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_第1页
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_第2页
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_第3页
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_第4页
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农业工作总结 区人民政府: 2011 年,我区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科学发 展这个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围绕“五年双倍增” 奋斗目标,建功“十二五 ”,勤政务三农 ,科学谋发展,增收惠民生,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业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一、农业效益实现新增长 农业增产增收 预计全区农业总产值 87365 万元,比去年 81280 万元,+7%。 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 9828 元,比去年 8400 元,增 长 17%。 蔬菜总产量预计 59 万吨,比去年 58.5 万吨,增长一个百 分点。 粮食总产量预计 3 万吨,比去年 2.85 万吨,增长 5 个百 分点。 果品总产量预计 6300 吨,比去年 6000 吨增长 5 个百分 点。 二、农业工作彰显新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从兴农鼓干劲,增收惠民生入手,创新思 路谋发展,勤政为民务三农,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 1、落实惠民政策,补贴发放到位 2011 年,根据上级分配计划,全区发放政策性补贴 1007 万元, 2 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性补贴 787 万元(粮补面积 12.12 万亩, 亩均补 69.94 元),购置农机补 2000 万元,家电下乡补 20 万元。 2、突出发展主题、发展现代农业 年初以来,农发局以立大志、谋大略,成大业的创新奋进精神, 更新发展观念,突出发展主题,丰富发展内函,创新发展思路,发 展现代农业,提出了(321)农业工程建设计划: 即 3强力推进 3 大工程建设 设施农业开发工程 按照中央提出“园艺 作物设施化” 的要求,及省提出 设施农业 垮越式发展的实施方案,今年全区新建设施农业小区 11 个,新开 发面积 550 亩,其中:前山村新建 5 个小区 250 亩;团山子村 1 个 50 亩;北壕村 2 个 100 亩;河西村 2 个 100 亩;臧西村 1 个 50 亩。 休闲农业建设工程 指导协助二郎洞村加快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发 展规划及景区建设。 大力推进大围子村 150 亩香草园扩大工程建设,精心打造城 郊休闲农业新景区、新亮点。 绿色农业发展工程 绿色农业是当今安全食品工程建设的主导产业,为实施 强化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我们按照农业产品优质化、农业生产 生态化、农业经营集约化的思路,巩固提高老基地、开发建设新基 地、做强做大绿菜基地,有 5 乡 35 村规模发展绿菜面积 2 万亩, 3 现已建成河西、十里、团山子、郭家、前山、北壕、刘家、温屯、范屯、 三屯等 10 个千亩绿菜产业村,并在辽宁燕邦农业有限公司牵动下, 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形成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农业增收新的 增长点。 2着力打造 2 带工程建设 一是进一步强化生态果业带建设。主要强化 5 大果业集群建 设:即董家沟、罗台子等 2000 亩嫁接大枣产业集群(罗台子村新引 进枣苗 1.5 万株,新栽 161 亩);校村 2000 亩无公害南果梨产业集 群;三屯村 5000 亩锦丰梨产业集群;胜利、侯屯、罗台子等村千亩 伏杂果产业集群;陈家沟村新栽 1.5 万株 2000 亩早金酥梨产业集 群,现已建成东至紫金山,西至陈家沟,纵跨 30 公里,3 乡 10 村 的万亩果业带。 二是强势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大两河两岸(小凌河、 女儿河)、三路两边(锦汤路、锦朝路、锦义路),5 乡 10 村万亩棚 菜带建设。 1着力推进特色农业大发展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特色农业,是优化 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区从区情、村情、民情出发,顺应民 意、集聚民智、发挥民力,强势推进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 业大发展。 食用菌产业发展强劲。全区已有温屯、东王屯、何屯、罗台子、 三屯、锦州大后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发展立体栽培面积 600 亩, 4 生产品种不断更新,由过去单一生产平菇,新增金针菇、香菇、白 菇、鸡腿菇、灵芝等 10 余个品。特别是锦州大后方生态农业有限 公司 ,以军转干部为组合,以科技创新为依据,以服务三业为目 的,充分利用废弃山洞资源,发展隧道农业开发食用菌面积 4.5 亩 (立体面积 3 万 m3)获得好效益。 花卉产业发展良好,呈现三大看点:一是香草园生机勃发,150 亩马边草、熏衣草争齐斗艳,赏花使者赏新悦目,效益明显好于去 年;二是盆景花卉发展向好,何屯村 23 通温室 16 万盆君子形成规 模,堪称锦州之最;三是绿化花卉、盆景花卉、名优花卉明显好于 往年,全区花卉面积达 500 多亩。 药材产业稳中有升 大齐、董家、大屯 300 亩五味子产业示范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后白(国色天香园)、陈家沟生态园引试丹参、莎参药材初见瑞倪、 新兴的药材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 3、科技进村入户、引领农民致富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入点,推动现代技术向农业延伸,是我们 服务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年我区加大了科技下乡工作力度先后举 办了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举办蔬菜、果树、食用菌、花卉等四个产 业科技培训班 16 次,培训技术骨干 2200 人次。开展阳光工程实名 制培训 6 次,专题培训了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与管理, 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等,搜课农民 360 多人,进一步提高了主导品 种与主推技术的普及率。 5 创新科技服务功能,建立了 15 个农村信息网站,开启了三部 专家热线,一部科技 110 通过手机短讯、广播电视、互联网、明白 纸等把市场信息,远程教育,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 头,送到农民手中,女儿河乡金厂堡村菜农于学臣,积极引用秸秆 生物反应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利用沼肥等先进技术, 在自家 1 亩温室里头茬生产厚皮甜瓜红童品种,到 4 月 15 日拉秧 获产量 4500 斤,产值 2.7 万元,是当地同类型棚菜产收最早,产量 最好,效益最高的示范户。 4、抓农业项目,促农业增收 今年,我区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项目 2 项、省里项目 2 项、科技 项目 3 项 国家项目 2 项 一是户用沼气池国债项目,本着“国家扶持,农民自愿,先近 后远,以户带村”的原 则实施运作。 二是国家农业综合项目区项目,安排在女儿河乡陈家沟村,拟 用 3-5 年建成万亩果业基地,今年已植早金酥梨 1.5 万株 2000 亩, 初步实现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 省级项目 2 项 一是设施农业小区建设项目。计划投建设施农业小区 10 个, 新增面积 500 亩,实际完成 11 个,550 亩。 二是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大薛乡流水、葛王村万亩土地整理项 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郭家、团山子村 3665 亩土地整理项目正在 6 实施中。 科技项目 3 项 一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全区开展第二轮精准检测,发放配 方施肥卡 3 万张,使农民受益。 二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项目,全区推广面积 3000 亩。 三是安全控害技术,从产地源头抓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安全使 用,提高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生产能力,按照规模发展,产业清晰、 食品安全、提高效益的原则,做绿农文章,为民谋福祉。 5、强化服务,惠及民生 年初以来,农发局从优化调结构,服务惠民生入手,实现了三 转四增强。即转变发展观念,增强科学发展理念;转变职能,增强 服务三农意识;转为作风,增强福祉于民干劲。呈现出服务三农, 业绩凸显的新动向。 (1)打假保春耕,为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民以食为天,食以发为先。农产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要 事、安生之事。今年我区强化了农资打假力度,结合“315”行动, 在全区排查、抽查、检查农资经营店 59 家,查处大田玉米种子 700 斤,蔬菜种子 80 袋,化肥套号 1.5 吨,农药套号 2 箱,限用农药 3 个品种 10 瓶。从源头管控生产投入品的安全使用,保证了农业生 产的健康发展。 (2)扶农企,带农户,发展绿菜产业。 今年,农发局大力帮扶辽宁燕邦农业有限公司,扩大发展绿色 7 蔬菜产业 5 万亩,带动本区或友邻县区 9 乡 45 村 9807 户菜农兴 建绿菜产业,续展 A 级绿菜认证 18 个品种,无公害菜 30 个品种。 (3)开展“三走 进” 做出三大 贡献 通过开展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企业,我们主抓了带有方 向性的大事有三:一是全力帮扶创建一个:省级农业科技龙头企业 “(辽 宁燕邦农业有限公司),于 9 月 23 日通过省里验收。二是全力 帮扶唐庄子村冯跃志计划投资 1000 万元兴建的“东北第一家现代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力帮助陈家沟村兴建的千亩果园。 三、抓党建、力推农业工作跃上新台阶 加强党建工作,建功“十二五” 、勤政务 三农“是今年农业工作 的着力点,以健全制度管理机制为核心的党建工作,在全局 12 个 党支部全面展开,普遍建立了党员学习制、承诺制、问责制、党务 公开制、纪检监督制,使党的队伍更加有朝气、有正气、有活力。使 全局上下展示出重实际,讲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氛围。2011 年, 农发局较好地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组织 落实区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讲党课、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实现了三 农工作新跨越。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工程建设 今年,我区新农村建设展示出“四个增强” 1、培育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力度增强。典型引路,以点带 面,全面发展是今年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在巩固提高原有 4 个市 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新培育大许、何屯、西白晋级市级 8 示范村。 2、村屯改造工程进一步增强 2010 年,市农领办认定的大齐、营盘、郭家 3 个村屯改造村。 营盘村已开发面积 14 万。已有 220 户村民入住新楼,郭家村征 用土地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大齐村整体规划在收尾中。后起之秀 温屯村,在村屯改造中纳入城乡一体化,将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化。 村屯改造城镇化,农民住宅楼房化,人文环境优美化。加快了郊区 向城市,农村向城镇,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3、生态农业发展后动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村能源开发,户用沼气池建设惠及民生。全区建成 4000 多个户用沼气池。可产沼气 64 万 m3,农民节支增收 400 万 元。 二是新建 11 个设施农业小区 550 亩,每年节约煤碳 1500 吨, 农民节支增值 150 万元。 三是新开发生物质炊具采暖炉,操作简单,上火迅速、易燃耐 烧、清洁环保。计划年底在前山,前白等村试点推进 370 户。 四是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及组织化程度进一点增强。 今年全区新组建的民办、民管、民受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12 个、共计发展 53 个,为发展农村经济,全力建设新农村起到引领 作用。 五、存在问题 1、农村财力不足,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现代农业 9 投融资难,后发建设难,农民增收难。 2、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平衡。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城乡发 展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六、明年农业工作思路、 1、发展目标 农业总产值按照“十二五 ”农业发展目标 增幅 7%的要求,剔除 钟屯乡 9000 万元,达到 84480 万元。为实现“五年双倍增” 目标增 量增效。 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市定目标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