,工业用电增速始终保持在 20%以 上的较高水平,全年工业用电累计 85.42 亿千瓦时,增长 22.3%, 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 56.7%,用电量在 9 个行业中居首位,增速 居第 2 位。 10 3.成品油销售量平稳增长。12 月份,成品油销售量为 7.932 万吨,其中汽油 3.459 万吨,同比降低 17.2%;柴油 4.473 万吨, 同比增长 6.9%。2010 年,成品油销售量累计 86.124 万吨,其中 汽油 38.084 万吨,柴油 48.04 万吨。 4.天然气销售量较快增长。12 月份,天然气销售量 1436.21 万立方米,全年累计 4964.68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708.0%。 5.铁路货物发送量增加,到达量减少。2010 年,全市高崎、 杏林、前场、东孚等 4 个站货物累计发送量为 165459 车次,增 长 5.8%,累 计发送货物 1003.65 万吨,增长 6.6%;货物累计到达 量为 59815 车次,下降 11.0%,累计到达货物 319.00 万吨,下降 16.5%。 6.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普遍提升。12 月份,从生产资料类别看, 11 种黑色金属价格均同比提升,其中,圆钢由去年 3900 元/吨增 长到目前的 5200 元/ 吨,增长 33.3%;11 种化工产品除高压聚乙 烯外,价格均同比提升,其中,硫酸价格由去年 400 元/吨增长到 目前的 700 元/吨,增 长 75.0%;6 种能源中,除工业用水价格与 去年同期持平、烟煤价格有所回落外,其余 4 种能源价格同比提 升,其中,柴油价格由去年 6785 元/吨增长到目前的 7780 元/吨, 增长 14.7%;电解铜、铝、锌和镍等 4 种有色金属中,除锌外,其 他 3 种价格均同比提升,其中,镍价格由去年 13.5 万元/吨增长 到目前的 18.3 万元/ 吨,增长 35.6%;水泥和玻璃等建材制品价格 均同比提升。 11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投资总量偏低、新投产项目偏少影响发展后劲。 2010 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04.61 亿元,增长 23.6%; 工业投资仅占全社会固投的 20.3,工业投资规模偏小;2010 年, 全市新增项目共计 185 个,累计新增产值 79.11 亿元,仅占全市 产值总净增量 886.80 亿元的 8.9%,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 作用有限。工业投资小及新投产项目少,将影响工业发展后劲。 (二)用工成本提高及外来员工短缺影响企业产能发挥。今 年 3 月份,我市已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近期,还将上调最低 工资保障线,企业一线员工工资普遍上调 20-30%,加上相应提 高的三金,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虽然,外来员工的工资不 断提高,但是仍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致使不少企业订单充足, 但招工难、产能发挥不足,这主要与近年来内地政府为了当地经 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挽留农民工有关。招工 难问题将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原材料涨价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今年以来,钢材、 石油、橡胶等原材料大幅度涨价,部分原材料涨幅甚至超过 60%,如橡胶 涨幅高达 72%。在原材料价格疯涨之下,处于产业 链中下游的企业却不敢贸然提价,部分工业品价格甚至有所下 降,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生产压力加大。 四、2011 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与措施 (一)发展环境 12 从国际环境看,结合近期美、欧、日等经济指标的表现和政 策取向,综合判断 2011 年发达经济体将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出 现二次探底或恢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今年以来,新兴经 济体彼此之间经贸合作加强、对发达经济体依赖程度下降,经济 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预计明年新兴经济体将保持平 稳较快发展局面。 从国内环境看,2011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略好于今 年。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在重启人民 币汇率弹性机制以后升值压力不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出口增 长产生冲击。 2011 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虽然具备外需复苏、订单增加等 有利条件,但是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 上升态势,面临汇率提高、利率上调、原材料上涨、工资提高以 及用工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另外,2010 年 的高速增长属于经济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明年难于持续,而且 我市面临工业新项目、大项目不足的问题,因此,2011 年我市工 业经济发展将维持相对平稳的增速。 (二)2011 年工业发展目标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4300 亿元,增长 1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40 亿元,增长 16.8%。 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 1827 亿元,增长 17%。 (三)2011 年促进工业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13 2011 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工 业调结构、转方式 的关键之年,也是宏观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为促进工业经 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拟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推进“五帮”企业工作,确保 2011 年工业经济保持较 快发展。一是高度关注省、市百亿大企业(大集团)及 13 条百亿 产值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发展动态,安排专人跟踪,做好各项协调 服务工作。二是完善工业企业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信息和问题 的反馈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落实支持企 业发展政策,对 2010 年符合奖励政策的企业项目予以兑现,鼓 励企业扩大生产。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一是开展工业质 量技术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工业质量技术水平。二是提供组织优 秀新产品评审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三是支持企 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安排落实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产 学研项目资金,启动 2010 年技改、创新项目的征集工作。四是推 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加强与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上册 1.6《乐音和噪声》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说课稿(3)部编版必修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第7节 功率说课稿2 粤教版必修2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课时洋务运动说课稿设计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Are you Lingling第1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中国联通红河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中国广电中山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财务审计类
-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海南安全员培训地点课件
- 1北京的春节 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江苏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 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 有了苦恼会倾诉-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北师大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PICC堵管原因与再通方法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举例-有理数
- 给小学生科普化学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磁保持继电器基础知识课件
- 安全生产区域管理办法范本
- 设备保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