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02_第1页
2013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02_第2页
2013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02_第3页
2013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02_第4页
2013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成绩 一、基础知识(36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 分) 秋天的小树林是美丽迷人的。没有了春天的姹紫 yn 红,但秋风一吹,树叶簌簌( )落 下,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这里也没有澎 pi 的江河,但林间溪流清澈见底,溪水缓缓 流过,带走你的焦灼( )不安,给你舒适安逸、心旷神怡的感觉。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 ) A、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 “浙江海宁査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B、 “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我我” C、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D、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 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 不再发生。 B、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 C、人们被老人那乐观的情绪深深感染了。 D、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 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4根据课文填空 (8 分) ,乌蒙磅礴走泥丸。 ,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 木受绳则直,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 ,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 “ , ”两句语见诸葛亮后出师表 ,现在 用来赞美革命者为革命事业奉献最大的力量,直到牺牲生命为止的高尚精神。 5走进名著(4 分) 奥达尔卡轻蔑地瞥了保尔一眼,挖苦他说:“你怎么啦,等饭吃哪?还早呢。你 这小伙子准是怕干活偷懒溜出来的。你把脚丫子伸哪儿去啦?这儿是厨房,不是澡堂 子!” 她训斥着保尔。 一个上了年纪的厨师走了进来。 “ ”保尔解释了一下他到厨房来的原因。 (1)保尔为什么来厨房?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不超过 10 个字) (1 分) (2)保尔他们“干活”时还遇到了哪些困难?(至少两点)面对这些困难的过程 中体现了他们什么精神?(3 分) 6专题与综合实践(8 分) (1)预习“长城专题” 时,某小组同学想了解有关长城的资料,请你帮助他们,为 他们提供两种方法。 (2 分) (2)我们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曾向长城管理机构 捐赠了 30 个印有“ 不爱长城非好汉”字样的垃圾箱。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吗?(3 分)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能捕捉到的信息(3 分) 材料一: 当年穷极人力物力,付出了多少血肉之躯和辛酸泪水筑成的万里长城, 今天只成为一长条的历史陈迹。花费了这么漫长的时间,这么巨大的力量,造一个四 合院似的现在看来使人惊异又觉得有趣的长墙,只不过为了防御当年敌人的进犯,求 得自己的平安。 吴祖光万里长城的断想 材料二:唐代诗人汪遵在其长城一诗中这样写道: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 敢过临洮。诗中作者高度评价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 材料三: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 罗哲文万里长城的构造 7阅读崔道融溪居即事 ,回答问题(8 分)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 溪居:溪边村舍。 疑:以为 却关:打开门闩。 (1)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勾勒出了怎样的村居生活?(2 分) (2) “小 童 疑 是 有 村 客 , 急 向 柴 门 去 却 关 ”中 “疑 ”“急 ”极 富 表 现 力 , 请 简 单 赏 析 。( 3 分 ) (3)说说整首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 分) 第 3 页 共 9 页 二、阅读理解(54 分) 8阅读朱熹朱子家训选段,回答问题。(15 分)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 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 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 漫浪:随随便便。 急:要紧。 (1)解释加点的词。(4 分) 齐人固善盗乎 因恸绝良久 可 以 有 得: 其义自见: (2)下列句子中的“之” 与“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中“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是 (2 分) ( ) A 问塔动之因 B 至之市 C 久之,目似瞑 D 今方来,吾欲辱之 (3)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一处)(1 分) 心 既 到 矣 眼 口 岂 不 到 乎? (4)翻译句子(4 分)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5)作者认为读书要分 和 两步进行。“三到”中,强调了_ _的重要, 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4 分) 9 阅读改变人们生活的智能技术,回答问题。(13 分) 改变人们生活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确切的名称是人工智能,实际上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与基 因工程、纳米科学一起被世界学术界称为人类 21 世纪三大尖端技术。 智能技术是众多“高科技”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是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而且 它的几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新兴 智能技术,究竟怎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下面,我们不妨列举一些事例让大家了解、 领悟和体验。 在大城市里,人们使用交通卡乘坐公交车、地铁和出租车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张薄如纸片像名片一样大小的交通卡,为何在读卡器上轻轻一刷 就如此迅速地为你支付了车资?原来是你看不见的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人工智能资费 系统承担了整个付费过程:读卡器用无线信号读取并确认交通卡集成电路块中的信息, 再按预先设定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诸如上车或进站时间、路程确认、分级扣款等一系列 操作,还要进行线路间的费用清算、换乘优惠等处理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和相 当长时间来完成的作业,却在分秒之间由计算机芯片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来代劳,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你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在每个城市、各个行业都能发现人工智能的蛛丝马迹: 学校、培训机构里的虚拟现实模拟培训系统;医院里的电子病历、电子查房、专家诊 断系统和异地远程会诊及手术;设备制造工厂的无人化自动装配生产线、自动焊接、 自动喷漆;发电站、自来水厂和煤气公司的自动控制、处理、显示系统;军队的智能 火炮、制导导弹、无人飞机及电子模拟军事演习;体育场馆里比赛用的准确电子计时 器、起跑器、芯片足球、鹰眼系统等等。 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顾客瑟琳娜走进时装店。店员带她进了一间被称为“电子 试衣室”的房间。房间里空无一物,四周是高度达 2 米左右的巨大电子玻璃幕墙。接下 来,瑟琳娜小姐居然在四面的电子幕墙上看到了商店里所有款式的白色长裤,瑟琳娜 小姐选中其中一条后,霎时间,电子幕墙上出现了一个和瑟琳娜小姐身形尺寸一模一 样的虚拟模特,她穿上了选中的白色长裤,并向瑟琳娜小姐滚动展示了在不同角度、 不同姿态时的整体形象和服饰效果。这让瑟琳娜小姐惊喜万分。因为她不仅再也不用 经历那种因为脱衣、穿衣带来的尴尬和麻烦,而且可以更清晰、更自由地欣赏和感受 服装的魅力。 专家们表示,作为联系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智能化技术其应用的序幕才刚刚 拉开,在 21 世纪人们将亲眼目睹和体验智能化技术在交通、金融、建筑、娱乐、教育、 通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深刻变化,进而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质量。 (1)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什么是“智能技术”。(2 分) (2)为什么说“智能技术是众多高科技 中的佼佼者”?(2 分) (3)文中第划线句子有何作用?(3 分) (4)“四周是高度达 2 米左右的巨大电子玻璃幕”一句中“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4 分) (5)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领域还体现了智能技术吗?(2 分)(至少说出两种)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9 分) 从香菱学诗谈起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 第 5 页 共 9 页 “苦志学诗” ,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 。学习有了一点心得, 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救,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 ,拿她取笑,她 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 “精血诚聚” ,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 的吟月好诗” 。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怎样虚心好学呢?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 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 年至 1843 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 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 的境地” 。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 。 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要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于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 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 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 。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 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 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 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 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意思是说, 【甲】 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 【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 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 ”梅须逊雪三 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 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 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 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 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 ,他便 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 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1 分) (2)文章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 分) (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 为什么?(3 分) _ _ _ (4)本文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列举一例并阐述其作用。 (3 分) 11. 阅读贾平凹的泉,回答问题。 (17 分)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 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列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 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 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 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 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 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 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是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 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 地散推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 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 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 了吗?!我在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 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 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 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 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长大,可 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 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 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 小儿又惊叫起来,“ 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 ”我转过身来, 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 下的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 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 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