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体育 2、课时:1 二、教学课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重视过程性的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 信心,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优化学 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帮助,增强了学生勇于挑战自 我.展示自我。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使 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 80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并通过“8”字接力游戏提高学生 跑的能力以及交接棒的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蹲踞式起跑对于活泼好动.富有求知欲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蹲踞式起 跑这一教材会显得枯燥无味。对此,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游戏:“8” 字接力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 蹲踞式起跑的重点是身体前倾,支撑有力。 “8”字接力的重点是交接棒。 教学难点: 蹲踞式起跑的重难点是起跑时蹬地迅速,摆臂有力。 “8”字接力的难点是弯道跑的技术动作要掌握。 教学准备: 1、在场地上画 4 个“8”字,以及标出各队顺序号和起跑线及终点线。 2、接力棒 4 根。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网络搜索法。 五、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上课情况。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注意事项。通过简单的师生对话来调动 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效果 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本次课所需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作为。 准备部分: 游戏鱼网,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出示互联网 /i?ct=503316480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两手约与肩同宽撑于起跑线后,两臂伸 直,肩微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预备口令发出后,后边支 撑腿稍抬,臀部和肩平或者稍高于肩,但是后边腿要弯曲,不要伸直,两眼视前方三米处,注意听枪响。枪响后 后脚快速瞪离起跑器,两臂快速摆动,身体前倾至 10 米处逐渐抬起,快速跑下去。 下面我就分别给同学们讲解示范着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各就各位” 听到口令后运动员放松的走到起跑线,屈体,两手撑地,有力腿在前,两脚依次蹬在起跑器上,后腿 跪在地面上;后腿膝盖和前脚足弓在一条线上,后腿膝盖和前脚足弓之间有 10 厘米的距离;两手拇指相对, 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两手约与肩同宽撑于起跑线后,两臂伸直,肩微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 两眼视前方半米处,注意听下一个口令。教师示范(并出示互联网搜索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C%E5%D3%FD%BF%CE%B6%D 7%BE%E1%CA%BD%C6%F0%C5%DC%B5%C4%CD%BC%C6%AC&in=2419&cl=2&lm=- 1&st=&pn=21&rn=1&di=127290414705&ln=336&fr=&fm=&fmq=1331858446640_R&ic=&s=&se=&sme=0&ta 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1&- 1&di127290414705&objURLhttp%3A%2F%2F97%2Fxydt%2FUploadFiles_9950%2F200805%2F20 080505164521633.jpg&fromURLhttp%3A%2F%2F97%2Fxydt%2Fshowarticle.asp%3Farticleid%3D 363&W640&H480&T10740&S120&TPjpg) 。学生认真观察,鼓掌。 第二个环节“预备” 师:预备口令发出后,后边支撑腿稍抬,臀部和肩平或者稍高于肩,但是后边腿要弯曲,不要伸直,两眼视前 方三米处,注意听枪响(出示互联网搜索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6%D7%BE%E1%CA%BD%C6% F0%C5%DC&in=9724&cl=2&lm=- 1&st=&pn=115&rn=1&di=137348119995&ln=928&fr=&fm=rs1&fmq=1331858610265_R&ic=&s=&se=&sme=0 &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15&- 1&di137348119995&objURLhttp%3A%2F%2F%2Fuploadfiles%2F201010259533685.jpg&fr omURLhttp%3A%2F%2F%2Farticle_print.asp%3Farticleid%3D1276&W600&H450&T8527& S338&TPjpg.) 。 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理解。 第三个环节枪响后: 师:枪响后后脚快速瞪离起跑器,两臂快速摆动,身体前倾至 10 米处逐渐抬起,快速跑下去(并出示互联 网搜索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6%D7%BE%E1%CA%BD%C6% F0%C5%DC&in=15711&cl=2&lm=- 1&st=&pn=177&rn=1&di=11621763990&ln=928&fr=&fm=rs1&fmq=1331858610265_R&ic=&s=&se=&sme=0 &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77&- 1&di11621763990&objURLhttp%3A%2F%2F%2Fzhuanye%2Fuploadfiles_7011%2F200711%2F 20071104111056465.gif&fromURLhttp%3A%2F%2F%2Fzhuanye%2Fzy1%2Fzy11%2F200711 %2F56359.html&W600&H209&T9496&S48&TPgif.) 。 接下来我们分成四个小组,各小组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学习蹲距式起跑动作,通过学习,我们要看那几 组学的最好,最棒! 学生在指定的区域听教师的口令进行学习,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练习,学习中,互相讨论;有的边示 范边读动作要领,并相互纠正,教师及时纠正各小组的错误动作。在一定时间后,各组练习两次后集合。 师:在刚才的练习中,各小组都能认真地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也能积极认真的参与学习,为了检验各 小组学习效果,接下去,按顺序各组派两名代表上来进行展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动作,并予以指正.先掌声 有请第一组两位代表上来展示。 第一小组两位同学上来展示起跑口令由教师下达,展示结束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主要讨论优点与不 足,教师给予引导,接下来各组依次进行。在全部小组结束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教师进行讲 解示范,学生边听边纠正动作。 第二部分: 游戏: “8”字接力 师:同学们今天学的很认真,下面我们将进行第二个内容,8 字接力。 “8”字接力的重点:身体重心 倾向圆心,内侧腿支撑身体,步伐较小,外侧腿用力蹬地,步伐较大内侧肩向下压,难点是传接棒得要领、 传接棒结合弯道跑动作连 游戏方法: 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并排画两组圆圈(每组两个)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成一路纵队 面队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图 8) 。各队第一人手持接力棒。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立即按规定路线绕过两个 圆,跑一个“8”字形回来把接力棒交给第人,自己站到排尾。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下面我们分组 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听到口令起跑,起跑不踏线 2、不得跑入圆圈内 3、沿“8”字,按规则先跑完的队为胜。 学生四路纵队听口令开始游戏。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第三部分:放松活动:兔子舞 师:今天同学们边县的都很好,学的也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与我一起放松一下。兔子舞,同学们会 吗 生;会。 师:那我们一起边喊节奏边跳起来,好吗? 生:好。 教师与学生边喊节奏边跳,气氛融洽 师:教师宣布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六、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内容,通过参加这次讲课, 。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紧贴教学对象,突出学 生这一主体;紧贴所教内容,把提高学生的技能作为目标;紧贴教学环境,把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 作为手段,从而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相互提高,大家始终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过程, 但与新课标的高标准相比较,本节课还从在诸多差距:一是对课的设计还不够完美,主要是自己讲的多, 组织练习多,纠正问题多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还不够,如在做蹲距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衔接练习时,可 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讨论讲评,这样效果会更好。二是对个别学生参与练习不积极的问题,不能及时激 发鼓励,三是二十分钟的片段教学还是第一次尝试,时间把握上有些不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自己要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