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科 仿 真 试 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25 分) 1. 古诗文默写。 (10 分)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1 分) (2)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 ) (2 分) (3)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 (1 分) (4)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爸爸所在的公司遭受重创,在产品滞销、订单锐减、员工面临 失业的紧急关头,爸爸被董事会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爸爸此时的处境正如诸葛亮出师表 中“ , ”所描述的那样,他决心带领大家战胜 挫折,走出低谷。 (2 分)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4 分) , 。 , 。 2请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在各句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4 分) (1)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来 fnyn 后代,属于无性繁殖。 (2)有几个园子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 lnx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由于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下岗,他家的生活 jij 。 (4)jioxi 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 3下列各组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句是( ) ( 3 分 ) A整栋教学楼的灯都亮了,隔壁班却还是一片漆黑。 (在“还是”前加“几乎” ) B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终于让双方都接受了这个价格。 (删去“让” ,把“终于” 调到“双方”后面) C马路如虎口,危险无时无刻都不在行人们周围,千万不能马虎。 (去掉“都”后面的 “不” ) D学校几次召开大会,就是为了采取周全的措施防止不要发生安全事故。 (删去“不要” ) 4.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至少选择两个词语,并运用“虽然但是”的句式写一段连 贯的话。 ( 4 分 ) 妖娆 睿智 腻烦 推崇 颓唐 无与伦比 深恶痛绝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4 分) (1)在某网站就“幸福是否和收入有关”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强烈认为如此 有点认为如此 并不完全那么认为 完全不那么认为 不好说 10.4% 44.8% 30.1% 2.2% 12.5% 2 (2)崇尚佛教的不丹国 2010 年调查数据显示,约 80%的居民认为年收入有 1000 美元就 够了,与对金钱的“淡漠”态度相比, “拥有自由的时间” 、 “有足够的时间休闲” 、 “能从事 体育锻炼或文化创造”等都被认为是幸福的标志。 请写出你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主要结论,并给为了挣更多的钱而经常加班的人们提出一 条合理化建议。 二、阅读(45 分) (一)(11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邑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 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 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 胜于朝廷。 6.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一组( ) (3 分) A.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人恒过然后能改 B. 吾妻之美我者/ 皆以美于徐公 C. 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燕、赵、韩、魏闻之 / 余闻之 久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 邹忌规劝齐王的原因是“ ”,规劝对于国家的结果是“ ”。 (2 分) 9.根据文意,下面的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邹忌不仅有说真话的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还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 实际的赞誉。 B. 前两段叙述了劝谏的起因,最后一段则讲述了劝谏的情况和结果,结构严谨。 C. 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 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D. 齐国朝政局面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有像邹忌那样敢于劝谏、善于劝 谏的贤能的臣民;二是有威王那样从善如流、勇于改过的君主。 (二) (11 分) 基础物理学告诉我们:当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在其外部空间一定产生磁场,带有一 3 定能量的磁力线不停地从一个磁极流向另一个磁极,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天然的和 人造的大磁场之中。如果磁场过强,就会对人体产生“磁污染” 。 如何对电脑及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防护?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是有效的防 护措施之一,因为电磁辐射强度随着与辐射源的距离的平方值而下降。研究机构测试过电 脑的电磁场强度,结果发现,紧贴荧光屏处电磁场强度为 0.9,但离开荧屏约 5 厘米处, 强度不到 0.1,再远一点至 30 厘米处(这是计算机操作者的身体与荧屏之间的习惯距离), 其强度几乎无法测出。专家建议,电脑使用者应于显示屏保持的距离不少于 70 厘米,于电 脑两侧和后部保持的距离不少于 120 厘米。 此外,减少与电脑接触的时间,也是重要的。因为接受辐射的积累剂量是同辐射强度 与辐照时间的乘积成正比。但是,很多人在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要实现与辐射源保持 一定距离有困难。例如:有多台电脑的办公室,前后、左右距离不能保持要求的距离。还 有些人,不允许减少上机上网的工作时间,每天操作 34 小时,而且连续不间断。在此情 况下,唯一的办法是穿防护服,戴防护帽,以直接减少身体对辐射的吸收。 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 射减轻 70以上。 常用电脑的人会感到眼睛不适,视力下降,易有疲劳的感觉,因而尤其要注意饮食。 不仅要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品,如鸡蛋、鱼类、鱼肝油、胡萝卜、菠菜、地瓜、南瓜、 枸杞子、菊花、芝麻、萝卜、动物肝脏等;还要注意增强抵抗力,多吃一些增强机体抗病 能力的食物,如香菇、蜂蜜、木耳、海带、柑桔、大枣等。 (选自百度百科 ,有删改) 10. 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人类受到“磁污染” ,是因为天然的或者人造的大磁场磁力过强。 B. 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准确说明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的必要性。 C. 使用电脑应当时间越少越好,因为接受辐射时间越长,辐射积累剂量就越大。 D. 常用电脑的人们的饮食既要注重对眼睛有益,又要注意增强抵抗力。 11. 请简要说说文中防护电脑产生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有哪几种?(4 分) 12. 结合全句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分) (1)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 (2)在此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穿防护服,戴防护帽。 (三) (15 分) 送 货 工 孙道荣 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 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 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 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 当初的颜色了。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 4 的物品,在小区里奔来跑去。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 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 天字。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 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我们这幢 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 酒,径直朝楼梯走去。我喊他,有电梯啊。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说完, “噔噔噔” ,向楼上走去。 我摁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纳闷,为什么他不肯乘电梯,却要扛着那么重的东西, 走楼梯呢?真是个怪人。 电梯到了四层。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他放 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 为什么不乘电梯?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 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没等我开口,他和我告别,那我去送别人家的货了。说着,转 身从楼梯往下走, “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忽然又慢慢打开了,还有人要上电 梯。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他将米 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摁扭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 12,谢谢啊。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 12 层是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 12 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 梯?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忽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 汗馊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忽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到了四层,我走出电梯的时候,听到楼道里急促的“噔噔噔”的爬楼梯声,心里担心 着,送货工能赶上电梯的速度吗? 暑假的时候,送货工的三轮车后,忽然多出了一个八九岁大小的男孩,那是他留在农 村老家的孩子。货多的时候,孩子跟在三轮车后面推,送完了货,小男孩就坐进三轮车里, 送货工就骑得飞快,小男孩一路兴奋地惊叫着。有时候,到我们小高层送货的时候,送货 工扛着货爬楼梯,小男孩则留在楼下,眼巴巴地盯着电梯口,可是,从来没有看见他坐过 电梯。也许,是他的父亲叮嘱过他,他才一次次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整个夏天,经常能看到送货工父子,在小区里奔来跑去。有时候,也能够听到他们快 乐的笑声。小男孩和小区的几个保安似乎混得特别熟,还有几个女清洁工,讲着和他们一 样的方言,因此也显得特别亲热。 我经常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想起我遥远的乡下老家。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 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摘自 2010 年 11 月 7 日南方日报 ) 13. 请结合原文分析:文中的送货工是个怎样的人?(4 分) 1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中对送货工进行了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刻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B. 送货工宁可爬楼梯也不肯和小区居民们一起乘电梯,是因为有居民厌恶他身上那股 5 难闻的汗馊味儿。 C. 文中几次描写到送货工“噔噔噔”的脚步声,不仅前后照应,还能让人联想到送货 工忙碌工作的情形。 D. 从最后一段看,作者不仅关注送货工两父子,还关注和他们处境类似的农民工们。 15. 请联系上下文和加点词语,从表达和效果两个角度品味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 分) 小男孩则留在楼下,眼巴巴地盯着电梯口,可是,从来没有看见他坐过电梯。 16. 本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四) (8 分)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 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 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 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 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 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 记着,看谁吃的多。 ” 但我对于她也有不满足的地方。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 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 “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 ”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 “你看, 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 虽然如此,孩子们总还喜欢到她那里去。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 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衍太太 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 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 这里,她便说道, “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 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 “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 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 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 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 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 6 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17文段描述的衍太太令人印象深刻,你认为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请简要阐述。 (4 分) 18.朝花夕拾中还有些什么人物给你的印象比较深刻?请你写下其中两个人物, 简要说说他们的特点或事例。 (4 分)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要求作文。 那是一张写满慈爱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溢满疲惫的脸,让我明白 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素不相识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 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情生活中,我们曾见过无数张脸,其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的。 请以“难忘那张_脸”为题目,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 叙文。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 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於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 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 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选自陈寿三国志曹冲)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 分) (1)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免: (2)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苦: (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 闻: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2 分) 凡 应 罪 戮 而 为 冲 微 所 辨 理 赖 以 济 宥 者 前 后 数 十 。 3请用自己话概括曹冲的个性特点。 (2 分) 4请指出曹冲为库吏脱罪的方法的巧妙之处。 (3 分) 7 参考答案 一、 1.(1)古道西风瘦马。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归雁入胡天。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 (1)繁衍(2)嶙峋(3)拮据(4)狡黠 3. A (“几乎”应当加在“ 都”之前。 ) 4. 示例:我虽然对于秦桧的人品深恶痛绝,但对于他所创造的仿宋体却格外推崇,这 种睿智的创举确实值得称道。 5. 示例:绝大多数人认为收入与幸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决定作用。 建议在拥有一定的收入后,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幸福的生活。 二、 (一) 6. D(听说) 【A(过失/犯过错) B(以为美/ 美丽)C (间或 /参与) 】 7. 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8. 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 9. B (二) 10. C (剂量是与辐射强度与辐照时间的乘积成正比,并不是单纯与时间成正比。 ) 11. 一是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二是减少与电脑接触的时间;三是穿防护服,戴防护 帽;四是及时用清水洗脸。 12. (1) “之一”用在这里,准确表明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只是众多有效的防护措施 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其他措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唯一”用在这里,准确地表明穿防护服,戴防护帽是这种情况下别无选择的方 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 13. 一是自尊自爱,从不愿汗馊味影响他人而不肯乘电梯、叮嘱儿子也不要乘电梯可见; 二是勤劳,从几次“在小区里奔来跑去” 、主动要求送货等可见;三是朴实,从衣着打扮和 宁可扛着货物爬楼梯可见;四是乐观,从辛苦地劳动着还能有快乐的笑声可见。 14. B (并非居民厌恶使然,而是送货工自觉主动地不愿令人厌恶。 ) 15. 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豆制品加工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北京服装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搬运考试题目及答案
- 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
- 2025年陈列培训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金安中学周考试卷及答案
- 情景识字课件
- 书法生篆书考试题及答案
- 税务面试考试原题及答案
- 药剂师考试处方题及答案
- 《芯片原理与技术》课件微流控芯片
- T∕ACEF 027-2021 农药污染地块土壤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
- 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PPT课件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及程序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整车轴荷计算方法
- 燃气管道焊接工艺卡
- 大陆法系的形成与发展
-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二)
-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电子天平检定装置)(共1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