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特色优势,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建议_第1页
关于“依托特色优势,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建议_第2页
关于“依托特色优势,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建议_第3页
关于“依托特色优势,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建议_第4页
关于“依托特色优势,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依托特色优势,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建议 民进瓯海支部 瓯海区作为温州市城区的次中心,是温州市向西南拓展 的重要腹地,对促进和带动温州市的都市休闲产业、增强中 心城市的辐射力,聚集力和影响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进一步深化,拓展,提升瓯海区都市休闲产业,是推动我 区实现“ 一城四区“ 总体目标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对如何打 造都市休闲区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 都市休闲的概念和作用 都市休闲是指都市居民、商务群体在市区或者市区周边 进行的休闲活动和旅游活动,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以其紧 凑性( 近距离 )、经常性 (频繁出游)、贴近性(与生活相融) 将旅 游、休闲与生活紧密相连,都市休闲活动主要体现三个特征: 一是休闲活动主体的多样性。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等市民 群体、商务群体、旅游群体,他们或选择在假期、节日、周末 聚会,或利用商务商贸活动进行游玩,或专门前来观光旅游。 还有各种群体标志,如文化圈、行业圈、社交圈、同学会、老 乡会等带动着休闲产业发展。二是休闲活动地点的丰富性。 旅游景区、商贸购物场所、街巷、广场、公园、剧院、书店、酒 吧、乡村小院、郊外山水等都可以成为休闲旅游的地点。三 是休闲活动内容的品质性。往往贵精不贵多,求质不求量, 对服务最为重视,尤其是对交通服务,信息化服务,咨询服务 要求高。追求的是一种生活境界,生活常态,人们会选择一 两个点细细品味,用心领略和感受,这种休闲是从容的,所 追求的是生活质量。 都市休闲产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集聚与融合。都市休闲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就是集聚人 流,同时也是推动一、二、三产业以及各相关产业的融合和 对接。二是带动与提升。都市休闲产业能提升相关产业的发 展并带动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条上其它业态的发展,从而给我 区带来巨大的综合经济收益。三是品牌与形象。都市休闲产 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全区塑造“都市休闲 区域” 的旅游品牌形象, 从而提升我区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和谐与文明。发展都 市休闲产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突出对旅游者的人 文关怀和精神上的轻松愉悦。从而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老 百姓幸福生活指数。 二、我区都市休闲的基本状况和特色优势 我区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人文景观,省级泽雅风景名胜 区、仙岩省级风景区和省级茶山森林公园、西雁森林公园及 岷岗市级风景区等环抱整个温州市区,三垟湿地、温瑞塘河 水系遍布城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四连碓” 、始建于宋代 的“ 白象塔” 等人文景 观与山水景观融为 一体。近年来,都市 休闲活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为七方面内容:一是山水自然 风光休闲游。近年来,兴起了到户外运动热潮,利用节假日 到山水乡村吃农家乐,享受自然风光,徒步户外运动,放松 心情锻炼身体。二是主题公园休闲游。双休或节日携家人孩 子到类似于茶山温州乐园、五美景园等场所游玩,感受现代 时尚的游戏玩乐方式;三是体育健身休闲,利用体育场馆设 施和公园广场及各类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 四是文化休闲活动。利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歌 舞厅、书店、茶座、咖啡酒吧等公共文化休闲场所,开展读书、 下棋、看戏、唱歌、跳舞、上网、聊天、聚会等娱乐休闲活动。 五是商贸购物休闲。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去感受商场、街区 等现代都市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都市风光,去享受物质和 精神的双重愉悦。六是节庆休闲。全区开展“月月有活动,镇 镇有特色”的节庆活 动,通过一月丽岙花卉节、二月周岙挑灯 节、三月瞿溪“二月初一 ”节、四月梧田 读书节、五月茶山杨梅 节、六月仙岩“绿” 文化 节、七月郭溪红 色旅游节、八月新桥广 场文化节、九月白云山休闲旅游节、十月泽雅农家乐美食节、 十一月三洋瓯柑节、十二月塘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让市民 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七是农业观光休 闲。近年来,形成了白云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泽雅库区瓯柑 生态园、丽岙花卉长廊等以生态观赏、自由采摘为特色的农 业观光休闲的活动场所,为市民休闲观光增添了绚丽的风景 线。 目前,我区已经形成的都市休闲的产品还很单一,只偏 重于传统的郊区山水旅游,在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古村落生 态休闲旅游、商务购物休闲、节事、体育、教育、文化休闲等 新业态的产品的开发方面还远远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没有形成休闲产业链,六大要素既吃、住、行、游、购、娱 的配套设施不足,衔接不流畅,各个环节服务的监管不力。 2、休闲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合理的功能分区,没有合理的 休闲空间的建构,没有流畅的旅游线路设计以及与相关产业 的最优化配置。3、没有形成产业化。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 餐饮业、娱乐业、商贸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4、休闲产业缺乏品牌和项目支撑。 三、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建议 都市休闲产业是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山水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以及城市化建设为支撑发展起来的。因此,打造都 市休闲区,重点有四方面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编制都市休闲区的实施方案。一要编 制都市休闲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以“打造都市休闲空 间,完善都市休闲产业,装备都市休闲产品”为总体目标,以 休闲产业项目为重点,确立都市休闲区形象。科学合理布局, 构建三个空间,依托居民小区的休闲空间,既利用各村镇、 街道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完善文化活动和商业场所建 设,创造一个便利性、舒适型、主题性和个性化、乡野化的休 闲空间,打造新式的“ 休闲社区” ,通过组织 休闲活动来促进 社区的活力,通过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社区休闲文化的建设。 依托商业街区的休闲空间,以瓯海城市中心区和温州火车南 站为核心,以城市主干道南塘大道、瓯海大道、104 国道为三 大商贸业黄金拓展带,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经济、 总部经济,形成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商务中 心,打造现代化商贸休闲空间,让外地观光的游客,向城市 标志物所在空间聚集,向城市的特色街区聚集,向城市的特 色餐饮娱乐空间聚集。依托景区景点的休闲空间。一要以环 大罗山、三垟湿地、泽雅、以及温瑞塘河沿岸的旅游资源为 重点,开发生态旅游、瓯越文化、休闲游憩、山水观光等产品, 打造具有瓯海个性和特色化的旅游景点休闲空间。二要编制 山坡地利用和保护规划,利用我区山坡地的资源,开发休闲 产业项目。编制环大罗山规划,挖掘罗山文化,发展生态休 闲旅游。 2、强化产业特色,打造经典休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 休闲旅游产品切忌贪大求多,要在精致和深度上做文章,以旅 游者的需求和体验为导引,将文化、艺术、美学、传统、时尚 等元素灵活运用其中。一是以大罗山、茶山、仙岩山水文化 为主题,打造“环大 罗山文化休闲区” 。利用弘一法 师曾驻赐 茶山宝严寺、仙岩伏虎寺等历史古迹,挖掘宗教文化。建设 “茶山文化休 闲一条街 ”,整合茶山旅游板 块。利用朱自清文 章绿的影响力,挖掘历代诗人留迹仙岩、茶山的名篇诗句, 打造“诗山 ”旅游品牌。二是以 泽雅“纸山文化”为主题,打响 “中国纸文化 ”旅游品牌。利用 “四连碓”、水碓坑村和黄坑村 古村落等国家级文保单位,建设集参观、展示、休闲、体验为 一体的“中国古法造纸文化园” ,打造“纸山文化”旅游品牌。 三是以三洋湿地自然风光游为主题,打造温州“都市绿心” 。 建议建立大型湿地旅游服务中心,在建筑风格、交通组织、 民俗风情等方面逐步恢复温州水乡生活的传统风貌,建设具 有水乡风情的特色城镇。四是以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古 镇、 “琦君 ”名人文化、古迹人文景 观及传统 集市等古风民俗为 核心资源,构建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区。五是以“美 食街”为主 题,加大 “美食街”建设力度。继续加大组织实施力 度,加快泽雅农家乐一条街建设,在现有镇中心初步形成的 餐饮业进行整改,形成特色,在现有自发的基础上提升品位, 鼓励和引导经营者创造品牌和特色菜,提高市场发展能力; 同时,拓展“美食街 ”区域,在大罗山周 围区域,如仙岩、三垟、 大学城等地形成别具特色的餐饮业。六是以农业观光为主题, 精心培育现代都市农业。优化发展花卉、瓯柑、杨梅、蔬菜等 优势产业,规划建设融田园文化、农业艺术、历史农耕为一 体、具有农业产业特色的观光园区,加快启动丽岙花卉集散 中心、茶山杨梅观光园、泽雅瓯柑观光园、潘桥现代蔬菜基 地、叶同仁堂中药村休闲园等十大农业观光休闲项目的建设。 主打茶山“中国杨梅之 乡” 品牌和丽岙“浙江省十大特产花卉 乡镇”的品牌, 办好独具 农业特色的节庆活动,加快发展农业 观光休闲产业。 3、加快城市化建设,发展商贸购物休闲产业。以瓯海新 型城市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结构, 打造商贸购物都市休闲区。一要依托温州火车南站加快打造 站前商业发展轴。以站前区成为温州新的核心商圈为契机, 规划好配套休闲项目,实现商贸购物休闲功能,形成都市购 物休闲集聚区。二要依托城市中心区加快打造新城商务中心。 将新城商务中心和总部经济园、站前区相联接,大力发展楼 宇经济、总部经济、努力形成集通信、金融、咨询、休闲等多 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加快商务中心一、二、三期 商务楼开工建设,逐步形成瓯海新城商务休闲中心集聚区。 三要依托城市主干道加快打造三大商贸业黄金拓展带。要充 分利用南塘大道、瓯海大道和 104 国道交通优势,加快这些 区域的商贸地块开发建设和传统商贸业改造提升步伐。在南 塘大道沿线致力打造商住广场集聚区;在瓯海大道沿线致力 打造汽车文化精品街;在 104 国道沿线致力打造时尚家居一 条街,逐步形成文化时尚消费的精品街集聚区。四是全力推 进西部交通网建设,着力形成内畅外联的交通疏导体系。为 打造都市休闲区提供交通设施保障。五是要着力加强市政设 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积极策应都市休闲区建设。 4、深挖文化内涵,引领体育文化休闲产业。一是要充分 挖掘利用塘河文化,加快塘河文化规划建设,推进塘河沿岸 休闲公园、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南白象塘河文化展示 馆建设。加快形成塘河流域旅游休闲的热点。二是要以红色 基地为主体,打响“ 红色旅游” 品牌。加 强中共浙南一大会址、 温州和平解放谈判旧址景德寺、天长岭抗战旧址、郭溪燎原 社等党史胜迹和革命史迹的建设和管理,着力做好我区红色 旅游的规划和宣传,发展红色旅游。三是加快推进体育休闲 场馆建设,抓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加快瓯海体育中心项目 的建设,普及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四是抓好群众文化事业, 积极推进各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 ,继续开展“共同的家 园” 文化系列活动,精心 组织“ 一月一节庆 ”活动,培育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