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2-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_第1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2-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_第2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2-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_第3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2-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_第4页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2-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 10 测试时间 :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 神;赞美人性,贬低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 A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神学的封建思想 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C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反映 D资产阶级的名利观的反映 解析:明确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的内容,然后结合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原因来思考 “社会根源”。 答案:C 2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 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下列对这句话的认识,不正 确的是( ) A其阐述了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B其将矛头直指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 C其促进了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其是典型的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更多的是用文 学和艺术的形式反对宗教,并没有把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故答案为 B。 答案:B 3“上天赋予你一种坚忍,当我把热泪向大海挥洒、因心头的怨苦而呻吟的时候, 你却向我微笑;为了这我才生出忍耐的力量,准备抵御一切接踵而来的祸患。”这是 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选段。这段话突出的核心思想是 ( ) A肯定人的思想和力量 B上帝是人的力量的源泉 C人要生存须学会忍耐 D用理性正确对待人生 解析:材料突出了“人”的思想和力量,解决问题的方式要靠自我奋斗而不是怨天 尤人,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答案为 A。 答案:A 4(2013广州测试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 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否禁“人的本能”。题干材料主要强调 近代西方国家不禁人的本能,即肯定人性,这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潮;中国 的程朱理学提倡的“存天理, 灭人欲”主张禁锢人性,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 C 项。其 他三个选项均不能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 答案:C 516 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C各国国王要求从教会手中夺得经济特权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和教会的束缚 解析:为了给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以 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和以摆脱天主教会束缚为目的的宗教改革运动。A 项不是根 本原因,B 、C 两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 为 D。 答案:D 6马丁 路德宣传他的 “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 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与其观点相类似的中国 古代思想家是( ) A朱熹 B李贽 C顾炎武 D王阳明 解析:马丁 路德的 “信仰即可得救”与王阳明通过自省“致良知”的思想相类似, 两者都强调了内心的力量。答案为 D。 答案:D 7(2013深圳二调 )西方学者布克哈特曾说,如果不是宗教改革运动挽救了教皇政 府,谁能说出教皇政府本身的命运将会怎样?对他的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以挽救教皇政府为目标 B宗教改革促进了基督教的新发展 C宗教改革对教皇政府没有产生冲击 D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思想运动 解析: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罗马神权统治和封建统治的 政治运动,其否定罗马教廷的 权威,因此 A、C、D 三项错误。宗教改革建立了适应近代 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督教新教派,促进了基督教的新发展,故答案为 B。 答案:B 8(2013安徽联考 )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 “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重新加以估价,其目的完全是在向黑 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法治取代人治” 解析: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法治社会,D 正 确;“信仰即可得救”是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思想,A 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 古希腊智者学派中普罗塔哥拉的思想,B 错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古希腊文化 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C 错误。 答案:D 9(2013深圳调研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 不得以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解析:题干中要求体现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并不是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主张共 和制,如伏尔泰主张君主制,故 A 错误;启蒙思想家都是 资产阶级的代表,都要求 维护私 有制,故 B 错误;D 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启蒙思想家主 张实现权利制衡,所以选 C。 答案:C 10(2013哈尔滨期末 )卢梭说:“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的。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由此可见,卢梭主张 ( ) A天赋自由 B法律至上 C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 解析:通过材料中“人民的自由原是天所赐予的”可知反映的是天赋自由,故 选 A。B、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 答案:A 11(2013福州质检 )正如伏尔泰所说,“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 法则,而有一种身高 5 尺的小动物(注:指人类) 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 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 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 D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启蒙运动的发生 解析:牛顿的发现促使启蒙思想家们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使启蒙思想家 们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启蒙运 动的到来。 答案:D 12(2013杭州质检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运动,两者 相比( ) 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前者侧重于 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 A B C D 解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古 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主要反对宗教神学;启蒙运动核心是理 性主义,主要反对封建专制 统治;故表述正确,正确答案为 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 13(2013安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 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 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 拥有珍 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 尔 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 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 经济也 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 给与需求。当政府 对经济 行为干预最小之时, 这些法则运 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 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 的引导。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10 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0 分) 解析:第(1)问 ,“社会历史条件”可以从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展开分析; “基本观点”分别概括材料即可;“共同精神”为人文主义。 第(2)问,可以运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原理进行分析:一方面物 质决定意识(精神), 另一方面意识(精神) 反作用于物 质。经济的发展会推动 精神世界的发展,要求与经济发 展相适应的制度、艺术宗教等上层建筑也应有所发展。 答案:(1)社会历史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 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 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 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人文主义。 (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14(2013合肥冲刺 )14 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相继 展开,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 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 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越是想象,我们就越是 不能不赞叹这些成果,不能不 为这些成果而感到惊异 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摘录: 第 28 条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 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第 45 条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 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 第 50 条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假使教皇自己知道推销赦罪符者搜刮的情形,他宁肯 将圣彼得教堂焚为灰烬,也不愿意用尽信徒们的皮、肉、骨来建筑它。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反映出他的宗教改革思想。“但是罗马 教廷的人士硬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 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 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 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 权力都有 权来管他。” 材料四 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 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 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 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表达了 “我们”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 思想主张有何相似之处?(6 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马丁 路德哪些思想主张?(6 分) (3)材料三阐述了卢梭哪些思想主张?他的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前期的哪些政治运 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与法国大革命的 爆发、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欧洲文学和美术发展之间的关系。(10 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4 18 世纪欧洲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10 分) 答案:(1)表达了人类创造力的伟大。相似之处:都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体现出 人文主义精神。 (2)思想主张:揭露罗马教廷以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搜刮财富,世俗权力高于罗马教 会的精神权力,教皇及神职人员不应该掌握世俗权力。 (3)社会契约思想。包括 “天赋人权 ”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关系: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30 年代,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朽的政治,使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