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 1306) 公路B 卷 一、单选题(共 30 题,共 30 分) 1. 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指标:孔隙率,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其影响因素包括: 集料最大粒径, 富棱角集料用量,细砂用量,矿粉用量,沥青针入度, 矿料间隙率。指出对孔隙率有影 响的因素组合是( A) 。 、 、 、 、 2. 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中砂改为细砂时,其砂率( B ) 。 . 不变 . 适当减少 . 适当增加 . 无法判定 3. 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分采用加权平均值法,主要工程和一般工程分别给以( C )的权重, 以便更加重视和保证主要工程质量。 . 和 . 和 . 和 . 和 4. 设计结构安全和实用功能的路基路面分项工程的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 B ) 。 . 85 . 90 . 95 . 100 5. 当分项工程加固、补强后,评分值为 89 分,该分享工程可评为( C ) 。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6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存在( D )情况,应予以减分。 . 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 . 实测项目不符合要求 . 关键项目合格率低于 90 . 外观有缺陷 7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评定时的基本要求中,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试验结果的合格率 不小于( C ) 。 . 80 . 85 . 90 . 95 8路面工程的实测项目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根据公路等级设定了( A)档。 . . . . 9土方路基实测项目中压实度的检查频率是( A ) 。 .每 200 米每压实层测处 . 每 100 米每压实层测处 . 每 200 米每压实层测处 . 每 200 米每压实层测处 10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用( C )标准。 . 高速公路 . 一级公路 . 二级公路 . 三、四级公路 11.在摊铺现场测试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料堆内( C )以上。 A. 100mm B. 130mm C. 150mm D. 170mm 12.利用拌合厂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总量检验,可以计算摊铺层的( D ) 。 A. 油石比 B. 品均压实度 C. 矿料级配 D.平均压实层厚度 13.硫酸盐含量超过 0.25%的土,不应采用( A )进行稳定。 A. 水泥 B. 石灰 C. 粉煤灰 D. 矿渣 14.石灰稳定碎石集中厂拌法施工时,混合料实际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B) 。 A. 0.30% B. 0.50% C. 0.70% D. 1.00% 15.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的间接抗拉强度的方法是( A ) 。 A. 劈裂试验 B. CBR 试验 C. 冻融试验 D. 承载版试验 16.摆式仪试验使用的橡胶片的有效使用期从出长期起算为( D ) 。 A. 3 个月 B. 6 个月 C. 9 个月 D. 12 个月 17.车载式颠簸累计仪测定路面平整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 A. VBI 值越小,表明路面平整度越差 B. 颠簸累计仪属于断面类平整度测试设备 C. 测试结果不受承载车行驶速度影响 D. VBI 换算为 IRI 后用于平整度评价 18.测定水泥或者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方法是( B ) 。 A. 酒精法 B. EDTA 滴定法 C. 勃氏法 D. 砂浴法 19.大型击实法制作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 26.5mm 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时,一组试件数量不少于( B ) 个。 A. 4 B. 6 C. 9 D. 13 20.车辙试验轮应采用( C )轮胎,试验前接地压强要求为 0.7MPa0.05MPa。 A. 实心钢制 B. 空心钢制 C. 实心橡胶 D. 空心橡胶 21.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高( B ) 。 A. 510 B. 1020 C. 1525 D. 2030 22.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强度试验前,需进行调湿,一般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 A ) 。 A. 24 小时 B. 7 天 C. 28 天 D. 90 天 23.路面渗水系数测试过程中,当水面下降速度较慢时,应( A ) 。 A. 测定 3min 的渗水量即可停止 B. 必须等渗水至 500ml 刻度线才可停止 C. 渗至不再出水时方可 D. 以上都不对 24.二灰土配合比设计主要控制指标为( C ) 。 (一部分人的观点是 D,自己斟酌吧) A. 最大干密度 B. 最佳含水率 C. 无侧限抗压强度 D. 二灰比例 2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 A )型无机结合料稳定混合料。 A. 骨架密实 B. 骨架空隙 C. 悬浮密实 D. 均匀密实 26.用承载版测试土基回弹模量,在逐级加载卸载过程中应( A) 。 A. 加载后稳定 1min,卸载后稳定 1min B. 加载后稳定 2min,卸载后稳定 1min C. 加载后稳定 1min,卸载后稳定 2min D. 加载卸载后均不需要稳定 27.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应用( B )测定。 A. 挖坑法 B. 钻孔法 C. 短脉冲雷达 D. 环刀法 28.贝克曼梁测定路面弯沉时,测定应布置在( D )位置。 A. 路面中心线 B. 行车道中心线 C. 行车道标线 D. 行车道轮迹带 29.灌砂法试验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时,应以( A )为原则。 A. 不干扰量砂正常流动,不改变量砂堆积密度 B. 标定罐容积必须用标准量砂确定 C. 储砂筒体积必须用水确定 D. 从储砂筒内流出的砂的体积与工地挖坑内的体积相等 30.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时,所选取的测定位置应距车道标线( D ) 。 A. 2030cm B. 3050cm C. 5080cm D. 80100cm 二、判断题(共 30 题,共 30 分) 1. 沥青碎石的实际密度可以采用水中重法测定。 ( x ) (不可以) 2. 改性沥青储存罐中必须加设搅拌设备,使用前改性沥青必须搅拌均匀。 ( 对 ) 3. 水泥混凝土强度快速无破损测试方法可用于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但不可作为仲裁的最终依据。 ( 对 ) 4.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 合格。 ( dui ) 5. 建设单位根据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及平时掌握情况,对工程监理单位所做的工程质量评分及等级进行 审定。 ( x ) (施工单位) 6. 路基边坡坡面不平整,且出现亏坡,不符合要求时,对土方路基不得进行评定。 ( x ) (属于外观 鉴定,不是基本要求,只扣分) 7. 工程质量评定过程中,基本要求具有否决权,基本要求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得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 ( dui ) 8.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中试件的标准尺寸是 100cm100cm100cm。( x )(150) 9. 对常用的公称最大粒径为 13.219mm 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粉胶比宜控制在 0.81.2 范围内。 ( dui ) 10.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拌 制。 ( x ) 11.对于某合同段内的路面工程,应作为一个分项工程进行评定。 ( x ) (单位) 12.在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时,实测项目的规定值不符合要求时,该实测项目为不合格。 ( x ) 13.合同段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计算。 ( x ) (公路工程交 竣工验收办法) 14.用承载板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 dui ) 15.自动弯沉仪的测试原理与克曼梁相同,但其测试结果不能直接用于路基路面强度评定。 ( 对 ) (要修正之后才可以) 16.车载式激光构造深度仪适用于带有沟槽构造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深度测定。 ( x ) 17.有机质含量超过 2%的细粒土,用石灰处理后才能用水泥稳定。 ( dui ) 18.水泥稳定基层施工中,采用快硬水泥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 x ) 19.贝克曼梁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 1:2。 ( x ) 20.灌砂法测定时,没换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其松方密度。 ( dui ) 21.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一次检测不得少于 3 个测点,且以最小值作为测试温度。 ( x ) (平均值) 22.核子密度湿度仪测定压实度时允许对同一个测试位置进行重复测试。 ( 对 ) 23.路面表层渗水系数宜在路面成型后立即测定。( dui ) 24.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评定时不得多次取样混合后使用。 ( dui ) 25.劈裂强度试验作为应力检验时,石灰稳定类材料试件养生时间为 6 个月。 ( dui ) 26.击实试验中,加入水泥的试样拌合后 1h 内应完成试验,否则试样废弃。 ( dui ) 27.测定路面摩擦系数的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的测试轮偏置角应大于 30 度。 ( x ) 28.当进行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时,可以不进行预压直接进行加载试验。 (x ) 29.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与抗冻性。 ( x ) 30.湿稳定土和干稳定土的质量之差与湿稳定土的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稳定土的含水率。 ( x ) 三、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下列各题均有俩个或 2 个以上备选答案符合题意,有错误选项不得分,选项正确但不完全的每个 选项得 0.5 分,完全正确得满分。 1.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中,关键项目有( B C ) 。 A平整度 B. 板厚度 C. 弯拉强度 D. 抗滑构造深度 2.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 ABC )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 的施工资料和图表。 A. 施工原始记录 B. 实验数据 C. 分项工程自查数据 D. 外观鉴定 3.关于石灰稳定粒料基层的正确说法是( ABD ) 。 A. 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率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B. 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定要求 C. 评定实测关键项目为压实度、平整度和强度 D. 混合料设计强度是指无侧限抗压强度 4.在单位工程中,应按( ABD )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 A. 结构部位 B. 施工任务 C. 施工方法 D. 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 5软土地基土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 A C ) ,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 等作必要调整。 A. 沉降观测 B. 密实度观测 C. 稳定性观测 D. 中线偏位观测 6.贝克曼梁法适用于测定( A B )的回弹模量。 A. 土基 B. 厚度不小于 1m 粒料层表面 C. 旧路表面 D 厚度不小于 1m 半刚性层表面 7.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针有三种规格,试验时由粗到细依次都要用到,更换测针的依据是( A B ) 。 A. 灌入阻力大小 B. 砂浆表面测孔是否出现微裂缝 C. 泌水量大小 D. 混凝土坍落度大小 8.以下塑性指数的土,可以采用水泥稳定的有( A B ) 。 A. 塑性指数为 9 B. 塑性指数为 10 C. 塑性指数为 19 D. 塑性指数为 20 9.土的路基压实度检测可采用( A B ) 。 A. 灌砂法 B. 环刀法 C. 钻芯法 D. 无核密度仪法(不适用于土基) 10.关于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的正确说法是( A D ) 。 A. 大于 13.2mm 的集料用水煮法测定 B. 大于 13.2mm 的集料用水浸法 C. 两种方法均是同样试样,需要平行试验 5 个颗粒 D. 需要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取平均等级或平均值作为结果 1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养生后应作废的情况有( A B ) 。 A. 养生期间试件边角有明显缺损 B. 试件质量损失超过规定 C. 试件养生最后一天浸水 24h D. 养生温度为 20、湿度大于 95% 12.刚性基层一般适用于( C D )路面基层。 A. 轻交通 B. 中交通 C. 重交通 D. 特重交通 1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应( A B ) 。 A. 控制最大水灰比 B. 控制最小水泥用量 C. 控制最小砂率 D. 控制最小用水量 14.影响路面横向力系数的因素有( A C D ) 。 A. 路面表面特征 B. 路面厚度 C. 行车速度 D. 路面潮湿程度 15.关于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C ) 。 A. 采用刚性承载板 B. 测试汽车轮胎充气压力为 0.7MPa (0.5) C. 千斤顶加载采用逐级加载卸载法,用压力表或测力环控制加载重 D. 当回弹变形超过 3mm 时,即可停止加载(2.5) 16.沥青灌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检测评定的基本要求有( ACD ) 。 A. 沥青材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B. 嵌缝料必须趁热撒铺 ,扫料均匀,允许有重叠现象(不允许) C. 上层采用拌合料时,混合料应均匀一致 D. 沥青贯入式面层施工前,应先做好路面结构层与路肩的排水 17.下列弯沉测定方法中, ( A B C )测出的弯沉是静态弯沉。 A. 贝克曼梁 B. 自动弯沉仪 C. 激光弯沉仪 D. 落锤式弯沉仪 18.路面厚度测试报告应包括检测路段的( ABCD ) 。 A. 厚度平均值 B. 标准值 C. 厚度代表值 D. 厚度极值 19.路面车辙测试的目的及使用范围是(AD ) 。 A. 评定路面使用状况 B. 评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C. 评定砂石路面的施工质量 D. 可在计算维修工作量时使用 20.查图法确定回弹弯沉的温度修正系数时需要的基本资料有( BC ) 。 A. 沥青层的厚度 B. 路表温度 C. 当地前 5 天的平均温度 D. 基层的类型 四、综合题(共五道大题,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下列各题均有 1 个或 1 个以上备选答案符合题意,出现漏选或错误选项不得分,完全正确得满分。 1. 某新建高速公路土方路基路床施工中,其中某路段压实层质量检查的压实度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已知保证率为 95%、n=20 时,t a/n=0.387 路基压实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压实度 (%) 96.7 95.7 97.5 97.6 96.6 96.9 96.2 97 95.6 95.9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压实度 (%) 97.2 96.3 97.1 96.4 96.5 96.8 94.9 95.8 97.3 95.4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路段压实层的压实度标准值为( A ) 。 A 96% B. 95% C. 94% D. 93% (2)该路段压实层的单点压实度规定的极值为 ( D ) 。 A. 94% B. 93% C. 92% D. 91% (3)该路段压实层的压实度代表值为( C ) 。 A. 96.76% B. 96.47% C. 96.18% D. 96.08% (4)该路段压实层的压实度评定为( B ) 。 A. 不合格 B. 合格 C. 良好 D. 优秀 (5)该路段压实层的压实度合格率为( D ) 。 A. 0 B. 70% C. 95% D. 100% 2. 根据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规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为( ABC )阶段。 A. 生产配合比验证 B. 生产配合比设计 C. 目标配合比设计 D. 施工配合比设计 (7)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剩余孔隙率宜为( A ) 。 A. 3%5% B. 13%17% C. 6%12% D. 18% (8)为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应至少进行( B )组不同油石比的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A. 6 B. 5 C. 4 D. 3 (9)最佳沥青用量根据马歇尔试验指标确定,其目标是( B D ) 。 A. 流值和 VMA 满足要求 B. 空隙率和 VFA 接近中值 C. 稳定度接近低值 D. 密度接近峰值 (10)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后,还需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 ABCD )等路用性能检验。 A. 渗水 B. 低温抗裂性 C. 水稳定性 D. 高温稳定性 3. 对某高速公路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强度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检,并进行评定。已知该水泥稳定碎 石基层材料的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要求为 4.0MPa,按照要求每 2000m3制备一组 6 个试件。试回 答下列问题。 (11)混合料取样正确的做法是( C D ) 。 A. 在拌合站取样,分别来源于 34 台不同的运料车 B. 在运料车取样,分别来源于 34 台不同的运料车 C. 在摊铺机后取样,分别来源于 34 台不同的运料车 D. 混合后进行四分法取样 (12)试件制备和养护的正确做法是( CD ) 。 A. 采用击实法成型 B. 采用振动压实法成型 C. 在标准养生环境中养生 6d、浸水 1d D. 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采用静力压实法成型 (13)试验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D ) 。 A. 称试件质量 m(g) B. 测量试件高度 h(cm) C. 测定试件含水率 w(%) D. 安置试件,以 1mm/min 的速率加载,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 P(N) (14)如果试件的直径为 D(mm) ,那么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Rc 为( A )MPa. A. P/(D 2/4) B. P/(mbD) C. P/(hD) D. P/(whD) (15)经过整理后的试件平均强度为 4.3MPa,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为 0.06,Za=1.645,那么该评定段内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强度评定为( A ) 。 A. 不合格 B. 合格 C. 良好 D. 优秀 4. 关于路用水泥混凝土配比设计,试回答下列问题。 (16)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 ABC )方面的技术要求。 A. 耐久性 B. 工作性 C. 强度 D. 厚度 (17)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甘肃省外事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公司战略创新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湖北省肿瘤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 计算机二级VB中的反馈与迭代开发题及答案
- 程序员职业素养试题及答案
- 高考作文读者定位与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概况试题及答案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温度影响重点基础知识点
- 防雷和接地安装施工组织方案
-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指挥课件
- 工序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表
-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 材料物理与化学知识点讲解
- 生产中的七大浪费(PPT35页)
- YY∕T 0617-2021 一次性使用人体末梢血样采集容器
- 《汉服文化介绍》PPT课件(完整版)
- 5以内的加减法(可直接打印)
- 车驾管知识题库查验业务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 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火焰矫正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