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5-2016 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礼仪文化 礼仪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 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在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量 西方文化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 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探 讨和思考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在中西礼仪的融合中,国人未免盲目 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 传统礼仪。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 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鹜,就 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 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 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 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 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 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度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 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 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 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 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无论是 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 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 2 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 正使我们的礼仪文化施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 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 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 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物 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地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 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 ,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 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 会的理想。 (选自文化纵横2013 年 2 月) (1)关于礼仪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西方文化涌进,两方礼仪文化不断冲击并促使中国的礼仪文化进入了一 个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虽快时期。 B强大的实力、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及其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使得西方礼仪基本可通行当今国际。 C我们民族的礼仪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 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D礼仪是社会文明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一个社会如果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 互相矛盾,就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2)对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与融合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保护中国传统礼仪及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的 话题,认识到二者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B拿西方礼仪取代我们的传统礼仪和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是中 西礼仪融合过程中国人盲目热衷于西方而陷入的两个误区。 C当前中国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中体现更多的是借鉴西方,我们借鉴其形 式容易,从形式上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也不难。 D当前,中国已经能够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将二者有效融合,建立适 合本民族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指日可待。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A当前部分青年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这些青年丧失了民族自尊,淹 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B我们要想建立起自信和优越感,确立我们的感染力,不仅要借鉴西方礼仪的 形式,更要借鉴其内在灵魂。 C礼仪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最具民族代表性,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 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任重道远,只有别人认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我们的 礼仪文化才能真正施行于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 ,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椽。丹新造居宅,而卜工 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 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 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 使门下书佐水丘岑 尽杀之。青州(牧)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撰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 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骑特原 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桔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 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 司隶校尉。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 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 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 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 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 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篓,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 ,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 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 4 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 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有大麦数解、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 赐艾经,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 4,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为司徒侯霸所辟。辟:躲开,避免。 B、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交通:结交,勾结 C 、使宣叩头谢主。谢:认错、道歉。 D、宣悉以班诸吏。班:分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 其信然也,其梦也? B、宣以丹前附王莽。 青州(牧)以其多滥,奏宣考岑。 C 、大言数主之失。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明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一组是( ) 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 大言数主之失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 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宣悉以班诸吏 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A、B、C、D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阳公主的奴仆白日杀人,董宣毫不留情地把他从公主身边拉下车来, 当场格杀,表现了董宣公正执法、不畏权势和嫉恶如仇的高尚品质。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 5 是一味诛杀,也能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说明,他也是一 个善用计谋的人。 C 、皇上本打算棰杀董宣,但由于董宣义正词严,宁死不屈,最终也不得不 引咎自责,做出让步,并赐钱三十万。这表明他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天子。 D、文章有主有辅,有详有略,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 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从而使董宣的形象十分丰满动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2)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3冯五爷 冯骥才 冯五爷是浙江宁波人。冯家出两种人,一经商,一念书。冯家人聪 明,脑袋瓜赛粤人翁伍章 注 雕刻的象牙球,一层套一层,每层一花样。所以冯 家人经商的成巨富,念书的当文豪做大官。 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开厂经商,早早的成家立 业,站住脚跟。唯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他人长得赛条江铆,骨细如鱼刺,肉 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 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 无人不服。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了。 冯五爷二十五,父母入土,他卖房地、携家带口来到天津卫,为的是投兄 靠友,谋一条通天路。他心气高,可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用来记帐的,没人 看书,自然也没人瞧得起念书的。比方说,地上有黄金也有书本,您检哪样? 别人发财,冯五爷眼热,脑筋一歪,决意下海做买卖。但此道他一窍不通,干 哪行呢? 中国人想赚钱,第一个念头便是开饭馆。民以食为天,民为食花钱;一天 三顿饭,不吃腿就软,钱都给了饭馆老板。天津的钱又都在商人手里,商界的 往来大半在饭桌上。再说,天津产盐,吃菜口重,宁波菜咸,正合口味。他拿 定主意,开个宁波风味的馆子,便在闹市里,选址盖房,取名“状元楼”。择个 吉日,升匾挂彩,燃鞭放炮,饭馆开张了。冯五爷身穿藏暗花大褂,胸前晃着 6 一条纯金表链,中印分头,满头抹油,地道的老板打扮,站在大厅迎宾迎客, 应付八方。念书的人,讲究礼节,谈吐又好,很得人缘。再说,状元楼是天津 卫独一家宁波馆,海鱼河虾都是天津人解馋的食品,在宁波厨子手里一做,比 活鱼活虾还鲜。故此开张以来,天天坐满堂,然而赚钱并不多。冯五爷纳闷, 天天一把把银钱,赛一群群鸟飞进来,都落到哪儿去了?往后再瞧帐,哟,反 倒出了赤字! 一日,一个打宁波帮工来的小伙计,抖着胆子告诉他,厨房里的鸡鸭鱼肉, 进到客人嘴里的有限,大多给厨子伙计们截墙扔出去,外边有人接应。状元楼 有多少钱经得住天天往外扔? 冯五爷盛怒之后,心想自己嘛脑袋, 二十四史背得滚瓜烂熟,能拿这帮 端盘子炒菜的没辙?这就开刀了。除去那个打宁波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没动,其 余伙计全轰走,斩草除根换一拨人,还在后院墙头安装电网,以为从此相安无 事,可帐上仍是赤字,怎么回事? 又一日,住在状元楼邻近一位婆子,咬耳朵对他说,每天后晌,垃圾车一 到,一摇铃档,打状元楼里抬出的七八个土箱子,只有上边薄薄一层是垃圾, 下边全是铁皮罐头、整袋咸鱼、好酒好烟。原来内外匀结,用这法儿把东西弄 走。这不等于拿土箱子每天往外抬钱吗?冯五爷赶在一个后晌倒垃圾的时候, 上前一查,果然如此。大怒之下,再换一拨人。人是换了,但帐本上的赤字还 是没有换掉。 冯五爷不信自己无能。天天到馆子瞪大眼珠,内内外外巡视一番,却看不 出半点毛病。文人靠想象过日子,真落到生活的万花筒里,便是“自作聪明真傻 瓜”。状元楼就赛破皮球,撒气露风,眼瞅着败落下来。后来饭厅有时只开半边 灯了。 冯五爷心里只剩下一点不服。 再一日,身边使唤的小撞对他说,外头风传,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别 人,就是那个打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据说他偷瘾极大,无日不偷,无时不偷, 无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样东西走,而且偷术极高,绝对查看不出。冯五爷 不肯相信,这胖厨子当年给自己父亲做饭,胖厨子的父亲给自己爷爷做饭,他 家的根早扎在冯家了。倘若他是贼,谁还会不是贼? 7 但是,冯五爷究竟干了两年的买卖,看到的假笑比真笑多,听到的假话比 真话多,心里也多了一个心眼儿了。当日晚上,状元楼该关灯闭门时候,冯五 爷带着小撞到饭馆前厅,搬一把藤椅,撂在通风处,仰面一躺,说是歇凉,实 是捉贼。 等了不久,胖厨子封上炉火,打后头厨房出来,正要回家。他光着脑袋一 身肉,下边只穿一条大白裤权,敬拉一双破布鞋,肩上搭一条汗巾,手提一盏 纸灯笼。他瞅见老板,并不急着脱身离去,而是站着说话那模样赛是说:“您就 放开眼瞧吧!” 冯五爷嘴里搭仙,一双文人的锐目利眼却上上下下打量他:这光头光身, 往哪儿藏掖?破鞋里也塞不了一盒烟呵!灯笼通明雪亮,里头放点嘛也全能照出 来。裤权虽大,但给大厅里来回来去的风一吹,大腿屁股的轮廓都看得清清楚 楚,还能有嘛?是不是搭在肩上那条擦汗的手巾里裹着点什么?心刚生疑,不 等他说,胖厨子已把汗巾从肩上拿下,甩手扔给小撞,说道:“外边都凉了,我 带这条大毛巾做什么,烦你给搭在后院的晾衣绳上吧!”说完辞过冯五爷,手提 灯笼,大摇大摆走了。 冯五爷叫小撞打开毛巾,里头嘛也没有,差点冤枉好人。 可是转天,这小撞打听到,胖厨子昨晚使的花活,在那灯笼上。原来插洋 蜡的灯座不是木头的,而是拿一块冻肉漩的,这块肉足有二斤沉!可人家居然就 在冯五爷眼皮子底下,使灯照着,大模大样提走了,真叫绝了! 冯五爷听罢,三天没说话,第四天就把状元楼关了。有人劝他重返文苑,接着 念书,他摇头叹息。念书得信书。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 不清,哪还会有念书的心思? 【注】嘉庆间广州象牙球雕刻名家。其牙球雕刻极为工巧,世代家传,现已传 到其孙翁荣标,而球层已达 45 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叙述了冯五爷在天津卫开店的经历。冯五爷因经营不善而导致开店失败 的经历,反映了读书人在经商过程中的辛酸与无奈。 B胖厨子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与冯五爷说话、将汗巾扔给小憧的动作是为了表明 自己的清自, 8 但这恰恰暗示了他狡猾好偷的本性。 C冯五爷从人的本能、天津居民结构、品味习喷等角度考虑,选择开宁波风 味的饭馆,说明冯五爷有很强的经商能力。 D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活泼幽默,且极具地方特色。文中使用 了一些天津方言词 语,如“赛”“嘛”“辙” 等。 E冯五爷得知真相后三天没说,是因为胖厨子辜负了他的信任,让冯五爷觉得 没有什么人可以靠得住了。 (2)作品中的冯五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说说这篇小说在小说三要素的处理上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别赏析。 (4)作品以冯五爷的沉默与摇头叹息为结尾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 四、基础运用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菲薄(fi) 肄业(s) 霎时间(sh) 如椽大笔 (chun) B喋血(di) 忸怩 (ni ) 潜意识(qin) 叱咤风云 (zh) C馅媚(chn ) 解剖(pu) 入场券 (qun) 殒身不恤 (x ) D混沌 (dn) 商榷 (tu ) 水门汀 (tng ) 浅尝辄止 (zh)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火势蔓延 漫无边际 B苛政如虎 百舸争流 道路坎坷 沉病瘤疾 C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天下苍生 满目疮咦 D鱼翔浅底 安祥自在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9 A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 抓获小偷,钱包如数追回 B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到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 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 势,抒情言志,针贬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 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是贯彻实施新环保法的第一年,我省各级环保部门切实加强开展执法检 查工作,加大了环境破坏的查处力度 B面对突如其来的“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我国广大网民展现出了谨慎言辞、不 盲目跟风的可贵品质和他人有难共伸援手的帮助 C 9 月 3 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为抗战老 战士、老同志代表,抗战将领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 D凉山州歌舞团和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共同出品了原创民族歌剧彝红 ,获得 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8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结合教学进度,请你 填写下面内容,从人教版必修一中选择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 出课文特点,说出推荐理由,不超过 50 字 推荐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 。 9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记忆型阅 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 疑精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 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 10 得难能可贵。 五、作文 10人生旅途,记忆林林总总,但,什么样的记忆,才会深深地铭在心底,不 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风化?它也许是个人的失与得,也许是家庭的悲与喜,也 许是国家的屈辱与荣光,也许是人类的迂回与进步 请以“记忆永远不会风化 ”为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11 2015-2016 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礼仪文化 礼仪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 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在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量 西方文化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 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探 讨和思考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在中西礼仪的融合中,国人未免盲目 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 传统礼仪。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 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鹜,就 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 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 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 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 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 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度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 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 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 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 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无论是 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 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12 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 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 正使我们的礼仪文化施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 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 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 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物 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地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 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 ,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 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 会的理想。 (选自文化纵横2013 年 2 月) (1)关于礼仪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A大量西方文化涌进,两方礼仪文化不断冲击并促使中国的礼仪文化进入了一 个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虽快时期。 B强大的实力、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及其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使得西方礼仪基本可通行当今国际。 C我们民族的礼仪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 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D礼仪是社会文明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一个社会如果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 互相矛盾,就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2)对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与融合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保护中国传统礼仪及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的 话题,认识到二者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B拿西方礼仪取代我们的传统礼仪和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是中 西礼仪融合过程中国人盲目热衷于西方而陷入的两个误区。 C当前中国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中体现更多的是借鉴西方,我们借鉴其形 式容易,从形式上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也不难。 13 D当前,中国已经能够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将二者有效融合,建立适 合本民族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指日可待。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B A当前部分青年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这些青年丧失了民族自尊,淹 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B我们要想建立起自信和优越感,确立我们的感染力,不仅要借鉴西方礼仪的 形式,更要借鉴其内在灵魂。 C礼仪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最具民族代表性,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 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任重道远,只有别人认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我们的 礼仪文化才能真正施行于世界。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理解词句的含义它包括三层次意思: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句外意义(言外之意、深层含 意) ,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分析句子的作用及表达效果,领悟句子 蕴含的哲理,谈谈对关键句子的认识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应注意的问题: 不要人为地“ 拔高” ;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解答】 (1)定义与概念题A 中“ 进入了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最快时期 ”原 文无据,且只是“ 横向融合” ;C 中“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因为我们民族没 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说法错误;D 中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 社会” (2)材料与观点题D 项未然说成已然, “已经能够有效融合”错误 (3)要点与概括题A 中表述语意过重;C 颠倒错位, “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 文化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应为“ 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 文化的复兴” ; D 中“ 只有别人认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偷换概念,应把“礼仪文 化”改为“文化” 答案: (1)B (2)D 14 (3)B 二、古代诗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 ,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椽。丹新造居宅,而卜工 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 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 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 使门下书佐水丘岑 尽杀之。青州(牧)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撰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 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骑特原 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桔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 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 司隶校尉。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 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 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 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 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 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篓,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 ,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 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 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 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有大麦数解、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 赐艾经,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 4,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 A、初为司徒侯霸所辟。辟:躲开,避免。 B、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交通:结交,勾结 C 、使宣叩头谢主。谢:认错、道歉。 D、宣悉以班诸吏。班:分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 其信然也,其梦也? B、宣以丹前附王莽。 青州(牧)以其多滥,奏宣考岑。 C 、大言数主之失。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明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一组是( ) 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 大言数主之失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 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宣悉以班诸吏 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A、B、C、D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阳公主的奴仆白日杀人,董宣毫不留情地把他从公主身边拉下车来, 当场格杀,表现了董宣公正执法、不畏权势和嫉恶如仇的高尚品质。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 是一味诛杀,也能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说明,他也是一 个善用计谋的人。 C 、皇上本打算棰杀董宣,但由于董宣义正词严,宁死不屈,最终也不得不 引咎自责,做出让步,并赐钱三十万。这表明他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天子。 D、文章有主有辅,有详有略,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 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从而使董宣的形象十分丰满动人。 16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2)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 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题题干中的要求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 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顺 【解答】 (1)A 起初为司徒侯霸征召辟:征召 (2)B B 项两个“以”的意思都是“ 凭,因为”,连词A 项第一句中的“其” 的意思是“他的 ”,代词;第二句中的 “其”的意思是 “还是”语气词C 项第一句中 的“数”读 sh,意思是“揭发”第二句中的“ 数”意思是 “屡次,多次”,副词D 项第一句中的“ 乃” 的意思是 “才”,副词;第二句中的 “乃”的意思是“竟,竟然”, 副词 (3)C 句表明董宣不畏权势,但有滥杀之嫌,并不能说明他刚直不阿, 也不能说是公正句表明他爱护部属而不爱财,并不是廉洁问题 能表明他刚直不阿、公正廉洁 (4)C 错误有两点:一是皇上做出让步主要还不是因为董宣义正词严,宁 死不屈,原文为“ 天子不与白衣同” ,而是出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二是“最 终也不得不引咎自责” 于文无据 (5)族:聚集;操:拿句子翻译为:公子丹亲族纠集 30 余名壮丁,拿着 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子丹父子鸣冤叫屈 为:判断动词,是;轻慢:轻视,不尊重;坐:因为句子翻译为:外戚阴 17 氏是江夏郡的都尉,董宣对他不敬重,因为这个过错被免了职 答案: (1)A (2)B (3)C (4)C (5)公子丹亲族纠集 30 余名壮丁,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子丹父子鸣 冤叫屈 外戚阴氏是江夏郡的都尉,董宣对他不敬重,因为这个过错被免了职 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为司徒侯霸征召,官至 北海相他上任时,郡中武官公孙丹建造豪宅,而风水先生说这是凶宅,入住 后家里一定要死人公孙丹就纵使儿子杀了一个过路人,移尸新宅,作替死 鬼董宣得知后,就把公孙丹父子收捕斩杀公孙氏是个大家族,其族亲纠集 30 余名丁壮,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孙丹父子鸣冤叫屈董宣以公孙丹从 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的罪名,认为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嫌疑,于是把这 30 余人一网打尽,下在死囚牢中,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数杀戮青州知府弹奏 董宣滥杀无辜,把董宣和水丘岑一并拿下,移交廷尉处理,判了死刑不料董 宣在狱中日夜吟诗唱歌,一点也不忧愁到了行刑的那天早上,官府送来酒食 “辞生”祭奠,董宣拒不吃喝,厉声道: “我董宣一生从未吃过人家的东西,况且 今日就要死了!” 言罢从容登上囚车赴刑当时同一批斩首的有 9 人,董宣排在 第二号手起刀未落之际,汉光武帝派来的特使快马驰至,特赦董宣缓刑,押 回大牢特使审问董宣,为何滥杀无辜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前因后果,来龙 去脉一一具告,并言明水丘岑是受他的指令杀人的,不应判罪希望朝廷明察, 杀他而保全水丘岑,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奏,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 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罪责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 18 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 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 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 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 ”皇帝说:“想说 什么?”董宣说: “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 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 ”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 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 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 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 帝笑着说:“ 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 ”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 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 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 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 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 帝伤心地说:“ 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 3冯五爷 冯骥才 冯五爷是浙江宁波人。冯家出两种人,一经商,一念书。冯家人聪 明,脑袋瓜赛粤人翁伍章 注 雕刻的象牙球,一层套一层,每层一花样。所以冯 家人经商的成巨富,念书的当文豪做大官。 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开厂经商,早早的成家立 业,站住脚跟。唯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他人长得赛条江铆,骨细如鱼刺,肉 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 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 无人不服。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了。 冯五爷二十五,父母入土,他卖房地、携家带口来到天津卫,为的是投兄 靠友,谋一条通天路。他心气高,可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用来记帐的,没人 看书,自然也没人瞧得起念书的。比方说,地上有黄金也有书本,您检哪样? 19 别人发财,冯五爷眼热,脑筋一歪,决意下海做买卖。但此道他一窍不通,干 哪行呢? 中国人想赚钱,第一个念头便是开饭馆。民以食为天,民为食花钱;一天 三顿饭,不吃腿就软,钱都给了饭馆老板。天津的钱又都在商人手里,商界的 往来大半在饭桌上。再说,天津产盐,吃菜口重,宁波菜咸,正合口味。他拿 定主意,开个宁波风味的馆子,便在闹市里,选址盖房,取名“状元楼”。择个 吉日,升匾挂彩,燃鞭放炮,饭馆开张了。冯五爷身穿藏暗花大褂,胸前晃着 一条纯金表链,中印分头,满头抹油,地道的老板打扮,站在大厅迎宾迎客, 应付八方。念书的人,讲究礼节,谈吐又好,很得人缘。再说,状元楼是天津 卫独一家宁波馆,海鱼河虾都是天津人解馋的食品,在宁波厨子手里一做,比 活鱼活虾还鲜。故此开张以来,天天坐满堂,然而赚钱并不多。冯五爷纳闷, 天天一把把银钱,赛一群群鸟飞进来,都落到哪儿去了?往后再瞧帐,哟,反 倒出了赤字! 一日,一个打宁波帮工来的小伙计,抖着胆子告诉他,厨房里的鸡鸭鱼肉, 进到客人嘴里的有限,大多给厨子伙计们截墙扔出去,外边有人接应。状元楼 有多少钱经得住天天往外扔? 冯五爷盛怒之后,心想自己嘛脑袋, 二十四史背得滚瓜烂熟,能拿这帮 端盘子炒菜的没辙?这就开刀了。除去那个打宁波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没动,其 余伙计全轰走,斩草除根换一拨人,还在后院墙头安装电网,以为从此相安无 事,可帐上仍是赤字,怎么回事? 又一日,住在状元楼邻近一位婆子,咬耳朵对他说,每天后晌,垃圾车一 到,一摇铃档,打状元楼里抬出的七八个土箱子,只有上边薄薄一层是垃圾, 下边全是铁皮罐头、整袋咸鱼、好酒好烟。原来内外匀结,用这法儿把东西弄 走。这不等于拿土箱子每天往外抬钱吗?冯五爷赶在一个后晌倒垃圾的时候, 上前一查,果然如此。大怒之下,再换一拨人。人是换了,但帐本上的赤字还 是没有换掉。 冯五爷不信自己无能。天天到馆子瞪大眼珠,内内外外巡视一番,却看不 出半点毛病。文人靠想象过日子,真落到生活的万花筒里,便是“自作聪明真傻 瓜”。状元楼就赛破皮球,撒气露风,眼瞅着败落下来。后来饭厅有时只开半边 20 灯了。 冯五爷心里只剩下一点不服。 再一日,身边使唤的小撞对他说,外头风传,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别 人,就是那个打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据说他偷瘾极大,无日不偷,无时不偷, 无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样东西走,而且偷术极高,绝对查看不出。冯五爷 不肯相信,这胖厨子当年给自己父亲做饭,胖厨子的父亲给自己爷爷做饭,他 家的根早扎在冯家了。倘若他是贼,谁还会不是贼? 但是,冯五爷究竟干了两年的买卖,看到的假笑比真笑多,听到的假话比 真话多,心里也多了一个心眼儿了。当日晚上,状元楼该关灯闭门时候,冯五 爷带着小撞到饭馆前厅,搬一把藤椅,撂在通风处,仰面一躺,说是歇凉,实 是捉贼。 等了不久,胖厨子封上炉火,打后头厨房出来,正要回家。他光着脑袋一 身肉,下边只穿一条大白裤权,敬拉一双破布鞋,肩上搭一条汗巾,手提一盏 纸灯笼。他瞅见老板,并不急着脱身离去,而是站着说话那模样赛是说:“您就 放开眼瞧吧!” 冯五爷嘴里搭仙,一双文人的锐目利眼却上上下下打量他:这光头光身, 往哪儿藏掖?破鞋里也塞不了一盒烟呵!灯笼通明雪亮,里头放点嘛也全能照出 来。裤权虽大,但给大厅里来回来去的风一吹,大腿屁股的轮廓都看得清清楚 楚,还能有嘛?是不是搭在肩上那条擦汗的手巾里裹着点什么?心刚生疑,不 等他说,胖厨子已把汗巾从肩上拿下,甩手扔给小撞,说道:“外边都凉了,我 带这条大毛巾做什么,烦你给搭在后院的晾衣绳上吧!”说完辞过冯五爷,手提 灯笼,大摇大摆走了。 冯五爷叫小撞打开毛巾,里头嘛也没有,差点冤枉好人。 可是转天,这小撞打听到,胖厨子昨晚使的花活,在那灯笼上。原来插洋 蜡的灯座不是木头的,而是拿一块冻肉漩的,这块肉足有二斤沉!可人家居然就 在冯五爷眼皮子底下,使灯照着,大模大样提走了,真叫绝了! 冯五爷听罢,三天没说话,第四天就把状元楼关了。有人劝他重返文苑,接着 念书,他摇头叹息。念书得信书。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 不清,哪还会有念书的心思? 21 【注】嘉庆间广州象牙球雕刻名家。其牙球雕刻极为工巧,世代家传,现已传 到其孙翁荣标,而球层已达 45 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D A作品叙述了冯五爷在天津卫开店的经历。冯五爷因经营不善而导致开店失败 的经历,反映了读书人在经商过程中的辛酸与无奈。 B胖厨子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与冯五爷说话、将汗巾扔给小憧的动作是为了表明 自己的清自, 但这恰恰暗示了他狡猾好偷的本性。 C冯五爷从人的本能、天津居民结构、品味习喷等角度考虑,选择开宁波风 味的饭馆,说明冯五爷有很强的经商能力。 D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活泼幽默,且极具地方特色。文中使用 了一些天津方言词 语,如“赛”“嘛”“辙” 等。 E冯五爷得知真相后三天没说,是因为胖厨子辜负了他的信任,让冯五爷觉得 没有什么人可以靠得住了。 (2)作品中的冯五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说说这篇小说在小说三要素的处理上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别赏析。 (4)作品以冯五爷的沉默与摇头叹息为结尾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 【考点】小说阅读 【分析】 (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的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3)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环境情节的特点赏析; (4)本题考查结尾的作用; 【解答】试题解析: (1)A正确; B错误;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法有误,文中没有用拟人; C不完全正确;冯五爷选择开宁波风味的饭馆,只能说明他有一些经商的眼光, 至于说有很强的经商能力就不太准确; 22 D正确; E错误;对原因的解说牵强,根据上文分析,冯五爷是因为被胖厨子当面欺侮 却蒙在鼓里而深受打击 (2) “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 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可看出冯五爷天 资聪颖,才华出众;“ 别人发财,冯五爷眼热,脑筋一歪,决意下海做买卖”易 受他人影响,盲目跟风;“冯五爷盛怒之后,心想自己嘛脑袋, 二十四史背 得滚瓜烂熟,能拿这帮端盘子炒菜的没辙”连换两拨伙计,却仍无法除掉偷窃之 贼,亲自巡查,竟被厨子当着面偷走两斤肉,可见他自以为聪明,其实对经商 一窍不通;别人告诉他宁波厨子有偷窃癖,他不肯相信,因胖厨子与他家关系 密切,甚至当面查验也没验出什么结果,可见他识人不明,养虎为患; (3)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分三点叙述;人物描写上,对冯五爷 家庭背景、个人才华、捉贼的种种措施都描写得十分详尽,越是突出细节,越 是能看出冯五爷在经商上的拙劣水平,极具讽刺意味;环境描写上,将天津风 土人情描写得到位,写“ 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用来记帐的,没人看书,自然也 没人瞧得起念书的”“天津的钱又都在商人手里,商界的往来大半在饭桌上”“天 津产盐,吃菜口重” 恰到好处地把天津的特点与小说情节融合在一起,构造出浓 郁的天津风味;情节描写上,以“抓贼” 为主要线索,写冯五爷两次开除伙计, 仍未解得财政赤字的危机,最后当面验看厨子如何偷窃, “一双文人的利眼”却毫 无所获,一波三折,吊人胃口; (4)本题考查结尾的作用,可从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情节结构等方面着手分 析;人物形象上,冯五爷满腹诗书却斗不过大字不识的厨子,沉默与摇头叹息 说明他的迷惑不解与弃文从商结局的悲凉;情节结构上,前文整三段都是描写 冯五爷才华出众,最后却落得如此结局,两相对比,耐人寻味;文章主题上, 通过冯五爷的摇头叹息与沉默,弄不清念书的人厉害还是不念书的人厉害,既 批判盗窃之风,也反映社会重商轻文现象; 答案示例: (1)答 A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B、E 不给分; 23 (2)冯五爷形象特点:文质彬彬,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出口成章,落笔生 花,无人不服表明他天资聪颖,才华出众; 盲目跟风,迷失自我;冯五爷擅长舞文弄墨,文才不凡,但他看见别人发财, 就决意要经商,从而导致失败; 懵懂无知,自作聪明; 冯五爷自恃有念书人的能耐,动辄开除员工,亲力亲为巡查,亲自参与捉贼, 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其实他对经商一窍不通; 对人失察,养虎为患;冯五爷依据小报告轰走其余伙计,却看不透胖厨子当 面作贼者的真相,最后祸害自己;(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对三点即给满分) (3)人物描写上,穿插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拙劣表演,增强了小 说的讽刺效果; 环境处理上,渗透当地风土人情,使冯五爷开店的故事具有鲜明地域色彩, 加强故事的真实感; 情节处理上,以“ 捉贼”为线索展开叙述,三起三落,波澜曲折,唤起读者的 阅读兴趣;(三要素必须准确;每一点自圆其说,有一定术语运用,答出一点 给 2 分) (4)情节结构上,以无奈之举结尾,与前文冯五爷自恃脑袋聪明、盲目自信 这一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耐人寻味; 情感表达上,通过摇头叹息这一细节,虽无对话却真实自然,强化表现了冯 五爷内心的矛盾; 人物形象上,既表现冯五爷的迷惑与无奈,又增添了他迫于追求金钱而抛弃 读书的悲剧色彩,使冯五爷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思想内容上,从对社会上偷窃风气的批判到对读书人信念理想迷失的反思, 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主要是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分点;答出一点给 2 分 ) 四、基础运用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菲薄(fi) 肄业(s) 霎时间(sh) 如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