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 间: 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 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 20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 万人次 的参观者 参与中国展区展示内容和方式 参与中国展区展示是各地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内容之一。上 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在中国展区内设立省区市馆,其建筑面积为 3 万 平方米。对于参展的各省、区、市,组委会将免费提供 600 平方米 室内展示空间。请各省、区、市结合各自特色资源与城市发展特色, 2 以展示地区发展理念为主,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背 景下,自行策划和布展。 展示筹备工作分为概念策划、展示设计和布展实施三个接段。 概念策划阶段(至 2008 年 4 月) ,各省、区、市根据上海世 博会的主题内容指南 (详见第二部分“主题陈述” ) ,向上海世博局 提交主题陈述,明确各自展示主题和总体内容框架。在得到初步认 可后,各地在主题陈述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建设成就、人文生活、和谐社区、高新科技、旅游资源等特色内容 进行展示策划,突出阐述对城市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成果,并 形成概念策划方案上报组委会。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定 并提出指导意见,上海世博局根据各地的概念策划方案,安排和确 定各地展示空间的位置和整体布局。 展示设计阶段(2008 年 4 月至 2009 年 6 月) ,各地根据提供 的展示空间和概念策划方案,向上海世博局提交一份展示方案,内 容包括详细的展示设计、展示形式和手段、展示工程计划,以及展 示实施主题和功能配套要求等。上海世博局将与各地签订参展合同, 落实各项参展具体事宜。 布展实施阶段(2009 年 6 月至 2010 年 3 月) ,各地根据布展 总体要求和自身需求,提交施工、布展、运营需求和服务要求,上 海世博局提供各类服务。 3 一 背景资料 (一) 总述 1.上海世博会的目标: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实现世博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 目标;邀请 20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 7000 万人次参 观者前来参观,招募 25 家左右的全球合作伙伴和赞助商。 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 组织者希望通过此主题达成如下目标: 展示全球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时代”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 促进对城市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继承; 交流和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 求发展中国家健康的城市化道路,交流城乡互动经验与范例; 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4 2.世博会主题演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水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的睿智 人、自然与技术 海洋:未来的遗产 沟通创造美好世界 新的起飞之路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船帆与海洋 发现的年代 自由之路,第三方而千年的图 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青年发明家 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 河流的世界 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承诺 海洋及其未来 无污染的进步 依靠知识取得进步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人类与大地 21 世纪 为了更人性化的世界面对世界做出的评估 征服沙漠 农村生活环境 城市化及居住国际博览会 明天的世界 现代生活的艺术和技术 殖民、交通及电力 . 3.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核心思想: 组织者认识到,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为了创造更美好的 生活、更美好的城市,首先要充分认识城市自身的系统和发展规律, 认识人与城市,以及城市与地球未来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人创造的, 5 它不断地演进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 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 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 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深入,日益扩展。人、城市和地球三个 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在 未来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上海世博会主题内容结构: 梦想 Dream 城市人 Urbanian 城市星球 Urban Planet 城市 City Being 足迹 Footprint 为了给主题演绎的各项策划工作提供切实的依据和路径, 组织 者基于核心思想, 构建了主题演绎的 “ 主题内容结构图 ” 。该结 构由纵向的时间轴和横向的空间轴组成。在横向轴上分布着三个概 念领域, 按尺度由小到大排列为“ 城市人 ” 、 “ 城市” 和“ 城 6 市星球” , 三者层层递进, 互相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在纵向 的时间轴上除了代表现在的中心区域外, 下有代表过去的“ 足迹” , 上有展望未来的“ 梦想” 两个概念领域。 5.上海世博会主题呈现: 主题馆 Theme Pavilions 主题广场 Theme Plazas 主题游线 Theme Paths 活动场馆 Event Venues 亚洲展区 Asia 欧洲展区 Europe 美洲及非洲展区 America & Africa 大洋洲及东南亚展区 Oceania Southeast Asia 企业馆区 Corporate Pavilions 世博会博物馆 World EXPO Museum 城市最佳实践区 UBPA 梦想主题馆 Theme Pavilion“Dream“ “足迹”主题馆 Theme Pavilion“Footprint“ (a.k.a Civilization&Art Museum) 演艺中心 Performing Arts Center 亚洲广场 Asian Plaza 主题轴 Theme Axis 7 主题广场 Theme Plaza 主题馆 Main Theme Pavilions 高架步道 Skywalk 美洲广场 American Plaza 非洲广场 African Plaza 欧洲广场 European Plaza 公共活动中心 Convention Center 大洋洲广场 Oceanian Plaza 特钢大舞台 Event Hall (二)其他 1.筹办过程与后续利用: 世博动拆迁与改善民生 世博会为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创造的机遇 为世博会配套,遵循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通过世博园区建设和后续利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滨水区改造范 例 2.展览 主题馆群(城市人城市城市星球) “梦想”主题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 “足迹”主题馆(即城市文明与艺术馆)和世博会博物馆 8 3.论坛 高端论坛 主题论坛 大众论坛 4.活动 理念 表现人类的创新活力 体现世界城市的多元和谐 展示未来生活的美好梦想 场地 可供文艺活动使用的场地总面积:41.78 公顷室内 27.28 公顷, 室外 14.5 公顷) 主要场所演艺中心(3500 席) 、公共活动中心(100,000 平米、由 旧厂房改建的活动大厅可容纳 3000 人) 、外加户外节点广场, 如五大洲广场等 分类 倒计时和节点活动 会议期间重要活动线,包括开、闭幕式和中国馆日等活动 日常活动,指世博会开幕后的大类、近万场演出。 9 5.硬件设计 主题广场 主题主广场,五大洲广场 主题游线 主题轴、高架步道等 主题设施 如生态净水设施、雨水收集设施、太阳能设施、风能 发电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清能汽车等 二 主题陈述 (一) 总述 1、主题与副主题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五个副主题分别 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 “城市经济的繁荣” 、 “城市科技的创新” 、 “城市社区的重塑” 、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2005 年 12 月 1 日, 国际展览局第 138 次大会通过了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 告 ,报告的第三章上海世博会主题深化与园区内活动分类和介绍 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和副主题作了详细阐述。 10 2、主题演绎的核心思想 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主 题下,上海世博会的组织方旨在通过展览、主题活动和主题论坛回 答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即什么样的 城市让 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 生活观念和实践让 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 城市发展模式让 地球家 园更美好?为了引导参展者回答这三个问题,组织者通过阐释和重 组五个副主题,提出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内容结构” 。这个结构的 基本思想是城市是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系统,并通过两条轴线来解 读主题尺度轴和时间轴。以下便是该结构的核心思想: 城市是 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 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 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 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 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 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个核心思想将是主 题演绎工作的出发点,并渗透于 2010 世博会的各项策划工作中。 3、主题演绎的主要目标 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 组织者希望通过主题演绎工作达到如下目标: 1、提高公众对 “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 可能的解决方案; 11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 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 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二) 主题内容结构 1、主题内容结构图 以下“主题内容结构图”通过横轴、纵轴和图形,简明地表现 出了主题内容结构。 1. 尺度轴 该图的横轴在三个不同的尺度层面对主题进行聚 焦和解读: 1) 城市人:在这个尺度上,我们关注的是城市内外的人。人是 城市的细胞,也是城市的微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对其 之外的人口同样造成很大的影响。人类日益向“城市人”演变。 2) 城市:这个尺度关注城市本身。城市内部结构复杂,各部分 密切关联、协同运行,具备有机生物体一般的特性与规律。 3) 地球:随着地球总人口数中城市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城市 之间、城市和生态体系之间相互作用日益密切。 2. 时间轴 纵轴在时间维度上探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对城市 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既关注历史上经验和智慧,也展望未来的美 好的城市、美好的生活。 梦 想 城市人 城 市 城市星球 足 迹 12 下面是对五个“概念领域”内容的详述。 2、概念领域阐述 1、城市人 关键语: 人是城市的细胞,又是城市的灵魂人赋予城市文化、性格 和创新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人” ,城市人口数量与日俱 增,类型也更具多样性。同时,城市之外的人们生活也不可避免地 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要成为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原动力, 也应该成为人类创新和创造的温床。 关联内容: 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社会资本” (传统/流行,本 土/外来,消费文化,创意产业,数字时代的交流和沟通等) ; 城市社区(城市“社会地图” 、低收入阶层和不同种族群体、 贫困群体、家庭结构的变化、妇女和儿童等) ; 城市居民对服务和公共设施的需求; 职业结构和类型的演变; 城市社会以及其人口的年龄结构; 移民(跨国界移民,城乡移民,多元文化融合、就业和社会 流动性等) ,城市的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和工作分割在不 同城市的人) 。 挑战: 13 人的基本需求和权利; 对多样化的尊重; 平等的机会; 鼓励人的创造和创新。 2、城市 关键语: 城市由人类最初的聚居地演化而来,当今城市已成为一个复杂 的有机系统。城市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城市是否宜 居和具备长久活力,取决于人对城市系统特性和发展规律的了解, 以及在日常生活、城市建设、开发和管理中的合理行为。 关联内容: 城市与其腹地的关系(城市的资源需求、废弃物处理、生态 调节、城乡交流,休闲娱乐等); 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其演变; 城市基础设施(管线、出入通道、交通、文化基础设施等) ; 城市公共空间(以人为本、推动人与人的交流) ; 城市管理(城市与国家的关系、城市规划、税收和财政体系、 土地所有权、 “城市病”治理、高效和廉洁的政府、城市安全) ; 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潜力(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 资本和创新潜力等) 。 挑战: 14 理性、宜居的城市布局和人居模式; 资源良性循环;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3、城市星球 关键语: 当前,世界各地城市的“生态足迹”已经覆盖了整个地球,城 市对全球生态和资源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地球和城市的未来必将 相互依存。人居和地球自然环境之间必须建立健康的互动,才能为 我们的后代保持一个宜居的家园。 关联内容: 全球人口增长的前景; 城市对全球环境系统的影响(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城市发展模 式和案例) ; 城市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城市网络,城市是全球化中的 重要枢纽,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等等) ; 挑战: 缩减城市的“生态印迹” ; 各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和协作; 市民社会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4、足迹 关键语: 15 城市发展史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变数的过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 结晶,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足迹。这些 足迹, 不管印证的是失败还是成功,都将为人类未来的城市发展提 供借鉴和引导。 关联内容: 全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历史上人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市的诞生和灭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城市、延续至今 的城市) ; 遗留在空间上的城市文明的不同形态(结构布局,建筑物, 纪念碑等) ; 城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挑战: 协调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汲取前人智慧用于可持续发展; 我们为未来的城市留下的遗产。 5、梦想 关键语: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从未停止对于“理想城市”的追求。 “城市时代”即将来临,寻找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和理想的城市发展 模式迫在眉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16 关联内容: 人类在古代及当代对于“理想城市”的种种设想和实验; “和谐城市”的创建; 诞生自梦想的创新、新科技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推动;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践和成功范例(21 世纪议程 、生 态城市、紧密型城市、3R 等) 。 挑战: 协调“理想模式”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正确的思维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三) 主题呈现 1、主题馆 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将设 5 个主题馆。其中三个左右为邻,形成 主题馆群,座落于浦东的中心位置,分别深入解读和表现“城市人” 、 “城市”和“城市星球”三个概念领域。 另外两个主题馆座落于浦西,分别展现“足迹”和“梦想” 。 “足迹”主题馆即城市文明艺术馆,它将通过建筑、雕塑及绘画艺 术品揭示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与城市文明艺术馆紧密联系的是世 博会博物馆,它将通过实物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的手段让游客亲历 1851 年以来世博会丰富多彩的历史。 “梦想 ”主题馆将使用改建后 的老工业建筑,展示人们对于未来城市的美好设想,引发人们对于 17 “何为未来”的思考。 2、主题区 在上述主题馆(群)周围分别有三个主题区。其中浦东主题馆 群中间主题区将以主题地标、雕塑和影像的形式反映出“城市人-城 市-城市星球”框架中的理念。 “梦想”主题馆周围的主题区即是 “城市最佳实践区” 。受邀参展方将从“宜居家园” 、 “可持续的城市 化” 、 “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四个 方面展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佳案例。参观者会在这里看到基于城 市最佳实践案例建设的一个城市街区,以及若干由老工业建筑改建 的展馆,展示来自各国城市的经验和案例。另外一个主题区联系着 世博会博物馆和城市文明艺术馆。它将会通过户外设施和影像来凸 显“足迹”这一概念。 3、主题广场 在浦东主题馆中的主题广场面积为 45000 平方米。作为世博园 区的主要公共区域,这个主题广场利用屏幕、舞台等各种设施,为 游客提供一个放松、互动和体验主题的场所。沿着高架布道,布置 “亚洲广场” 、 “非洲广场” 、 “美洲广场” 、 “欧洲广场” 、 “大洋洲广 场”等各大洲的系列文化广场。每个广场都与它们各自大洲的展馆 邻近,利用主题构筑物、雕塑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体现出丰富的主 题元素。 18 4、主题设施 上海世博会还在世博园区内通过各种各样的设施体现世博会的 主题和核心思想,如生态净水设施、雨水收集和再利用设施、太阳 能设施、风能发电设施、地热水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清能汽车 等。这些主题设施不仅保障整个世博会的高效运行,同时也是主题 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主题游线 主题游线包括主题轴、高架布道和主题步行道等,它们从空间 布局上将各主题区、主题广场和主题设施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网络。 主题游线将采用特殊的标识、地标、街景、艺术作品、装置、 互动设施等诠释并传达世博会的主题内容,使参观者在园区内能随 时接收到主题信息。因此主题游线也是主题展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6、主题论坛 论坛是探讨世博会主题、酝酿世博会精神遗产的最直接的手段 之一。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论坛将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 具有代表性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交流发展中国家关于城市化进程、 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等问题的实践经验;预测城市未来发展面临 的挑战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论坛分为高端论坛、主题论坛和大众论坛。其中高端论坛主要 19 从宏观角度讨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理念,以及城市宜居、全球 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相互关系。主题论坛将探讨有关城市的专业话 题。而大众论坛则为大众表达想法、交流日常话题和生活智慧提供 了平台,将会以多种方式吸引市民参与,以此调动大众参与的积极 性。 7、主题活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活动分为主题活动和日常文娱活动, 承担三大功能,即演绎主题、渲染气氛和分流人群。 主题活动包括由主办方组织的开闭幕式、中国馆日和其他重点 活动。日常文 娱活动包括园区内综艺演出、互动体验、展览展示、 媒体演播、民俗民族、文化巡游、竞技和美食等八大类活动。 三 实施方案 (一) 总体规划 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 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 5.28 平方公里,其 中浦东部分为 3.93 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 1.35 平方公里。围栏区 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 3.28 平方公里。 世博会规划区总平面图 、 世博会规划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 世博会规划区土地使用现状图等相关资料可自行登陆“中国 20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官方网站” 资 料中心下载。 1、园区规划 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综合步行适宜距离、人体尺度和参观者 的认知度等因素,提出了“园、区、片、组、团”5 个层次的结构 布局,即: 园5.28 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围栏区 和围栏区外的配套设施用地,其中浦东 3.93 平方公里和浦西 1.35 平方公里; 区3.22 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围栏区,其中浦东 2.47 平方公 里和浦西 0.75 平方公里; 片5 个编号分别是 A、B、C、D、E 的功能片区,平均用地 面积为 60 公顷; 组12 个平均用地规模为 1015 公顷的展馆“组” ,包括浦 东 8 个组和浦西 4 个组; 团26 个平均用地规模约为 23 公顷的“展馆团” ,每个 “展馆团”可布置 4045 个办展单元,每个“展馆团”的总建筑面 积约 22.5 万平方米。每个团按方便和就近的原则,设置小型餐饮、 购物、电信、厕所、母婴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 国家馆按照该国所在洲的地理位置以“展馆团”为基本单位, 划定和布置办展单元,共分三类:第一类为自建馆,第二类为租赁 21 馆,第三类为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联合馆。 A 片区位于浦东世博轴以东、云台路以东、白莲泾以西的 A 片 区,集中布置中国馆和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馆。 B 片区位于 A 片区西侧、浦东卢浦大桥以东,包括主题馆、大 洋洲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和公共活动中心以及演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作手抄报课件
- 三糖酶促修饰-洞察及研究
- 火山形成原因解读
- 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年轻化营销-洞察及研究
- 肝脏肿瘤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 大学医学生物学
- 护理机器人在popped中的未来趋势-洞察及研究
- 大学活动游戏策划方案
- 对比分析方法与实战应用解析
- 神经外科二季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试题及答案
- TB 10012-201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弱电维护方案
- 砼回弹强度自动计算表
- 国开2023春《言语交际》形考任务1-6参考答案
-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判断1
- 机电一体化说专业比赛
- GB/T 39141.3-2022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3部分:定性标准和试验方法
- GB/T 1142-2004套式扩孔钻
- 2022年天津市河东区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件
- 浦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