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雁塔测绘报告_第1页
山西大同雁塔测绘报告_第2页
山西大同雁塔测绘报告_第3页
山西大同雁塔测绘报告_第4页
山西大同雁塔测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山西大同雁塔测绘报告 【关键词】山西大同;明代建筑; 雁塔;测绘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77528.htm 【摘 要】山西大同雁塔建于明 代,属于文峰塔,通过对该塔进行全面 测绘,对其形制、结构、建造方法等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雁塔的建造年 代清晰,选址独特,文化内涵复杂,部 分结构和构件表现出辽金时期大同地区 的建筑风格,塔内碑刻也具有较高的历 史价值,是研究大同地区明代建筑的珍 贵实例。 大同雁塔,又名文峰塔、题名塔, 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以下统 一称为雁塔) 。该塔位于大同市明城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的南墙东段之上,西北距大同府文庙约 200 米,东距城墙东南角楼约 180 米 (图一) 。2010 年 8 月,因南城墙修复 工程的需要,由笔者主持对雁塔进行全 面测绘,取得了相关资料和数据,现简 报如下。 一、雁塔的形制结构 雁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八 角七级,攒尖顶,内部空筒式,由塔基、 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 14.36 米 (图二) 。塔由下而上逐层内收,整体 呈锥形,秀丽挺拔,塔内壁设跳脚踏砖, 仅容一人上下,可直攀塔顶(图三) 。 塔身设券洞,第一层东南西北向对开 2 门,以上各层相错而辟,均为 4 真 4 假,虚实相间(图四) 。第一、五、六 层假券洞内镶嵌明清时期的题名碑碣共 计 11 通。墙肩两端之上露出仿木柱头, 柱头之间以砖砌仿木额枋相联,额枋上 承平板枋。角科坐斗两侧出正心瓜拱, 向外出三翘,中间的为 45斜翘,翘之 上承十八斗,十八斗上承厢拱和耍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厢拱上置三才升,支撑挑檐枋。挑檐枋 支撑挑檐桁。每角各出一仔角梁,上加 套兽,仔角梁下挂风铎。平身科每层每 面各一朵,位于平板枋正中,坐斗两侧 出正心瓜拱,向外出一翘,翘上结构与 角科基本相同。每面的挑檐桁两端各置 一衬头木,撩檐抟与衬头木之上支撑檐 椽,檐椽之上铺望板,其上布瓦。每面 腰檐自中间向两端有起翘现象(图五) 。 塔基于民国时期、塔顶和塔檐于 1993 年进行过局部修葺。 塔基 分两层。第一层为平面呈 四边形的土衬石台基,边长 4.67 米,高 0.25 米。土衬石基础上现存 6 个栏杆望 柱槽,石槽为正方形,边长 0.11 米,深 0.2 米,间距 1.74 米。第二层塔基平面 呈八角形,以三层石条错缝堆砌而成, 边长 1.45 米,高 0.73 米。塔基东北、 东南、西北、西南四面各垂直伸出一纵 向石条,侧立,下垫砖。西北面石条于 民国时期进行过修葺。石条间开燕尾槽, 以银锭形铁铆将每层石条连成整体。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锭形铁铆长 15.3 厘米,宽 8.5 厘米,厚 3 厘米(图六) 。塔基石和土衬石均为玄 武岩质。塔基内为回填土,土衬石下为 明代城墙夯土墙体,其下 1.6 米处出土 5 块明代石刻铭牌。 塔身 共七层,平面呈八边形, 素面无装饰,内外均以青灰色条砖错缝 砌筑,只顺不丁,塔砖规格为 34 厘米 17 厘米6 厘米。以下分述之。 第一层:边长 1.42 米,高 3.1 米。 西北、东南面各开一券洞,进入塔身, 券洞宽 0.54 米,高 1.2 米,其余六面设 假券洞(图七,1) 。假券洞内镶嵌明清 时期题名碑碣共计 6 通,碑为玄武岩质, 宽 0.540.57 米,高 0.90.95 米,厚 0.120.16 米。其中明代碑碣 4 通,主 要记载了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 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 万历、天启年间的科甲举人 157 位,及 他们的祖籍和任职情况等。清代碑碣 2 通,主要记载了清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科甲举人 73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位,及他们的祖籍和任职情况等。 第二层:内收 0.18 米,边长 1.27 米,高 2.06 米。东、西、南、北四面开 券洞,其余四面设假券洞。券洞宽 0.5 米,高 0.84 米(图七,2) 。 第三层:内收 0.15 米,边长 1.16 米,高 1.8 米。东北、东南、西北、西 南四面开券洞,其余四面设假券洞。券 洞宽 0.42 米,高 0.63 米(图七,3) 。 第四层:内收 0.08 米,边长 1.08 米,高 1.72 米。东、西、南、北四面开 券洞,其余四面设假券洞。券洞宽 0.39 米,高 0.55 米(图七,4) 。 第五层:内收 0.18 米,边长 0.94 米,高 1.6 米。东北、东南、西北、西 南四面开券洞,其余四面设假券洞。券 洞宽 0.42 米,高 0.65 米。假券洞内镶 嵌明代碑碣共 4 通。碑为砂岩质,宽 0.38 米,高 0.640.65 米,厚 0.120.14 米,风化腐蚀严重,碑文不 详(图七,5) 。 第六层:内收 0.06 米,边长 0.88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米,高 1.5 米。东、西、南、北四面开 券洞,其余四面设假券洞。券洞宽 0.34 米,高 0.55 米。在西北面假券洞内镶嵌 明代题名碑 1 通。碑为玄武岩质,通高 0.575 米,宽 0.34 米,厚 0.135 米,碑 文镌“题名塔 ” 三个楷书大字(图七, 6) 。 第七层:内收 0.18 米,边长 0.74 米,高 1.13 米。东北、东南、西北、西 南四面开券洞,其余四面设假券洞。券 洞宽 0.32 米,高 0.39 米(图七,7) 。 塔顶 为八角攒尖顶,由八条垂 脊、塔顶瓦面、宝顶组成,通高 1.44 米。 垂脊以筒瓦砌成,每面布四垄筒瓦、三 垄板瓦,檐口部分用勾头滴水。宝顶由 仰莲宝顶座和覆钵宝顶珠两部分组成, 通高 0.42 米(图八) 。 二、塔基出土的石刻铭牌 塔基出土的 5 块明代石刻铭牌均 为灰砂岩质,长方形,牌首分别楷书 “状元”、 “会元”、 “解元” 、 “进士”,其余部 分素面无字(图九)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状元 ”石刻铭牌 1 件,长 20 厘 米,宽 9.7 厘米,厚 3.3 厘米。 “会元 ”石刻铭牌 1 件,长 18.2 厘 米,宽 9.3 厘米,厚 3.5 厘米。 “解元 ”石刻铭牌 2 件,一件长 19.5 厘米,宽 10.3 厘米,厚 4.3 厘米;另一 件已残,长 20 厘米,宽 9.2 厘米,厚 3.5 厘米。 “进士 ”石刻铭牌 1 件,长 19.2 厘 米,宽 9.6 厘米,厚 3.7 厘米。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 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 正榜所取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取三百名为贡生, 第一名称会元。殿试为最高级别的考试, 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 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三 甲均若干名,两甲的第一名均称传胪; 三甲统称为进士。以上几块石刻铭牌, 可能寄托了“ 凡参加科举考试的大同考 生能够多多考取第一、考取进士、连中 三元”的美好愿望。 三、题名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略考 第六层西北面假券洞内镶嵌的明 代“题名塔”碑,上款为“皇明天启 甲子”,下款为 “极殿左柱士少 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韩书”(图一) , 从中折射出两点内容:一是这通碑的镌 刻时间为明朝天启年间,二是“题名塔” 三字为韩所书。 韩其人, 明史有传1。韩 (15641644 年) ,字象云,平阳蒲州 (今山西永济县西南)人。万历二十二 年(1594 年)进士,四十五年擢礼部右 侍郎,协理詹事府,久之,命教习庶吉 士。泰昌元年(1620 年)入拜礼部尚书 兼东阁大学士,后又加太子太保、户部 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天启元年(1621 年)加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未几,以贵州平苗功,加少傅、太子太 傅、建极殿大学士。天启三年,以山东 平妖贼功,加少师、太子太师。天启四 年致仕,天启五年逆党李鲁生劾,削 籍除名。庄烈帝(崇祯)登极,复故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崇祯二年(1629 年)晋太傅,崇祯四年 致仕。 可见,韩的“ 少师、太子太师” 官衔于天启三年取得,四年致仕,五年 被削籍除名,直至崇祯元年才得以复官, 故题字时间当在天启三年至五年之间。 据清乾隆大同府志载:“天启四年, 知府陈元卿修云路,建雁塔。 ”2雁塔于 天启四年(1624 年)建成基本可信,因 而韩 在题名碑中的列衔亦可补充完整, 为“建极殿左柱国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 师吏部尚书韩”。 据二十史朔闰表3,天启四 年的甲子日共有 6 天,分别为公历 2 月 27 日、4 月 27 日、6 月 26 日、8 月 25 日、10 月 24 日、12 月 24 日,但由于 碑文中年与日之间的月份缺失,故不可 考。 “甲子”后面是否还有其他内容,亦 不可考。 四、雁塔选址 中国古代建筑“ 着重布置之规制 ” 4,大同雁塔建于明代城墙的东南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非率性而为,而是有着那个时代特定的 历史背景和规制章法。 文峰塔建于城墙之上的原因,据 张驭寰分析:“ 文峰塔都是大塔,平地 而起,都是 3040 多米高,县里经济 力量不够时,不能建造高大的塔,那当 然就建设小塔,这样可以节省开支。 ”5 大同明代城墙高四丈二尺,约合 13.07 米,文峰塔自身高 14.36 米,二者相叠 加约 27.43 米,大大拓展了人们登塔后 的视域,达到了在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增 加塔高度的双赢效果。明初,大同被列 为重镇,修建城池,并成为“九边重镇” 之一。有明一代,大同镇的军事地位始 终非常重要,战争气息久散不去,雁塔 筑于城墙之上,内部仅容一人上下,可 能就是为便于望敌情。在此后的战争 时期,雁塔也充当过望塔。 相宅经纂载:“凡都省府州 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 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 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 皆为文笔峰。 ”6所以文峰塔的建造常选 在城市或村镇的东偏北、东南、南偏东、 南偏西方位,亦即甲、巽、丙、丁四个 方向上。大同雁塔所选址为“巽” 位,即 东南方向。 易传云:“巽为风” , “风 既相随,无物不顺” 。且“巽”位处于东 方震位与南方离位之间,即雷与火之间, 寓含兴旺之意。 “地方为争取本地功名故, 佛塔而外文峰塔遂几成每一县城东南方 必有之点缀矣。 ”7 相宅经纂又载:“文庙建巽、 甲、艮三方,为得地。庙后宜高耸,如 笔如枪,庙左宜空缺明亮,一眼看见文 阁奎楼,大利科举,再得巽、丙、丁, 有文笔高塔,主出状元神童、名士大宦。 ”8大同府文庙的位置正是在大同明代 古城的“巽”位。雁塔所取方位,对整个 古城而言是“ 巽” 位,对府文庙而言也是 “巽”位,且雁塔第一层对开两门,为西 北、东南向,堪舆色彩更显浓厚。 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代 200 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年间,大同府出过进士 92 名,还有举 荐进士 7 人,共 99 名,无中状元者9。 而清朝只考中进士 49 名10。由此而见, 文峰塔的修建,并未给大同的文运带来 实质性的转变。 五、结 语 雁塔是研究大同地区明代建筑的 珍贵实例。通过此次测绘,我们对该塔 的形制、结构、建造方法等有了更加深 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更好地进行修 复、研究、保护奠定了基础。 文峰塔即风水塔,从 14 世纪中 叶开始在全国修建11 ,其形制源于佛 塔。 “文峰塔分布全国各地,其中尤以山 西、四川、江西、云南、安徽等地为最 多”12,山西境内则以晋南、晋东南、 晋中为多13 ,大同地区比较少见。其 主要功能是振兴文运,褒扬士子, “借培 地脉,兴文运,倡科举” ,旨在改善风 水,使一个地方科举大利,多出状元神 童、名士大宦。大同雁塔内的明清题名 碑碣,说明该塔具有记事之功能,也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褒扬士子的具体表现。雁塔还有登高 览的功能,一方面为考中的士子们提供 登高场所,另一方面则为军事目的。 塔身所具之仿木砖砌构件,装饰 功能远远大于实用功能,斗拱的实用功 能严重退化。塔内部的空筒式结构,赵 克礼先生称为厚壁空心式:“由于没有 柱、梁等构架支撑,为了稳固,高大的 砖塔便采用了加厚塔壁方法,只在室内 留下很小的空间。 ”14这种形式,目前 所知唐代已经出现,明清时期亦很盛行。 “雁北古塔的建造,在辽金两代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 特点和布局。 ”15大同雁塔下方形、上 八角形的双层塔基,角科 45的斜翘, 正是大同地区辽金时期佛塔的风格,其 塔刹亦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佛教文化因素。 作为文庙的附属建筑之一,雁塔有着浓 厚的儒学文化色彩,其建造和选址则受 堪舆学影响甚大。可见,雁塔文化的内 涵复杂多样,是佛、儒、堪舆三种不同 性质文化杂糅、交融的载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雁塔内尚存的明清两代及第科甲 举人的题名碑刻,可与正史、地方志、 大同府文庙内的碑刻相互参照印证,对 推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