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间的异曲同工_第1页
山水田园间的异曲同工_第2页
山水田园间的异曲同工_第3页
山水田园间的异曲同工_第4页
山水田园间的异曲同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山水田园间的异曲同工 山水田园诗是传统诗歌的重要一 类,在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有 大量涉及,同时,在诗歌阅读的考试题 目中出现频率也极高。对学生而言,读 懂山水田园诗,不论是从应试的角度, 还是涵养性情养成人格的高度,都是极 为重要。但囿于诗歌文化语境缺失和学 生年龄见识的短板,学生阅读山水田园 诗又是有难度的。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86237.htm 针对学生的阅读困境,现有的山 水田园诗教学,多从意象把握、技法分 析、意境感受、背景展示等方面予以相 关的技术性帮助。不过,结果往往是老 师带着轻轻松松,学生自读困难重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现有山水田园诗教学尝试多指向诗歌个 案,技术指导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但 缺少对这类诗歌的本源性探讨和宏观把 握。对山水田园诗进行本源性追问是对 创作者群体的处境、心境的历史化探讨, 宏观把握则是这一类诗作的情感走向进 行综合把握。有了这样深度与高度的开 掘,具体教学中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建立 此类诗歌赏析的思维高度和赏析层次。 一、士人的仕隐纠结 山水田园诗在诗经中已见其 端倪,但它成为诗歌一脉,s 要推延 到魏晋时期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大力 创作之后。失意士人是这一类诗歌创作 的主导。所谓失意,多是指官场仕途进 阶的艰难,同僚的排挤打压以及内心失 落愤懑情绪,陶渊明、谢灵运、王维、 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皆如此类。 士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特殊 的社会群体。士人是一介草民,同时又 具有潜在官吏的身份。 “朝为田舍郎,暮 登天子堂”,一旦一朝遴选得中,便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实现从草民到官员的身份转换。这除了 显赫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利益外, 便是读书人内心家国天下的理想的推动。 即使是在士人阶层刚刚形成的春秋战国 时期,入仕亦已成为士人的宿命性追求。 “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士 之仕也,由农夫之耕也” ( 孟子滕 文公下 ) ,仕之于士不只是地位名誉, 甚至不只是理想抱负那么简单,它更是 士之为人的本分,是不可缺失的道德标 尺;出离于仕,也便丢弃了为人的基础, 如同丢弃灵魂。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 淳”(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这不止为君,不止为家国天下,更是为 了士人自我的人格实现。 仕之于士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仕途的艰辛。 先是入仕的艰难。即使到了隋唐时期, 科举制确立,士人通过读书高中得官的 概率也是极低的。唐代 200 余年间,登 科进士仅 3000 多人,至于状元更少。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 622 年)首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状元孙伏伽算起,到清代光绪三十年 (公元 1904)最后的状元刘春霖,前后 长达 1300 年间,仅出了 504 位状元。 1“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语可窥 入仕之艰。其次是仕途艰险。 “宦海沉浮” 一词道尽其中辛酸。仕途关乎太多附带 利益,有身份地位,财物荣禄,进而有 同僚的排挤陷害、勾心斗角,国君的任 人唯亲,忠良失位。士人面临很多不确 定因素,能轻松过关的少之又少。以唐 宋八大家为例,遭遇贬谪罢官的就有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氏兄弟、王安 石五位,苏洵未能中举入仕,曾巩则一 直外放州官,苏轼更是差点因乌台诗案 丢了性命。窥此一斑,可见仕途之难。 仕之于士人高高的精神性意义, 恰恰在他们在遭遇现实困境时,留下了 回旋余地。孔子在谈到仕的问题时,引 入了“有道”和“隐”两个概念。士之于仕 的前提邦有道,国家清廉,国君贤明, 君致仕,如果国家“ 邦有道,则仕 ”“邦 有道,谷”“天下有道则见”。相反, “邦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道,谷,耻也” 应“ 则可卷而怀之 ”“无道 则隐”。2国家有道,则存身庙堂,兼 济天下;国家无道,则处身江湖,独善 其身。这就为入仕不得或仕而不达的失 意士人指出一条截然不同的出路:转向 山林田园,转向个人内心这一小圈子, 此亦人格自我实现之一途。 这种转向看似简单,实则难度极 大,要不断克服内心的挣扎。 “历代中国 文人哪怕是最优秀的,都与权力构架密 切相连,即便是逃遁和叛逆,也是一种 密切的反向联结。因此,他们的“入世” 言行,解构了独立的文化思维;他们的 “出世”言行,则表现出一种故意 ”。3 余秋雨的“一种故意 ”可谓是一语中的, 毕竟这里有黄金屋与千钟粟,毕竟这里 有闻名天下知的诱惑,还有十几年甚至 几十年心心念念的家国天下的理想。在 “出世”与“入世”间的反复彰显着士人心 中仕隐的纠结和隐痛。这种纠结和隐痛 又在无形中占据了山水田园诗,占据了 它的抒情维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二、山水田园诗抒情维度 失意的士人们在将生活转向山水 田园的同时,他们开始有意识的以山水 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 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投向那种田园 牧歌式的生活。这种文学笔触的转向无 时无地地展示着这些失意士人纠结和痛 苦的内心,在不同的山光水色中,流露 出情感上的某种异曲同工。 抒情维度一:对静谧的山林美景, 悠闲的田野风光的赞美。 与喧嚣嘈杂、复杂凶险的世俗官 场相比,山水田园间自然是简单静谧的。 无论是王籍的“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还是王维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都有一种山野林间的简单静谧。 感动王籍与王维们的不仅是这山林田园 间的美景,更是这精致里饱藏的纯净、 简单。这里的噪蝉、鸣鸟、明月、清泉 都是单纯的存在,没有名利场里那么多 的潜台词和话外音,没有那么多人声鼎 沸、利欲熏心。置身于这些之中,人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不必防备,它可以松弛下来,宁静下来。 以一颗平静、平常之心审视世界,连嘈 杂的蝉鸣鸟叫叮咚清泉都蕴藏着自然和 谐的鸣奏。 平静和谐的生命体验中,诗人们 笔下呈现的是自然的神奇灵修,如李白 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有田园牧歌般温馨,如陶渊明的“狗吠 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们用他们 生花妙笔,用尽辞藻,表达出他们对这 片静谧山林美景的赞美,对满目诗意的 悠闲田野时光的向往或沉浸。 抒情维度二:对世俗官场生活的 厌弃。 山水田园的风光是那么美丽而简 单,相对而言世俗官场的遭遇又是那么 尔虞我诈,那么厚黑提防。对于失意士 人来说,对这份简单的美丽的赞美与喜 爱、向往与沉浸,同时也更凭添了对身 后名利场中所受遭遇的鄙夷和厌弃。世 俗官场是一张尘网,网罗着奔波冲突的 失意士人。即使是或主观或客观的逃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脱,那些心中的不开心、不情愿、不在 意的情绪总会在文句或真或“假” 地流露, 骗骗世人,也更骗骗自己。 仕 途是他 的理想之地,但这理想之地 对于那些失意士人来说却过于遥远,过 于凶险,也过于沉重。再有多少欲罢不 能,笔下文字间也总是流露出对这份惨 淡和不堪的疲倦,如陶渊明的“误落尘 网中”(归园田居 其二) ,刘禹锡的 “堆案无馀地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 新居 ) ,王籍的“ 长年悲倦游 ”(入耶 邪溪诗 ) 。与简单平静的山水田园间的 时光相比,这份曾经期待如此之大的生 活是那么的惨淡和不堪。相形之下,内 心对于世俗官场的厌弃之情总在不经意 间溢于言表,而成同工之意。 抒情维度三:对山水田园间隐逸 生活的向往与惬意。 文字间有了对山水田园间自然风 光的赞美与热爱,有由此生发出来的对 世俗生活仕途官场的厌弃之情。一边是 山水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边是对世俗生活尔虞我诈的厌弃。这一 喜一恶之间,山水田园诗的第三抒情维 度呼之欲出。既然山水田园间那么美好 迷人,世俗官场生活那么嘈杂恼人,那 就彻底投身其中,做个闲淡洒脱的隐者。 尽管儒家入仕的道德理想高悬在上,尽 管仕途种种诱惑横亘在前,尽管欲罢不 能,而文字下传达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总 是可以有的。贾岛的“ 暂去还来此,幽 期不负言”是这种向往,孟浩然的“ 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是这种向往。对 于捐弃功名利禄,侧身山林之间,有些 人只能是想想,向往一下,有些人却能 真的做到,比如陶渊明在不为五斗米折 腰之后,能果决地归去来兮, “种豆南山 下,草盛豆苗稀” 传达的已不只是一种 望梅止渴的向往,而是寄身田野间的单 纯的快乐,是隐逸生活的闲适。比如亦 仕亦隐,半儒半佛的王维,一句“随意 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出的是隐身山 林的轻松与洒脱,更未有半个字的牵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文学的“ 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 切都是为了人”4,文学不外乎人之常 情。从山水田园诗作者的身份出发,历 史地探讨其心境纠结,进一步探究山水 田园诗具有类型化特征的抒情维度。这 对于引导学生建立一种诗歌赏析的宏观 意识,提升学生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 无疑是有帮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