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多选: 1、政府要对(ABD)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督,协调消费者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利益矛盾。 A 消费对象 B 消费行为 C 消费时间 D 消费“尾部” 2、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 。 A 理论障碍 B 观念障碍 C 管理障碍 D 制度障碍 3、环境法的经济发展功能有(ABCD) 。 A 生产力发展功能 B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和调整功能 C 对经济发展的非理性的环境不良后果的控制功能 D 提供了中国经济的理性发展方向 4、意大利国家电网管理局(GRTN)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 。 A 给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进行认证 B 发放“绿色证书” C 进行交易登记 D 进口设备 5、立法保障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我国颁布了(ABCD )等法律。 A节约能源法 B清洁生产促进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促进循环经济法 6、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ABCD) 。 A 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B 国家的扶持力度要紧跟产业发展的进程 C 完善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D 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7、气象要素有(ABC) 。 A 温度 B 降水 C 风 D 雷雨 8、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ABCD ) 。 A 阳光经济 B 风能经济 C 氢能经济 D 生态经济 9、关于循环经济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各阶段起到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ABC) 。 A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B 第二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公众、中介组织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企业、公众、中介组织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D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政府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10、水污染可分为( ABCD) 。 A 石油污染 B 热污染 C 放射性污染 D 盐类污染 11、低碳经济是以(ABC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A 低能耗 B 低污染 C 低排放 D 低效率 12、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和影响有(AB) 。 A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下降 B 土地压力过大,加剧土地退化 C 土地生产率提高 D 可耕地增加 1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ABCD) 。 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调整能源结构 C 遏制奢侈浪费 D 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1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中,主要包括的技术有(ABCD) 。 A 精细生产技术 B 替代技术 C 减量技术 D 再利用技术 15、酸雨中绝大部分是(AB) 。 A 硫酸 B 硝酸 C 盐酸 D 醋酸 16、众所周知, (ABCD)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A 知识密集型 B 技术密集型 C 劳动密集型 D 产业密集型 17、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 (BCD)是土地茺漠化的主要原因。 A 自然原因 B 过度放牧 C 过度耕作 D 大量砍伐树木 18、下列有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思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 总结和吸取国处的经验和教训 B 完全靠自力更生 C 不仅要注重资源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而且要注重在社会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 D 以上都不对 19、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ABCD) A 海平面上升 B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C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D 影响人类健康 20、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B) A 欧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南极洲 21、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A 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 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 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 以上都对 2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A 加大科研投入资金 B 制定技术导向目录 C 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D 完善科技法规 2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AC) A 生产领域 C 消费领域 24、各国政府可以采取应对全球变暖的政策手段有(AB) A 直接控制 B 经济手段 二、判断 1、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误) 2、从 1995 年起,每年的 9 月 16 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 (正确) 3、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内力(正确))是指市场机制。 (错误) 4、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解决的是低碳经济市场领域的外部性问题,而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借助于政府 的力量。 (错误) 5、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正确) 6、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正确) 7、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正确) 8、臭氧(O3)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它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保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正确) 9、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错误) 10、替代技术就是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得以产生的技术。 (错误) 11、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 (错误) 12、意大利广泛使用低碳经济这个词汇。 (错误) 13、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正确) 14、如何解决排污权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将是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起步成败的关键。 (错误) 15、环保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环境政策与环境标准、环境法律法规是环保产业发 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正确) 16、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 17、 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正确) 18、1999 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证书”制度。每张证书有效期为 18 年。 (错 误 ) 19、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 20、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 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正确) 21、循环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将对环 境的破坏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确) 22、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 不可或缺的内容。(正确) 23、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 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正确) 2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正确) 25、低碳能源开发机制是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和前提。(正确) 26、新材料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 ,是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技术之间的应用型基础技术。(正确) 27、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 减少,甚至基本丧失。(错误) 三、单选 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 ,(D )即指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 A 认知性 B 可行性 C 可操作性 D 可承受性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 A 政策支持 B 法律保障 C 节能减排经验 D 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3、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是指(A) 。 A 替代技术 B 减量化技术 C 再利用技术 D 资源化技术 4、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的是(B) 。 A 恒温消费 B 经济消费 C 新领域消费 D 可持续消费 5、 (A)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A 太阳能 B 水电 C 火电 D 石油 6、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D) 。 A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B 大力发展风电 C 发展核电 D 发展火力发电 7、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的发明使煤炭一跃 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A 发电机 B 柴油机 C 汽油机 D 蒸汽机 8、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A) 。 A 人 B 政策 C 市场机制 D 自然 9、技术创新行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 。 A 创造性 B 天生性 C 逻辑性和偶然性 D 阶段性和层次性 10、 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C) 。 A 世界性的计划生育 B 控制人口规模 C 只顾发展经济 D 提高人口质素 11、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包括(D) 。 A 大气环境 B 水体环境 C 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 核污染 12、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B)倍。 A0.5 B2.2 C8 D10 13、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 C)种受控温室气体。 A4 B5 C6 D7 14、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A) 。 A 不受季节限制 B 方便便捷 C 没有区域局限性 D 经济环保 15、 (A)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 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 循环经济 B 低碳经济 C 可持续发展 D 绿色经济 16、 (C)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 A 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 B 注重开发新能源 C 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 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17、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D)左右。 A+18 B18 C-15 D+15 18、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 , (A)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A 认知性 B 可行性 C 可操作性 D 可承受性 19、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 (B)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A 石油 B 煤 C 天然气 D 太阳能 20、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氧 21、我国电动汽车产品的财税扶持政策的重心要向(A)领域倾斜。 A 消费市场 B 生产市场 C 研发部门 D 销售部门 22、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优点不包括(D) A 充分的清洁性 B 相对的安全性 C 相对广泛性 D 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 23、 (B)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A 太阳能光发电 B 太阳能热发电 C 光伏发电 D 风能发电 24、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A 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 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 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 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 25、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D) A 区域产业 B 城市基础设施 C 人居环境 D 社会生产 26、 (A)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A1992 年 B1993 年 C1994 年 D1995 年 四、简答 1、简述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 答:1、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2、国家的扶持政策要加强;3、建立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4、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划;5、优化油价政策。 2、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2、低碳观念淡薄,生活能耗、煤炭企业能耗节节攀升; 3、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4、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5、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6、节能及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滞后。 3、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 答:1、产生气候异常;2、增加二氧化碳排放;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4、加剧水土侵蚀;5、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 4、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哪些内容? 答:1、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2、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3、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4、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5、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是什么?P99 五、填空 1、SWOT 分析法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由美国大学 HWeihric 教授提出的。 2、中国的能源消费煤炭对的依赖程度很高,它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70%以上。 3、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填空 ) 5、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指的是各类资源在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循环流动 模式。 6、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传入我国,国内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循环经济并掀起了一股热潮。 7、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8、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 9、太阳能是首屈一指的绿色能源,其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 80 万千瓦。 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设计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可操 作性原则。 11、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医学心包疾病诊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白内障诊疗规范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度环保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 2025版油气勘探开发项目资产交易合同
- 2025房产中介公司员工绩效激励劳动合同示范
- 2025版商业综合体水电安装工程清工合同
- 2025版企业年度内容创作与编辑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城市公交充电桩建设与特许经营权合同
- 2025版电子信息产品订购合同范本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土地厂房租赁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合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2025广东茂名市信宜市供销合作联社招聘基层供销社负责人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明方向沉心落力干实事
-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核查流程规范
- 2025年北京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6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课件
- 烟酒行经营合作合同范本
- 施工优化: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
-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
- DGJ08-81-2015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