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题——语文_第1页
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题——语文_第2页
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题——语文_第3页
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题——语文_第4页
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题——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一年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 120 分,考时 15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知识运用(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贮蓄(zh) 伫立(zh) 骸骨(hi) 骇人听闻( hi) B蹒跚(sh n) 鉴赏(jin) 惬意(qi) 相形见绌(ch) C亘古(gn ) 洗濯(zhu) 喑哑(yn ) 锲而不舍(qi) D阴晦(hu) 亵渎(xi) 荫庇(p) 心无旁骛(w) 2. 下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精巧绝伦 转弯抹角 引颈受戮 断壁残垣 B一抔黄土 张皇失措 苦心孤诣 山清水秀 C遮天蔽日 莫明其妙 名副其实 花团锦簇 D广袤无垠 吹毛求疵 融会贯通 龙吟凤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C. 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D. 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4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20 字) 。 本报讯 (记者曾冰 通讯员郑莹莹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青歌赛原生态唱法半决赛中,巴东 撒叶儿嗬组合获得第一名,率先 闯入原生态唱法决赛!”4 月 6 日下午,在北京参加青歌赛的巴 东撒叶儿嗬组合选手黄本红向家乡人民报告了这一好消息。 据悉,巴东撒叶儿嗬组合由州民间艺术大师、巴东农民谭学聪领唱,黄本红、 邓学红、胡明盛、 李开文等伴舞。该组合在著名 词作家贺沛轩、 资深导演唐静萍的指 导下进行了封闭式训练,共精 心准备了撒叶儿嗬、 螃蟹歌 、石工号子、 纤夫号子等 4 首原生态歌曲。 标题: 5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 媚/ 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 /但务必挺拔秀颀 二、文化积累(6 分。第 6 小题 4 分,第 7 小题 2 分) 人 人 人人 人 人 人 人人 人 第 1 页 共 10 页 6请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2) 论语中“ , ”一句阐释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3)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的意境 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有异 曲同工之妙。 (4)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7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 阵图,鞠躬尽瘁,病死 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 。 三、阅读理解(38 分。第 811 小题、第 18、19、22 小题各 2 分,其余每小题 3 分) (一)文言文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 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亲戚畔之 畔: (2)攻亲戚之所畔 亲戚: (3)委而去之 去: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10. 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1. 本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蕴含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是什么?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人 人 人人 人 2 (二)散文阅读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 李晓 他的亲人,有 13 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1 是温家宝。 他的母亲,叫杨秀兰。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一2 样。早年,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时,他和母亲住在 天津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 乒乓球台,他 母亲喜欢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刘娘,我妈 把钥匙放您这儿了?”后来,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 亲还炸好面 酱,托跑运输 的邻居给他带到北京。后来,她的儿子成了国家总理。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 因为我出生在 1942 年,恰恰是在抗 战时期,我在她身 边知道了 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艰难, 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 ”他这样深情地说。这绝 不是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即兴表达, 这 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内心的感激和感恩。 三年前春天的下午,他到日本访问,在国会刚刚进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演讲后,3 他便给母亲打电话:“妈,我讲 得怎样啊?”在当天的电视直播里,双眼昏花的母亲一直看完了他 的演讲,接到他的电话,老母亲当即夸奖他:“孩子,你 讲得很好,因为你是在用心讲。 ”他这才放 心了。母亲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亲评论的心情,就像一个幼儿园孩子,等待老师给胸前佩戴 大红花一样。在参加当日华人社 团和中日友好团体近千人共同 举办的欢迎大会上,他提起国会 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 是给母亲的,并 说到“妈妈 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时,全 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的人无不为他的亲情所动 容, 许多人眼眶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有 的甚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位日本老 妇人,双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国人说道:“ 你们中国人很 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 总理阁下, 连我也感到很温暖 ” 在美国访问时 ,他再次回忆年幼时母亲对他的教育。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真4 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真 就达到很高的境界。 ”这些,在他做了一个泱泱大国 的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嘱托去做的。 在天津火车站候 车大厅,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了慈爱的大手,那位母亲两岁的孩子,5 患了白血病无钱求医,母亲的哭声揪痛了他的心。在他的关心下,孩子入院了,后来,他又自己 捐助一万元给孩子治病。在视 察路上,他中途下 车,把手伸向了那位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母 亲,后来,在全国掀起了为农 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 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 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 绵延奔腾。 多幸福啊,总理的母亲。念天下苍生,也念母 亲安康。 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雷打不动的,6 是母亲在新闻里对他的张望,在心里 对他的念叨。 而他,无论怎么繁忙,也还记得,常常给母亲 打一个电话。老舍在我的母亲 中写道:“ 人,活到八九十 岁 ,有母 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 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 给母亲打电话 回家的总理,一个赤子的深情,才让他常常仰望星空,正如他在 诗里诉说7 的那样:“那永恒的 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 (选自意林2010 年第 10 期,有删改) 1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3从文中找出印证第 段“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三件事。 6 第 3 页 共 10 页 14. 第 段插入总理小时候的生活片断有何用意? 2 15分析第 段“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一句中加点词的 5 作用。 16从第 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复杂情感? 6 17古人曾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叹,也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面对七旬总理与 九旬母亲之间的真挚情意,你有何感想? (三)说明文阅读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 预报天气。人 们 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 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预报阴雨 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 翘起生长的。如果 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 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 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 什么能预报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 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 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 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 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 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 暴风雨的洗礼,才能 显露其本色。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 ”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 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 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 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 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 这种 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 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 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 样,因此 老百姓总结出“ 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 ”的农谚。 空气湿度大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收 缩, 这是报告有雨。空气干燥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打开, 这是预示天气即将由阴雨转为晴朗。大雨到来之前,气压急剧下降,水面上的压力减小,这时河 底的青苔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农谚云,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 预报温度 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气 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在 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气温若降低到 15时,枝叶就 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 止;当气温下降到 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气温回升到原来 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 能预测天气。 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 4 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 长出芽来。研究 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 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 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 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 10 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 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百科知识2010 年 5 月 B 版,有改动) 18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 19本文的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0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 21本文第二个小标题中的“温度”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22. 请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 四、审美体验(8 分,每小题 2 分) (一)古诗欣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 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上) 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4.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新诗欣赏 春 芽 李 岭 一觉醒来 伸出 稚嫩的手 抓住天边 那一弯 飘动的彩虹 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 将大地 织成锦绣 (选自人民日报2009 年 2 月 2 日) 25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人 人 人人 人 第 1 页 共 10 页 26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五、语文实践(8 分。每小题 2 分) 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我州纳入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州政府将大力 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 2010 年工作重点之一,要求相关部门继续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为此, 恩施电视台将组织一次恩施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请你参与到以下活 动中来。 27请列举你熟悉的恩施州内的两个旅游景区。 28从你列举的景区中选出最熟悉的一个,写一则广告词(不超过 20 字) 。 29请你为上述某个景区或其中的某个景点设计一段导游词(50 字左右) 。 30请你为恩施州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六、创意表达(50 分) 31.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00800 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 名、地名和校名。 (1)命题作文 题目:细微之处见真情 (2)材料作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 领风骚数百年。 ”你可知道,在 90 后中,有背着萨克斯走天涯的少女杨 红站在卢森堡的舞台上,吹奏着 梁祝和茉莉花,引来了这个萨克斯故乡卢森堡经久不息的 掌声,她不得不登台谢了三次幕,彰显了一个“才”字。你可知道,捡破烂的“十佳”少年谭海美捡 破烂既是为了攒钱读书,又是 为了帮爸爸还账?他彰显了一个 “立”字。你可知道,年仅十八岁的 史力超创作出一部反映当代政治生活的 30 万字长篇小说变局,这让很多大作家也叹为观止, 他表现了一个“ 智” 字。你可知道,优秀少年崔彤,用自己不倦的歌声唱了 100 多天后,最终唤醒 了已成为植物人的爸爸,她精心打造了一个“ 孝”字。 在我们眼中,90 后是聪明能干、自立自强、懂得感恩、勇于担当的一代。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请你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提炼一个主题,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 篇作文。 人 人 人人 人 人 人 人人 人 2 第 3 页 共 10 页 2010 年恩施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4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知识运用(10 分。每小题 2 分) 1 (2 分)D 2 (2 分)C 3 (2 分)D 4 (2 分)示例:巴东撒叶儿嗬组合闯入青歌赛决赛。说明:语言精炼、意对即可。 5 (2 分)示例: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端庄挺立。或:做水一样的人/ 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务必清澈明净。 说 明 :句 式 相 同 、 语 意 连 贯 即可。 二、文化积累(6 分。第 6 小题 4 分,第 7 小题 2 分) 6 (4 分)草色遥看近却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说明:每小题 1 分,错一字该小题不给分。 7 (2 分)示例: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说明:宽对即可。 三、阅读理解(38 分。第 811 小题、第 18、19、22 小题各 2 分,其余每小题 3 分) (一)文言文阅读 8.(2 分)(1)通“叛” ,背叛 (2)内外亲属 (3)离开 (4)限制 说明:每小题 0.5 分。 9.(2 分)(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 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说明:每小题 1 分,意近即可。 10.(2 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 。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11.(2 分)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来谈。 说明:每问 1 分,符合题意即可。 (二)散文阅读 12 (3 分)温总理日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说明:意近即可。 13 (3 分)在日本成功演讲后,他将第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在美国访问时,回忆幼时母 亲对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帮一位母亲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视察时向一位母亲了解民情, 掀起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次情不自禁地流泪。说明:一件事 1 分,任 意写出三件事、意近即可。 14 (3 分)插入部分写出总理小时候经历的战争苦难和生活的艰辛,交待他“念天下苍 生,也念母亲安康”的背景,为下文做铺垫。说明:意近即可。 15 (3 分) “柔软”表现了总理的善良, “滚烫”表现了总理的赤诚。这两个词生动形象 地刻画出了温总理对母亲、对人民的浓浓爱意与满腔热忱。说明:意近即可。 16 (3 分)牵挂和关心。说明:意近即可。 17.(3 分)提示:开放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三)说明文阅读 18 (2 分)说明对象:植物;说明内容:植物可以预报天气。说明:每问 1 分。 19 (2 分)结构方式:总分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每问 1 分。 20 (3 分)举例子。文章为了具体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黄瓜蔓、风雨草、 含羞草、晴雨花、茅草、松果的鳞片和河底的青苔等例子,既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 肉丰满。说明:前一问 1 分,后一问 2 分,作用说明酌情给分。 21 (3 分)不恰当。因为“温度”在此表意不准确,它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而据本部 分内容来看,植物预报的是“气温” ,而不是“温度” 。说明:前一问 1 分,后一问 2 分。 22.(2 分)文题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植物能预报天气的功能特征。 说明:意近即可。 四、审美体验(8 分,每小题 2 分) (一)古诗欣赏 23.(2 分)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 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 24 (2 分)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 离情别绪。说明:意近即可。 (二)新诗欣赏 25 (2 分)这首诗描绘了春芽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蓬勃生长、装点大地的情景,蕴含着诗 第 5 页 共 10 页 人的欣喜赞美之情。说明:每个要点 1 分,意近即可。 26 (2 分)示例:“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早春 植物发出嫩芽的情景,就像刚睡醒的孩子伸手那样稚嫩可爱、充满希望。说明:找出例句 0.5 分,赏析 1.5 分。 五、语文实践(8 分。每小题 2 分) 27 (2 分)示例:沐抚(恩施)大峡谷、腾龙洞、神龙溪、坪坝营、舍米湖、彭家寨吊 脚楼群、容美土司遗址、朝阳观说明:只需答出州内任意两个景区即可 ,一个 1 分,有错 别字不给分。 28 (2 分)示例:游清江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