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将实现户口自由迁移_第1页
2020年青岛将实现户口自由迁移_第2页
2020年青岛将实现户口自由迁移_第3页
2020年青岛将实现户口自由迁移_第4页
2020年青岛将实现户口自由迁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年青岛将实现户口自由迁移 先七区后全市 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让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再有明显的差异。记者昨 日获悉,我市日前出台 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为青岛未来数年内,城 乡一体化建设明确了方向与目标。 意见提出,到 2016 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型 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 统筹目标 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意见提出,以四方区、李沧区为重点推进七区统筹,以平度市、莱西市为重点推进城乡统筹, 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县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 业现代化,以乡镇(街道)合并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农村产权、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 和户籍管理等改革,构建城乡互动发展长效机制,建设国家东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 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到 2016 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型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 城乡经济繁荣发展,县域生产总值较 2011 年翻一番,工业集中度达到 7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较 2011 年翻一番;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化率达到 75%以上,建设 50 个镇和 500 个新型农村社区,完成 1000 个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村镇生活 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 90%和 60%。 交通 轨道交通将串起西海岸平度莱西 建设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 意见提出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建设,推 进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青连铁路、青龙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四线一环”轨道交通网络、 推动城乡交通设施共建、互联、共享,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完 善镇村客运站建设,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 “四线”主要统筹市内七区。在整个市区轨道交通建设上,目前我市已经开工建设地铁 3 号线(从 青岛火车站到五四广场,然后到李村,终点在青岛铁路北客站) 。今年将争取开工建设地铁 2 号线,地铁 2 号线一期工程,将从市南区费县路与郓城路路口出发,沿途主要经过中山路、馆陶路、泰山路、辽宁路、 台东一路、延安三路、香港路、深圳路、枣山路、夏庄路,终点在李沧区金水路。 根据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 年) ,地铁 1 号线 4 号线 6 号线开始环评公 示,这三条线依然主要统筹市内七区交通。规划中地铁 1 号线长 59.3 千米,起点为黄岛江山路站,终点 是城阳东郭庄站,高架段长 13.8 千米,建设期限是 2013-2017 年。地铁 4 号线总长度为 26.6 千米,从人 民会堂至沙子口,建设期限是 2014-2018 年。地铁 6 号线一期总长 12.4 千米,起点为黄岛峨眉山路站, 终点是黄河路站,建设期限是 2015-2018 年。 除了统筹市区轨道交通外,我市正在谋划一条大环湾概念的轻轨交通线,这一轻轨交通建成后,将 串起西海岸、平度、莱西等地,然后和市区轨道交通网络衔接,编织起整个大青岛轨道交通网络。 户口 户口自由迁移先七区后全市 作为构建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意见明确提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 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加强户籍管理制度与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生育等各项配套政策之间的衔接, 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各项福利政策,按照先七区、后全市的步骤,推进人口在全市范围内自由流动。全 面放开五市驻地和镇驻地落户条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集聚。在七区之间、五市之间实现户 口自由迁移的基础上,推进七区和五市之间实现常住户口顺畅迁移,力争 2020 年实现全市常住户口顺畅 迁移。 七区之间、五市之间实现户口自由迁移意味着,居民把户口从黄岛区迁移到市南区,就像目前市内 四区之间一样,只要有一栋房子就可以落户。我市目前户籍管理政策,还不能实现市内七区之间自由迁 移,但在户籍管理上,我市已经全面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 目前,根据目前的我市户籍政策,具有稳定经济收入或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在市区(市内四区和三 区)购买单套新建商品住宅建筑面积达到 100 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地产权证并实际居住的,本人及其配 偶、未成年子女或成年未婚子女可以一次性迁入购房所在地落户。 统筹内容 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 建设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是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对此, 意见提出,要促 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建立污水、垃圾处理长期运行机制,推进镇建成区污水治理工作,确保城 乡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达标;统筹规划建设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 垃圾处理体系,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镇垃圾处理范围。健全农村供电网络,镇村基本实现电气化。推 广城镇集中供热,构筑城乡“多点支撑”的大供热体系。发展镇村管道天然气,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 术,规范发展农村大中型沼气设施。到 2016 年实现宽带进村到户,力争网速达到 2 兆以上。 大青岛需要大市政,记者了解到,对于大青岛格局下的大市政统筹建设,我市已经有了明确的建设 目标,比如在供气上,未来 5 年的“大供气体系” ,将构建以管输天然气为主的“多气源”供应、 “双路” 保障、 “一主三支”管网输配、统一接收和分销的大供气体系,完成中石化山东 LNG 工程(一期) ,实施 1400 公里管网建设改造,基本实现管道天然气全覆盖。 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将衔接 养老和医疗是居民生活中大事。目前在养老方面,我市主要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 保险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但两个险种在缴费形式和保险领取金额上有不小的差别。一般来说,城镇 职工退休后每月领取的保险金要远高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在我市出台的加快统筹 城乡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要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按 照国家和省要求,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险种衔接转移办法;逐步提高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构建城乡养老保险体系框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转移办法。完善统筹城乡的多元化住房 保障体系。 同时,在目前已经在市区实行的居民居家养老服务也将向农村转移。 意见提出,加快农村养老服 务体系建设,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覆盖,将农村敬老院扩建为农村养老服务福利中心,建设城镇集 中养老设施示范工程。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把纯收入低于农村人均纯收入 38%的人口列为扶贫对象, 把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 60%、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均占有资源少的经 济薄弱村作为扶贫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不低于所在区 (市)农村居民平均生 活水平。将社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纳入公共卫生建设体系,依托卫生资源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 今年上半年完成乡镇撤并 在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上, 意见提出,按照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 的空间布局,我市将加快推进平度、莱西北部次中心城市发展,优化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城镇社 区梯次布局,提升城镇规划档次和水平。2012 年五市编制完成城镇体系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镇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意见提出,推进城镇建设,做大五市驻地,完成五市驻地 “城中村”改造,努力建成产业先进、 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区,把平度建设成为较强的中等城市。加快乡镇 (街道)撤 并,采取拓展城区办事处、合并一般镇等方式,2012 年上半年完成乡镇(街道)撤并工作,被合并的镇 驻地建设经济园区和中心社区。实行镇级扩权改革,探索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扩大镇级管理权限,赋予镇 县级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 将坚持规划先行、服务下沉、循序渐进、和谐集聚原则,在五市规划建设大约 1000 个 30005000 人的新型农村社区。2012 年上半年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年内开工建设 100 个集聚型新型农村社 区,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完成 50%以上。此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补助资金, 市级财政给予每个新建新型农村社区一次性奖补资金 200 万元,支持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利好 农村中职教育将免费 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上, 意见提出,完成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中小学校现代化 建设,推进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2016 年 95%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建立优秀干部和教师 向农村学校的流动机制,推进高中和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加农村 专用校车配备数量,提高校车安全水平。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推进职教园区建设,鼓励五市建设高水平 的职业教育学校,逐步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 新华网评:文化建设不能贪图眼前利益 2012-04-24 07:04: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侯严峰 2006 年,一个近 6 亿元的房地产项目即将在台儿庄落地,千年运河文化遗产将何去何从? 当地政府经过多次现场调研,果断叫停了这一项目,决定重建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他们认为 “保护文化基因,就是传承历史”。如今,台儿庄古城不仅成为山东旅游“新地标”,更促推 了当地产业转型,将一座煤炭资源枯竭的城市转型为新兴旅游城市。 近年来,有些地方只图眼前利益,对历史文化设施强拆乱建,使承载着城市文化基因的建 筑被拆得一片凋零,被改建得充满“铜臭”,透露出当地文化发展观的扭曲和短视。与之对比, 山东枣庄这种不为眼前利益所惑,不为“政绩”心态所累,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致力 于文化建设的担当与气魄值得称许。 文化建设不能贪图眼前利益,而要放眼长远,致力历史传承。历史文化是“根”,是一个 民族的群体记忆,是城市文明的积淀,城市发展的见证。失去文化精髓,城市即使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也不过是一个无魂的躯壳。而一个缺乏独立文化品位的城市,其吸引力、感召力和 凝聚力必然大打折扣,其投资环境、商业环境、人才环境亦会受到影响。 文化建设不能只盯着“赢利模式”,而要开阔视野,积极培育文化生成和生长的环境。城 市文化建设要立足本地实际,通过行政支持、政策优惠等措施,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对原 有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缮,将原有文化特色发扬光大,同时,积极培育、引进新的文化项目, 让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化建设不贪图眼前利益并不是不要利益,而是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利益熏心。城市文 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保护好、传承好民族文化经典,文化遗产的 价值会逐渐显现,文化建设的“利益”才有长远保证。( 4 月 20 日,第三届中国秧歌节动员会议在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全 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第三届中国秧歌节顺利开幕并取得成功。市领导孙永红、 庄增大、张友玉、杨升海、闫晓峰、刘爱霞、姜青华、陆君玉出席会议。 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晓峰宣读了第三届中国秧歌节主要活动内容。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永红指出,2008 年 5 月,我市承办了首届中国秧歌节,充分展 示了胶州特色地域文化,搭建了一个全国优秀秧歌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了中国民间舞 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根据首届中国秧歌节发布的胶州宣言约定,中国秧歌节每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