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低谷期_第1页
如何走出低谷期_第2页
如何走出低谷期_第3页
如何走出低谷期_第4页
如何走出低谷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如何走出低谷期 这一轮中国的探底和调整应该会 比 2008 年深,会比 1997 年深,无法再 通过推诿逃避或寅吃卯粮就可以轻松过 关。接下来可能会有三个疑问:第一, 中国探大底时期会有多痛苦?第二,为 什么痛苦期是十年,而不是一两年,三 五年?第三中国通过怎样的改革才能走 出来? 中国论文网 /5/view-4860800.htm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若发生危机, 中国人未来 35 年的生活会痛苦到什 么程度?本人借用一位知名企业家的话 来回答中国人的生活未来能够温饱就 不错了。 旧平衡无以为继后,必须要寻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新的平衡。这个过程就是先经济金融危 机,再经济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的调整, 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调整的过程就是 改变习惯的过程,适应现实变化的过程, 注定不会是舒服的,或者说难免是痛苦 的。 重建新平衡 建立物质新平衡的方法有:提高 资源使用效率;更低的物质消耗水平; 更合理均衡的财富分配。提高资源使用 效率包括新能源(潜力最大,能够提供 无限干净能源的是氢核聚变) 、新材料; 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循环;提高效率,降 低交易和流动环节的损耗,互联网扮演 重要角色。因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仅是 量变,如果仍不足够再平衡,只能降低 中国人均的物质消耗水平,以达成低水 平的可持续平衡,如果不主动,就会以 危机的方式被动平衡。 然而,一旦涉及更合理均衡的财 富分配,难度立刻就上升很多,因为既 得利益者一般不会主动让渡利益,而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会千方百计维护甚至强化既得利益。中 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屡屡碰壁就很具有代 表性。 现行医疗体制的最大弊端有两个。 第一,由于政府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自身 开支和基建投资,致使对于医疗的公共 投入严重不足。第二,政府投入和市场 资源都集中到少数三甲医院,其公共服 务性与市场边界混淆不清,医疗资源主 要被官员和富人们优先享用,社会公众 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或不得不自掏腰 包高价购买。 医改提出多年,一直反反复复, 屡屡无功而返,找到合理解决方案真那 么难吗?本人相信,上天每制造一把锁 一定会配一把钥匙,关键在人有没有足 够的耐心和智慧找到这把锁的钥匙(解 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愿不愿意 去开这把锁(这把锁锁着本来可能就是 他得利) 。故此,本人在 2008 年 12 月 曾撰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医改解决方案, 强调解决好七个辩证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关系。第 一,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与公共 医疗保障的关系中,本人认为,市场能 做愿做的让市场承担,市场不愿做的公 立医院来做;政府不得干预民营医院的 经营管理,民营医院不得分享公共医疗 蛋糕。这样既充分调动市场和医保两个 资源,又使双方的边界非常清晰,既避 免了官员对民营医院寻租,又避免了民 营医院窃取公共资源。 第二,在公共投入补供方(医院) 还是补需方(患者)的关系上,公立投 入除了基本工资和基本医疗条件属于补 供方之后,其他投入应当直接补给需方, 由医保人根据不同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 水平选择就医,即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 奖金和福利均要通过与别的公立医院竞 争得来,这会倒逼公立医院奖勤罚懒, 优胜劣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三,公共投入来源问题,即中 央、地方、企业和个人财力匹配问题。 公共投入不足问题才是医改屡屡进二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三的核心原因。企业和个人上缴了各种 税收之后,公共投入的来源毫无疑问主 要来自政府投入,世界各国均是如此。 另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和矿 产资源属于全民所有,除对经营者合理 的报偿外,其主要收益应当全民共享, 划入社保体系最为合理。 最难的显然是第三个关系。它的 理顺与政府职能转换、政府财政支出方 向密切相关。如果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 投资和行政开支,那社保资金难免捉襟 见肘。 再平衡绕不开政府 如果中国政府成本降低到国际水 平,则意味着中国政府要实现由现在的 “全能管制投资型政府 ”向 “有限责任服 务型政府”的实质性变革,则中国社会 负担将大大下降,民间活力将大大提高, 社会保障来源将大大充实,足够保障下 岗公务员的基本生活。这在中国再平衡 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幅度如此大的行政体制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革谈何容易。要想行政体制改革成功, 需要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出现了一场较 大的的经济和金融危机,楼市崩溃,土 地财政破产,政府与民争利难以调和, 要捍卫政权必须行政体制改革,倒逼出 背水一战的环境。同时,操作中必须巧 妙分化改革阻力,使官员们由捍卫共同 利益变成利益的竞争者。 本人建议如下行政体制改革方案: 将省级行政单位扩大到 5060 个;将 市级行政单位全部撤掉;强化县级行政 单位;对乡镇行政单位实行民主化。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将中国古代 高效率的郡县制和落实社会主义民主有 效结合起来。在秦汉时,中国行政体系 主体实施的是中央、郡、县三级,效率 很高,后来随着人口增加,管理难度较 大,演变到明代的中央、省、府、县等 四级,清朝的省、道、府(厅州) 、县 五级,机构日益臃肿,效率更加低下, 中央对于地方的监督更加困难。当今人 口虽然更多,但是随着互联网和交通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高度发达,管理效率惊人升级,管理半 径都大大增加,完全可以将中央、省、 市、县、乡五级减为中央、省、县、乡 四级。 在通过减少层级,强化中央政府 自上而下监管的同时,还应自下而上的 扩大基层民主,将现在的村级民主直选, 上推到乡(镇)级,即对人大代表实现 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和罢免) 乡(镇)长,由乡(镇)人大给政府定 职能、定编制和定开支。这不仅可以推 动政府职能转化,大大降低乡镇政府成 本,还可以有效缓解基层官民矛盾。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人性再平 衡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动荡的。 开锁者最关键 找到钥匙未来的变革方案还不 是最难的,最关键的是,即便找到这把 钥匙,交给能开锁的人,他有没有打开 这把锁的力量和意志,能否拥有可以安 心开锁的外部和平稳定环境。 即便找到了这把钥匙,要打开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今中国的这把锁可堪称为人类迄今为 止最错综复杂的难题,还需要极大的勇 气、智慧、威力和耐心 安心开锁的国际环境并不容易得 到 此外,中国官员和民众也尚未做 好倒逼改革的精神准备。土地财政虽不 像原来那么增长,尚可勉强维系,地王 尚能涌现,钱虽难借还能借到。大多数 百姓仍能喝酒吃肉,有房有车尚可虚荣, 仍然缺乏改变现实中不合理规则的意愿。 因此,倘若中国经济金融发生一 次危机,也并非全是坏事,它可以促使 国人猛醒,进行再平衡的变革。不过, 在政治上树立变革权威,对外能够震慑 觊觎,创造出变革时需要的稳定国际环 境。这大概需要 34 年的时间。即便 启动了改革,由于此再平衡改革的难度 和深度都远远超过 30 年来的任何一次, 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