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科工作者学习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_第1页
督察科工作者学习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_第2页
督察科工作者学习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_第3页
督察科工作者学习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_第4页
督察科工作者学习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督察科工作者学习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大家好,我是来自国学讲师团道德经小组的*,目前在集团董办室督察科工作,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初学传统文化的一点心得体会,因为学习时间尚短,内心十分惶恐,如果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下面,我分两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段时间学习的感悟:一、学习传统文化带给我的改变二、端正心态,积极面对问题第一部分:学习传统文化带给我的改变在我以前的印象中,传统文化很深奥,读起来晦涩难懂,上学时学校还未曾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我对这些书籍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翻阅上,没有用心领悟书中的道理。刚来公司上班时,对于每天学习传统文化也有点困惑,把这些时间用到工作上不是更好吗?随着不断的学习,每天早课听各位老师结合自身分享学习感悟,让我明白,传统文化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文化,正如滨河训言所说:“欲成其事,先学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把事情做好。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我萌生了加入讲师团的想法,又担心自己学习的基础薄弱,跟不上老师们学习的步伐。在董事长的号召及其他老师的鼓励下,我加入了讲师团,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和系统的学习,带给了我很大的改变,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完这个视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羡慕小尚容,博学多文,对传统文化领悟这么深,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尚容一样,那尚容的优秀,背后必然离不开她父母的言传身教。想让孩子优秀,前提是我们自己要先变得优秀,只有我们自己学好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才能以身作则教育好孩子。进入公司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熟背弟子规,并能解释每句话的涵义,然后才能入职。在背诵的过程中,觉得弟子规通俗易懂,讲的都是我们日常起居、接人待物,很容易做到,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转变了我的想法。周末我经常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母,和母亲一起择菜做饭,吃完饭收拾好后和父母一起说说话,聊聊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我儿子吃饭有点偏食,如果是喜欢的饭吃的多一些,不喜欢的吃的就少一些,母亲时常念叨怎么吃这么少,都瘦了,我说不用管他,饿了自然就吃了。那次周末带孩子回家,和母亲正聊着天,母亲突然又说到了孩子身上,说孩子小时候白白胖胖的,看你现在把孩子带的,这么瘦,不能让他吃饭挑食!我觉得母亲又叨唠这个事,语气便有些不耐烦的说:“吃那么胖干什么,到时候跑步都费劲。”当时母亲没说我什么,只是把话题岔开了,我也有些后悔自己不应该这样说。周一上班看到本月弟子规践行主题: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我反反复复的默念着这句话,想到对母亲说话态度不好,内心充满了后悔和愧疚。孝悌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为人子女,不管母亲重复几遍,都不应该态度不好出言顶撞,母亲也是关心孩子,怕孩子不好好吃饭影响长身体。对于父母的叨唠,里面饱含着父母的关心和牵挂,当父母叨唠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的倾听,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父母责备时,我们应该及时改正,真正从行动上做到孝。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反思:弟子规已经背的很熟很熟,每周一还会再一同背诵温习,除了弟子规,还学习了论语大学等经典,为什么在生活中却没能按照学习的传统文化去做?因为以前仅仅是把它当任务一样机械的背过了,没有发自内心的去领悟、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践行。道德经说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学习是将知识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每天从学到的知识中有所收获,那么日积月累,学识素养也就越来越高。按道行事的人,每天减少一点私欲,减损并改正那些错误言行,剔除自身的错误意识。这样减损再减损,把道融入到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中,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虽然不刻意按道的言行举止标准去行事,但做的每一件事都自然而然的合乎于道。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利用暑假时间在一家复印店打工,老板家是沙河的,还做着其他的生意,那时候他和他的朋友在店里谈论最多的就是,学习有什么用,能挣钱就行了。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物质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物质很难再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在这个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充实感。从物质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学习的知识和践行的经历,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董事长早课上讲到:学习就是将所学的知识收敛、收藏并进行实践。我们不仅要认真学,更要用所学的知识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通过学习积累知识,我们慢慢有意识的改掉这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和林占权同事周二分享论语时的情况一样,孩子写作业,我在旁边玩手机看淘宝,有时孩子就会不自觉的看过来,孩子一分心作业写的就慢了。张教授时常教导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后来我把这部分时间利用起来,等孩子学习的时候,我就抄写经典原文、抄写注释,阅读国学经典及其他有益于工作的书,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带动了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里讲道:“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我有一段时间追一部电视剧,常常看到很晚才睡,知道晚睡不好,却又不去改正这个习惯,晚上不睡,早晨起来就没精神。这就是没将所学的道去践行,为了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每天临睡前,我把手机放到桌子上,不拿不看,其实不看手机心很快就静下来,自然而然的便早睡了。讲师团试讲的时候,徐晶的老师分享让我也颇有收获:学习不仅仅是阅读,更需要思考,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对于有收益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悟,便于日后的温习和总结,将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和工作,进行实际的运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通过各种形式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学习经典,我们不能只是听了、读了就过去了,认真学,做到有学有思有悟,并将所学的经典融入到自己的思想,端正心态,通过学习解决生活和工作面对的问题,才能将经典学深、学活。第二部分 端正心态,积极面对问题论语宪问中说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抱怨别人,通过学习理解其中的哲理,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学”是对不知道的东西接纳的过程,是知新;“习”是不断重复,是温故。所以“学习”是一个人持续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其实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事情虽然不大,却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状态。其实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并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些事情的心态。只要我们端正心态去面对,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佛祖面前说:“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佛祖听了,微笑地问:“但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你似乎被什么事情困扰着!”狮子轻轻叹了一口气,说:“佛祖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会被鸡鸣声给吓醒吧!”佛祖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到:“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佛祖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其实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好运,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问题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每年孩子开学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里,经常会有一项手抄报的作业,因为手抄报制作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今年秋天开学后,老师照例又留了一幅手抄报的作业,按照老师布置的主题,我和孩子确定好画画的内容,正面以天安门和国旗为主,其他空白地方配上相应的文字。忙活了一个晚上,只剩下把颜色涂上就好了,偏偏孩子在涂颜色的时候,没拿好笔,不小心把黑色水彩笔掉到上面划了一道,特别显眼,孩子一幅不知所措的样子反复问着我:“妈妈,怎么办?”这个时候已经快十点了,再重新画肯定来不及了,明天还要交,如果是换作以前,同样是这件事情,我肯定会生气的训斥和埋怨孩子,孩子哭大人着急,事情也不会解决。孩子并不是故意的,笔已经掉上去了划了一道,无论我生气还是抱怨,都不能改变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现在需要做的是想办法解决,通过引导,启发孩子的思维,把这个问题快速有效的解决我引导孩子,我们想想这道黑可以变成什么图案,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放什么?孩子想了想说:“放烟花”,我说对,你看,把它变成了一个烟花,这个画还是一样的好看,我们也不需要重新画,孩子开心的在上面补画了两个烟花,顺利的完成了作业。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有所感悟:遇到问题不要先想着是谁的责任,也不要怨天尤人,把发生的问题都归咎于他人,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心态不端正,反而影响我们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要正视和面对,积极的想办法去解决。人与人之间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心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做同样的事情,心态不一样,感悟就不一样,收获也就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人生将来会有所不同。大学里讲到:“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心不正则行为必然偏狭。人生就是一个“正心”、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智慧,激发我们勇气,为了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就会不断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