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车间手工插件培训教材_第1页
dip车间手工插件培训教材_第2页
dip车间手工插件培训教材_第3页
dip车间手工插件培训教材_第4页
dip车间手工插件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签签签 章章章 处处处 三华惠海电子有限公司 页 数: 共 6 页 文件编号: 版本: A 制 定 人: 李瑞芳 文 件 标 题 制定部门: 生产部 实施日期: 2010-07-01 DIP 车间手工插件培训教材 有 效 期: 至变更时止 文件核准 文件更改记录 版本 更 改 内 容 更 改 人 日 期 A 新发行 李瑞芳 2010-07-01 审核: 批准: 1. 目的 使新员工尽快掌握手工插件工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 DIP 车间手工插件线的新员工。 3. 参考文件 无 4. 工具和仪器 无 5. 术语和定义 作业指导书:是由公司相关部门根据生产过程中总结的实际经验,并运用规范化的语言制定的一 种公司内部的作业标准。 电容器: 一种贮存电能的元件。 6. 部门职责 6.1 制造部协助培训和结果考核确认 7. 流程图: 无 8. 教材内容: 8.1 作业指导书的使用 8.1.1 实施作业指导书的目的 作业指导书将使我们明白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方法或步骤执行我们的工作任务, 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确保我们的产品质量,对我们整个生产体系起一个支撑的作用,也就 是说作业指导书是我们工作中的指南针。 8.1.2 举例说明(举 DIP 车间的作业指导书实例) 作为一个作业指导书首先应明确其目的,适用范围,版本类型(标准或试用) ,作业指导书当 中用到的术语定义,其次是应讲述其详细的操作流程,这一流程将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合理化 的操作。在开始上线之前,按照作业指导书将产品所需物料分到各个工位,各工位将根据作 业指导书核对物料本体及物料标签是否一致。在保证物料无误的情况下,查看本工位的注意 事项及使用工具,作业员将根据提供的生产信息进行作业。 8.1.3 作业指导书的分类 试用文件:一般是在新品试做时临时发行的作业指导书,它确认制程工艺参数的可行性, 是标准文件发行前的过渡文件。 标准文件:它是在试用文件通过的情况下,受控发行的,工艺参数已经确定,任何人员不 可以随意更改。 8.2 元件的认识 第 3 页 共 6 页 8.2.1 电容器说明 电容器是一种能贮存电能的元件。一般用“C”表示,电路图形表示如下 固定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半可变电容器 8.2.2 电容器的分类 从结构形式分: 固定电容器(包括无极性固定电容器和有极性电解电容器) ;半可变(微调)电容器和 可变电容器 从绝缘介质分: 纸介电容器;油浸纸介电容器;金属化纸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薄膜 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和钽、铌电解电容等 8.2.3 电容器的外形 8.2.4 电容器的极性 8.2.4.1 电容器中只有电解电容才有极性,脚长的一脚为正极,或者在外壳上有“”符 号的一脚为负极。 8.2.4.2 排容其实是多个电容封装在一起,有一极为各电容的公共极,所以也要注意极性。 图中有白点的一端应对应 PCB 图中标记的阴影端 电 解电容 瓷片电容 CBB电容 聚酯膜电容 排 容 阻容模块 CBB电 容 聚丙烯电 容 8.2.5 电容器的极性判定 如果电解电容器上的“+”和“-”极性的标志模糊不清我们可以借助“万用表” 。其方法为: 将万用表置于 R1K 或 R10K 档,用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去测电容器的两脚,记住其测 出的漏电电阻值,然后交换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再测一次。根据两次测出的漏电电阻值, 以漏电小的那一次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电解电容器的正极“+” 、红表笔所接的一端 为电解电容器的负极“” 。 如果被测电容器的容量在 0.01UF 以上,用万用表置于 R10K 高阻量程,而表头指针并 不摆动,则说明该电容器的内部已断路。如果是电解电容器,则说明该电解电容器的电解 液已干涸,不能使用。 8.2.6 电容器单位 8.2.6.1 单位一般有:pF 皮法、nF 纳法、F 微法、mF 毫法。 8.2.6.2 电容量单位的换算:1 法拉(F)=106 微法(uF)=1012 微微法(pF) 8.2.6.3 常用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有: 6.3V、10V、16V、25V、63V、100V、160V、250V、400V、630V、1000V、1600V、2 500V 等。 8.2.6.4 电容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a 直接表示:如 100.05pF,误差就是0.05pF b 字母码表示: D= 0.5%(或者表示0.5pF),F= 1%(或者表示1pF), G= 2% ,J= 5%,K= 10%,M= 20% 8.2.7 使用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电解电容如果长期的贮存未使用,则在使用时应逐步增大电压至额定值,以免造成击 穿或因漏电电流过大而损坏。电容器串联在直流电路中时,应同时串联一个电阻器, 以防止电容器在充、放电瞬间产生过大的电流而损坏。 8.3 手工插件 8.3.2 姿势: 双脚平放与肩同宽,手臂与身体呈九十度,平放于产线。用食指与拇指插件。 8.3.3 要求: 8.3.3.1 要求作业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插件动作,目标是分钟插 25 个件以上。 8.3.3.2 每个工位物料盒上必须有料号和 ESD 合格标签,并有“不良品” 、 “待检品”的料 盒。 8.3.3.3 插件时要求双手齐动,轮换从料盒中拿取零件。在一只手插件的同时,另外一只 手从料盒中拿取零件,并且调整好零件的位置放于待插处,以提高插件速度,手 切忌在料盒内停留。 8.3.3.4 有极性元件要注意极性,在插入时如发现极性不对灵活的用拇指与食指转动电容, 以确保电容极性正确插入。 电解电容 排 容 第 5 页 共 6 页 8.3.3.5 通过 QC 检查总检检验过的产品,确保无漏插、浮高(人为原因) 、极性插反等不 良现象流入下工段并及时准确的填写生产日报表和异常情况记录表 。 8.3.4 工作内容 8.3.4.1 每天上班、换线和换制令前,作业员应及时确认物料,确保“三一致” (作业指导 书料号与料盒上的物料标签一致,料盒上的物料标签与机动员喂料的料号一致, 作业指导书物料描述与物料本体标识一致) 。避免错料、混料不良现象发生,如发 现问题应立即让 QC 检查停线并通知机动员或班长。 8.3.4.2 第一工位生产前先检验每一静电箱产品是否与箱格数相同。 8.3.4.3 第一工位作业员生产完一静电车产品后,应仔细检查有无将产品遗漏静电车内, 并将静电车上的合格品票取下,把空静电周转车整齐的摆放在周转车放置区。 8.3.4.4 插件过程中发现不良品,将放入“不良品”料盒内,掉落在产线或地上的元件放 入“待检品”料盒内。插件过程中发现所插元件位置的孔位堵塞时,将其产品放 在本工位前交给机动或班长。 8.3.4.5 在本工位插完件后,检查自己和上一工位有无漏插或极性反向等不良现象,将不 良品放置于本工位前面,由线长确认后处理,确保流入下工段的产品为良品。 8.3.4.6 生产过程中出现崩件、掉件时,作业员将工位状态标识卡放在相应的产品上, 由 QC 检查总检或机动负责处理此产品。生产正常或故障停线时,作业员应将 工位状态标识卡放在相应的产品上,标识生产进度,开线时根据标识作业。 8.3.4.7 QC 检查确保检查过的元件无倾斜、漏插、多插、错插、浮高,极性元件等不良现 象。 8.3.4.8 对带有工位状态标识卡流下来的产品,各工位依据标示内容进行相应处理。 对于崩件的产品由机动拿到第一工位重跑。并根据工位号将产品状态标识卡 交回给相应工位,对于不能及时纠正的不良品,由线长负责处理。 。分待检品和已 确认不良品,将不良品交给本班机动员。 8.3.4.9 停线后本工段人员做好本工段 5S。线体物品与地面摆放整齐、干净。 8.3.5 注意事项: 8.3.5.1 在插插头时,用力要竖直均匀,以免将引脚弄弯,并确保没有浮高等不良现象。 8.3.5.4 在插件过程中,如跟不上线速时,不可以推板,应立即通知机动停线,将堆积品 处理完毕,如堆积产品有元件浮高、倾斜等现象,应用手轻轻按平。 8.3.5.5 及时拣起产线与地上的物料,放在待检品料盒中,由 QC 检查负责处理。 8.3.5.6 在插件过程中不能因为本人问题或跟不上线体而慌乱、盲目插件。更不允许休息 时插件或私自从物料车上喂料。 8.3.5.7 生产过程中发现混料立即让 QC 检查停线并通知线长,如连继发现三个不良品及时 向线长反映。QC 检查生产中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线,并通知线长/组长。 8.3.6 产线颜色的标识意义: 8.3.6.1 生产现场的区域划分 黄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