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政务复习题_第1页
2015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政务复习题_第2页
2015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政务复习题_第3页
2015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政务复习题_第4页
2015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政务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年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政务 复习题 一、单选题(合计 31 题) 1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包括了( D ) 。 A、硬件维护 B、软件维护 C、数据维护 D、上述全部 2电子政务系统模型中的应用服务支撑层内包含( B ) 。 A、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B、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平台 C、电子政务中间件平台 D、电子政务数据管理平台 3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具有( A )的结构特征。 A、层次型和模块化 B、扁平型和网络化 C、中心型和模块化 D、对称型和网络化 4数字印章是由( D )部分构成的。 A、凭证文档、文件摘要、数字签名 B、文件摘要、收发日期、数字签名 C、加印时间印章的文件摘要、收发日期、数字签名 D、数字签名、数字时间印章、数字证书 5流程再造的主要环节有( B ) 。 A、重建 B、优化 C、精简 D、改进 6知识管理要遵循( B )三项原则 A、积累、交流和处理 B、交流、处理和共享 C、处理、积累和共享 D、共享、交流和积累 7以下不属于“金字工程” 的是:( C ) A、金网 B、金关 C、金商 D、金卡 8 ( D )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基础。 A、公务处理规范化 B、公务处理标准化 C、公务处理透明化 D、公务处理电子化 9信息化的特征是( D ) A、动态化 B、现代化 C、静态化 D、数字化 10政府间协同管理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 A )的电子政务。 A、政府对政府 B、政府对个人 C、政府对企业 D、企业对个人 11数据加密技术使用的密钥有( C ) 。 A、私人密钥 B、公开密钥 C、私人密钥和公开密钥 D、对称密钥 12一个完备的入侵检测系统一般是依靠( D )来实现的。 A、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B、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C、基于网络和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D、基于硬件和软件的入侵检测系统 13电子政务的安全与管理的目标主要有( C ) 。 A、信息安全性与可控性 B、网络安全性与可审计性 C、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保障性、可控性、可审计性 D、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14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 C ) 。 A、信息安全系统 B、网络管理系统 C、政务信息管理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15信息资源的概念可以从( A )方面来描述。 A、狭义和广义 B、人员和资金 C、数据与管理 D、信息与知识 16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政府与社会公众( D ) 。 A、信息交流的窗口 B、办理业务的窗口 C、公共信息发布的窗口 D、提供上述三种服务的窗口 17关系数据库中不能进行( D ) 。 A、选择运算 B、投影运算 C、联接运算 D、分布运算 18信息系统的功能有( B ) A、信息的传递 B、信息的存储 C、信息的使用 D、信息的保管 19电子政府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是一种以( C )为辅的管理。 A、分散控制为主整体控制 B、间接控制为主直接控制 C、过程控制为主控制结果 D、控制结果为主过程控制 20政务门户系统的作用,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 。 A、各部门建网站,不需要门户网站 B、信息集中统一发布,方便公众查询 C、为网上办公、审批等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统一的入口 D、公众服务与政务处理的完整结合 2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 )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2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包括( A ) 。 A、政府对政府 B、政府对企业 C、政府对公民 D、政府对公务员 23面向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系统( A )安全。 A、整体的 B、部分的 C、应用的 D、网络的 24 “金卡 ”工程又称( A ) A、电子货币工程 B、网上支付工程 C、银行间的电子结算 D、经济信息化工程 25电子政务就是( D ) A、电子政府 B、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C、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D、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26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为( D ) A、独享性 B、可用性 C、隐蔽性 D、时效性 27 “一站式 ”网上政务大厅是指( B ) A、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B、各业务部门网上服务及信息的集成 C、网上采购与招标 D、网上办事的审批 28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 ) A、数据模型结构 B、局部逻辑结构 C、整体逻辑结构 D、物理存储结构 29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哪两种推动方式:( ) 。 A、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 B、自下而上的纵向推动 C、地区内的横向推动 D、地区内的纵向推动 30政务信息元数据主要有( )两种格式。 A、GILS 和 DSS B、MIS 和 GILS C、 DC 和 GILS D、DSS 和 GILS 31 2004 年 8 月 28 日( )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 正式诞生。 A、 行政许可法 B、 电子签名法 C、 电子政务法 D、 电子信息法 二、多选题(合计 32 题) 1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形式主要表现在( ABCD ) 。 A、公布政府职能 B、机构设置 C、办事程序 D、新闻发布 2电子政务系统的“三网一库 ”是指( ABCD ) 。 A、政务内网 B、政务外网 C、政务专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3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包含了( ABC )结构的计算模式。 A、客户机/服务器 B、浏览器/服务器 C、云计算 D、分布式 4电子政务网站的导航系统可以使以( BCD )方式出现。 A、导航条 B、框架结构 C、菜单 D、其它方式 5数据库模型主要有( ABC ) 。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分布模型 6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层次上分为( ABC )三级。 A、中央级网络平台 B、省市级网络平台 C、地市级网络平台 D、部门级网络平台 7电子政务具有的作用包括( ABCD ) 。 A、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B、便于廉政建设 C、更好地为民服务 D、降低办公费用 8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利用缺陷包括( ABC ) 。 A、 “死库”资源开发 B、 “信息孤岛”现象 C、网站信息陈旧 D、数字鸿沟 9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由( AC )多个标准组成。 A、数据元素标准 B、数据库表标准 C、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D、用户视图标准 10电子政务用户层次分为( ABC ) 。 A、核心层 B、受众层 C、连接层 D、网络层 11计算机数据管理已经历了( ABCD )等多个阶段。 A、人工管理 B、文件系统管理 C、数据库管理 D、数据仓库管理 12电子政府给政府管理职能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主要包括( ABC ) 。 A、促进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B、改变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方式 C、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D、提高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13 TCP/IP 协议包括( ABC ) 。 A、应用层 B、接入层 C、物理层 D、网际层 14政府信息化中建设中“三网一库”是指( ABCD ) A、政府信息内网 B、政府信息公众网 C、政府信息内联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15在电子政务的影响下,政府决策在以下哪些方面有了创新( ABCD ) 。 A、决策主体多元化 B、决策手段更科学。 C、决策机制得到创新 D、决策方法更多样 16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哪些外部系统方面面临着 威胁与挑战( ABC ) 。 A、黑客的入侵和计算机犯罪 B、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和破坏 C、网络自身的脆弱性 D、工作人员违规操作 17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建立并运行在( ABC )上。 A、计算机系统 B、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C、计算机网络 D、互联网 18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包含有( ABCD ) 。 A、人员 B、系统 C、软件 D、维护与管理 19 E-R 图(实体- 联系图)中描述实体、属性和联系的基本符号有( ABC ) 。 A、矩形框 B、椭圆框 C、菱形框 D、直线条 20 1993 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包括( ABD )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路工程 D、金卡工程 21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证体系包括( ABC ) 。 A、技术保障体系 B、运行管理体系 C、安全基础服务体系 D、数据安全体系 22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 AD ) 。 A、非对称加密 B、公开加密 C、非公开加密 D、对称密钥 23决策支持系统内部包含了( ABCD ) 。 A、模型库 B、数据库 C、方法库 D、知识库 24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是按( AC )阶段发展的。 A、办公自动化 B、金字工程实施 C、政府上网工程 D、政府信息公开 25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过程主要有( ABCD )四个方面的基本工作。 A、运行环境的搭建 B、政务网站的设计、 C、政务网站的制作 D、维护和运行 26在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设立负责地区政府电子政务的专 业机构,其作用( ABD ) 。 A、加强统一规划 B、统一协调与统一规范 C、替代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 D、给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给予专业指导和监督,避免浪费 27电子政务技术安全框架由( ABCD )部分构成。 A、物理层 B、网络安全层 C、系统层 D、应用层 28防火墙技术的核心有( AB ) 。 A、包过滤技术 B、安全网关技术 C、数据维护技术 D、代理技术 29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手段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B ) 。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C、信息资源少 D、信息交换安全性好 30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包括( ) 。 A、网络系统层 B、信息资源管理层 C、应用服务支撑层 D、应用业务层 31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电子政务的一个巨大变化是( ) 。 A、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 B、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职责权利的界限 C、可以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以及部门之间传递信息 D、解决了部分共用信息的共享问题 3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公共服务职能 D、军事职能 三、判断题(合计 36 题) 1 ( )实体安全主要是电子政务系统中各种物理设备的安全。 2 ( X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3 ( )我国将网络安全标准规定为五个等级,第一级的安全级别最高。 4 ( )信息技术(IT)就是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对有效信息进行采集、存储、 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 5 ( )MicrosoftSQLServer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 6 ( X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又称为 B/S 模式,它具有三层结构。 7 ( X ) “信息化”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再现传统政务处理流程的过程。 8 ( X )我国电子政务已经进入高级阶段。 9 ( X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BI) 的重要分支,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 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辅助管理活动的决策。 10 ( X )电子政务的“三网一库”结构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一种主要结构。 11 (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起步、推进、过度和发展四个阶段。 12 (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行业标准等不同级别的标 准。 13 (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可以用来定义数据仓库中的数据。 14 ( )电子政务网站中动态网页的设计与网络数据库有关。 15 ( )电子政务网站中的网页可以通过超链接来导航。 16 ( )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是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 17 ( )包过滤防火墙是根据数据包的来源、目的地址和端口来进行过滤的。 18 ( )电子政务网站具有电子商务的功能。 19 (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最核心和基础的工作就是信息资源的规划。 20 ( )国家层面的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 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21 ( )基于 XML 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使公文能在不同电子政务应用平台上交换。 22 ( ) “信息孤岛 ”是指政府部门建立的各自为政的、单一的信息系统形成的一 种信息互不联系的状态。 23 ( )属性安全控制主要是针对文件和文件目录进行存取权限的设置。 24 ( )电子政务网站是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的门户网站。 25 ( )信息化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信息获取、处理、利用与 传输的方式不同。 26 ( )政府信息化只需要设计好行政管理的软件和流程,对行政人员的知识结构和 技能要求不高。 27 ( )目前,电子政务的有关法律法规只有 电子签名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 。 28 ( )信息资源的管理包含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两个方面。 29 ( )HTML 能够进行静态网页的制作。 30 ( ) “政府信息化”就是“电子政务” 。 31 ( )政府信息化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DSS) ,可以避免依靠经验决策和决策 信息的不完备性导致的决策的盲目性现象,从而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32 ( )我国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划分成为六个部分,其中总体标准最重要。 33 ( )电子政务面临着办公环境、内部网络、对外服务以及系统管理等安全问题。 34 ( ) “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是指所有政府信息都应向社会及公众公开。 35 ( )电子政务的实质是“电子” ,而非“政务” 。 36 ( )我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已经形成。 四、问答题(合计 17 题) 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是? 2什么是决策支持系统(DS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