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 2015、06、03 一、选择题 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 A强调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B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 2.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 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分封遗风宗法观念皇权思 想世袭制度 A B C D 3.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 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 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 B专制主义 C事君以忠 D尊君敬祖 4.秦统一后,中国古代曾多次出现过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后宫当政等现象。 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C宰相权力的加强 D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5.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6.据统计,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直接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 1160 件,共计有 3291 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 411 件事。材料中的“内外诸 司”是指行省 六部 内阁 三司 A B C D 7.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 此推断该行政机关 A唐朝尚书省 B元朝中书省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 8.1377 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 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 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A弥补废丞相后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D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9.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 B由地方推荐到考试选拔 C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注重知识才能 D由世袭制到任期制 10.唐会要载:“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 教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如后举事发,长吏奏停现任。并量事轻重贬降,仍 委御史台常加察访。”由此可见,唐朝科举 A地方可直接举荐进士 B注重对士人品德的考查 C不看重士人诗文水平 D由御史台主持考试事务 11.有学者指出,“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 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 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这里旨在强调 A.雅典民主制因外敌的入侵而逐渐消亡 B.雅典民主传统仅通过著作流传后世 C.雅典民主制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重大 D.雅典民主制战胜了中世纪封建专制 12.“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被确 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和的平等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13.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 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 的民主制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 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 B C D 14.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 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这里的“它”行使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监察权 15.“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 主要体现在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3 16.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 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17.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 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 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 D国家权力的运行 18.麦迪逊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 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A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B构建了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中央政府 C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D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19.“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 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 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德国国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C国会支持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中不乏民主成分 20.美国 1787 年宪法与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规定 A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B国家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C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 D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 21.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国内战争已使帝 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这里的“国内战争”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2.“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 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 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 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 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2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 点在于 A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B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C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 D宣布平均分配土地 25.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 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 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即这段话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C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26.“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 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 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 27.下表是某同学对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分析,其中史实和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 28.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宪政的破产从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 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民主共和制 29.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 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30.1923 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 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 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31“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 义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3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 处体现在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家国一体”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5 33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 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 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C替皇帝革拟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 34“(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 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3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 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 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36 1841 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 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37“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 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3817 世纪 40 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 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 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 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15 610 1115 。 1620 2125 2630 。 3135 3638 39(12 分)有学者认为:宋代不仅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而且具有其特殊的认识价值。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 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宗赵顶元丰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 其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 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人,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 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长官 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等。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 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有入说:唐朝三省制标志着宰相制度的成熟,宋朝二府三司制则昭示着宰相制度趋向衰落。 请依据材料一指出,与唐朝相比,宋代宰相地位和职权的哪些变化体现了这种衰落的趋势? 40(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 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 起敞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6 分) 材料二 1861 年 2 月 19 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 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 49 年的赎地费 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 1861 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 5 亿多卢布,但到 1905 年为止,农民共付出 20 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2)有学者指出,1861 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 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6 分) 7 高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 2015、06、03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执着追求的目标。 一百年多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 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材料一 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 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 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它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自其责任” ,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是近代 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1) 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进步性。(4 分)史料研习是历史 研究的一项重要技能,分清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等三类内容在历史研究 中很有必要,请按这三类标准对材料一中数字序号标示的内容进行分类。(3 分)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 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 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 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4 分) 2.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民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 要求,民族性、多样性、多模式是其发展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 分)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 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材料二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 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 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 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 “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4 分) 材料三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 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 机关,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3)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为后世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鉴的民主运作方式?(2 分) 依据材料三,回答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与雅典民主制有何不同?(2 分) 材料四 从 18 世纪 70-80 年代起,一直到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 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五 1796 年时,120 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 21%,还有数百 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 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4)材料四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2 分)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 分) (5)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对你有何启示?(4 分) 9 3.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 Gene Meieran 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 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 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1)依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政治制度在“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方面的表现? (4 分) 材料二 大宪章部分条款 第 39 条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 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第 40 条国王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绝或延搁其应享之权利与公正裁判。 材料三 权利法案部分条款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 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2)史学家认为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请结合材料二、三加以说明。 (4 分) 材料四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 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 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 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 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 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 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6 分) 材料五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 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 (4)根据材料五,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的。(4 分) 11 15 BDBDB 610 CCCDB 1115 CDCCB 1620 ADCDA 2125 B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dfi技师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案例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美甲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酱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二》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考点解析-湖北省松滋市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专项练习试题(解析版)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药企业存货质押贷款合同模板
- 2025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机械租赁避税方案(3篇)
- 歌词写作教学课件下载
- 2025-203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 2025-2030年中国动力耳鼻喉科手术器械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生产车间新员工入职培训
- 社会化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电石中控岗位操作规程
- 如何清洁头皮可促进头发生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