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6月合唱团教案_第1页
2011年3-6月合唱团教案_第2页
2011年3-6月合唱团教案_第3页
2011年3-6月合唱团教案_第4页
2011年3-6月合唱团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河青少年活动中心 2011 年 3-6 月合唱团教案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一、 共 162=32 节;第 1-2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 级:合唱团 二、 教学重点 排练春晓 瑶山夜歌作品的基本框架 三、 课前准备 多功能教室;准备乐谱;伴奏 四、 教学内容 a. 发声练习,目的是呼吸的统一 b. 两声部的分练,熟唱分谱。 c. 分练春晓 、 瑶山夜歌 五、 教学小结 a 呼吸的统一 b 力度的平衡 c 声部进入的次序 六、 作业 1. 熟唱春晓的分谱 2. 有感情的朗诵春晓的歌词 3. 预习瑶山夜歌乐谱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一、 162=32 节;第 3-4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级: 二、 合唱团 三、 教学重点 1. 继续排练春晓 2. 2.拍子图式 3. 预习瑶山夜歌分谱练习 四、 课前准备 多功能教室;指挥;乐谱;伴奏 五、 教学内容 a) 发声练习,目的是呼吸的统一 b) 春晓各声部的分练,要求基本上能熟练演唱各分谱 c) 合练,作品的详细介绍,检查学生练习情况 d) 指挥的图式讲解训练 五、教学小结 a 呼吸的统一 b 力度的平衡 c 注意挥拍的基本要领 六、作业 i. 练习 2 拍子的动作,目的把握曲子的节奏。 ii. 背诵春晓的歌词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一、 162=32 节;第 5-6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级: 合唱团 二、 教学重点 继续排练.指挥的拍子与图式;分声部训练瑶族舞曲 三、 课前准备 指挥;乐谱;伴奏 四、 教学内容 a) 常见的复拍子讲解练习 b) 混合拍子的训练 c) 分声部练习,要求背唱瑶山夜歌旋律. d) 指挥的图式与示范性练习 五、 教学小结 a 复拍子的实际打法示范练习,学生区分瑶山夜歌中的练习。 b 有感情地唱乐谱。 C 抽学生的单独练习,教师纠正并指导 六、 作业 i. 练习 2 及 3 拍子的指挥图示,准确掌握节奏练习。 ii. 熟练背唱瑶山夜歌 全曲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162=32 节;第 7-8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级: 一、 合唱团 二、 教学重点 春晓 、 瑶族舞曲歌唱的艺术处理 三、 课前准备 多功能教室;指挥;乐谱;伴奏 四、 教学内容 a) 发声练习,目的是呼吸的统一 b) 作品分析与作品的进一步处理 c) 各声部的分练,要求背唱该曲 d) 合练,检查学生练习情况,指导 e) 指挥的图式与示范性练习 五、 教学小结 a 呼吸的统一 b 力度的平衡 c 声部进入的次序 d 关于起拍与收拍 六、 作业 i. 背唱瑶山夜歌的分谱 ii. 练习起拍与收拍。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一、 162=32 节;第 9-10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级: ;合唱团 二、 教学重点 排练瑶山夜歌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三、 课前准备 多功能教室;指挥;乐谱;伴奏 四、 教学内容 a) 发声练习,目的是呼吸的统一 b) 各声部的分练,要求熟悉各分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c) 合练瑶山夜歌 ,对该作品进行细致的深入分析与讲解处理 五、 教学小结 a 呼吸的统一 b 力度的平衡 c 声部进入的次序 d 关于起拍与收拍的一般技巧 六、 作业 i. 熟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分谱 ii. 熟诵瑶山夜歌 的歌词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一、 162=32 节;第 11-12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级: 合唱团 二、 教学重点 拍子与图式选瑶山夜歌 ;继续排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三、 课前准备 多功能教室;指挥;乐谱;伴奏 四、 教学内容 a) 发声练习,目的是呼吸的统一 b) 各声部的分练,两声部的合练 c) 合练,检查对该曲的的音准、节奏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并 指导 五、 教学小结 a 呼吸的统一 b 力度的平衡 c 声部进入的次序 d 歌曲的处理 六、 作业 i. 熟练背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分谱 ii. 背唱春晓的曲谱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一、 162=32 节;第 13-14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级: 合唱团 二、 教学重点 训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排练春晓 瑶山夜歌 三、 课前准备 多功能教室;指挥;乐谱,伴奏 四、 教学内容 a) 发声练习,目的是呼吸的统一 b)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各自声部分练及合练训练 c) 合练,检查练习情况 五、 教学小结 a 呼吸的统一 b 力度的平衡 C 歌曲的处理 六、 作业 i. 背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分谱 ii. 背唱春晓的曲谱 合唱(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一、 162=32 节;第 15-16 课时;任课教师:阿汝芬;任课班级: 合唱团 二、 教学重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排练春晓 三、 课前准备 多功能教室;指挥;乐谱;伴奏 四、 教学内容 a) 发声练习,目的是呼吸的统一 b) 分练,要求教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气息的控制 c) 合练,检查学生对乐曲作品的处理能力,再进行指导 五、 教学小结 a 呼吸的统一 b 力度的平衡 C 歌曲的处理、队形的变化 六、 作业 i. 熟练背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乐谱 ii. 背唱春晓的乐谱 iii. 复习瑶山夜歌 春晓合唱教案(1-2) 讲授课题:春晓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歌唱的呼吸、发音、气息运用,使队员懂得在合唱集 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 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教学过程: 一训练“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首先训练“呼吸”的好处是:呼吸 是源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声音,符合事物的规律。同学们上音乐课时,很少专 门训练“呼吸” ,合唱训练从“呼吸”开始,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 二、训练“气息”: 1调动情绪 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 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 2 “闻花” 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 1秒完成)。 3保持 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 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 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 通过上述练习,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要保持(气息控制),慢呼吸(气息的 运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 接下来是“叹气”练习,让同学们在深吸气之后, 连声叹息(很深的),去体会气息的深度 感觉是在胸口以下 实际上 是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支点。 然后是“弹气” ,练习,在快速吸气之后,连声喊出具有弹性和力度的“咳!咳! ”直至气息没了。可以发现每喊一声“咳” ,同时腹部、腰部(在腰带周 围)是向外扩涨一次。 三训练“声音”: 1声音训练按一般的方法: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 字音从 C1音开始。 2 “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 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 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从 C 音往上不断地增加一 些假声的成分,把声音打在上口盖稍靠前的位置,充分利用鼻腔和头腔共鸣, 并注意气息的深度与压力,音越高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3、练习曲: 1. 13 24 35 46 53 42 1 mi ma mi ma mi ma mi 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li la li la li la li 4、用春晓这首同学们非常熟悉,音符比较简单的歌,填上“啦”字演 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四、学唱歌曲:春晓 瑶山夜歌 1先轻声练习,学生用“噜”字唱旋律,也可以先“虚”着唱,找到那种 深远的、朦胧的感觉。 2随着老师的指挥,学生运用气息分乐句练习。 3指导学生高位置朗读歌词,用发声的状态去读。 4教师指导,学生分声部练习乐谱。 5两个声部合起来练习乐谱。 春晓合唱教案(3-4) 讲授课题:合唱曲春晓的合排。 教学目的: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 合,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使 合唱队员能用正确的节拍(切分) 、准确的大跳、精确的音准。 教学重点:1、合唱队员的发声状态要自然,不要挤、压、吊、虚、白。 2、在两声部合唱时,要学会倾听另一声部,加强声部间的协调。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做到歌曲的声情并茂。 教学难点:1、由单声部转成两声部时的第一个音要站稳。 2、咬字吐字要清晰,不要拖泥带水,高音区的头腔共鸣偏少。 3、由于气息支持不够,乐句之间容易断裂,速度容易赶 教学过程: 一、 练声: 1练习曲: 1. 13 24 35 46 53 42 1 lu la lu la lu la lu 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li la li la li la li 1、“Lu”名唱单音“5” ,循环呼吸,保持八小节,练气息的支持与音准的 稳定。 2、 用三度曲调作两声部合唱练习,加强合唱队员的协调感。 二、 歌曲合排: 1、强化低声部由齐唱转成两声部时的音准感。 2、重点排练部分两声部的合唱乐句。 3、初步合排整曲。 4、针对咬字吐字的问题,让合唱队员念绕口令,加强其咬字吐字的干脆与 干净。 5、让合唱队员用高位置(头声)朗读歌词。 6、启发合唱队员对歌词的理解。 7、完整的演唱全曲。 三、歌曲练习:春晓 瑶山夜歌 1、结合歌曲,增进团队的合作意识。两声部协调更完美。 2、揭示新曲,并听唱春晓 。 3、分练瑶山夜歌的乐谱 春晓合唱教案(5-6) 讲授课题:合唱曲春晓的合排。 瑶山夜歌的分练。 教学目的: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 合,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使 合唱队员能用正确的节拍(切分) 、准确的大跳、精确的转调。 教学重点:1、合唱队员的发声状态要自然,不要挤、压、吊、虚、白。 2、在两声部合唱时,要学会倾听另一声部,加强声部间的协调。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做到歌曲的声情并茂。 教学难点:1、由单声部转成两声部时的第一个音要站稳。 2、咬字吐字要清晰,不要拖泥带水,高音区的头腔共鸣偏少。 3、由于气息支持不够,乐句之间容易断裂,速度容易赶 教学过程: 一、练声: 练习曲: 1. 13 24 35 46 53 42 1 lu la lu la lu la lu 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li la li la li la li “Lu”名唱单音“5” ,循环呼吸,保持八小节,练气息的支持与音准的稳 定。 用三度曲调作两声部合唱练习,加强合唱队员的协调感。 二、歌曲合排: 1、强化低声部由齐唱转成两声部时的音准感。 2、重点排练部分两声部的合唱乐句。 3、初步合排整曲。 4、针对咬字吐字的问题,让合唱队员念绕口令,加强其咬字吐字的干脆与 干净。 5、让合唱队员用高位置(头声)朗读歌词。 6、启发合唱队员对歌词的理解。 7、完整的演唱全曲。 三、歌曲练习:春晓 瑶山夜歌 1、结合歌曲,增进团队的合作意识。两声部协调更完美。 2、揭示新曲,并听唱春晓 。 3、分练瑶山夜歌的乐谱 春晓合唱教案(7-8) 讲授课题:合唱曲春晓的合排。 瑶山夜歌的分练。 教学目的:通过发声练习来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通过两首歌 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的体验作品的情绪特点,在声音表现的基础上, 融入体态的表演。 教学重点:1、合唱队员的发声状态要自然,不要挤、压、吊、虚、白。 2、在两声部合唱时,要学会倾听另一声部,加强声部间的协调。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做到歌曲的声情并茂。 教学难点:1、由单声部转成两声部时的第一个音要站稳。 2、咬字吐字要清晰,不要拖泥带水,高音区的头腔共鸣偏少。 3、由于气息支持不够,乐句之间容易断裂,速度容易赶 教学过程: 一、练声: 练习曲: 1. 13 24 35 46 53 42 1 lu la lu la lu la lu 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li la li la li la li “Lu”名唱单音“5” ,循环呼吸,保持八小节,练气息的支持与音准的稳 定。 用三度曲调作两声部合唱练习,加强合唱队员的协调感。 二、歌曲合排: 强化低声部由齐唱转成两声部时的音准感。 重点排练部分两声部的合唱乐句。 初步合排整曲。 针对咬字吐字的问题,让合唱队员念绕口令,加强其咬字吐字的干脆与干 净。 让合唱队员用高位置(头声)朗读歌词。 启发合唱队员对歌词的理解。 完整的演唱全曲。 三、歌曲练习:春晓 瑶山夜歌 1、结合歌曲,增进团队的合作意识。两声部协调更完美。 2、揭示新曲,并听唱春晓 。 3、分练瑶山夜歌的乐谱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合唱教案(9-10) 讲授课题:合唱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分排。复习春晓 瑶山夜歌 。 教材分析: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管桦词、仇希贤曲。歌曲由作曲家瞿希资创作 于1957年,发表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曾获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 童文艺创作音乐作品一等奖。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 调优美、动听,节奏舒展、感情真挚、富于口语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歌曲采 用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2能够以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3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深化对歌曲内涵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练习曲: 1 13 24 35 42 1 a e i o u 2 5432 1234 5432 1 yi ya yi ya 二、歌曲练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初听歌曲 师: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初听音乐,学生感受音乐 情绪。 ) 师:你听到这首歌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特别悲伤、伤感、非常优美等。 师: “妈妈”用歌声讲了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音乐,学生陶醉的聆听歌曲。 ) 师:谁想说说? 生 1(争先举手):在讲有地主的时候的事情。 生 2:在讲“妈妈”小时候的艰苦生活。 生 3:讲“妈妈”多么不容易。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这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曲通过舒缓悠扬的旋律交待了 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和场景,歌曲还通过沉缓、叹息的音调以“妈妈”的口吻叙 述了过去旧时代的艰苦生活和母亲经历的苦难。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请你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分为几段? (再次聆听,学生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落。 ) 师:分为几段?为什么?谁想说说? 生 1:分为三段第一段说的是“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和地点。 生 2:第二段描述“妈妈”在过去的艰苦生活。 生 3:第三段好像跟第一段差不多。 师:你们真的是太棒了!我不得不为你们竖起大拇指!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 式。 第一段:描述了在晚上我们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第二段:“妈妈”讲述在旧社会时期艰辛的生活。 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妈妈”讲故事的场景。 2教师范唱 师:这么好听的一首歌你来听听我唱的怎么样好吗?(好。 ) (教师有感情范唱。 ) 师:你们觉得我唱的怎么样?谁想说说? 生:挺好的。 生 3:唱的特别美、特别陶醉等。 3熟悉歌曲 师:你们想不想唱一唱?(想)那我们先一起轻轻的哼一哼。 (放音乐)小胸脯 挺起来,注意用上气。 (学生哼唱,教师巡视指导。 ) 师:你们唱的还不错,如果气息均匀一些会更好听。让我们用“a”再来试一试, 好吗?(好。 )注意保持“a”的口型,小手放到你的腰上,注意气息保持。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美,我都陶醉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好吗?(好)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合唱教案(11-12) 讲授课题:合唱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分排。复习春晓 瑶山夜歌 。 教材分析: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管桦词、仇希贤曲。歌曲由作曲家瞿希资创作 于1957年,发表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曾获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 童文艺创作音乐作品一等奖。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 调优美、动听,节奏舒展、感情真挚、富于口语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歌曲采 用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2能够以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3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深化对歌曲内涵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练习曲: 1 13 24 35 42 1 a e i o u 2 5432 1234 5432 1 yi ya yi ya 二、歌曲练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强化低声部由齐唱转成两声部时的音准感。 2、重点排练部分两声部的合唱乐句。 3、完整训练各声部的分谱练习 三、处理歌曲 1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一段亲切、平和的情绪。 师:下面我来把第一段分别演唱两遍,你们来听听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适合 我们歌曲的风格? (教师分别用中速、快速两种速度演唱,让学生感受不同速度所表现的不同情 绪。 ) 学生仔细聆听,然后选择适合叙事故事的一种。 生:应该用中速演唱。 师:那我们加上歌词轻轻试一试好吗?(好。 )在你演唱的时候小耳朵注意听音 高。 (学生随教师伴奏演唱第一段。 ) 师:你们说咱们在演唱的时候力度上还有需要吗? 生 1:应该是安静的。 生 2:我觉得应该不轻不重。 师:因为第一段是在叙述讲故事的时间和地点。那我们一起用自然的声音来演 唱这一段。那么在演唱的时候,注意你的咬字吐字,还有气息要均匀。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 2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二段悲愤、凄楚的情绪。 师:你们唱的非常好。我们听听第二段的情绪有没有变化?(放第二段音乐) 生:感觉有点悲伤、愤怒、凄惨等。 师:你们来听听用哪种声音和情绪更适合第二段的演唱? (教师采用不同声音及速度演唱第二段。 ) 师:谁想说说?是用比较低沉的声音,还是比较轻飘的声音演唱? 生:我觉得应该用比较低沉的声音。 师:“妈妈”回忆当年艰苦生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生:气愤、难过。 。 。 。 。 。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随琴演唱。 ) 师:通过你们的演唱感受了“妈妈”在当年的那种悲愤的情绪。你认为这段歌 词中哪一句最能体现“妈妈”最艰苦的时候? 生:冬天的风雪,妈妈却只穿着单衣裳。 师:那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句? 生:声音加重一点、把心里的那种气愤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那我们把这句一起来唱唱。注意带有重音符号的那几个字的演唱力度。 (学生随琴反复演唱两遍带有重音记号的乐句。 ) 3结尾三句渐弱的处理 师:在我们整首歌中,出现了很多力度记号。咱们比比看谁的观察力最强,找 找我们的谱子里都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 生:有 f mf p mp pp 。 师:他们分别表示 生:强、中强、弱、中弱、很弱。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段的最后三句,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旋律一样。 师:除了这些共同点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每一句的开头都有力度记号。 师:那你们看看这三句我们应该怎么唱?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生:声音越来越弱。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三句力度上是从 f mf pp,就是越来越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