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施工标准规范_第1页
hfc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施工标准规范_第2页
hfc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施工标准规范_第3页
hfc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施工标准规范_第4页
hfc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施工标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FC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施工标准规范 网络建设是基础,是各类业务稳定、快捷运行的根本保障。因此,网络施工各个环节、 器材的布设要以“整齐、美观、安全、隐蔽”为原则,做到布局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 5.1、用户安装 5.1.1 明线安装 1、进户线采用 75-5 电缆敷设,安装要横平竖直,电缆必须统一由阳台或窗户同一侧 垂直向下放线。 2、各楼层的电缆要按顺序排列整齐,采用钢钉铁线卡固定,每层必须由三排以上线卡 固定,两排线卡之间的间距要在(30-50)厘米。 3、75-5 电缆进防雨箱处线卡要适当加密,线卡要排列整齐。电缆拐角处,距拐角 4 厘米处两头要钉线卡固定。 4、固定线卡的钢钉要钉到底,保证电缆固定牢靠,防止钢钉脱落。 5、用户室内走线和终端位置要征求用户的意见,电缆走线要整齐、隐蔽、按 50 厘米 卡距固定,拐角处按 4 厘米两头固定。终端盒必须安装端正,且标志统一朝上。 6、终端接线时,避免短路,要用刀子分别拨开外护层和铝塑复合层,将屏蔽层铜丝拧 在一起,再接至终端盒上,严禁一刀切的做法,损伤屏蔽层。 7、进户线在防雨箱的一侧,用打号笔在距 F 头 10 厘米处,按规定打进户号码两个。 8、水平过户线要按线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铁卡和射钉组合固定,卡距 50 厘米。 9、水平过户线敷设要根据楼栋的具体情况,选择距地面 3 米至 4 米间较合适的位置。 在固定前要划出水平标线,整楼水平过户线必须横平一致,若需上下错位时尽量找隐蔽处, 不得上下随意错位,确保线路的美观。 10、单根线缆射钉在下、线缆在上。两根电缆用一排射钉、两排铁卡上下固定。3 至 4 根线缆贴墙面与铁卡上下分别绑扎固定,绑扎处贴近射钉。 11、同一栋楼的水平过户线要统一在射钉的一侧,线缆间距必须一致。 12、明装用户分支、分配器必须安装在防雨箱内。 13、防雨箱安装时必须使用四个胀塞固定牢靠,胀塞螺丝要上到位。 14、防雨箱要位于水平过户线以上 1520 厘米处,且整楼要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 15、所有电缆必须从防雨箱的一侧进线,要预留防水弯。电缆由下至上按顺序进入到 防雨箱内,确保整齐美观;防雨箱进线不得多于 12 根(进户线) 。 16、用电锤在用户家打眼时,应征求用户的意见,确定钻眼的位置。在穿透最后一道 水泥墙皮时,应适当用力,不得强行用力造成大面积墙皮脱落。 17、施工过程中,不得将墙面弄脏,施工完毕后墙面、楼板做补洞处理,并将现场打 扫干净。 18、水平过户线拐弯时,线缆不能打死折。 19、F 头制作必须认真、到位。75-5、75-9F 头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将外护套先切除, 屏蔽层剥开后铝箔与介质一起切除,要保留完整的屏蔽丝,插入 F 头卡紧固定环。 20、压式-5F 头必须压到位,75-9、75-12 电缆必须加装针芯,各类铝管电缆做接头时, 切除外护套留有 1 厘米屏蔽管,切除介质留有 2 厘米同轴芯线,装好 F 头,用扳手卡紧 F 头前半部分,转动后半部分上紧为止,芯线不能有划伤。 21、在楼道内进行用户安装时,水平过户线按以上规定在楼外敷设,楼道内的线路必 须用 PVC 管或线槽加以保护,水平管(线槽)应固定在距房顶或楼梯下 20 厘米处。垂直 PVC 管(线槽)要固定在楼道中间,管(钉)卡间距为 50 厘米。拐角处,按 10 厘米加管 (钉)卡固定,2 厘米的 PVC 线槽距离 30 厘米固定,4 厘米以上 PVC 线槽按两排 30 厘米固 定。 22、楼栋输入线、水平过户线要在两头,距离 F 头 10 厘米处,用记事贴纸表明去向、 来向,用透明胶带缠绕三层保护。 23、楼道内安装防雨箱必须安装在每层楼侧墙距房顶 30 厘米处,且每栋楼要统一在一 个位置。 12.1.2 暗线安装 24、暗线施工要保证电缆的完好,不得用力过大拉伤电缆。 25、暗线施工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 26、预埋管线不允许做接头。 27、吊顶施工,所有线路有桥架必须走桥架,如不走桥架,先是延墙面固定,如不具 备墙面固定条件,则延吊筋绑扎固定,分支分配引出后要按照规范固定,吊顶内不安装防 雨箱(与用户单位沟通协商确定) ,其他情况安装防雨箱。 28、竖井施工按 50 厘米卡距固定缆线,竖井内走线,引出后要加装防雨箱。 29、75-5 电缆进户线要全部加标码,用打号笔在距 F 头 10 厘米处,按规定打进户号 码两个。 30、楼栋输入线、水平过户线要在两头,距离 F 头 10 厘米处,用记事贴纸表明去向、 来向,用透明胶带缠绕三层保护。 5.1.2 散户安装 31、散户安装时,要注意信号源的选取,合适使用分支分配器件,按照施工规范执行。 5.2 外线架设 5.2.1 杆路架设 32、架设线路必须采用 22 平方毫米截面积的钢绞线架设。 33、杆上架设线路在无路口的情况下必须架设在距地面 5 米的高度,遇有路口过街必 须架设在距地面 7 米以上的高度,并且保持与供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34、架设钢绞线 500 米为一段,要与前一段线路断开绝缘。 35、线杆上架设包箍时,应根据线杆的尺寸选择相应规格的包箍和螺杆,包箍螺杆一 定要紧到位。 36、在不使用钢绞线回头(U 型拉环)时,制作钢绞线接头必须用两个 U 型线卡固定, 间距 10 厘米,并要将螺丝紧到位。 37、钢绞线断头必须用扎线绑扎结实,避免钢绞线松散开。 38、缆线挂钩间距为 50 厘米悬挂一个,并且在每个线杆处要悬挂标示牌;过街处挂在 中间,悬挂夜光标示牌。 5.2.2 墙体敷设 39、楼与楼之间架设电缆高度必须在 5 米以上,钢绞线要固定在拉板上,拉板必须安 装在楼栋侧墙一米以上处,并由膨胀锣栓加以固定。 40、在整个小区内要做到连楼线高度一致,每栋楼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做到整齐化一、 横平竖直。 41、缆线挂钩间距为 50 厘米悬挂一个,墙体用铁卡和射钉组合固定,卡距 50 厘米。 42、在墙面上敷设的光、电缆,必须悬挂标示牌,并且每单元悬挂,侧墙面悬挂一个。 43、上楼线必须把钢绞线用膨胀螺栓固定拉板在楼顶和二楼之间,然后将电缆用扎线 绑扎在钢绞线上,扎线间距是 50 厘米,线头平整。 44、楼顶敷设线路按水平过户线的标准固定,规整牢靠。 5.2.3 管道敷设 45、地沟廊道内走线,要将线缆按水平过户线标准固定在廊道的侧壁上。 46、廊道走线、管道走线,遇有电缆(检查)井,不得直接穿越,要将线缆按水平过 户线标准固定在廊道的侧壁上,并在缆线上悬挂标识牌。 47、电缆出地要由电缆井向建筑物埋设 60 毫米至 80 毫米塑料管,埋设深度必须 在 1.2 米以上,塑料管出地后,要挨紧支撑物,所立钢管必须贴固定在电杆或建筑物上。 48、 挖沟深度在 1.2 米以上,砌井为深 1.5 米、宽度 1.2 米。手孔井(过线孔)为 50*50*50 厘米。 49、地沟内敷设线缆与其他线缆交错时须保持 20 厘米距离,必须加绝缘保护套。 5.2.4 其他 50、架设电缆和光缆时,长度必须丈量准确,不准随意剪断,多余的缆应整齐地盘绕 在余缆架或放大器箱上。 51、余缆架要固定在与钢绞线水平的位置并且安装端正,螺杆紧好以防滑落,墙面要 用相应的墙面余缆架,用胀栓固定。 52、线路穿越变压器时,要用绝缘塑料管做好绝缘保护,高压侧管子应在高压电杆处, 低压侧应超出低压杆 1 米以上,并要在高压侧对塑料管进行捆绑式加固。 53、在钢绞线上挂电缆时,一排挂钩最多挂两根线缆,同一条线路有三条以上电缆时, 必须另用电缆挂钩分别固定。 54、线路进入住宅区后,必须沿墙面进行敷设,楼栋侧墙走线必须按水平过户线的方 式对电缆进行固定,不得用钢绞线挂设。 55、栽设线杆,必须挖够杆坑的深度(1.2 米) ,转角处必须有地锚、拉线。 5.3 光机、放大器的安装 56、光机、放大器必须安装在放大器铁箱内,铁箱要安装端正。 57、安装在侧墙距地面 3 米以上较合适的位置,线杆上的铁箱要安装在隔离横担上, 铁箱要面向公路,并且距线杆 30 厘米,距地面 4 米左右(50 厘米) 。 58、所有光机、放大器输出短线必须使用 75-5 电缆压式 F 头制作。 59、光机、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线路要在距线杆 30 厘米处,从钢绞线上垂直、整齐地用 扎线绑扎下来,扎线间距 30 厘米,按顺序进入铁箱,并要固定牢靠,美观。 60、所有光机、线路放大器在安装完毕后,须做好接地处理。做好防锈措施,地线沿 线杆间隔 1.5 米做好固定。 61、进入光机、放大器的电缆要排列有序,光机、放大器处多余电缆不得随意剪断, 要按顺序整齐地盘绕在放大器铁箱上。电缆进箱长度应控制在(30-50)厘米,若光机、放 大器处有光缆接续盒,必须先盘绕电缆,然后再将光缆盘绕在铁箱上,便于今后光缆熔接 工作。 62、光机、放大器电源线必须使用 2.5 平方毫米截面积的橡胶电缆。与架空电源线的 连接处必须缠绕五圈以上,并做防水弯,然后包好胶带。 63、电源线须用三芯导线,一芯用作接地线,电源插座应悬挂处理,以免漏电。 64、光接收机必须安装在机架上。 (墙面机架或箱内机架固定) 65、光机、放大器盖要拧紧,箱盖要锁好。 66、施工完毕后,若是明装分支分配形式的必须记录有每个放大器的输出电平。 67、串接形式的不但记录每个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而且记录每一串末的终端电平,暗 线并联要记录每户终端电平。 12.4 光缆敷设 68、架设光缆时需按每盘上的顺序编号, (红色) 、(绿色)端。沿确定的路由 顺序布放,并保证前盘光缆的(绿色)端要和后一盘光缆的(红色)端相连,从而保 证接续时两光纤端面模场直径基本相同,使熔接损耗值达到最小。 69、架空或井下光缆布放。在施工中注意不能猛拉和发生扭结现象。一般光缆可允许 的拉力约为公斤,光缆转弯时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光缆外径的 倍,施工布放时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倍。为了方便由于光缆放置于路段 中间,离线杆或井口约米处,向两反方向架设,先架设前半卷,在把后半卷光缆从盘 上放下来,按“”字型方式放在地上,然后布放。 70、在光缆布放时,严禁光缆打小圈及折、扭曲,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对讲机,采用 “前走后跟,光缆上肩”的放缆方法,防止打结,注意用力均匀,牵引力不超过光缆允许 的,瞬间最大牵引力不超过。 71、架设时,在光缆的转弯处或地形较复杂处应有专人负责,严禁车辆碾压。 72、架空布放光缆使用滑轮车,在架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