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压力共处_第1页
如何与压力共处_第2页
如何与压力共处_第3页
如何与压力共处_第4页
如何与压力共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如何与压力共处 波斯王国有一个古老的寓言,名 字叫漫长的路 ,说有一个人吃力地 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他的背上驮 着一个沉重的沙袋,身上缠着一个粗大 的水壶,手里拿着一块不成形的石头, 脖子上系着一块磨盘,脚上缠着沉重的 铁链,脑袋上顶着一个烂了一半的南瓜。 他步履艰难地向前走着,连连抱怨自己 疲倦和命苦。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09038.htm 在路上,他碰到了一个农民。这 农民问他:“ 你手里拿着那块石头干吗? ”这个人回答说: “我手里拿着石头吗? 这太蠢了!” 于是他把石头扔了,顿时 觉得轻快了许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走了一段路后,他又碰到了另一 位r 民,这位农民说:“你头上干吗要 顶个腐烂的南瓜?你的脚上干吗要缠个 破铁链呢?” 这个人答道: “你让我注意 到这一点,我真高兴,我原来不知道自 己给自己造了什么罪。 ”扔掉南瓜、解开 铁链后,他又觉得轻快了许多。 继续往前走,他觉得自己还在受 罪。一位从田里走出来的农民吃惊地看 着这个人,问道:“ 你身边就有一条清 澈的河,路上到处都有沙子,你驮着沙 袋,缠着水壶有什么用呢?”这个人马 上扔掉沙袋和水壶,感慨道:“谢谢你, 现在我才发现自己拖了许多的累赘。 ” 他一边思索一边走路,低头瞧见 了胸前沉重的磨盘,他突然醒悟,原来 是这个磨盘让他总是弯腰走路。于是他 解下磨盘,用尽力气把它扔进河里 心理学研究认为,任何需要调节 或适应的要求都是人们感受到的压力源。 在学习和生活中,高中生需要调节或适 应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来自父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老师、同学的,也有来自自己的,压力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生活中无法避 免的一部分,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有 压力。这些压力事件是不以我们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就如同实实在在的 石头、铁链、磨盘、沙袋等,背负在我 们的身上。 你感受到的压力,常常不是由单 一的压力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很多的压 力事件累积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 要根据压力事件的性质及其对自身的影 响,学会分解来自外界的压力源,把自 己感到有压力的事情按照影响程度的大 小,列一份压力清单,分解你的石头、 铁链、磨盘、沙袋等。比如挂在你胸前 的,导致你只能弯腰走路的磨盘可能是 你的志向,志向是引导行为的,不需要 天天都背在身上。每天只有 24 个小时, 你需要设置现实的目标和重点,把每天 的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在你能控 制的范围内,比如你每天的时间和精力 让你只能背 15 个单词,那么就不要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求自己背 30 个,只背 10 个就好了。每 一句话,每一件事,甚至每一道选择题 你都要背在身上,那么你背负的压力就 会远远超过上面那个故事里提到的那个 人。把这些事都当作一定重量的物体, 你愿意背吗?不愿意,那就放下吧! 压力反应是自动发生、不受人的 意识支配的。只要你感受到紧张和压力, 身体的生理机能就马上随之发生变化, 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新陈代谢速度 加快、消化功能受到抑制,进而还会影 响你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等。你所 能够做的是学会放松,控制压力反应强 度。如果放松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那 么生活就变得容易很多。但是对我们而 言,事实并非这样,我们必须付出一定 的努力来学习怎样放松。你可以在网上 下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或者腹 式呼吸训练音频,跟着指导语去练习。 激发放松反应的练习是一种操作技巧, 要想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一技巧来应对压 力,不仅需要学习怎么做,还要经常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这种技巧付诸实践。当你面临压力时, 可以随时通过激发放松反应来对抗压力 的有害作用,这是保证你身心健康的最 有效、最简捷的方法和途径。 体育锻炼在减轻压力影响方面起 着重要作用。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进行 科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的人不仅具有 更强的活力,更佳的心态,更能够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更能很好地处理人际 关系,更能正确评价自我及外在现实环 境,还具备超强的适应能力,能以积极 的心态去迎接所面对的各种压力与挑战。 适量运动对个人心理上的益处包括增加 自控、自主、自我满足感,增强自信心, 改善在工作压力下大脑的活动节奏,改 善在人际交往或工作压力中的情绪状态 等。 同学们在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压力 时,应把握以下要则: (1)坚持。锻炼所产生的效果 是无法贮存的,年轻时喜欢运动的人, 假如随着年龄增长减少了运动量,那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不会比别人强,寿 命也不会比别人长,所以,体育锻炼要 做到持之以恒。 (2)频率。锻炼初期,需要每 天坚持。等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改善,压 力反应减轻后,可适当降低锻炼频率, 一般每周运动 3 次就可以达到有效减压 的目的。 (3)时间。对缓解压力而言, 每天应尽可能进行 2060 分钟的锻炼。 (4)强度。在运动过程中,锻 炼者的心率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产生 效果,要确定运动强度,首先应了解自 己的运动心跳率。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为: 190 减去自己的实际年龄,得出的数就 是自己在运动中心跳不能逾越的最高值, 再减去 20,就是最低值。 (5)形式。一般而言,需要同 时进行两种形式的锻炼,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