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古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古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古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古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县上下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按照“融入 环三核心区、打造省会后花园”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项目主导、主 动对接、提速增效、 奋力赶超”的发展思路和“ 工业提速、农业增效、旅游突破、城市提升、民生优先、保障有 力”的发展举措,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国 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取得新的进步, “十二五” 发展开局良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7169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1.1%。其中,第一产业增 加值 274565 万元,增长 4.9%;第二产业增加值 378221 万元,增长 16.9%;第三产业增加 值 318907 万元,增长 9.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0023 元,比上年增长 12.1%。第一产业增 加 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8.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8.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 重为 32.8%。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上涨 4.9%,上半年上涨 5.5%,前三季度上涨 6.0%;全年平均 比上年上涨 5.0%。食品类价格涨幅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保 持了较快的上涨态势。在居 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中,只有烟酒类同期比指数持平,其他七大类全部都上涨,其中,居 住、医疗、食品类指数涨幅处于前三位,分别上 涨 8.2%、7.8% 、6.9%。 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 17001 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3211 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 现再就业 1199 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 288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34%;新增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412 人;期末劳务派遣总数 1890 人,当年新增 394 人。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60469 万元,增长 4.8%。其中,农业产值 351644 万元,增 长 5.8%;林业产值 34020 万元,增长 17.1%;牧 业产值 25657 万元,下降 0.6%;渔业产 值 34521 万元,下降 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4627 万元,增长 4.3%。 粮食种植面积 399382 亩,比上年增加 2964 亩,其中,稻谷面积 332876 亩,增加 5020 亩;蔬菜种植面积 114983 亩,增加 1734 亩。全年 粮食产量 147497 吨,比上年增加 3650 吨,增长 2.5%,其中,稻谷 132581 吨,增加 1917 吨,增长 1.5%。蔬菜产量 101506 吨, 增长 2.3%;水果产量 69290 吨,增长 56.3%;茶叶产量 1494 吨,增长 14.4%;食用菌产量 (干鲜混合)75799 吨,增长 18.9%。 肉蛋奶总产量 13227 吨,比上年增长 4.0%。肉类总产量 8901 吨,比上年增长 3.8%,其 中猪肉增长 4.4%。奶产量 1197 吨,增长 8.4%;禽蛋产量 3129 吨,增长 3.1%。 水产品产量 16525 吨,下降 7.9%。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 14087 吨,下降 9.7%;捕捞 2438 吨,下降 0.2%。 新 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全县现有市级龙头企业 15 家,新增 7 家,省级龙头企业 2 家。今 年我县在巩固提高第一批 16 个省、市、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 1 个县级示 范镇的基础 上,启动实施第二批 14 个(其中市级 1 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工作。全县 14 个试点 示范村拟建项目 66 项,总投资 4754.4 万元。扎实开 展 “绿色村镇” 创建活动,全县省、市 级第三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列入创建村。绿色乡镇水口 镇和平湖镇全年累计投入 150 万元。绿色村庄完成 16 个村庄绿化,已投资 350 万元。扶 贫工作扎实开展。全年造福工程搬迁省、市级 1361 人,292 户,其中地质灾害搬迁户 14 户,少 数民族搬迁对象 9 户 49 人,农村计生搬迁户 29 户。县级搬迁 289 人,61 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 328534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90740 万 元,增长 10.1%。工业总产值 1082157 万元,增长 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890093 万元,增长 11.9%。 规 模以上工业从重点产业看,七大主导产业现实产值 726990 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 重达 81.7%,增长 9.4%,增速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2.5 个百分 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 28.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 45.1%;金属制品业增长 11.3%;有色金属矿采业、医药制 造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 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下降 0.9%、19.4% 、41.5%、8.2% 。从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 2.7%,股份合作企业下降 16.3%, 股份 制企业增长 16.6%,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 12.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 15.3%。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 4.3%,轻工业增长 22.4%。从行业看,16 个大类行业中有 10 个保持增长,增幅在 20%以上的有 7 个。从企业效益看,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 784465 万元,增 长 12.3%;工业产品销售率 88.1%,比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49687 万元,比上年增长 30.1%。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 业 17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7134 万元,增长 43.6%,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3.9 万元/ 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3776 万元,比上年增长 24.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 164926 万元,增长 1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8850 万元,增长 50.5%。 城镇项目投资完成 128495 万元,增长 45.1%。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 县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投资完成 77157 万元,增长 280.8%。城镇项目工业投资 19312 万元, 下降 34.3%,其中制造业投资 17043 万元,下降 32.2%。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36431 万元,下降 25.9%。受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的影响,商品 房施工面积为 358095 平方米,增长 9.8%;本年新开工面积 为 124527 平方米,下降 24.3%;商品房竣工面积为 36207 平方米,下降 59%;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43709 平方米,下 降 9.2%;商品房销售金 额为 22908 万元,下降 4.9%。 全县重点项目及重点项目建设战役项目 17 个,累计完成投资 50906 万元,占年度投资计 划的 102.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25.0%。其中,省道 304 线宁德苗圃至古田高坑二 级公路(古田段)工程(市在建重点)完成投资 14426 万元;古田天宝西朝钼矿改建(市 在建重点)完成投资 7070 万元;黄 田库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工程完成投资 1500 万元;城 区 3 万吨/日水厂扩建工程完成投资 1185 万元;县食用菌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 897 万元;古 田工业园区(西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市在建重点)完成投资 5000 万元; 县鑫海大厦富宁购物广场(市在建重点)完成投资 9300 万元;县安荣移民创业园 完成投 资 222 万元;县公安业务用房完成投资 897 万元;县滨河路工程(市在建重点)完成投资 2011 万元;县食用菌加工基地二期工程(市在建重点)完成 投资 89 万元;县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 769 万元;古田无患子产业化建设项目(市在建重点)完成 投资 7280 万元。铝产品产业园完成公司 注册和企业备案,等待项目用地交付使用;省道 202 线屏南至古田公路古田城关过境段完成投资 230 万元,项目工可已获省发改委批准, 因方案变更,正在做变 更方案的论证工作;中国福建古田临水顺天圣母陈靖姑文化公园 建设项目(市在建重点)完成投资 30 万元,已完成青苗、坟墓、厂房拆迁等前期调查摸底 工作及 项目总体规划初审稿编制,着手准备初审;古田溪一级电站改扩建工程,省发改委 已复函同意开展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五、国内贸易 全年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供求形势总体平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县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278089 万元,增长 16.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 额 57074 万元,占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20.5%,增长 44.1%;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221015 万元,增长 10.9%。 六、对外经济 全年签约项目 19 项,总投资额 26.54 亿元,已完成注册 16 项,占项目总数的 84.2%,注 册资金 3.277 亿元,到资 6.67 亿元。全县外资企业 24 家,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304 万美元,增长 115.6%;合同利用外资(验资口径)655 万美元,增长 4.8%。全年审批自营 出口权企业 5 家,自营 出口企业达 51 家。全县直接出口额达 4327 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增长 77.3%。铁王公司、益泰隆公司全年出口超千万美元,分别达到 2017 万美元、 1071 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57711 万元,比上年增长 8.9%。公路运输总周 转量 20234 万吨公里,增长 31.4%;水路运输总周转量 4313 万吨公里,增长 12.0%。 邮政业务收入 1791 万元,增长 7.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6840 万元, 增长 9.5%。 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 2.1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5.7%。其中,外省游客 0.27 万人次,下 降 23.7%;本省游客 1.85 万人次,增长 24.6%。旅游门票收入 122.8 万元,增长 17.2%。 八、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 55855 万元,增长 18.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37713 万元,增长 21.2%。 从主体税种看,各项收入差异较大,其中营业税大幅下降 10.8%;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 税分别仅增长 0.5%、0.1% ;增值税增长 19.2%。财政支出 108935 万元,增长 23.4%。 年末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671278 万元,增长 14.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470870 万元,增长 13.0%;贷款余额 402931 万元,增长 14.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 3 所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 479 人,在校生 1609 人,毕业生 1209 人,专任教师 88 人; 2 所特殊教育学校共招生 39 人,在校生 206 人,毕业生 39 人,专任教师 61 人;26 所普 通中学校共招生 5064 人,在校生 16065 人,毕业生 7130 人,专任教师 1705 人;50 所(教 学点 27 个) 小学校共招 生 3116 人,在校学生 18272 人,毕业生 2682 人,专任教师 1545 人;50 所幼儿园共招生 5194 人,在校生 9155 人,毕业生 2953 人,专任 教师 457 人。学 龄儿童入学率 99.9%,初中入学率 97.5%。 全年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 5 项。 猴头菇良种引进与高优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已被省 级立项,争取项目资金 15 万元;南方黑木耳露天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 范 、 优质油 茶品种引进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 节能环保大型石材机械引进推广 、县食用 菌研发中心平台建设等已被市级立项,争取项目资金 19 万元。筛选出对我县主导产业有 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四大项,共 20 个子项目(包括食用菌、果树、茶叶、蔬菜、养殖、节 能减排) ,安排县本级项目资金 33 万元。福建省星火科技“一县一业” 科技重大专项古田 县银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和植物料铡切粉碎两用机的研制及开发应用分 别通过省科技厅星 火办和基础研究处专家现场验收,跟踪检查“ 古田银耳新品种 Tr01、Tr21 繁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古茶二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 广”等项目,建设“ 吉巷乡前垅村猴头菇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全年申请专利 62 件,其中 发明 14 件,实用新型 38 件,外观 10 件;公开授权 42 件,其中发 明 6 件,实用新型 31 件,外观 5 件,专利增长率为 -16.15%;每万人口专利授权量(个)为 1.05 件/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 9 个,电影院 1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群众文 化馆 1 个,博物馆 1 个,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32 个。县级广播电台 1 座,广 播节目 3 套,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 98%。县级电视台 1 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98%。有线电视用户 5.72 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1.39 万户。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 24 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 849 张,卫生技术人员 1152 人,其中 执业医师 417 人,执业助理医师 146 人,注册护士 438 人。 全年少体校组织参加游泳、体操、蹦床、乒乓球全省少儿锦标赛,共获得:第一名 14 人 次,第二名 18 人次,第三名 13 人次,乒乓球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游泳 20002001 组 团体总分第四名;蹦床男子丙组团体第五名;体操男子丁组团体第四名。宁德市游泳锦标 赛获得第一名 22 人次、第二名 23 人次,男女团体 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全年体校向省体 工队输送了 1 人,省体校输送 4 人,宁德体校输送 12 个人。运动员郭智敏在浙江奉化获得 2011 年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男 子甲组 77 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在马来西 亚槟城获得 2011 年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男子 77 公斤级抓举冠军的优异成绩。翁巧珊在山 东青岛举办 的全国翻波板锦标赛帆船 RS.X 场地赛、长距离赛中均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汤文在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帆船冠军赛长距离赛中获得第二名;在山东乳山举办的 全国 帆船青年锦标赛场地赛、长距离赛中均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承担建设省援建农家书屋 29 个、地方改建农家书屋建设项目 30 个,完成 68 个农民体育健身工 程和 11 个乡镇(街道)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同时,积极推动县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建设。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户籍人口 42.56 万人,比上年减少 62 人。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常住人口 32.5 万人,出生率 12.00,死亡率 7.60,自然增长率 4.40,城镇化水平为 35.87%。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870 元,增长 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6%。 其中:工资性收入 10057 元,增长 11.0%;经营性收入 4056 元,增长 43.5%;财产性收入 610 元,增长 172.6%;转移性收入 3302 元,下降 6.7%。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0983 元,增长 12.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9012 元,增长 18.2%,扣除价格因素,实 际增长 12.6%。其中,工资性收入 1655 元、经营性纯收入 6948 元、财产性纯收入 124 元、 转移性纯收入 285 元,分别增长 14.7%、18.5%、-0.4%、48.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5385 元,增长 23.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 支出的比重)为 44.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7.3%。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3396 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 20672 人;机关事业参 保人数 2724 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107812 人,其 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 25913 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 81899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3622 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 29394 人,其中,企业工伤 保险参保人数 13895 人;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5734 人;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9765 人。 年末发放失业保险金 92 人 62.37 万元;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1025 户 2281 人 411.05 万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8344 户 14231 人(其中:五保户 3111 人)1665.66 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完成造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