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垦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10年垦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10年垦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10年垦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10年垦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垦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垦利县统计局 (2011 年 3 月 14 日) 2010 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 按照“ 牢牢 锁定一个目 标,始终坚持两 项原则,强力推进五区建设” 的总战略,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 成效,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 不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 规划的各 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220.28 亿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 加值 13.67 亿元,增长 4.4%;第二产业增加值 145.15 亿元,增长 19.0%;第三 产业增加值 61.46 亿元,增长 15.9%。产业结构继续 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6.4:67.2:26.4 优化为 6.2:65.9:27.9, 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提高 1.5 个百分点。 2 2005-2010年 全 县 生 产 总 值 及 增 长 率 64.9 87.9 109.4 151.6 187.3 220.3 17.317.220.323.826.831.7 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亿 元 -10 10 30 50 70 90 110 130 150% 全 县 生 产 总 值 增 长 率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全县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工作重 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农业生产,大力建设具有垦利 特色的现代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 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63179 万元,比上年增长 5.8%。其中,农业 产值 72061 万元, 增长 4.2%;林业产值 6000 万元,增长 2.5%;畜 牧业产值 72663 万元,增长 7.5%;渔业产值 105973 万元,增长 5.8%;农林牧 渔服务业产值 6482 万元,增长 5.5%。 粮、棉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蔬菜、油料等农作物下降明显。粮 食种植面积 13976 公顷,比上年增长 2.0%,棉花 33132 公顷,增 长 19.5%,蔬菜 1192 公顷,下降 12.5%,油料 409 公顷,下降 12.8%, 瓜类 276 公顷,下降 18.3%,其他农作物 810 公顷,下降 14.4%。受 天气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 75699 吨,下降 3.5%,其中,夏粮 24572 吨,增长 8.5%,秋粮 51127 吨,下降 8.3%;棉花(皮棉) 3 30280 吨,下降 0.8%;蔬菜 31293 吨,下降 26.2%;油料 905 吨,下 降 28.0%;瓜类 9009 吨,下降 11.0%。 林业生态建设进一步提速。造林面积 2342 公顷,比上年增 长 42.2%。其中,经济林 23 公顷,增长 43.8%;防护林 2319 公顷, 增长 42.2%。林木覆盖率达到 21.7%。 肉蛋奶产量稳步提高。全年肉蛋奶总产量 7.21 万吨,增长 5.7%。其中,猪肉 1.54 万吨,增长 5.9%;牛羊肉 0.52 万吨,增长 0.7%;禽肉 0.32 万吨,增长 13%;禽蛋 1.99 万吨,增长 5.1%;奶 类 2.83 万吨,增长 6.5%。年末生猪存栏 10.7 万头,下降 3.6%;大 牲畜存栏 4.2 万头,下降 0.5%;羊存栏 7.0 万只,增长 6.5%;家禽 存养量 172.3 万只,增长 1.8%。全年生猪出栏 20.7 万头,增长 10.7%;牛出 栏 2.9 万头,增长 2.4%;羊出栏 9.8 万只,增长 10.8%;家禽出栏 242.5 万只,增长 12.6%。 高效生态渔业稳步发展。水产品总产量 12.8 万吨,比上年增 长 6.7%。其中,淡水产品 4.2 万吨,增长 5.0%;海水产品 8.6 万吨, 增长 7.5%。水产养殖面积 3.2 万公顷。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 43.8 万千 瓦,比上年增长 2.3%。全年机耕、机播和机收作业面积分别达到 42.2 千公顷、42.0 千公顷和 13.0 千公顷,分别增长 6.8%、8.2%、25%。 农村用电量 3599 万千瓦时,增长 4.1%,化肥施用量(折纯)16122 吨。年末,通汽车村 333 个,通电话村 333 个,通自来水村 333 个。 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恢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75 家,比上年增加 9 家。实现工业 增加值 172.3 亿元,增长 27.2%。实现工业总产值 1004.1 亿元,增 长 29.1%,其中,国有企业 55.8 亿元,增长 64.4%,集体企业 10.8 亿元,增长 7.0%,股份制企业 927.9 亿元,增长 28.3%,外商及港 澳台企业 9.6 亿元,增长 2.6%。轻工业 71.9 亿元,增长 30.1%,;重 工业 932.1 亿元,增长 29.0%。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 计量单位 产量 原油加工量 吨 1371245 汽油 吨 247760 燃料油 吨 2080768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54837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1630 电力电缆 千米 1181757 橡胶轮胎外胎 条 2134180 化学纤维 吨 78864 合成洗涤剂 吨 51000 化学试剂 吨 710522 家具 件 125425 水泥 吨 1863394 化学药品原药 吨 32675 纱 吨 22874 精制食用植物油 吨 66707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 100) 吨 4265 日用玻璃制品 吨 113803 钢丝绳 吨 88650 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9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0%;实现利润 107.5 亿元,增长 47.8%;利税 133.0 亿元,增长 44.8%。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 99.6%, 与去年基本持平。 工业结构逐步优化。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增 加值 21.2 亿元,增长 21.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 加值 63.0 亿元,增长 30.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11.4 亿元,增长 27.8%;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45.6 亿元,增长 30.9%。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442.0 亿元,增长 31.9%,占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的 44.0%。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 18 家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 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2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现价);实 现增加值 7.8 亿元,增长 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72 亿 元,比上年增长 28.9%。三次产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第一产业 投资 14.8 亿元,增长 62.5%;第二产业投资 108.5 亿元,增长 22.6%; 第三产业投资 48.7 亿元,增长 35.6%。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24.7 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 14.3%;民 间投资 147.3 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 85.7%,其中私营个体投资 73.5 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的 42.7%。投 资结构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 6 6.8:66.3:26.9 优化为 8.6:63.1:28.3,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 1.4 个百分点。全年新开工项目 445 个,新增固定资产 124 亿元。 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投资 4.9 亿元,增长 203.3%。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 4.7 亿元,增长 188.0%;商 业营业用房投资 0.3 亿元,增长 11605.0%;其他投资 20 万元,增 长 100.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 31.3 万平方米,增长 110.7%;房屋 销售面积 13.4 万平方米,增长 81.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 99.7%。 房屋销售额 3.5 亿元,增长 102.7%,其中住宅销售额占 99.6%。 2005-2010年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及 增 长 率 83.5 104.6 133.5 172.0 63.748.9 28.827.625.431.030.436.1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亿 元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额 增 长 率 五、贸易、外经 年末,全县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 5565 户,注册资金 16876 万元,从业人员 10305 人;私营企业 1218 家,注册资金 292457 万 元,从业人员 16441 人。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惠民生政策的 推动下,全县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7%。从城乡领域看,通过积极实施家电 7 下乡、汽车下乡、税费减免、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各项刺激消费 措施,消费潜力逐步得以释放,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城镇实现零 售额 9.9 亿元,增长 26.8%;乡村实现零售额 20.3 亿元,增长 15.1%。 从行业分类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全面兴旺。批发和 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8.3 亿元,增长 18.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 售额 1.9 亿元,增长 17.5%。 对外经济明显回升。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23367 万 美元,比上年增长 19.0%。其中,出口总额 16707 万美元,增长 20.9%;进 口总额 6660 万美元,增长 14.5%。利用外资质量有较大 提高。全年实际到账外资 1503 万美元,增长 34.2%。 2005-2010年 进 出 口 总 额 及 增 长 率 15273 8040 22647 23213 19638 23367 19.0 -15.4 2.5 48.3 90.097.6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万 美 元 -30.0 0.0 30.0 60.0 90.0 120.0%进 出 口 总 额 增 长 率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增势良好。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2043 公里。运 输车辆 7282 台,其中,危险品运输车辆 1512 台,普通货车 3118 台。 邮政通信业平稳发展。邮政业务收入 1744 万元,比上年增 8 长 16.4%;通信业务收入 57961 万元,增长 51.8%。年末固定电话 户数 4.4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31.3 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 75.3 万人次,比上 年增长 21.0%;旅游总收入 31250 万元,增长 38.0%。其中,国内 游客 70.7 万人次,增长 18.5%;旅游收入 31249 万元,增长 42.5%;国外游客 0.46 万人次,增长 94.5%;旅游外汇收入 153.4 万美元,增长 53.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税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 290199 万元, 比上年增长 68.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91997 万元,增 长 3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139236 万元,增长 29.7%。其 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7949 万元,增长 20.6%;公共安全支出 5487 万元,增长 12.1%;教育事务支出 25296 万元,增长 34.4%; 科学技术支出 2128 万元,下降 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4144 万元,增长 38.0%;医疗卫生支出 11417 万元,增长 60.5%;环境 保护支出 6903 万元,增长 44.3%;农林水事务支出 27566 万元, 增长 46.3%。 9 2005-2010年 财 政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及 增 长 率 38078 27818 49517 59518 70117 91997 31.2 17.820.2 30.0 36.939.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万 元 0.0 15.0 30.0 45.0 60.0%财 政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增 长 率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60.8 亿元,比年初增加 27.8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80.3 亿元,比年初增加 8.8 亿元;企业存款 44.7 亿元,比年初增加 8.3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68.5 亿元,比年初增加 37.5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 112.9 亿元,比年初增加 24.2 亿元;中长期 贷款 55.6 亿元,比年初增加 13.6 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13924 万元,比上年增 长 4.2%,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 4773 万元,增长 13.3%;人寿险保 费收入 9151 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 3922 万元,增长 15.6%。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 3154 万元,增长 45.1%;人寿 险支付赔款和给付 768 万元,下降 37.1%。 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1440 人, 其中高级 658 人、中级 3750 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4 家,总数达 到 8 家。全年申请专利 262 件。其中,发明专利 37 件,实用新型 10 204 件,外观设计 21 件。2 项专利分获山东省第五届发明创业奖 二、三等奖,1 项专利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职业中学 1 所,在校学生 2363 人;普通高中 1 所,在校学生 4313 人;普通初中 6 所,在校学生 10014 人;小学 25 所,在校学生 11866 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达到 100%;幼儿园 40 所,幼儿园在园幼儿 6609 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卫生事业机构 263 所,其中,医院 1 所,卫生院 7 所,疾病防治中心 1 所,卫生监督所 1 所,妇幼保 健院 1 所,村级卫生室 212 所,诊所 40 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 位数 472 张,其中,医院 240 张。卫生技术人员 621 人,其中,执 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 280 人、注册护士 163 人。333 个行政村 均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达到 100%。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 100%,有线电视用户 2.4 万户。文艺演出团体 1 个,组织各类文 艺演出 80 余场。图书馆 1 个,藏书 8 万余册。投资 1.4 亿元的综 合性文化大厦已基本完毕。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体育馆 4 座, 田径场 37 个,篮球场 152 个,羽毛球场 49 个,网球场 1 个,活动 室 159 个,健身路径器材 1127 件。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小幅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 220050 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38485 人。全年出生人口 1870 人,出生率 8.51;死亡人口 1859 人,死亡率 8.46;人口自然增长率 0.05。 11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083 元,比上年增长 13.4%;人均消费支出 12249 元,增长 9.4%。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8.91 平方米,增长 3.6%。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 8223 元,增长 15.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5263 元,增长 13.4%。年末在岗职工人数 25663 人,增长 7.5%;在岗职工年平均 工资 28742 元,增长 9.0%。 2005-2010年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及 增 长 率 21083 1859217010 14736 10700 13006 15.7 21.6 13.3 15.4 9.3 13.4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元 0.0 15.0 30.0 45.0 60.0%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增 长 率 2005-2010年 农 民 人 均 收 入 及 增 长 率 50014460 5689 6485 7133 8223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