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1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2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3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4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 纲 要求 1.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 识 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 实验 , 包括理解 实验 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 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 技能,并能将 这 些 实验 涉及的方法和技能 进 行 综 合运用。 2.具 备验证简单 生物学事 实 的能力,并能 对实验现 象和 结 果 进 行 解 释 、分析和 处 理。 3.具有 对 一些生物学 问题进 行初步探究的 能力,包括运用 观 察、 实验 与 调查 、假 说 演 绎 、建立模型与系 统 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 对 一些 简单 的 实验 方案做出恰当 的 评 价和修 订 。 考点一 教材基 础实验 1 (2015江 苏 卷, 23)下列关于 实验现 象与 结 果的分析, 错误 的是 (多 选 )( ) A 组织 切片上滴加 苏 丹 染液, 显 微 观 察有橘黄色 颗 粒 说 明有脂肪 B 组织样 液中滴加斐林 试剂 ,不 产 生 砖红 色沉淀 说 明没有 还 原糖 C洋葱表皮 细 胞滴加蔗糖溶液后, 发 生 质 壁分离 说 明 细 胞有 活性 D PCR产 物中加入二苯胺 试剂 ,加 热变蓝说 明有目的 DNA产 生 解析 A项对 , 组织 切片中如果含有脂肪,滴加 苏 丹 染液, 显 微 观 察会 发现 橘黄色 颗 粒; B项错 ,斐林 试剂 的使用需水浴 加 热 ; C项对 ,能 发 生 质 壁分离 现 象, 说 明原生 质层 相当于半 透膜, 细 胞有活性; D项错 ,加入二苯胺 试剂 ,加 热变蓝说 明 有 DNA,但不一定是目的 DNA。 答案 BD 2 (2015山 东 卷, 3)下列有关生物学 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 绿 体色素 滤 液 细线 浸入 层 析液,可 导 致 滤纸 条上色素 带 重叠 B低温 诱导 大蒜根尖 时间过 短,可能 导 致 难 以 观 察到染色体 加倍的 细 胞 C用 显 微 镜观 察洋葱根尖装片 时 ,需保持 细 胞活性以便 观 察 有 丝 分裂 过 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 0.3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 换 平衡后制成 装片 观 察 质 壁分离 过 程 解析 色素分离 时 ,若 滤 液 细线 浸入 层 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 素 带 , A错误 ;低温 诱导 染色体数目加倍 实验 中,若 诱导 大蒜 根尖 时间过 短,染色体数目可能并未加倍, B正确;用 显 微 镜 观 察洋葱根尖 细 胞装片 时 , 细 胞在解离 时 已死亡,不可能再 继 续 分裂 进 程了, C错误 ; 观 察植物 细 胞 质 壁分离 时 ,先制装片 ,再 观 察 细 胞 质 壁分离状况, D错误 。 答案 B 对 教材中常 规实验 的考 查 一般体 现 在: (1)对实验 原理、 实验 材料和 实验试剂 的分析和解 释 ; (2)对实验设计 中 对 照 实验 的 分析和解 释 ; (3)对实验结 果的分析和解 释 ; (4)基本 实验 操作 仪 器的使用 (例如 显 微 镜 )。解答 这 一 类题 的关 键 是要十分熟悉 教材 实验 ,掌握生物学科基本的 实验设计 思想、 实验 方法及常 规实验 步 骤 与 实验 分析等。 1.观 察 类实验 操作流程模板 颜色 无色 漂洗 低 2.鉴 定 类实验 的操作流程模板 无色 3.调查类实验 一般操作流程模板 样方法 标志重捕 单基因 随机 (1)用 纸层 析法分离色素 时 ,若 滤 液 细线 画得 过 粗可能会 导 致色素 带 出 现 重叠 (2016四川卷, 3A)( ) (2)在 25 的 实验 条件下可 顺 利完成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2014 北京, 5A)( ) (3)标 志重捕法解决了活 动 性不 强 的 动 物取 样 方法上的 难题 (2013 江 苏 , 2B)( ) (4)观 察洋葱根尖分生 组织细 胞有 丝 分裂的 实验 ,可 观 察到分裂末 期 细 胞内 细 胞板向四周 扩 展形成新的 细 胞壁 (2012山 东 , 4C)( ) (5)以新 鲜 洋葱 鳞 片叶内表皮 为 材料, 经 吡 罗红 甲基 绿 染色,可 观 察到 红 色的 细 胞核 (2012安徽, 1A)( ) 答案 (1) (2) (3) (4) (5) 提示 (3)标 志重捕法适用于 对 活 动 范 围 大、活 动 能力 强 的 动 物 的取 样调查 ; (4)由于 细 胞早在解离 时 已被 杀 死,故不能 观 察到 细 胞板向四周 扩 展形成新 细 胞壁; (5)经 吡 罗红 、甲基 绿 染色, 被染成 红 色的 应为细 胞 质 , 细 胞核 应 被染成 绿 色。 1.(2016江 苏 卷, 19)下列 实验 都需要使用光学 显 微 镜进 行 观 察 ,有关 实验现 象描述合理的是 ( ) 命 题 角度 1 针对 考 纲规 定的 14个 实验 予以考 查 实验 标 号 实验 名称 观 察到的 实验现 象 观 察植物 细 胞 的 质 壁分离和 复原 镜检 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 鳞 片叶外表皮 细 胞呈紫色; 镜检 2:不同 细 胞 质 壁分离 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观 察多种多 样的 细 胞 菠菜叶表皮 细 胞由 细 胞壁、 细 胞膜、 细 胞 质 和 细 胞核 组 成;人口腔上皮 细 胞具有 细 胞核和核糖体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 观 察 细 胞的有 丝 分裂 洋葱根尖伸 长 区 细 胞 长 ,液泡大 ;分生区 细 胞呈正方形,多数 细 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 态 清晰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 化 酵母 细 胞呈球形或 椭圆 形, 细 胞 核、液泡和 线 粒体的形 态 、数目 清晰可 见 解析 观 察植物 细 胞的 质 壁分离和复原 时 ,紫色洋葱 鳞 片叶外 表皮 细 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 细 胞体 积 的 绝 大部分,呈紫色, 不同 细 胞的 细 胞液 浓 度大小不同, 质 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 一致, A正确;用光学 显 微 镜观 察多种多 样 的 细 胞 时 ,不能 观 察到核糖体, B错误 ; 观 察 细 胞有 丝 分裂 时 ,洋葱根尖伸 长 区 高度分化, 细 胞 长 ,液泡大,分生区 细 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 形,染色体 经龙 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 态 清晰,但少数 细 胞 处 于分裂期,呈紫色, C错误 ; 线 粒体需染色后才能 观 察到清晰的 形 态 且酵母菌无大液泡, D错误 。 答案 A 2 (2015江 苏 卷, 13)血 细 胞 计 数板是 对细 胞 进 行 计 数的重要 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 块 血 细 胞 计 数板的正中央有 1个 计 数室 B 计 数室的容 积为 1mm 1mm 0.1mm C盖盖玻片之前, 应 用吸管直接向 计 数室滴加 样 液 D 计 数 时 ,不 应统计压 在小方格角上的 细 胞 解析 1mm 1mm 0.1mm方格的 计 数板,有两个 计 数室, A 错 、 B对 ;滴加 样 液 时 ,采用的是 “ 渗入法 ” ,滴之前,先将盖 玻片盖住 计 数室,然后从一 侧 滴加培养液, C错 ; 计 数 时对压 在方格四条 线 上的 细 胞只 计 数相 邻 两 边 及其 夹 角上的 细 胞, D 错 。 答案 B 3.(2016潍 坊一中模 拟 )下列 对 有关 鉴 定性 实验 、 观 察 类实验 、 探究性 实验 以及 调查类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鉴 定 组织 中 还 原糖 实验时 ,可依次向待 测样 液中加入甲液 和乙液 B.在 “低温 诱导 染色体加倍 ”实验 中, 可以 设 置不同梯度的低 温 进 行 实验 ,确定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温度 C.设计 探究 实验时 ,自 变 量的 设 置 应 考 虑 周全,而无关 变 量 可忽略不 计 D.调查 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时 ,所 选择 的 样 方数不影响 调查结 果 解析 鉴 定 还 原糖需斐林 试剂 ,其甲液、乙液需先混合再加入 ; 设计实验时 ,必 须 控制无关 变 量适宜且相同; 调查 植物种群 密度 时 , 选择 的 样 方数多少将影响 调查结 果。 答案 B 关注 6个易 错 点 (1)进 行 显 色 观 察 时 宜 选择 白色或近白色材料,以防 颜 色遮蔽作 用。 (2)观 察 细 胞的有 丝 分裂或低温 诱导 染色体加倍 时 , 应 注意 观 察 “呈正方形 ”的根尖分生区 细 胞。 (3)观 察 细 胞的减数分裂 时 ,可以 选择 的材料有 动 物的精巢和植 物的雄蕊,而不宜 选 用 动 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4)观 察植物 细 胞的 质 壁分离和复原 时 , 应选择 紫色洋葱 鳞 片叶 的外表皮 细 胞。 (5)用物理或化学 试剂诱变时 , 处 理的材料 应该 是具有 “分裂 ”能 力的 组织 或 细 胞; 观 察染色体 变 异 时 ,一定要 选择 正 处 于分裂 期尤其是中期的 细 胞 进 行 观 察。 (6)进 行 调查 研究 时 ,所 选择 的 样 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要 满 足 样 本数量足 够 多的条件,以减小 误 差。 1.下列有关 验证实验 的 设计 不合理的是 ( ) 命 题 角度 2 教材 实验 的深化拓展 选项 验证实验题 目 实验设计 思路 A 验证 渗透作用 发生需要半透膜 B 验证 成熟植物 细胞的死活 C 验证 酶 具有催化作用 D 验证细 胞膜具有 选择 透 过 性 用 发绿 色 荧 光和 红 色 荧 光的染料 分 别标记 小鼠 细 胞和人 细 胞表面 的蛋白 质 分子,将小鼠 细 胞和人 细 胞融合。 结 果:两种 细 胞融合后, 两种 颜 色的 荧 光均匀分布。 解析 验证 渗透作用 发 生需要半透膜, 则实验变 量是有无半透 膜,所以 对 照 组 使用 纱 布封口, 实验组 使用半透膜封口,看液 面是否上升, A正确;利用 质 壁分离及复原来判断成熟植物 细 胞 的死活,是将待 测细 胞放在一定 浓 度的外界溶液中,看 细 胞是 否 发 生 质 壁分离, 发 生 质 壁分离及复原的 为 活 细 胞, B正确; 验证 酶 具有催化作用的 实验 中,自 变 量是相 应 酶 液的有无,因 变 量是底物是否被分解, 对 照 组 添加等量的蒸 馏 水, C正确; 实验设计 思路是 验证细 胞膜具有流 动 性, D错误 。 答案 D 2.把一株 牵 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利用如 图 所示装置 进 行 实验 。 该实验 不能用于 验证 ( ) A.光合作用需要 CO2 B.光合作用能 产 生 O2 C.光合作用需要光 D.光合作用需要叶 绿 体 解析 从 图 中装置可知,自 变 量有三个,其中两个是人 为处 理 :第一个: 实验 前,在黑暗中 处 理 牵 牛花一昼夜,其中一个 绿 叶被放入了密 闭 透光容器中,容器中的 NaOH溶液能吸收 CO2, 故容器中没有 CO2的存在,但光合作用所需的其他条件具 备 ,由 此可知, 该处 理 设 置的自 变 量是 CO2的有无, 对 照 组 是空气中 正常 CO2浓 度下的 绿 叶,可用于 验证 光合作用需要 CO2;第二个 :同 样 在正常 CO2浓 度下的 绿 叶,有遮光、不遮光部分的 处 理 , 说 明 该处 理 设 置的自 变 量是光的有无,可用于 验证 光合作用 需要光;第三个自 变 量没有 经过 人 为处 理,而是巧妙地利用了 牵 牛花的白斑叶。 实验 材料 显 示,白斑叶有 绿 色和白色部分, 都 处 于相同的 环 境中,故提供的自 变 量是叶 绿 体的有无,可用 于 验证 光合作用需要叶 绿 体。 答案 B 考点二 实验 步 骤 的完善、 评 价 与 实验 方案的 设计 1 (2013江 苏单 科, 28)雨生 红 球藻是一种 单细 胞 绿 藻,是天 然 虾 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 虾 青素是一种 类 胡 萝 卜素,色 泽鲜红 ,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 注。 为 了培养雨生 红 球藻以 获 得 虾 青素,科研人 员 研究了 A、 B 两种植物生 长调节剂对单 位体 积 藻液内雨生 红 球藻 细 胞数、干 物 质质 量、 虾 青素含量的影响, 结 果 见 下表。 请 回答下列 问题 : (1)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生的场所 不同,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 (2)B的 浓 度从 0.1 (mgL 1)提高到 0.5(mgL 1)时 ,雨生 红 球藻 单 位干物 质 中 虾 青素含量的 变 化是 _。 (3)与 B相比, A的 浓 度 变 化 对虾 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 _ _。 (4)两种生 长调节剂 中,与 细 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 _。 (5)与叶 绿 素 a、叶 绿 素 b、叶黄素 进 行比 较 , 虾 青素和其中的 _分子 结 构最相似。 (6)在本 实验 基 础 上, 设计实验 探究 A、 B的 协 同作用 对 雨生 红 球藻增 产虾 青素的影响, 选 用 A、 B时 首先 应 考 虑 的 浓 度分 别 为 _。 解析 (1)雨生 红 球藻是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的 场 所是叶 绿 体 , 蓝 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叶 绿 体,其光合作用的 场 所是 细 胞 质 。 (2)本小 题应 注意 “单 位干物 质 中 虾 青素的含量 ”这 一关 键词 ; (3)此小 题应认 真分析表中相关数据的 变 化 规 律 进 行作答。 (4)细 胞分裂素的主要功能是促 进细 胞的分裂,增加 细 胞的数量, A调 节剂 作用下 细 胞数量增加明 显 。 (5)此小 题 的作答依据是 题 干中 “ 虾 青素是一种 类 胡 萝 卜素 ” 。 (6)此小 题 仍是分析表中数据, 可知 A的最适作用 浓 度是 0.5(mgL 1), B的最适作用 浓 度是 0.1(mgL 1)。 答案 (1)叶 绿 体 (2)增加 (3)上升 较 快,下降 较 快 (4)A (5)叶黄素 (6)0.5(mgL 1), 0.1(mgL 1) 2 (2013全国理 综 卷, 32)用某种降血糖物 质 X做以下 实验 (注 :用生理 盐 水配制 X溶液 )。回答下列 问题 : (1)某同学要 验证 X的降血糖作用, 进 行如下 实验 : 选择 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 测 定 _,并将小鼠随机 等量分成 实验组 和 对 照 组 , 实验组 注射适量的 _, 对 照 组 注射等量的 _,一段 时间 后 测 定两 组 小鼠的 _,若 _, 则 表明 X有降血糖作用。 (2)若要 验证 一定量的 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浓 度下降到 正常范 围 , 进 行如下 实验 : 用 _小鼠作 为实验组 ,用患糖尿病小鼠作 为对 照 组 1 , 用 _小鼠作 为对 照 组 2; 实验组 注射 _, 对 照 组 1、 2注射等量的生理 盐 水,一 定 时间 后若 实验组 和 对 照 组 _的血糖 浓 度均在正常范 围 内,而 对 照 组 _的血糖 浓 度高于正常范 围 , 则 表明一定 量的 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浓 度下降到正常范 围 。 解析 (1)根据 实验 目的 “ 验证 X的降血糖作用 ” 可确定 该实验 的自 变 量 为 降血糖物 质 X的有无,因 变 量 为 小鼠血糖 浓 度。所 以,在 实验 开始前要 测 定小鼠血糖起始 浓 度,以便和 实验 后的 血糖 浓 度 进 行比 较 。依 实验 目的, 实验组应 注射一定量的 X溶 液, 对 照 组应 注射等量的生理 盐 水。一段 时间 后 测 定 实验组 、 对 照 组 小鼠血糖 浓 度并与起始 浓 度 进 行比 较 ,若 实验组 的血糖 浓 度降低,而 对 照 组 血糖 浓 度不 变 , 则说 明 X有降血糖作用。 (2)本 实验 的 实验 目的 为验证 一定量的 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 糖 浓 度下降到正常范 围 ,所以 实验组 要 选择 患糖尿病的小鼠。 欲判断血糖 浓 度是否降到正常范 围 ,在 设 置 对 照 组时 , 应设 置 患糖尿病小鼠及正常小鼠两 组 ,所以 对 照 组 2应为 正常小鼠。在 实验过 程中 应给实验组 注射一定量的 X溶液, 给对 照 组 1和 对 照 组 2注射等量的生理 盐 水,一段 时间 后若 实验组 和 对 照 组 2的 血糖 浓 度均在正常范 围 内,而 对 照 组 1血糖 浓 度高于正常范 围 , 则说 明物 质 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浓 度下降到正常范 围 。 答案 (1)血糖 浓 度 X溶液 生理 盐 水 血糖 浓 度 对 照 组 血 糖 浓 度不 变 , 实验组 血糖 浓 度下降 (2)患糖尿病 正常 一定量的 X溶液 (或 X溶液 ) 2 1 对实验 中自 变 量的分析和操作步 骤 的完善是高考考 查 的重点, 也是考生的易失分点,其中,分析自 变 量和因 变 量 时 ,常 见 的 模式是 “验证 A对 B的影响 ”,其中 A是自 变 量, B是因 变 量,如 本 题 中 验证 X的降血糖作用的 实验 中,自 变 量 为 降血糖物 质 X的 有无,因 变 量 为 小鼠血糖 浓 度,其他如小鼠年 龄 、体重、性 别 等均属于无关 变 量。 1.实验类 型 未知 多种 2.准确描述 实验 操作步 骤 的 “四步曲 ” 单一 无关 相同 3.“五看法 ”评 价 实验设计 1.(2016江 苏 卷, 8)过 氧化物 酶 能分解 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 呈橙 红 色。 为 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 过 氧化物 酶 , 设计实验 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命 题 角度 1 实验 步 骤 的修正完善及 实验结 果的分析与 评 价 管号 1%焦性没食子酸 /mL 2% H2O2/mL 缓 冲液/mL 过 氧化物 酶 溶液 /mL 白菜梗 提取液 /mL 煮沸冷却后的 白菜梗提取液 /mL 1 2 2 2 2 2 2 2 3 2 2 2 4 2 2 2 A.1号管 为对 照 组 ,其余不都是 实验组 B.2号管 为对 照 组 ,其余都 为实验组 C.若 3号管 显 橙 红 色,无需 对 照就能 证 明白菜梗中存在 过 氧化物 酶 D.若 4号管不 显 橙 红 色,表明白菜梗中无 过 氧化物 酶 解析 该实验 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 过 氧化物 酶 ,自 变 量是各 试 管中加入的不同物 质 , 则 1号和 2号是 对 照 组 , 3号和 4号 是 实验组 , 3号与 1、 2号 对 照, 3号管 显 橙 红 色, 证 明白菜梗中 存在 过 氧化物 酶 , C错误 ;若 4号管不 显 橙 红 色,与 3号 对 照, 说 明高温使 过 氧化物 酶 变 性失活, D错误 。 答案 A 2.小 肠 黏膜可分泌促胰液素促 进 胰液分泌,有人 认为 胃黏膜可 分泌胃泌素, 该 物 质 能影响胃液的分泌。 请 完成以下探究 实 验 。(1)主要 实验 材料和用品:小鼠若干只,生理 盐 水,胃黏膜液 ,注射器等。 (2)实验 假 设 : _。 (3)实验 步 骤 : a.把 的小鼠分成数量相等的 A、 B两 组 ; b.A组 , B组 注射 ;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 饲 养, 观 察并 记录 _; (4)实验结 果 预测 : a.如果 A组 胃液分泌量明 显 比 B组 多, 则 假 设 成立; b.如果 A组 胃液分泌量与 B组 相当, 则 假 设 不成立。 解析 (2)根据 题 干 “有人 认为 胃黏膜可分泌胃泌素, 该 物 质 能 影响胃液的分泌 ”可知, 实验 的假 设 是胃泌素能促 进 胃液分泌 ( 或胃泌素能抑制胃液分泌 )。 (3)补 充 实验 步 骤时 ,需注意 该实 验 的自 变 量是有无胃泌素,因 变 量是胃液的分泌情况,因 为 胃 黏膜可分泌胃泌素,故 A组 静脉注射一定 浓 度的胃黏膜液, B组 注射等量的生理 盐 水。最后一步的 观 察指 标为 小鼠胃液的分泌 情况。另外,答 题时 需注意, A、 B两 组 的 处 理 应 与 题 目中 给 出 的 实验结 果 预测 及你的假 设 相吻合。 答案 (2)胃泌素能促 进 胃液分泌 (3)生 长发 育相同的健康 静 脉注射一定 浓 度的胃黏膜液 等量的生理 盐 水 小鼠胃液的分泌 情况 1.实验 假 设 的确定方法 (1)假 设 的确定依据 对 探究性 实验 来 说 ,假 设对 所要研究的 对 象 设 想一种或几种 可能的答案或解 释 ,即提出可能的 实验 原理。 (2)假 设 的描述 句式一: “如果 现 象, 则 结论 ”。 句式二: “当条件 X存在 时 ,事件 P(实验现 象 )会 发 生 ”或 “当 条件 X存在 时 ,事件 P(实验现 象 )不 发 生 ”或 “当条件 X存在 时 , 对 事件 P(实验现 象 )没有影响 ”。 2.实验结 果的 预测 实验结 果的 预测 是考 查 生物 实验 的一种常 见 形式,主要考 查 学生的推理能力。在 实验 中, “假 设 ”“预 期 ”“结 果 ”及 “结论 ” 之 间 存在一定的 对应 关系,即从 “假 设 ”入手,推理出 “预 期 ” 结 果。如果 “结 果 ”与 “预 期 ”相同, 则 “假 设 ”就是 “结论 ”。可 以用下 图 表示 “假 设 ”“预 期 ”“结 果 ”及 “结论 ”之 间 的关系: 1.(2015福建卷, 26)为 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 作 为 除草 剂 ,某科研小 组 开展了可可碱 对 鬼 针 草根尖 细 胞有 丝 分裂和种子萌 发 影响的 实验 探究, 结 果如下表。 请 回答: 命 题 角度 2 实验 方案的 设计 根尖 细 胞有 丝 分裂 种子 发 芽率 /% 分裂期 细 胞占比 /% 前期和 中期 后期和 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 丝 分裂指数分裂期 细 胞数 /观 察 细 胞的 总 数 100% (1)本 实验 需要制作根尖 细 胞有 丝 分裂装片,制片 过 程中根尖解 离需要用到的 试剂 是 ,上 图为显 微 镜 下 观 察到的部分 细 胞 图 像,箭 头 所指的 细 胞 处 于分裂期的 期。 (2)实验结 果 显 示,与 对 照 组 相比,当可可碱 浓 度达到 1.0(mmolL 1)时 ,在分裂期的 细 胞中,后期和末期的 细 胞数目 相 对 。 产 生 这 种 结 果的原因可能是 , 导 致染 色体无法移向 细 胞两极。 (3)实验结 果表明,随着可可碱 浓 度的升高,种子 发 芽率 。 为 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 发 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 设 :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 现 欲通 过实验检验 上述 假 设 , 请 写出 实验设计 的基本思路: _ _ _。解析 (1)实验 中将根尖放入盛有 盐 酸和酒精混合液 (1 1)的玻 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据 图 可知染色体的着 丝 点排列在 细 胞 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细 胞 应处 于分裂期的中期。 (2)据表可知, 对 照 组 中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 为 0.69%,可可碱 浓 度 1 mmol/L 实验组 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 为 0.24%,故 较对 照 组 减少。依 题 意可知:染色体无法移向两极, 产 生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 够 抑制 纺锤 体的 形成,从而 导 致分裂后期和末期的 细 胞减少。 (3)据表可知,随 着可可碱 浓 度的升高,种子 发 芽率降低。依 题 意可知探究 实验 的自 变 量是可可碱 浓 度,因 变 量是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因此, 实验设计 思路: 设 置一定 浓 度梯度的可可碱 处 理鬼 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