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考试题答案(2016.6.27)_第1页
2016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考试题答案(2016.6.27)_第2页
2016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考试题答案(2016.6.27)_第3页
2016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考试题答案(2016.6.27)_第4页
2016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考试题答案(2016.6.2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 李鸿宾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20) 姓名:xxx 班级: 默认班级 成绩: 95.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关于尼格罗人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 A、鼻子较宽 B 嘴唇较厚实 C、毛发较卷曲 D、主要分布在亚洲 我的答案:D 2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不包括()。 1.0 分 A、出现长期定居的村落 B、开始使用打制石器 C、开始饲养家畜 D、开始烧制陶器 我的答案:B 3 北京猿人属于()。 1.0 A、欧罗巴人种 B、蒙古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澳大利亚人种 我的答案:B 4 在公元前 106 年,汉武帝把全国分成(),每个部派设一名刺史。 1.0 分 A、十二州部 B、 十三州部 C、十四州部 D、十五州部 我的答案:B 5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指()。 1.0 分 A、 读通鉴论十七史商榷二十四史 B、 廿二史札记读通鉴论廿二史考异 C、 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 D、 读通鉴论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 我的答案:C 6 典章制度文献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这类文献的是()。 1.0 分 A、 唐六典 B、 资治通鉴 C、 史记 D、 明夷待访录 我的答案:A 7 五胡十六国时期,各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的类型是()。 1.0 分 A、 胡人单轨制 B、 汉人单轨制 C、 胡汉双轨制 D、 以上均不对 我的答案:C 8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包括()。 1.0 分 A、 制度性建设 B、 体制性建设 C、 社会结构的构建 D、 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9“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语出()。 1.0 分 A、 孔子 B、 荀子 C、 墨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D 10 我国历史上大致与以()为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 1.0 分 A、 黄河 B、 长江 C、 长城 D、 河西走廊 我的答案:C 11 公元 386 年,()建立北魏政权。 1.0 分 A、拓跋宏 B、 拓跋嗣 C、拓跋珪 D、拓跋焘 我的答案:C 12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1.0 分 A、 铁 B、 铜 C、 铝 D、 银 我的答案:B 13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出自()。 1.0 分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我的答案:D 14 秦国第二任皇帝是()。 1.0 分 A、子婴 B、 胡亥 C、扶苏 D、蒙恬 我的答案:B 15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0 分 A、 刘勰 B、 刘祯 C、 阮籍 D、 嵇康 我的答案:A 16 到了()时期,三公九卿制直接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1.0 分 A、 魏晋南北朝 B、 东汉 C、 西汉 D、 隋唐 我的答案:D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A、 中亚高原适宜农业生产 B、 中国的地势从东到西,呈阶梯状下降 C、 古代文明的发源与水流有很大关系 D、 中东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 我的答案:C 18 国史探微是()的著作。 1.0 分 A、 王明珂 B、 黄仁宇 C、 陈寅恪 D、 杨联陞 我的答案:D 19 ()是商朝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累。 1.0 分 A、 契建立商 B、 商朝战胜夏 C、 盘庚迁殷 D、 商纣王的继位 我的答案:C 20 汉朝末期,王莽是以()的身份参与汉朝的决策。 1.0 分 A、 地方贵族 B、 宰相 C、 外戚 D、 宦官 我的答案:C 21 陈霸先建立的政权维持了()年。 1.0 分 A、 22 B、 32 C、 43 D、 53 我的答案:B 22 西周的国姓是()。 1.0 分 A、 夏 B、 姒 C、 嬴 D、 姬 我的答案:D 23 战国时代,()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 1.0 分 A、 陶器 B、 铁器 C、 铜器 D、 木器 我的答案:B 24 汉朝统治集团的统治方式是相对()。 1.0 分 A、 刚性的 B、 强权政治 C、 柔性的 D、 刚柔相济 我的答案:D 25 北魏时期,以()为核心的南部,相对北方生活环境优越的多。 1.0 分 A、 南京 B、 长安 C、 洛阳 D、 咸阳 我的答案:C 26 战国在春秋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升华,这体现在()方面。 1.0 分 A、 政治领导体制 B、 经济制度改革 C、 民族融合 D、 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 我的答案:A 27 西晋王朝的起止时间是()。 1.0 分 A、 公元 165-公元 316 年 B、 公元 265-公元 316 年 C、 公元 165-公元 216 年 D、 公元 265-公元 416 年 我的答案:B 28 下列成书规模最大的著作是()。 1.0 分 A、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 B、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C、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D、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我的答案:C 29 ()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最为重视的。 0.0 分 A、 辞章 B、 考据 C、 义理 D、 观点 我的答案:A 30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的作者是()。 1.0 分 A、 王明珂 B、 拉铁摩尔 C、 黄仁宇 D、 翦伯赞 我的答案:B 31 秦朝末年,起义军攻入咸阳后,命令火烧阿房宫的人物是()。 1.0 分 A、 项梁 B、 项羽 C、 刘邦 D、 范增 我的答案:B 32 东晋的第三代皇帝,庙号显宗的皇帝是()。 1.0 分 A、 司马睿 B、 司马衍 C、 司马昭 D、 司马师 我的答案:B 33 “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1.0 分 A、 惠施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公孙龙 我的答案:C 34 后稷是()之子,后来受封在陕西一带。 1.0 分 A、 姜原 B、 简狄 C、 颛顼 D、 黄帝 我的答案:A 35 关于年鉴学派,描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 A、 产生于法国 B、 认为历史是由精英人物创造的 C、 强调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 D、 历史的变化要在很长时间里才能凸显 我的答案:B 36 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年代跨越()。 1.0 分 A、 公元前 140-87 年 B、 公元前 104-87 年 C、 公元前 104-78 年 D、 公元前 140-78 年 我的答案:A 37 关于马家窑文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 A、 彩陶文化比较发达 B、 距今 5000 到 4000 年左右 C、 位于黄河上游 D、 马家窑文化晚于齐家文化 我的答案:D 38 在刘邦第一批分封的诸侯王中,淮南王是()。 1.0 分 A、 韩信 B、 彭越 C、 英布 D、 樊哙 我的答案:C 39 东晋是由()建立的。 1.0 分 A、 司马炎 B、 司马睿 C、 司马绍 D、 司马衷 我的答案:B 40 西魏的首都是()。 1.0 分 A、 南京 B、 长安 C、 洛阳 D、 咸阳 我的答案:B 41 从文献上看,中国内地汉人与西域的交流最早与()有关。 1.0 分 A、 张骞 B、 霍去病 C、 霍光 D、 文成公主 我的答案:A 42 我国自 1949 年建国以来,首次以项目招标形式来做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是关于()问题。 1.0 分 A、 氏族社会分期 B、 夏商周的断代 C、 佛教东来 D、 古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我的答案:B 43 西周时期是从()建国开始的。 1.0 分 A、 周厉王 B、 周成王 C、 周穆王 D、 周武王 我的答案:D 44 东汉社会的民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点,分别是()。 1.0 分 A、 匈奴问题和西域问题 B、 匈奴问题和突厥问题 C、 突厥问题和西域问题 D、 匈奴问题和鲜卑问题 我的答案:A 45 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开始设立的。 1.0 分 A、 魏晋南北朝 B、 东汉 C、 西汉 D、 隋朝 我的答案:D 46 汉武帝从平民布衣中选取()为相,开启了中国君与相关系的先例。 1.0 分 A、 公孙策 B、 霍去病 C、 晁错 D、 公孙弘 我的答案:D 47 龙山文化的典型主要是陶器制作精巧,以()著称。 1.0 分 A、 白色 B、 黑色 C、 彩色 D、 青色 我的答案:B 48 关于大溪文化,描述错误的是()。 1.0 分 A、 位于四川 B、 文化遗存以红陶为主 C、 以小麦种植为主 D、 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我的答案:C 49 按产生的先后时间顺序,下列汉字类型排列正确的是()。 1.0 分 A、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 甲骨文、金文、楷书、篆书、隶书 C、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D、 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我的答案:A 50 我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是()。 0.0 分 A、 夏小正 B、 天官书 C、 三统历 D、 太初历 我的答案:D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战国时期的变法加强了所有贵族们的权力。() 1.0 分 我的答案: 2 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 450-221 年之间。() 1.0 分 我的答案: 3 据记载,西汉王朝大概持续了 250 年。() 1.0 分 我的答案: 4 鲜卑族人原本是农耕民族,所以具备汉化的条件。() 1.0 分 我的答案: 5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出现的是各民族割据的现象,但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统化的倾向。() 1.0 分 我的答案: 6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格区分嫡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0 分 我的答案: 7 土地制度的性质并不能直接决定王朝国家发展的性质。() 0.0 分 我的答案: 8 伏羲氏时期很可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1.0 分 我的答案: 9 与周王关系的亲疏关系会决定分封地区的远近和好坏。() 1.0 分 我的答案: 10 中国每个朝代对“九州四海”的理解基本没有变化。() 1.0 分 我的答案: 11 现代人是从晚期智人发展而来的。() 0.0 分 我的答案: 12 汉武帝时期,曾在中央地区设置许多郡国学校来促进人才培养。() 1.0 分 我的答案: 13 现在的美洲文明主要是对印第安文明的发展。() 1.0 分 我的答案: 14 武丁时期的迁都,商朝从一个移动的王朝过渡到了一个定居的王朝,开启了中国王朝建立的新模式。() 1.0 分 我的答案: 15 汉朝在北部地区修筑长城时,控制了河西走廊,并修筑了张掖、武威、酒泉和敦煌四个郡。() 1.0 分 我的答案: 16 中国古代的传说可分成炎帝和黄帝之间、尧舜禹时代这两个阶段来看待。() 1.0 分 我的答案: 17 在古代,土地是中国家庭生存的命脉。() 1.0 分 我的答案: 18 考古学测定年代,一般使用碳十四技术。() 1.0 分 我的答案: 19 依赖于法家思想的“法术势”,秦始皇用军事战争建立国家,但力图通过实施仁政来建设国家。() 1.0 分 我的答案: 20 宋齐梁的统治阶级都出生高等世族。() 1.0 分 我的答案: 21 刘邦之后,进入到了吕后统辖的时代。() 1.0 分 我的答案: 22 南北朝时期,南方由于战乱较少,相对稳定,因此思想文化带有浪漫主义情调。() 1.0 分 我的答案: 23 山顶洞人的产生距离今天约一万年左右。() 1.0 分 我的答案: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到了南朝时期,士族由于自我封闭导致逐步没落。() 1.0 分 我的答案: 25 轻徭薄赋、三十税一是西汉初年的税收制度。() 1.0 分 我的答案: 26 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向着一统性的发展态势。() 1.0 分 我的答案: 27 唐长孺先生是我国魏晋南北朝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1.0 分 我的答案: 28 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 1.0 分 我的答案: 29 周朝统治的时间大约持续了约 360 年。() 1.0 分 我的答案: 30 关陇贵族集团是宇文泰统辖的核心。() 1.0 分 我的答案: 31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的主要形式是地主庄园经济。() 1.0 分 我的答案: 32 据官方户口统计的记载,魏蜀吴三国中人口最少的是蜀国。() 1.0 分 我的答案: 33 叔孙通是东汉后期士大夫代表人物之一。() 1.0 分 我的答案: 34 周朝的统治方式是分封制。() 1.0 分 我的答案: 35 政治体制和人事安排不当,导致了西晋王朝的皇权被分解。() 1.0 分 我的答案: 36 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是吴国。() 1.0 分 我的答案: 37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出自垓下歌。() 1.0 分 我的答案: 38 相比欧洲,中国古代社会平民与贵族的转换是比较频繁的。() 1.0 分 我的答案: 39 由于东汉的皇帝许多都太小,所以皇后、皇太后的势力比较强大,尤其是太后。() 1.0 分 我的答案: 40 到北宋时期,中书是负责军事,枢密是负责行政。() 1.0 分 我的答案: 41 商人来自内地,周人来自海边。() 1.0 分 我的答案: 42 盘庚迁殷是公元前 900 年。() 1.0 分 我的答案: 43 现代国内的学者比较认同魏特夫关于中国最终走向一统的原因分析。() 1.0 分 我的答案: 44 在三国鼎立中,魏国的地理条件是最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