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五单元素质测试卷1_第1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五单元素质测试卷1_第2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五单元素质测试卷1_第3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五单元素质测试卷1_第4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五单元素质测试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五单元素质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滑稽(j) 广袤(mo)无垠 B阔绰(zhu) 消(xio)声匿迹 C迁徙(x) 苦心孤诣(y) D蹒(pn)跚 中流砥(d)柱 2依次填人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 他的双眼,足以 他的心智,足以 他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A.遮蔽 迷惑 阻碍 B.迷惑 阻碍 遮蔽 C.遮蔽 阻碍 迷惑 D.阻碍 遮蔽 迷惑 3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俗话说, “吃一堑,长一智” ,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 的人生经验。 B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赛。 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 为自己的能力。 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 处,以弥补 自身的不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三四月间细雨霏霏的西塘,是品味江南古镇的最佳季节。 B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 读书习惯。 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上海警方便衣行动突击队就进驻园区,确保游客安 全。 D通过三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 5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身上凝聚着为理 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 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等。 C 繁星 春水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她在作品中把母爱视为 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D 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他的 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6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所有的台和站,只 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 A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B人生途中可稍作休息,但不能长期滞留。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C人生旅途可以有多种路径到达目的地。 D人生的目标常常可以发生方向性的逆转。 7、品读下面的名言,用简明连贯的一句话概括这三则名言的用意。 (3 分)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 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 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益友。 (臧克家) 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 【列宁】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 。 8、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 间书” 。 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于是将对联改成: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 心。 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1 分) 请为苏东坡改写后的对联拟写一个横批;(1 分) 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侧(1 分) 。 9、默写填空。 (6 分) 蒌蒿满地芦芽短,_ _,春风不度玉门关。 _,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 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 2、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 1014 题。 (共计 12 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 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 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 只比北京早 10 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 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 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 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 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 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 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 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 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 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 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 前九天。 10、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 分) _1 1、选文第 5 段中划线句中的 “后者 ”指代什么?(2 分) _ 12、选文指出,在研究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时要注意哪些特殊情况?(2 分) 13、第 3 段中 中括号内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_ _ 14、请运用文中的物候知识来解释下面这首诗中描写的自然现象: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3 分) _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 1520 题。 (共计 15 分) 松 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 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 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 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 ”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 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 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 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 ”“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 “即使在生 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 “泡茶?” “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 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 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 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 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 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 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 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 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 ”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 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 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 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 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 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 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 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 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 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 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 “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 ”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 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 ,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 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 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 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 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 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5、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结 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 (1 分) 答: 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目的是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2 分) 答: 16、 文中说, “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判断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4 分)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 )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 )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 )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 ) 17、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 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 (2 分) 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 日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18、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 个人生道理是: 19、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 (2 分)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 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 光彩。 仿句: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 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 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 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 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 “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 “它”指的是“身边 的事物” 。 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 易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126 小题。 (共计 17 分) (甲) 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 岳阳楼。 ,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密 封 线 内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 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 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 谈录卷四) 【注释】缣(jin):细绢。仅:将近。令:善,美好。 2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2)前人之述备矣( )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 (4)岁衣缣一匹( ) 2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2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 分) 25、 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 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根据甲乙两文,具 体说说你对范仲淹 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2 分) 26、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1 分) 四、作文(5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需要我们作出决定:一次赈灾活动,是否慷 慨解囊;一次同学误会,是否有勇气说出消除隔阂的话语;别人遇到了生活的 挫折,是否发去鼓舞对方勇敢面对的短信;自己面临新的机会,是否能够为自 50 0 8 0 0 1 0 0 0 己“悍然”作主一次次难忘的决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们永 远值得珍藏的记忆。 请以“难忘的决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决定的可以是有意义的事,也可以是有趣的事;(2)可以写自己 决定要做的事,也可以写他人决定做的事;(3)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得出 现校名及自己的姓名,如需出现一律用“X X X”代替。 标题: 500 800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2012 年秋九年级语文第一、五单元素质测试卷 一、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形声字、形近字等常用字的掌握情况。8 选项中, “绰” 是形声字,声旁“卓”读“zhu6” ,因而,许多考生误认为“绰”也读此音,实际上应读 “chu5”;而“销声匿迹”中的“销”和“消”是形近字,虽然“销”同“消” ,但是,成 语是固定短语,不具随意性。 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近义词的辨析。考生在解 答本题时,一要理解词义,二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三个词语,虽都有“阻挡”之意,但各 有侧重点。 “遮蔽”指遮挡,挡住某物使不显露。 “迷惑”指使人迷乱,辨不清是非,摸不 着头脑。 “阻碍”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 3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 句子语病主要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不一致)、歧义等。解答此题时,要先压 缩句子,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A 主宾搭配不当。该句压缩为“西塘是季节” ,很明 显错误;8“能否”和后面的“关键在于”不一致,两面对一面;D 成分残缺, “通过”句, 是介词短语作整个句子的状语, “使”是动词,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 5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大纲规定的必读名著的掌握情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柯 察金,而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 句子含义的正确理解。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抓关键词。本句中,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月台” 和“驿站”的含义,特别要注意句中的“供转车再出发” 。7、读书很重要 要读书 读 好书常读、多读书 8、 发奋 或 发愤 博览群书 或 学海无涯 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