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碳汇林业、关注浙江模式_第1页
发展碳汇林业、关注浙江模式_第2页
发展碳汇林业、关注浙江模式_第3页
发展碳汇林业、关注浙江模式_第4页
发展碳汇林业、关注浙江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发展颇得风气之先的浙江,在发展碳汇林业上又一次 成了先行者,探索了温州、鄞州、临安等不同模式。在坎昆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 前,浙江省林业厅组织“应对 气候变化、 发展碳汇林 业” 专题采访,中国 绿色时报 记者全程参与,为读者解析 发展碳汇林业 关注浙江模式 京都议定书签署后,从哥本哈根到坎昆,世界气候大会背后的 国际博弈越来越紧张。谁能拥有更大的减排空间 ,谁就拥有更多的话 语权。当工 业减排面临技术极限和经济发展挑战 的时候,各国纷纷转 向挖掘林业碳汇的潜力。在哥本哈根会议中,林业已成为应对气候变 化的重要议题之一。 造林增碳是有效且可持续的减排方式,各地政府、林业部门已不 同程度地开始了碳汇造林行动。浙江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已采取各 种行动,出现了温州、鄞州、 临安等不同模式,共同推动着浙江林业碳 汇发展的进程。 对于浙江碳汇林业的发展目标,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说,林 业碳汇作为新生事物正逐渐被社会接受,最终将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 动。以公益化引导市场机制,全社会共同参与是浙江林业碳汇的发展 目标。 温州:瞄准无形资源 建有形碳汇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温州人用 超前的眼光,在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一步。如今,一个新的发展 机遇进入了温州人的视线,这就是林业碳汇。 2008 年,碳汇造林项目在温州全面启动,申请建立了中国绿色碳 基金温州专项,温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碳基金专项的地级市,并制 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碳汇林业发展的意见。 两年来,温州市发展林业碳汇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在苍南县建 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首个标准化造林基地,在文成县建立了全国首个 森林经营增汇项目,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森林增汇项目的技术操作规程。 碳汇林在温州找到了发展的沃土。截至目前,中国绿色碳基金温 州专项已筹集资金 1800 多万元,建成了 3 万多亩林业碳汇项目区, 并开展了 2 万多亩森林碳汇经营项目。 温州参与碳汇造林的队伍不断壮大,人员不断增加,温州的企业 家们更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林业碳汇。随着低碳小区,低碳市场的出现, 全市形成了浓厚的社会参与氛围。温州市林业局局长徐顺东介绍,每 一位加入到林业碳汇队伍中的人都有一个故事,大家都朝着绿色的目 标努力。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教师刘谨组建了一支宣传林业 碳汇的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 40 多人参与。他坚信:行动改变思想。 从 2009 年“地球 1 小时 ”活动开始,他 带着志愿者们已经在 4 所学校 开展了碳汇宣传。同时,通过在社区开展小额购买碳汇活动,目前已 经有几千人参与进来,捐款从 50 元到 500 元不等。人们了解到植树 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直接手段,将碳汇理念融进了生活。 徐顺东说,CDM 项目在中国的实施成本太高,操作规程复杂。我 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规程,努力将碳汇理念融入资本市场。 善于抓住机遇的温州人已经给出信号,他们看中的是林业碳汇的 未来趋势。 鄞州:从公益出发,倡导社会参与 今年 3 月,鄞州区启动了“森林鄞州”建设工程,号召发起成立中 国绿色碳基金鄞州专项,这是全国首个县级政府在发展碳汇林业中迈 出了步伐。 鄞州通过各级媒体发布公告,公开征集鄞州专项发起单位,热情 邀请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加入林业碳汇事业。将全区 50 强企业和 50 佳 企业列为发起单位的重点邀请对象,对全区 3000 多家规模以上的企 业全面发动。并且规定碳汇造林充分尊重捐资人意愿,企业捐款 50 万元以上的可以冠名。同时,宁波市、鄞州区的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纷 纷以个人名义带头捐资。 目前,鄞州专项已筹集 7599 万元碳汇资金。雅戈尔集团等 500 多 家企业参与捐资,捐款 50 万元以上的企业 77 家,同时吸引了 1 万多 人参与。 多年来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的雅戈尔集团捐资 500 万元。集团党委 副书记钟雷鸣说,环境生态改善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捐助碳汇基金 是企业回报社会的新方式。主做房地产开发的国骅集团出资 150 万元 建碳汇林。这个有 20 年房地产开发资历的民营企业,在生态化住宅 方面做了许多的探索。他们的态度是:付出的代价可能大一些,但必 须要重视生态环境,这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 “设立碳基金是 为 了营造更多碳汇林。 ”宁波市鄞州区农林局局长 朱良华说。 全区百万亩的林地绿化已达到饱和,可供碳汇造林的荒山不多, 所以,鄞州锁定了有 80 万亩平原绿化空间。鄞州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森林鄞州”建设中的山地造林、交通干线两侧绿化、主要河道两岸绿 化、村庄绿化、森林 经营等林业碳汇项目。全区将每年投入 3 亿元,其 中区财政安排 1 亿元、各镇(乡)配套 1 亿元,社会投资 1 亿元,连续 五年 15 亿元资金投入,用于城镇、村庄、道路为主的平原绿化。 鄞州的碳汇造林项目委托浙江农林大学进行碳汇造林项目设计 和碳汇计量工作,严格按照碳汇造林项目管理。 目前,鄞州已经逐步建立起政府导向投入、企业主体投入、社会 广泛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让碳汇造林从公益出发、回馈社会,效益 更长远。 临安:基地示范,碳汇监测量化 碳汇量化才能实现交易,这就要求林业碳汇更具科学依据。 2008 年,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资建造的中石油毛竹碳汇项目 落户临安市藻溪镇,共营造了毛竹碳汇林 715 亩。这也是全球第一个 毛竹碳汇林。 据测算,这一碳汇林项目 20 年内累计可吸收二氧化碳约 2.2 万吨, 平均每年吸收 1100 吨。同时每年可提供 3500 个工日的用工机会,促 进当地林农就业。6 年后留笋养竹,隔年采伐,还可带来约 450 万元 的经济收益。 林业碳汇上升到可操作层面,需要权威的单位来进行监测。坐落 在临安市的浙江农林大学,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碳汇林业的研究。学 校建立了专门的生态学实验室,通过固定监测样地,实施碳储量变化 动态监测,以及项目期造林活动,森林管理活动和与温室气体排放有 关的活动记录监测。今年,浙江农林大学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林业碳汇 计量与监测资格。 临安市与浙江农林大学签署了共建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战略合 作协议,编制了全国首个碳汇林业建设总体规划临安市碳汇林业建 设总体规划,并开展了碳汇造林和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 中国绿色碳基金会向临安市 10 户农户颁发了全国首批“林业碳 汇证”。碳汇证上标明碳汇林的林地权属、林木现状和经营状况等信 息。实际上是通过森林经营,提高碳汇增量。给农民的林地在传统经 营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加值。 研口村村民张良华是获得“林业碳汇证”的农户之一,他在承包的 600 多亩杉木林里套种毛竹,初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