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高职高专(江苏)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高职高专(江苏)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高职高专(江苏)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高职高专(江苏)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目 录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2(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2(二)现有基础与特色3(三)存在不足6二、建设目标6(一)总体目标6(二)具体目标7三、建设内容8(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8(二)师资队伍建设12(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3(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5(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7四、经费预算与预期目标18(一)经费预算18(二)建设进度与预期效果20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专 业 名 称:园艺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10105)项目组组长:沈建忠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副组长:张辉明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佘德琴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李 进 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张 健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项目组成员:黄建晔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严士平 南通市农业委员会季瑞圆 南通市建设局园林绿化处杨献娟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朱加平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胡 琳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顾 绘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陈晓梅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温小玲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树清 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范汝濠 苏通科技产业园市政公用有限公司顾振华 南通市红豆杉园林有限公司颜德忠 上海星辉种苗有限公司朱建明 南通啬园管理处(南郊公园)彭小华 南通世外桃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杨京锋 南通市绿化造园开发总公司 苗乃庄 南通景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朱岳兵 江苏长江药用植物有限公司邬 帆 南通文峰园林园艺有限公司建 设 期:2年(2012年2013年)1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1行业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和南通市都把发展园艺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掀起了新一轮园艺业发展的热潮。“三资”不断注入园艺业,使园艺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中最为活跃的主导产业。园艺业从传统生产走向现代农业,正朝着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流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档的品种、一流的设施装备、髙精准的栽培技术需要一流的技术人才支撑,这对园艺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于加快推进园艺业的发展、振兴地方农业意义重大。南通地处长三角经济区,随着苏通大桥的开通,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更加突显。南通把建设好上海的“菜园子”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近期正在启动建设一个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作为上海“菜蓝子工程”基地,同时还在启动建设一个大型的蔬菜种苗繁育基地,这样可以更好地带动南通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为此,下一步我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将突出蔬菜方向,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对南通及周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从事园艺工作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存在着年龄趋于老化的现象(60岁以上占30%左右),而且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约占38%),真正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中专以上)仅占31%。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园艺类中高级技能人才属于紧缺人才,每年的需求增加量在50%以上。根据对园艺行业职业岗位需求调研表明,南通及周边城市需要蔬菜、花卉苗木、果树等生产与技术指导,园艺产品的销售与流通等技术人才,其中蔬菜生产占25%、花卉苗木生产占30%、果树生产占5%、园艺产品销售占40%。具有园艺植物生产和产品营销管理能力、诚实敬业的高技能人才大受用人企业的欢迎。同时,从我校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园艺类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2010年园艺类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在90%以上。因此,为了满足市场对园艺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南通以及上海等周边城市园艺业发展的需要,我院重点建设园艺技术专业已成当务之急。2人才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和南通市都把发展园艺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掀起了新一轮园艺业发展的热潮。“三资”不断注入园艺业,使园艺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中最为活跃的主导产业。园艺业从传统生产走向现代农业,正朝着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流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档的品种、一流的设施装备、髙精准的栽培技术需要一流的技术人才支撑,这对园艺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于加快推进园艺业的发展、振兴地方农业意义重大。江苏全省开设园艺技术专业较早,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且招生稳定的高职院校有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三所。我院园艺技术专业自1995年开办以来,已经发展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群,很好地适应了南通、苏中苏北地区以及苏南、上海的部分地区对园艺技术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高效设施农业,而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重点培养方向是蔬菜、花卉生产及设施栽培,加上前几年我院引进了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蔬菜行业专家,近几年在引领地方蔬菜园艺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及时地满足了社会的急需。南通地处长三角经济区,随着苏通大桥的开通,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更加突显。南通把建设好上海及周边大中城市的“菜园子”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近期正在启动建设一个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作为上海等地“菜蓝子工程”基地,同时还在启动建设一个大型的蔬菜种苗繁育基地,这样可以更好地带动南通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为此,下一步我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将突出蔬菜方向,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对南通及周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从事园艺工作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存在着年龄趋于老化的现象(60岁以上占30%左右),而且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约占38%),真正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中专以上)仅占31%。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园艺类中高级技能人才属于紧缺人才,每年的需求增加量在50%以上。根据对园艺行业职业岗位需求调研表明,南通及周边城市需要蔬菜、花卉苗木、果树等生产与技术指导,园艺产品的销售与流通等技术人才,其中蔬菜生产占25%、花卉苗木生产占30%、果树生产占5%、园艺产品销售占40%。具有园艺植物生产和产品营销管理能力、诚实敬业的高技能人才大受用人企业的欢迎。同时,从我校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园艺类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2010年园艺类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在90%以上。因此,为了满足市场对园艺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南通以及上海等周边城市蔬菜园艺业发展的需要,我院重点建设园艺技术专业已成当务之急。(二)现有基础与特色我院园艺技术专业自1995年开办以来,已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本专业多次被作为农业部、江苏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特别是在能力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曾获得全国农职院校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农职教育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经过16年的建设,园艺技术专业已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目前,我院园艺技术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重点专业,园艺实训基地为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植物保护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人才培养模式新颖近年来,我院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农业生产类专业“前校后园、学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被确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项目。2009年,我院与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生态园(又名南通农院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协议,规划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占地2000亩以上、总投资1.28亿元、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规模农业示范园,同时作为我院学生实训、教师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基地。公司在园区建设了教学区和生活区,实行“课堂+园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园艺生产同步,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企业环境的熏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这一“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受到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省、市多家宣传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0年,我院与南通久发公司的合作被评为南通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本专业有3位老师被评为南通高校校企合作先进个人。2课程建设成绩显著多年来,园艺技术专业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植物栽培环境、园林植物保护、植物与植物生理等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近年来,与企业合作开发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植物种苗生产技术等项目化课程。与此同时,主编出版了植物与植物生理、常见植物彩图、植物栽培环境、植物保护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其中植物保护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植物与植物生理被评为全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常见植物彩图被评为院级精品教材。3师资队伍素质领先园艺技术专业拥有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特别是有一批科研成果多、推广效益高、服务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引领地方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具“双师”素质的占90%,其中绝大多数是从科研院所和企业引进的优秀专业人才,或是多年在一线参加生产实践的教师。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15人,同时实训基地每年安排高水平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本专业骨干教师在行业学会、协会任职较多,如担任中国农学会农业园区分会、江苏省昆虫学会、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江苏省杂草学会、江苏省花木协会插花艺术委员会、南通市设施农业协会、南通市休闲农业协会、南通市园林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或理事长等。2名教师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4育人效果社会满意2005年以来,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均取得12本职业技能证书。参加蔬菜工、花卉工、园艺工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均达100%;取得英语3.5级等级证书和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的在95%以上。在2007年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上,有1名学生代表南通市参赛获二等奖;在2007年全国首届农业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有2名学生获一等奖、2名学生获二等奖;在2008年南通市第二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一等奖、1名学生获三等奖;在2008年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有1名学生获三等奖;在2010年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有1名学生获二等奖;在2009年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有2名学生获二等奖;在2010届全国首届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有1名学生获二等奖;在2011年江苏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创新创意大赛中有1名学生获二等奖。近几年来,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看好,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2%,2010年达100%,2011年初次就业率为97.8%,对口就业率都在80%以上。在近三年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中,社会满意度均在90%以上。5科技研发成果丰硕近五年来,主持了“设施蔬菜新品种引进与种苗产业化推广”等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3项,“出口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推广应用”等省教育厅科技推广项目4项,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建有“南通市特色蔬菜加工技术服务中心”等市级科技平台2个;研究成果获部、省级二等奖各1项,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共7项,如“西兰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分获江苏省及南通市厂会协作优秀项目一等奖,“西兰花分子育种与高效栽培、加工技术研究及推广”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棚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推广”获南通市农业科技推广二等奖。6社会服务成效突出本专业教师长期坚持为行业企业和农村基层服务,起到了服务和引领地方园艺产业的作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横向课题研究,与企业、乡镇开展对接服务,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解决生产难题。每年培训企业人员和农民都在2000人次以上。有10位老师被聘为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专家和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促进了地方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院2009年被评为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先进单位,2010年荣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位老师被评为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30佳科技富民标兵;2位老师被评为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先进个人;2位老师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三)存在不足1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2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加快适合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开发。3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以适应江苏及周边沿海地区蔬菜园艺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本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完善“课堂+园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基于蔬菜、花卉、苗木等园艺植物生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实施专业建设“双带头人”制度,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探索专业实训与企业生产的结合机制,实现校企“双赢”;建设数量充足的教学、生产与科技服务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与技术服务平台,校企共建“校中厂”(建立专家工作站)、“厂中校”(建立教师工作站);发挥校、企双方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服务和引领地方蔬菜园艺产业的能力;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引入企业评价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通过今后两年时间的建设,使本专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示范辐射作用,并在蔬菜生产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凸现特色。(二)具体目标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开展“课堂+园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专业教学与园艺生产同步,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企业环境熏陶,使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就业或自主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加以推广,完善学院农业生产类专业“前校后园,学岗直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园艺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引入园艺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园艺生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成6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平台,开发3部工学结合校本教材。2打造双师教学团队,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实施“校企互动、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型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以满足专业教学、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的需要。培养具有行业引领能力的校内外专业双带头人各1名,职教理念新、专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专业骨干教师8名,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具“双师”素质的专业专任教师达到85%以上。建立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数比例达40%以上。3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合作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双师”工作站。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探索专业实训与企业生产结合机制,校企员工“互兼互聘”和人才技术“共培共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作用,与行业企业等多方对专业教学进行重点过程监控、反馈与评价,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动态管理。引入社会、企业评价机制,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使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保持100%、初次就业率保持97%以上,就业对口率达70%以上,社会对人才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4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建设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园艺技术实训中心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和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进行改(扩)建,建成8个校内实训室(场);校内园艺实训基地进一步建成综合性生产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工学结合的要求。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校外顶岗实习基地8个,使校外实习基地总数达25个以上,以满足集中开展学生专项技能实训和综合实习的要求。同时,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和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教育学生诚信实习。5发挥校企资源优势,提升服务引领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扩大专业实训条件和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面,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横向合作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提升服务和引领地方园艺产业的能力。建设期内,开展技能培训1600人次,技能鉴定1000人次;横向合作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获得科研和技术服务经费80万元;科技服务100人次;在对接县建成5个蔬菜、花卉等产业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推广蔬菜、花卉新品种10个和新技术、新模式4个。三、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学院开展的农业生产类专业“前校后园,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见图1),进一步完善园艺技术专业“课堂+园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通过建设一流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企业环境的熏陶,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使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或自主创业。“课堂 + 园区”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项目化教学,通过工学交替,使能力层层递进。“课堂”指校内和基地的理论教学,“园区”指农业园区、企业等基地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1学期为主)为基础学习期,培养应用基础能力,即开设基础课程,学习基础知识,主要在校内实训中心(包括实验室、实训场)训练基本技能,同时到生产一线开展专业认知实习。第二阶段(第2至第4学期)为技能培养期,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即开设专业课程特别是核心课程,一方面,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学习园艺产品生产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以生产任务为载体,训练专业核心技能,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另一方面,学习园艺产品生产相关岗位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温室设备的使用与简单维护、园艺植物种子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改良与基质配制、植保与灌溉设备的使用、种子(种苗)与苗木品质检验等。第三阶段(以第5学期为主)为生产演练期,培养综合综合实践能力,即结合学生的意愿将他们相对集中地安排到先进的规模化生产企业(蔬菜生产、花卉生产等),强化训练专项生产技能,培养“一技之长”。第四阶段(第6学期)为顶岗实践期,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即结合落实就业单位在目标就业岗位(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生产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综合技术技能。学 生学 岗 直 通员 工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含基本素养)校企合作,共筑育人平台学 校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评价体系企 业学 习工 作教学内容实训条件课程体系内容专项生产技能综合技术技能图1 农业生产类专业“前校后园、学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2 园艺技术专业“课堂 + 园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战期生产演练期技能培养期基础学习期就业创业能力应用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课堂 岗位园区认知实训园区综合实训预就业园区顶岗实训校内课堂 +校内外课堂 +校外课堂实践岗位校外课堂真实岗位“课堂+园区”“学岗直通”园区技能实训+2课程体系构建支撑课程专业能力创业能力职业基本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园艺植物生产能力园艺植物繁育能力园艺产品加工营销能力园艺技术岗位拓展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创业市场调查能力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图3 园艺技术岗位(群)职业能力结构及课程体系一览表植物生长环境、植物与植物生理、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设施园艺、园艺机具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园艺植物组培技术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园艺产品经营管理、园艺产品商品化技术盆景技艺、插花艺术、园林制图、园林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邓概论英语计算机语文、数学、化学、体育、文献检索职业能力园艺技术岗位基本能力创业实务能力创业项目开发设计能力创业管理能力专业实训顶岗实训考证(职业技能证书)创业教育概论创业就业指导创业务实与技巧创业实践创业项目设计创业案例分析能力模块围绕江苏沿海园艺产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见图3)。3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建设由学院教师与南通市蔬菜研究所、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南通景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共同制订新的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建成优质课程资源平台。园艺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规划见表1。表1 园艺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完成时间负责人共建单位骨干教师备注1蔬菜生产技术(含设施蔬菜)2012年顾 绘南通市蔬菜研究所、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佘德琴、杨献娟、李 进、蔡 冯2花卉生产技术(含设施花卉)2012年张伟艳南通市绿化造园开发总公司、南通啬园管理处(南郊公园)周婷婷、殷琳毅、顾 艳、朱建明3果树栽培2012年温小玲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南通世外桃园休闲农庄有限公司张伟艳、张 隽、张 健、彭小华4植物保护2013年陈建军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南通景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周小林、张 爽、刘敏德、杜 朗5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2013年朱加平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杨献娟、周婷婷范汝濠、徐向阳6植物识别与应用2013年唐义富南通博物馆、南通啬园管理处(南郊公园)胡 琳、沈建忠、曹玉星、朱建明7植物种苗生产技术2014年张辉明上海星辉种苗有限公司、江苏长江药用植物有限公司朱加平、周蒋陈颜德忠、朱岳兵8插花技艺2014年胡 琳南通文峰园林园艺有限公司朱加平、丁 宁刘飞鸣、邬 帆9园艺产品采后处理2014年沈建忠南通市蔬菜研究所、南通景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小玲、袁玉娟戴云新、杜 朗10园林规划设计2015年陈晓梅南通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张辉明、丁 宁徐向杨、刘金荣11园林工程2015年杨献娟南通朝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远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韩阳瑞、吴 平许 良、马占留注:备注栏打“”者为2012、2013年建设课程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构建课程网站):包括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讲义),建设试题库、习题库、技能考核标准及题库等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素材,收集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经费预算见表2。表2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经费预算一览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负责人经 费 预 算学院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沈建忠李 进448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沈建忠张树清范汝豪7714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张辉明张 健171734特色教材建设张辉明张 健6612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制作、竞赛等)杨献娟顾振华9918小 计434386(二)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双带头人的培养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度,确定园艺技术专业校内、外专业带头人各1名,通过培养,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教研、科研水平,从而能够带领专业团队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服务等工作。通过开展共同培训、共同研发、共同育人,保证专业带头人能够在本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和高职教育教学等四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见表3)。表3 专业双带头人培养规划一览表类型培养措施培养目标校内专业带头人1负责(代表校方)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2在企业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为企业项目及技术提供服务。3到先进国家或地区进修,考察园艺生产新技术。4参加国家、省组织的专业带头人培训和交流,指导青年教师的培养。5主持制订园艺专业建设规划,制定教学改革方案。6主持校企合作项目化课程开发及课程资源平台建设。1能够带领本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制定配套管理制度。3完成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任务,建成足够数量的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4兼职企业技术负责人或担任企业技术顾问。5指导2名以上青年教师的培养。6完成主持1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校外专业带头人1参与园艺行业岗位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2协助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改革方案。3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技能课程(项目)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训、顶岗实习。4参与项目化课程开发及课程资源平台建设。5参加高职专业带头人相关培训。6开展学生创业教育指导。1共同完成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改革方案。2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管理制度。3承担课程教学或系列专题讲座或实训实习指导,效果好。4主持或为主参与建成1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平台。5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2骨干教师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培养园艺技术专业骨干教师8名,通过国内外培训、参加高职高专研讨会、到知名同类院校交流学习、赴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在农业科技园区生产一线顶岗实践等措施,获得各类培训证书、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丰富实践经验。3兼职教师的培养制定兼职教师聘用计划,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用20名以上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数比例达40%以上。兼职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园艺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通过组织他们合作开发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平台、开展科研与技术推广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形成一支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见表4。表4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经费预算一览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负责人经 费 预 算学院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专业带头人培养沈建忠张辉明李 进张 健9918骨干教师培养121224其他教师培养101020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培养6612小 计373774(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合作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双师”工作站。即在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苏通产业园等共建教师工作站,并设“久发班”、“苏通产业园班”;在校内与南通农瑞园艺有限公司等共建企业专家工作站,并共建“大学生创业园”;与上海星辉种苗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培养,设立“星辉”奖学金等。建立校企员工“互兼互聘”和人才技术“共培共研”合作机制。“互兼互聘”即专业骨干教师到行业协会、学会任职,所有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同时聘请协会、学会的专家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作讲座和兼课。行业企业专家主持(或共同主持)专业与课程建设,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共培共研”即专业教师为园艺行业职工和企业生产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技术推广;企业的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人员参与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研究,更好地开展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2、探索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按照园艺专业实训和园艺产品生产的双重要求组织生产和经营,在完成专业实训任务的同时完成企业生产任务。学院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解决校内实训基地面积有限的问题,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增加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借助学院的科技优势,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校企“双赢”。建立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共商机制,定期研讨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紧扣园艺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研讨会,与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共同确定职业岗位必备能力,明确园艺植物生产、园艺产品应用、园艺产品营销等相关岗位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统一,开发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研讨产业调整和技术服务(紧跟国内外园艺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定期召开产业调整和技术服务研讨会,与行业企业专家和市场经营人员共同研究地方园艺产业的发展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建议,为地方园艺产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服务措施,开展新模式、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3、开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联合行业企业人员,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以园艺企业生产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共同制定人才规格标准、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建设覆盖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一方面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同时与职业资格要求相接轨。(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确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监控关键点,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监控的有效衔接。建立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如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办法等。成立由双方成员参加的基地运行管理小组,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组织管理,开发教学项目,组织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依据工学结合思想,校企合作共同修订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标准,引入社会评价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价,形成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过程评价中将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中,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保障实施办法、质量评价与反馈办法等制度,将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的有机结合。教学效果评价中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形成校企评价、政府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动态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实时监控,定期分析,及时反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费预算见表5。表5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费预算一览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负责人经 费 预 算学院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沈建忠张树清8816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沈建忠蔡 冯范汝豪顾振华101020教学质量监控张辉明袁玉娟7714教学质量评价张辉明蔡 冯5510小 计303060(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园艺技术实训中心:园艺技术实训中心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添置较为先进的设施设备并保证必要的数量,使之符合“教学做合一”和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开放。校内园艺实训基地:我院园艺实训基地是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在实训教学、技能培训、技术示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充分发挥这一基地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的作用,拟在基地内建设一个植物工厂化种苗繁育基地,为南通及周边地区提供工厂化种苗,增强我院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经费预算见表6。表6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经费预算一览表(单位:万元)建设项目负责人经 费 预 算学院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合计1植物标本与植物解剖实训室唐义富曹玉星77142植物生理、园艺产品处理实训室温小玲待 定77143植物栽培、育种实训室顾 绘戴云新66124植物装饰实训室朱加平邬 帆88165画室、手工制图实训室丁 宁待 定66126园林规划与设计实训室陈晓梅许 良1515307园林工程实训室杨献娟马赞留88168园艺机具实训室张辉明范汝豪1111229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唐义富13132610顶岗实习管理(含实习意外伤害保险)韩文霞10102011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张 隽顾振华101020小 计101101202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新建校外实训基地8个,使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25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选择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以满足集中开展学生专项技能实训和顶岗综合实习的要求。同时,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和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教育学生诚信实习,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要求、实施方法及步骤等内容,根据学生所学所练,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有效提高实习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加强我院与南通久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生态园的建设,将这一基地建成特色鲜明的学生实训、教师科研、社会服务基地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帮助园区提升科技实力,培育竞争优势,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教师晋升、职称考核管理等人事制度改革,引导激励本专业教师主动为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和引领地方园艺产业的能力。1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本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资源,面向农民、农技人员、乡镇干部等,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应用、销售等方面的培训,开办园艺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班,开展园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等。2科技研发利用我院教学科研平台,主动开展横向科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联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观光农业园区等进行推广应用。在条件成熟时,与企业共建“企业研发中心”,自主设立一批科技项目,建立校企合作型科技示范基地,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在现有的南通久发基地,以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睡莲及水生鸢尾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高档花木精准促控栽培技术示范”为基础,通过开展睡莲等水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栽培技术研究,形成睡莲等水生花卉种质资源平台。3技术推广建立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和到乡镇驻村蹲点制度,每个专业教师至少到1个企业兼职、挂职,或到1个乡镇挂村驻点开展对接服务,年终进行考核。具体途径是:(1)安排教师轮流在久发等基地参加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实训;(2)继续做好“挂县强农富民”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通过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新模式、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科技知识,传递致富信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鼓励教师到紧密型合作企业兼职、挂职,搭建本专业教学、科研、就业与创业、工学结合的平台,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招引人才、技术、项目、经费等牵线搭桥,促进企业的发展。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经费预算见表7。表7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经费预算一览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负责人经 费 预 算20112年度2013年度合计技能培训张辉明朱加平陈晓梅111122科技研发9918技术推广9918小 计292958四、经费预算与预期目标(一)经费预算 本项目经费预算48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入240万元、申请市财政投入8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0万元、学院自筹130万元(如表8所示)。19表8 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经费预算(单位:万元)重点专业名称园艺技术专业代码510105建设内容校经 费 预 算 及 来 源中央财政投入市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省农委、有关企业)学校自筹合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合 计1201202404040801515306565130480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3361120000008人才培养模式实施44811222400014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01020224000551034特色教材建设551011200000012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制作、竞赛等)44811222422418小 计2626526612448771486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551022422400018骨干教师培养10102022400000024“双师”教师培养448112000551020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培养33611200022412小 计2222446612224771474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44822400022416校企合作运行机制44811211244820教学质量监控33611200033614教学质量评价33611211200010小 计141428551022499186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植物解剖实训、标本室551000000022414植物生理、产品处理实训室551000000022414植物栽培、育种实训室44800000022412植物装饰实训室44822400022416画室、手工制图实训室44800000022412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101020551000000030园林工程实训室551033600000016园艺机具实训室771444800000022实训实习耗材补贴224336000881626校外实训基地(含实习意外伤害保险)448000000661220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000000448661220小 计5050100171734448303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