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07-110 课时:第十四章 复数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 课题: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 一教学目标: 掌握复数的基本题型,主要是讨论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复数的几何表 示,计算复数模,共轭复数,解复数方程等。 二教学重点:复数的几何表示,计算复数模,共轭复数,解复数方程等。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共轭复数规律 , ; 2复数的代数运算规律 (1)i =1,i =i,i = 1,i = i;4n41n42n43n (3)i i i i = 1,i i i i =0;n12n3n12n3 ; 3辐角的运算规律 (1)Arg(z z )Argz Argz1212 (3)Arg =nArgz(nN)nz ,n 1。 或 zR。 要条件是|z|a|。 (6)z z 0,则12 4根的规律:复系数一元 n 次方程有且只有 n 个根,实系数一元 n 次方程 的虚根成对共轭出现。 5求最值时,除了代数、三角的常规方法外,还需注意几何法及不等式 |z | |z |z z |z |+|z |的运用。121212 即|z z |z |+|z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z ,z 所对应的向量共12 线且同向。 |z z |z | |z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z ,z 所对立的向量共线1212 12 且异向。 (二)范例分析 .2004 年高考数学题选 1.(2004 高考数学试题(浙江卷,6)已知复数 z1=3+4i, z2=t+i, 且 是12zA 实数,则实数 t=( ) A B C D43343443 2.(2004 年北京春季卷,2)当 时,复数 在复平面12mimz)1()2( 上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2004 年北京卷,2)满足条件 的复数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迹是|zi34z ( C ) A一条直线 B两条直线 C圆 D椭圆 .主要的思想方法和典型例题分析: 1化归思想 复数的代数、几何、向量及三角表示,把复数与实数、三角、平面几何和 解析几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保证了可将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三角、几 何问题。反之亦然。这种化归的思想方法应贯穿复数的始终。 【分析】这是解答题,由于出现了复数 和 ,宜统一形式,正面求解。z 解法一、设 zxyi(x,yR),原方程即为 2313xyxi 用复数相等的定义得: = 1, = 1+3i.z2 两边取模,得: 213zz 整理得 4210 解得 或2z 代入式得原方程的解是 = 1, = 1+3i.z2 【例 2】(1993全国理)设复数 z=cosisin(0 【解】zcos+isin =cos4isin44zcos(2)sin(2)tanta2s(4)si(4) 即 ,又0,当 时, 或3tn 3tan2127 【说明】此题转化为三角问题来研究,自然、方便。 【例 3】设 a,b,x,yR+,且 (r0),22xy 求证: 分析令 =ax+byi, =bx+ayi(a,b,x,yR+),则问题化归为证明:1z2z | |+| |r(a+b)。2 证明设 =ax+byi, =bxayi(a,b,x,yR+),则1z2z =|(a+b)x+(ab)yi|=|(ab)(x+yi)|(ab)r。 解如图所示,设点 Q,P,A 所对应的复数为: 即(x 3a+y i)( i)(x 3a+yi)00 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 而点(x ,y )在双曲线上,可知点 P 的轨迹方程为0 【说明】将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三角、几何问题顺理成章,而将实数、三 角、几何问题化归为复数问题,就要有较强的联想能力和跳跃性思维能力,善 于根据题设构造恰到好处的复数,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2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在复数中它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 化,从而化整为零,各个击破。高考复数考题中经常用到这种分类讨论思想方 法。 【例 5】(1990全国理)设 a0,在复数集 C 中解方程 z 2|z|=a。2 分析一般的思路是设 z=xyi(x,yR),或 z=r(cosisin),若 由 z 2|z|=a 转化为 z =a 2|z|,则 z R。从而 z 为实数或为纯虚数,这222 样再分别求解就方便了。 总之,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解】解法一z =a 2|z|R,z 为实数或纯虚数。2 问题可分为两种情况: (1)若 zR,则原方程即为|z| +2|z| a=0,2 (2)若 z 为纯虚数,设 z=yi(yR 且 y0),则原方程即为 |y| 2|y|a=0 当 a=0 时,|y|=2 即 z=2i。 当 0a1 时, 当 a1 时,方程无实数解,即此时原方程无纯虚数解。 综上所述,原方程: 当 a=0 时,解为 z0 或 z=2i 解法二设 z=xyi,x,yR,将原方程转化为 3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是数学主要研究内容,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渗透、互相 转化的广阔前景,复平面的有关试题正是它的具体表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与 方法解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应引起注意。 【例 6】已知|z|=1,且 z +z1,求 z。5 【解】由 z +z=1 联想复数加法的几何性质,不难发现 z,z ,1 所对应的5 5 三点 A,B,C 及原点 O 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如图所示, 【说明】这样巧妙地运用联想思维,以数构形,以形思数,提炼和强化数 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 7】复平面内点 A 对应复数 z,点 B 对应复数为 , O 为原点, AOB 35z_ 是面积为 的直角三角形,arg z(0, ),求复数 z 的值 65 2 f(3) 【分析】哪一个角为直角,不清楚,需要讨论 【解】因| OA|=|z| | |=|OB|,故 A 不可能是直角,因 35z_ x O A B y 图 1 而可能 AOB=90 或 ABO=90 若 AOB=90,示意图如图 1 所示因 z 与 所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故z _ argz=45, S AOB= |OA|OB|= |z| | |= |z|2= 于是, 12 12 35z_ 310 65 |z|=2, 从而, z=2(cos45+isin45)= + i2 2 若 ABO=90,示意图如图 2 所示因 z 与 所对应的z _ 点关于实轴对称,且 AOB90,故 argz=45 令 z=r(cos+ isin),则 cos2= = ,sin2= , S AOB= |OA|OB|sin2 |OB|OA|35 45 12 = r r = r2= 12 35 45625 65 于是, r= 又 cos= = ,5 1+cos22 2 55 sin= = , 故 z= ( + i)=2+i1-cos2 55 52 55 55 综上所述, z= + i 或 z=2+i2 2 【说明】解题关键点:正确地对直角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正确地理解 复数的几何意义,作出满足条件的示意图 解题规律:复数的几何意义来源于复数 z=a+bi(a、bR)与复平面上的点 (a,b)之间的一一对应,它沟通了复数与解析几何之间的联系,是数形结合思 想的典型表示 解题技巧:复数 z 与它的共轭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向量关于实轴对z _ 称 这样巧妙地以形译数,数形结合,不需要计算就解决了问题,充分显示 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作用。 4集合对应思想 【例 8】如图所示,在复平面内有三点 P ,P ,P 对应的复数123 x O A B y 图 2 应的复数为 a,2a,3a,且它们有相同的辐角主值 (如图所示),即 A,P ,P ,P 共线。123 从而 2sin2 因此有 a=2i。 5整体处理思想 解复数问题中,学生往往不加分析地用复数的代数形式或三角形式解题。 这样常常给解题带来繁琐的运算,导致解题思路受阻。因此在复数学习中,有 必要提炼和强化整体处理的思想方法,居高临下地把握问题的全局,完善认识 结构,获得解题的捷径,从而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及变通性。 【例 9】已知 z=2 i,求 z 3z z +5z 2 的值。6543 【分析】如果直接代入,显然比较困难,将 z 用三角式表示也有一定的难度。 从整体角度思考,可将条件转化为(z 2) =( i) = 1,即2 z 4z+4= 1,即 z 4z+5=0,再将结论转化为22 z 3z z +5z 2=( z 4z5)(z z ) +2,然后代入就不困难了。6543 43 【解】z=2 i,(z 2) =( i) = 12 即 z 4z+5=02 z 3z z +5z 2=(z 4z+5)(z z )+2=2。6543243 【例 10】已知 ,求 。421logxix 【解】解由条件得 【说明】把题中一些组合式子视作一个“整体”,并把这个“整体”直接 代入另一个式子,可避免由局部运算带来的麻烦。 【例 11】复平面上动点 z 的轨迹方程为:|z z |z |,z 0,另一11010 动点 z 满足 z z= 1,求点 z 的轨迹。1 解由|z z |z |,知点 z 的轨迹为连结原点 O 和定点 z 的线段的垂直01 0 平分线。 将此式整体代入点 z1 的方程,得 的圆(除去原点)。 【例 12】设 zc,a0,解方程 z|z|azi=0。 边取模,得 【说明】解复数方程,可通过整体取模,化为实数方程求解。 综上所述,解答复数问题,应注意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题设的结构特征, 挖掘问题潜在的特殊性和简单性,充分利用复数的有关概念、共轭复数与模的 性质、复数的几何意义以及一些变形技巧,对问题进行整体化处理,可进一步 提高灵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6有关最值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例 13】复数 z 满足条件|z|=1,求|2z z+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 解法一|z|=1,z=cosisin |2z z+1|=|2(cosisin) (cosisin)1|22 =|(2cos2 cos1)(2sin2 sin)i| |2z z+1| =|2z z+ |22z2 设 z 的实部为 a,则 1a1 |2z z+1|=|2az 1|22 , |2z z+1| =42max 解法三:设 =x+yi(x,yR),z=abi(a,br)且 a +b =1,2 这说明 对应的点是如图所示的椭圆,问题转化为求该椭圆上各点中与原 点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时的圆的半径。 得 8x 2x8 9r 0, 由相内切条件知 =0,22 解法四由模不等式: |2z z+1|2|z| |z|+1=4,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2z , z,1 所对应的22 2 向量共线且同向,可知 z 是负实数,在|z|=1 的条件下,z=-1 当 z= 1 时|2z z+1| =4。2max 但另一方面:|2z z+1|2|z| |z| 1=0,这是显然成立的,可是这2 不能由此确定|2z z+1| =0,实际上等号成立的条件应为 2z , z,1 表示2in 2 的向量共线且异向,由 2z 与 1 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异向知 z=i,但是当2 z=i 时,2z 与 z 不共线,这表明|2z z+1|的最小值不是 0。2 2 以上这种求最小值的错误想法和解法是学生易犯的错误,此部分内容既为 重点也为难点,应向学生强调说明,并举例,切记取等号的条件。 【例 14】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 18) 已知复数 z1 i(1i)3 ()求 argz1及| z|; ()当复数 z 满足| z|1,求| zz1|的最大值 【分析】本小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解】() )47(2)(31 isncoiiz ,| z1| 47arg ()设 ,则sincoz iz)2(sin)(cos14i29)()2(s| 221 z 当 时, 取得最大值 ,从而得到 的最大值为4sin1|z |1z 21 四课后作业: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方程|z+5| |z 5i| =8 的图形是双曲线22 B方程|z+5| =8 的图形是双曲线 C方程|z+5i| |z 5i|=8 的图形是双曲线的两支 D方程|z+5i| |z 5i|=8 的图形是双曲线靠近焦点 F(0,5)的一支 2、方程 的图形是 22zizi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直线 3、在复平面上绘出下列图形: 4、已知 是虚数, 是实数。z4z (1)求 z 对应复平面内动点 A 的轨迹; (2)设 u=3iz+1,求 u 对应复平面内动点 B 的轨迹; (3)设 ,求 对应复平面内动点 C 的轨迹。1vv 5、设 A,B,C 三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z ,z ,z 满足123 (1)证明:ABC 是内接于单位圆的正三角形; (2)求 S ABC; 6、若 ,求 所对应的点 A 的集合表示的图形,并求其面积12z1uzi 7设 z1, z2是两个虚数,且 z1+z2=-3,| z1|+|z2|=4若 1=argz1, 2=argz2,求 cos( 1- 2)的最大值 8(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理 17) 已知复数 z1=cos i, z2=sin+ i,求| z1z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解:DA 的图形是直线,B 的图形是圆,C 是图形是双曲线的一去故选 D|z+5i|-|z-5i|=8 才是双曲线的两支 2、解:A 原方程即|z (2+i)| =7故选 A2 3、解: 4、解:(1) 因为 z 是虚数,所以2 4440zzRz ,于是 ,即 ,且 ,因此动点 A 轨迹是中心在原点,0z22z 半径等于 2 的圆,但去掉两个点(2,0)与( 2,0) (2)由 u=3iz+1 得 u 1=3iz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治思想面试题及答案
- 护士交班考试题及答案
- 乡镇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预防感冒面试题及答案
- 恐惧死亡测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法律事务管理办法
- 家电公司声誉风险管理规定
- 2.4圆周角(第1课时圆周角定理)(教学课件)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 保安执勤装备使用课件
- 保安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营销中心管理办法
- 无痛人流知识课件
- 全国律师会费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北川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天文知识竞赛考试试题
-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培训
- 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临床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课件
- 【语文 北京版】2025年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生物安全会议记录
- 土地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