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1页
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2页
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3页
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4页
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 发布时间: 2013-03-14 10:34:15 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20092015 年)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规划(20092015 年) 编制 单位: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编制 时间:2010 年 3 月2011 年 6 月 目 录 :8081/kczygk/10796.jhtml 一、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 (二)编制规划的基本原则 (三)规划期与适用范围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首轮规划评估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四)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程度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2015 年规划目标 (三)2020 年目标展望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规划勘查矿产及规划分区 (二)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三)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 (四)矿产资源勘查准入条件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规划开采矿产及规划分区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三)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四)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五)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六)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二)新建、生产和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 (二)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 (三)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监督 附图: 1、哈尔滨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250000 2、哈尔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250000 3、哈尔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1:250000 4、哈尔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图 1:250000 5、哈尔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1:250000 一、总则 3、 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坚持“在保护中 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方针,从省情、市情和矿情出发,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加 强铜、铅锌、钼、钨等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和超贫磁铁矿的开发利用;提高依兰煤田煤炭、 煤层气、油页岩的开发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巩固煤炭、砖瓦用粘土、水 泥用大理岩和建筑用石在我市矿业经济中的优势;推进双城临江、通河方正石油天然气 和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改善我市能源构成结构;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力度, 建设“低碳、节能的绿色矿山” 。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 供持续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编制规划的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规划要以最大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出发点,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统筹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 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要突出重点矿产、重点地区、重点任务。 2、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基础地 质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实现找矿突破。实施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和资源整合开发利用,落 实节能减排指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色矿山” 。 3、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政府引导,营造良 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招贤纳士,引进资金,进一步盘活、扩大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市场, 实施差别化的矿产资源利用政策,促进我市矿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从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程度的实际出发。规划编制要在对市情、矿情进行深入 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定位矿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本地区资 源潜力与特点、基础设施与市场条件、开发利用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 确定规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提高规划编制的科技含量,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规划期与适用范围 规划以 2008 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 2009 年至 2015 年,展望至 2020 年。 规划适用 于哈尔滨市所辖 8 区 10 县(市) ,即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 呼兰区、阿城区和五常市、双城市、尚志市、巴彦县、宾县、依兰县、延寿县、木兰县、 通河县、方正县。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首轮规划评估 2006 年 3 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了由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第一部哈尔滨市矿产 资源规划(20052010 年) 。首轮规划发布实施,强化了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 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宏观调控。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 用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得到明显加强,社会投入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和 开发的资金明显加大、项目不断增加。在市场配置机制下的矿业权市场进一步活跃,矿产 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取得明显成效,矿山地质环境有所改善。截至 2008 年底,首轮规 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不同程度的接近实现。2004 年矿山总数 821 家,2008 年 730 家,减少 了 11 %;大中型矿山由 70 家增加到 173 家,所占比例由 8.5 %提高到 23.7 %。20092010 年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等 12 部委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 作的通知 ,我市矿山数量还将有较大幅度减少。首轮规划发布实施后,一是我市矿产资源 勘查逐步呈现良性循环的态势。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断加大,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水 平得到提高,地质找矿取得突破。20062009 年,在我市辖区内实施的矿产资源预查、普 查、详查项目约 70 个,社会投入资金约 6000 万元;其中部分勘查项目提出了可供进一步 工作的矿产地。五常市平房屯超贫磁铁矿磁性铁平均品位(mFe)为 9.04 %,估算资源量 矿石(332+333)2534.30 万吨。该项目是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地方政府合作进行矿产 资源勘查开发一体化的一个先河。二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矿山布局 和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数量得到减少,重点矿种开采总量得到调控。三是矿山地质 环境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矿山“三废”排放和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矿山 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西麓衔接处。 其西北部与大庆市、绥化市、伊春市接壤;东部与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毗邻, 南部与吉林省交界。地理坐标:东经 12540501301453;北纬 44 0332464020。2008 年,全市国土总面积 53068 平方千米,其中平原占 45.3 %,山地占 34.0 %,丘陵占 20.7 %;耕地面积 179.3 万公顷,草地面积 7.5 万公顷。西部 松嫩平原区土地肥沃,农牧渔业资源丰富。东部山区山峦叠嶂,林木苍翠。松花江北岸属 小兴安岭山脉南端,南岸属张广才岭山脉。全市均属松花江水系,有松花江及其支流牡丹 江、拉林河、呼兰河、阿什河、蚂蜒河、岔林河、倭肯河等大小河流上百条,地表水资源 77.6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 33.7 亿立方米。2008 年,全市人口约 989.9 万,包括汉、满、 朝鲜、回、蒙古、达翰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柯尔克孜、锡伯等 11 个民族。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区面积 7086 平方千米, 人口约 475.1 万。有京哈、滨洲、滨绥、滨北、拉滨等 5 条铁路在此汇集,尤 以京哈、滨洲、滨绥线最为著名。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的大型机场之一, 已开通国内外航线 30 余条。全市公路体系健全,四通八达,京哈、哈绥、哈同、哈 伊等高速公路呈放射状辐射省内外。松花江为重要的水运航道。 哈尔滨是我省和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动力设备、民用航空、轻型汽车、仪器仪表、 量具刃具、亚麻纺织、轴承、制药等著称全国。生产的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1/3 以上,飞机、汽车、轴承、仪器仪表、电缆电器、铝镁合金、亚麻等生产技术和产品 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农牧渔业蓬勃发展,是全省重要的粮油、果蔬、奶制品、副食品 生产基地之一。房地产、旅游市场繁荣活跃,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誉贯全球。 “哈尔滨 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是国家级的地区经贸活动,哈尔滨已发展成为我国对俄罗斯和东欧 及东北亚各国经济贸易的重要口岸。 2008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2868.2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29012.0 元(2005 年全市地区生 产总值 1830.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18821.0 元)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由 2005 年的 16.4:35.3:48.3 调整为 13.6:37.6:48.8;2008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 2441.0 亿元(2005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 1674.1 亿元) ,其中采矿业产值 9.6609 亿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 0.40 %, 占当年全省采矿业总产值的 0.38%。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1、矿产资源概况 哈尔滨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截至 2008 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 产(含亚种)66 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37 种,潜在经济价值约 13000 亿元。发现 矿产地(不含建筑用石、建筑用砂和砖瓦用粘土)338 处,其中大型 43 处,中型 51 处, 小型 66 处,矿(化)点及线索地 178 处。我市优势及潜在优势的矿产是煤炭、石油、天然 气、铜、铅、锌、钨、钼、水泥用大理岩、饰面石材、化肥用蛇纹岩、建筑用石等。 专栏 1 哈 尔 滨 市 矿 产 资 源 概 况 我市矿产资源的特点: (1)重要矿产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分布在双城市万隆临江永胜和通河方正县。 煤炭、煤层气、油页岩分布在依兰、通河、方正三县的交界处。超贫磁铁矿、铜、铅锌、 钼、钨、水泥用大理岩、建筑用石主要分布在阿城区、宾县、通河县和五常市。 (2)能源矿产在矿业经济中地位显著。2008 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高达 60609.00 万 元,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 62.74 %。与煤炭共伴生的煤层气和油页岩的开发利用,将成为 我市矿业经济重要的增长点。2009 年,大庆油田双城小区块(临江油田)开采原油约 15 16 万吨,矿业产值约 38000 万元。 (3)矿山数量多,矿业产值低。开发利用的矿产中,非金属矿山多,能源和金属矿山少; 非金属矿山中,乙类非金属矿山多,甲类非金属矿山少;甲类非金属矿产中,水泥用大理 岩矿山多,其它非金属矿山少;煤炭、金属和甲类非金属矿产,中小型矿山多,大型矿山 少。 (4)金属矿产小型矿床多、中型矿床少(未发现大型矿床) ,贫矿多、富矿少,矿床中共 伴生组份多、选冶难度大。 2、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 哈尔滨市系统的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始于解放后的上世纪 50 年代。该地区地质 矿产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较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发现矿床的几率较高。 (1)区域地质调查。19661990 年,完成了宾县、五常、巴彦、三站、依兰、木兰、大 罗密、一面坡、向阳山、沙兰站等 10 个图幅的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19931995 年,完 成了山河林场、黑龙宫、帽儿山、尚志等 4 个图幅的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20052007 年, 完成了亚布力幅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 。 (2)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测量。1/20 万和 1/5 万航空磁法、放射性测量已覆盖全区。 山区、半山区的 1/2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除巴彦、宾县、五常、木兰 4 幅外,全部完成。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1/20 万水文地质调查覆盖全区。开展了哈尔滨城市供水 水源地勘查、松花江干流工程地质勘查等工作。 (4)矿产资源勘查。半个多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地质矿产勘查,先后发现了依兰煤矿、宾 县弓棚子铜锌矿、宾县明礼铅锌矿、阿城五道岭钼矿、通河县西北河水泥用大理岩、阿城 新明水泥用大理岩、宾县孙家窑水泥用大理岩、阿城玉泉水泥用大理岩、依兰县珠山化肥 用蛇纹岩、宾县永丰陶粒用板岩矿、宾县永吉陶粒用板岩矿等一大批大中小型能源、金属 和非金属矿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10 年,全市共有探矿权 48 个。 (5)城市地质和农业地质 20072010 年,完成哈尔滨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新发现水资源量大、水 质优良的深层承压水靶区 5 处,大型地下水水源地 4 处;查明我市区域稳定性良好,证 实哈尔滨地区处在一个大面积的“安全岛”中心,不易发生强地震;查明松花江漫滩和 西部沙化严重区及内蒙飘尘为我市的沙尘来源;对全市的电力、给水、煤气和部分热力 管线布设进行了系统集成;根据本次城市地质调查原始数据及成果整合。同时,提出开 展 4 个大型水源地详查、哈尔滨周边地热普查、城市可视化系统数据更新及维护等,城市 地质调查建议项目 7 个。 哈尔滨市农业地质调查属“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一部分。至 2009 年, 已完成哈尔滨(含呼兰和阿城) 、双城、巴彦、木兰、宾县、尚志、延寿、五常等市县的农 业地质调查,总面积为 25519 平方千米。获得了地表耕作层土壤、成土母质层土壤、地表 水、地下水及大气尘降、农药残留等与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相关的多种介质 54 项地球化学 指标近 32.4 万个高精度、高质量的分析数据,客观、全面地从化学元素的角度反映了哈尔 滨市人居环境和农业经济区土地资源状况。为我市大力发展绿色、特殊和高效农业提供了 科学依据。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哈尔滨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能源、金属、非金属矿山数量多,分布广。2008 年,全 市共有各类矿山开采企业 730 家,从业人数 27371 人。开发利用的矿产共计 16 种。其中, 能源矿产 1 种:煤炭;金属矿产 5 种: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钼矿;非金属矿产 9 种: 熔炼水晶、玻璃用脉石英、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制灰用石灰岩、 建筑用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水气矿产 1 种:矿泉水。 按企业性质:民营经济类型的矿山企业 706 家,占矿山总数的 96.7 %;国营企业 23 家,占矿山总数的 3.2 %;中外合资企业仅有 1 家,约占矿山总数的 0.1 %。 按矿产类别:乙类非金属(建筑用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矿山多,有 641 家, 占矿山总数的 87.8 %;其次是甲类非金属矿山 65 家,占矿山总数的 8.9 %;矿泉水企业、 金属矿山及煤炭矿山分别为 11 家、8 家、5 家,分别占矿山总数的 1.5 %、1.1 % 和 0.7 %。 专栏 2 各 类(矿 种)矿 产 开 发 利 用 概 况 按矿山规模:小型矿山数量大,多达 558 家,占矿山总数的 76.4 %;其中乙类非金属 小型矿山 479 家,占小型矿山总数的 85.8 %。中型矿山 124 家,占矿山总数的 17.0 %;其 中乙类非金属中型矿山 117 家,占中型矿山总数的 94.4 %。大型矿山 48 家,仅占矿山总 数的 6.6 %;其中乙类非金属大型矿山 45 家,占大型矿山总数的 93.8 %。 2008 年,哈尔滨市采矿业产值表明,煤炭在矿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产值约 占总产值的 62.74 %;其次是建筑用石、建筑用砂和砖瓦用粘土 3 种乙类非金属矿,产值 约占总产值的 20.12 %;再次是水泥用大理岩、饰面用花岗岩、制灰用石灰岩等甲类非金属矿,产值约占 总产值的 11.07 %;钼、铁、铜等金属矿和矿泉水产值分别占 5.97 %和 0.11 %。 各县(市) 、区采矿业产值:依兰县采矿业产值在全市矿业经济中的地位极其显著,年 采矿业产值高达 60697.42 万元,约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 62.83 %;其次是阿城区,年采矿 业产值是 19146.84 万元,约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 19.82 %;再次是宾县,年采矿业产值是 5818.74 万元,约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 6.02 %;占全市矿业总产值 5 %1 %之间的有哈市 城区(不含阿城和呼兰) 、巴彦县、双城市、五常市及尚志市;占全市矿业总产值1 %的 是通河县、方正县、呼兰区、延寿县及木兰县。 专栏 3 各县(市) 、区矿产开发利用概况 2008 年,哈尔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矿山数量多(730 家) ,矿业产值低(96609.35 万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0.40 %) 。 乙类非金属矿山多,共有 641 家,占 87.8 %;煤炭、金属和甲类非金属矿山少,共计 78 家,仅占 10.7 %(其中,煤炭 5 家,金属 7 家,甲类非金属 66 家) ;矿泉水企业 11 家, 占 1.5 %。 煤炭、金属和甲类非金属,中小型矿山多(共有 75 家,占 96.2 %) ,大型矿山少 (仅有 3 家,占 3.8 %) 。 甲类非金属矿,水泥用大理岩矿山多,共有 47 家(大型 2 家,中型 3 家,小型 42 家) , 占 72.3 %;其它甲类非金属矿山少,仅有 18 家,占 27.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高达 60609.00 万元,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 62.74 %;砖瓦用粘 土矿业产值 10233.28 万元,占 10.59 %;水泥用大理岩矿业产值 9790.10 万元,占 10.13 %; 建筑用石矿业产值 9073.32 万元,占 9.39 %;钼矿矿业产值 5345.00 万元,占 5.53%。即 煤炭、砖瓦用粘土、水泥用大理岩、建筑用石和钼矿 5 种矿产矿业产值为 95050.70 万元, 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 98.39 %。其它矿产矿业产值 1558.65 万元,仅占 1.61 %。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的实 施,努力建设低碳、环保、 “绿色矿山” 。矿山企业在“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 原则下,边生产、边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十一五”期间,恢复治理的矿山共 37 家, 治理 面积 58.9 公顷,投入资金总计 91.8 万元。其中,砖瓦用粘土矿山 33 家,治理面积 5.3 公 顷,投入资金 26.8 万元;煤炭矿山 2 家,治理面积 28.6 公顷,投入资金 45.0 万元;哈尔 滨松江铜矿治理面积 20.0 公顷,投入资金 10.0 万元;阿城新明大理岩矿治理面积 5.0 公 顷,投入资金 10.0 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了哈牡公路阿城区亚沟平山段及尚志段两侧、哈同公路 方正县大砬子段两侧、哈尔滨二龙山旅游区、阿城松峰山旅游环线、哈尔滨市玉泉国际狩 猎场、通河县大通河、依兰县达连河镇、通河县铧子山、依兰县丹青河等废弃的建筑用石 和建筑用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省级)11 个,投入资金总额 5743 万元,治理总 面积 862.99 公顷。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既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也有效地改善和恢复了高速公 路两侧、自然风景旅游区周边和矿区的地质地貌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 2008 年,我市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总计 2126.38 公顷。其中,开采砖瓦用粘土、煤炭、 建筑用石、金属矿产、建筑用砂、其它矿产占用破坏土地分别为 857.79 公顷、691.36 公 顷、466.28 公顷、69.52 公顷、33.11 公顷、8.32 公顷。依兰煤矿年排放矸石量 1700 万吨, 综合利用 200 万吨,治理率为 11.76 %。现有矸石山 3 个,总计矸石量 11500 万吨,占地 130 公顷。 2008 年开矿破坏土地情况(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 采矿种类 砖瓦用粘土 煤炭 建筑用石 金属矿产 建筑用砂 其它矿产 破坏土地(公顷) 857.79 691.36 466.28 69.52 33.11 8.32 总体上看,由于矿山数量多、分布广,个别地区破坏严重,历史欠账较多,地方财力有限, 致使我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5、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1/5 万区域地质调查、1/20 万地球化学测量和重力测量等基 础地质工作滞后,找矿靶区和远景区少,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基础薄弱。 (2)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少,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低,可供开发利用的矿山后备基地不足。 在 126 处矿产地中,达到详查以上的 23 处,占 18.3 %(详查 16 处、勘探 7 处) ;详查以 下的 103 处,占 81.7 %(预查 16 处、普查 87 处) 。 (3)矿产开发布局不尽合理,矿山数量偏多,特别是乙类非金属矿山数量大(共有 641 家, 占矿山总数的 87.8 %) 。 (4)矿产资源开发集约化、规模化和综合利用水平低,矿产品“原字号”多,深加工能力 和科技含量低。水泥用大理岩矿山 47 家,生产能力达到大型的仅有 3 家;依兰煤矿与煤炭 共伴生的煤层气、油页岩未能得到开发利用;大理岩矿山全部生产水泥用大理岩,没有重 碳酸钙粉等深加工产品。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煤炭、大理岩、建筑用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 等开采产生的崩塌、水土侵蚀、地面塌陷、地质地貌景观破坏等,恢复治理率低。矿山地 质环境问题历史欠账多,生产矿山边生产、边治理不彻底。 (四)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程度 “十二五”是我市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 重要时期,对能源、矿产资源等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大。2009 年,全市煤炭消费量 2461.2 万吨、石油加工量 301.6 万吨、水泥产量 921 万吨,分别是当年煤炭产量的 7.85 倍、原油 产量的 19.46 倍、水泥用大理岩产量的 2.62 倍。即我市已发现、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和矿 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明,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较低。规划期内,能够保 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矿产有:超贫磁铁矿、钼矿、建筑用石、建筑用砂和砖瓦用粘土; 仅能部分保障的是:水泥用大理岩、饰面石材;而煤炭、石油、铁矿、铜矿、铅锌矿、硫 铁矿、玻璃用硅质原料等大宗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短缺或严重短缺。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实现找矿突破, 逐步解决矿产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哈尔滨在省内的地缘和 区位优势,依靠科研院所、大学、地勘单位、民营矿业公司、矿山企业等矿业部门在省会 城市聚集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宽松政策、友好环境,最广泛 地吸纳社会资金,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探明我市地下蕴藏的矿产资源;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开 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 变,为省、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以绿色、环保、低碳为目标,加大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促进“绿色矿山”建设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二)2015 年规划目标 1、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得到加强,实现找矿突破 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重要矿产调查评价和勘查任务,新发现一批能源、金属矿产找矿远景 区、找矿靶区与矿产地,矿山建设后备基地紧张的局面有所改善。加大重要矿产地的详查、 勘探力度,提升资源储量级别和保有储量比例,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的能力有所 提高。石油、天然气、地热、煤炭、煤层气、油页岩、铜、铅、锌、钼、金、银、水泥用 大理岩、饰面石材等商业性矿产勘查取得明显成效;阿城白岭铜锌矿、大砬子铁多金属矿 等重要矿产地的勘查程度得到提高,哈尔滨松江铜矿等老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取得突破。到 2015 年,拟投放探矿权 70 个左右,力争新发现矿产地 20 处。其中,能源 5 处(煤炭、煤 层气、油页岩、石油、地热各 1 处) ;有色金属 6 处(铜、铅、锌各 2 处) ;贵金属 2 处 (金、银各 1 处) ;非金属 7 处。预测新增资源量(333 以上):煤炭 5000 万吨、油页岩 1 亿吨、铜(金属)7 万吨、铅锌(金属)3 万吨、金(金属)5 吨、银(金属)200 吨、 超贫磁铁矿(矿石)3000 万吨。 2、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 到 2015 年,我市煤炭、铁矿、钼矿、饰面石材、水泥用大理岩、建筑用石、建筑用砂、砖 瓦用粘土等矿产开采的调控指标如下: 专栏 4 主要矿产开采调控指标 3、矿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优化 矿产勘查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取得明显成效。到 2015 年,矿山数量控 制在 600 家左右,比 2008 年的 730 家减少 17.8%。在 8 个矿产重点开采区的支撑下,发展 壮大 3 个矿产开发基地,逐步形成与全市产业布局相协调的矿业发展新格局。 4、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到 2015 年,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分别在 2008 年的基础上提高 23 个百分点,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25 %以上,煤矸石利用率提高到 70 %以上,废石 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30 %以上。 5、实施“绿色矿山”示范工程,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规和监督管理及预测预报体系基本建立,实施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和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矿山“三废”处理率、综合利用率 和环境恢复治理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历史遗留矿山和新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率分别提高到 25 %和 75 %以上。 (三)2020 年目标展望 1、基础地质工作进一步加强,矿产勘查程度显著提高 矿产勘查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资金投入显著增加。能源、有色金属、 贵金属及重要非金属矿产勘查进一步加强,矿山建设后备基地紧张的局面进一步改善,矿 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程度较大幅度的提高。 2、矿业开发结构与布局进一步优化 矿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科学合理;煤炭、煤层气、油页岩 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能力大幅度增强;开采建筑用石、建筑用砂和砖瓦用粘土,既有严格的 管理监督机制,又有有序发展的市场环境;先进的采、选、冶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3、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监督管 理实现系统化、网络化。矿山固体废物和矿山废水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尾矿、煤矸石和其 它废石综合利用率、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全面提高,建设“绿色矿山”目标基本 实现。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规划勘查矿产及规划分区 1、鼓励勘查区。按照发挥优势,科学勘查,集中投入,早出成果的原则,共划出石油、天 然气、地热、有色金属、金矿等鼓励勘查区 19 个。 石油、天然气鼓励勘查区 2 个:双城市万隆临江石油天然气鼓励勘查区(Gk 2)位 于双城市西部,面积 1712.29 平方千米;通河方正石油天然气鼓励勘查区(Gk 16)位于 通河县(松花江北岸)与方正县(松花江南岸)接壤的沿江平原区域,面积 1483.01 平方 千米。 地热鼓励勘查区 2 个:团山临江地热鼓励勘查区(Gk 1)位于哈尔滨城区西缘,由 北至南跨越呼兰区、道里区、南岗区、双城市,呈北东向条带状,面积 3401 平方千米;方 台青岭地热鼓励勘查区(Gk 3)位于哈尔滨城区东缘,由北至南跨越呼兰区、松北区、 香坊区、双城市,呈北东向条带状,面积 1049.94 平方千米。 有色金属鼓励勘查区 11 个:巴彦县木兰县蒙古山 (Gk 4),通河县杨木顶子(Gk 5)、关松镇(Gk 6),宾县阿城区头道川(Gk 9)、明礼(Gk 14)、弓棚子(Gk 13),阿城区三合屯(Gk 10)、五道岭(Gk 11),五常市哈大塘(Gk 12),延 寿县生产沟(Gk 15),尚志市冷山(Gk 19)。总面积 1428 平方千米。 金矿鼓励勘查区 4 个:依兰县峪兴(Gk 7)、大砬子(Gk 8);五常市宝龙店(Gk 17)、蛤 拉河(Gk 18)。总面积 607 平方千米。 2、禁止勘查区。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重要水源地、航电枢纽 工程、铁路、国道、省道一定范围内;基本农田、古遗址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灾害危 险区、军事管理区为矿产资源禁止勘查区。共划出磨盘山水源地等禁止勘查区 12 个。禁止 勘查区内不批准新的探矿权,逐步实现禁止一切矿产资源的勘查活动。 3、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落实省级规划在我市辖区划出的宾县弓棚子勘查规划区块等, 共计 40 个。 (二)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以国家专项勘查基金为主,开展重要矿产调查评价项目 4 个。 1、1/5 万矿产地质调查(Kd 3) 规划期内,完成高丽帽、料甸、松江镇、全孝屯、中立屯、北安、玉泉镇、小岭、八家子、 平山、南哈拉河、张家湾等 1/5 万矿产地质调查 12 个图幅,总面积约 4355 平方千米。调 查评价的重点矿种是铜、铅、锌、钼、金、银。 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滨东地区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调查评价(Kd 2) ,面积 10000 平方千米。调查评价的重 点矿种是铜、铅、锌、钼、钨、金、银。 尚志市蜜蜂屯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调查评价(Kd 4) ,面积 194 平方千米,调查评价的重 点是斑岩型铜(钼)矿床。 依兰县达连河地区煤炭煤层气油页岩矿产调查评价(Kd 1) ,面积 863 平方千米。调查 评价的重点是提高与煤炭共伴生的煤层气、油页岩的勘查程度及其开发利用。 (三)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 充分利用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出让探矿权, 积极推进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1、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的宏观调控方向 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关于地质矿产勘查的法律、法规及我省的有关 政策规定、指导方针、勘查规划等,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鼓励国内外的企事业单位、公司 和自然人投资开展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并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重点矿产勘查:根据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地质成矿条件,以铜、铅、锌、 钼、金等为主攻矿种,积极推进商业性矿产勘查。规划期内,预实施矿产资源重点勘查项 目 43 个。 鼓励勘查矿种: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油页岩、地热、铁、铜、铅、锌、钼、 金、银、水泥用大理岩、钾长石、蛇纹岩、硫铁矿、硅石、水晶、饰面石材等。 限制勘查的矿种:石墨。 禁止勘查的矿种:砂金和泥炭。 2、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的鼓励措施 依照国家和我省的相关政策,制定国内外投资者在我市从事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有 关优惠政策,并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求投资者或合作单位具有一定的资本保障;为投资者 查阅有关地质资料提供必要的协助。 (四)矿产资源勘查准入条件 1、为保证勘查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接受探矿权人的委托,凡承担勘查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 核定颁发的固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得无证勘查。 2、要重点对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铅、锌、钼及重要非金属矿产如水泥用大理岩、 饰面石材、玻璃用脉石英等开展勘查工作。 3、要严格执行年度最低勘查投入制度,对未完成年度最低投入的,要即时停止其勘查权, 严禁圈而不探和倒卖矿权。 4、要严格实行一矿为主,综合勘查的资源最佳利用的政策,防止探富弃贫,探大弃小,探 浅弃深,探中弃边的短期行为。 5、要严格执行国家业已颁布的有关勘查标准和规范,防止乱探滥查和长期申请短期操作行 为。 6、要执行安全勘查的规章制度,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确保好矿探出,人身安全,设备 完好,秩序井然。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规划开采矿产及规划分区 鼓励开采的矿产和鼓励开采区。确定鼓励开采矿产的原则是:已探明较丰富的矿产资 源储量,具有优势或潜在优势,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好,符合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 色矿山和节能减排的有关要求,符合本规划确定的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具备规模 化、集约化经营条件。规划期内,我市鼓励开采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油页岩、铁、铜、 铅、锌、化肥用蛇纹岩、水泥用大理岩、饰面石材、建筑用石、矿泉水等。共划出依兰煤 层气油页岩等鼓励开采区 8 个。在矿业权总量指标调控下,对鼓励开采区优先投放采矿权; 支持社会资金进入鼓励开采区投资,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提高回采率、回收率 和综合利用率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限制开采的矿产。限制开采石墨和砖瓦用粘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逐步禁止生产实 心粘土砖的有关要求和哈尔滨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坚决禁止占 用和破坏耕地开采砖瓦用粘土。控制砖瓦用粘土的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数量,新设采矿 权要经过严格的规划论证,不得随意扩大资源占有量和企业生产规模。 禁止开采的矿产和禁止开采区。禁止开采砂金和泥炭。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重要水源地、航电枢纽工程、铁路、国道、省道一定范围内;基本农田、 古遗址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军事管理区为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共划出 磨盘山水源地等禁止开采区 12 个。禁止开采区内不批准增设新的采矿权,逐步实现禁止一 切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落实省级规划在我市辖区划出的宾县孙家窑开采规划区块等, 共计 7 个。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为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色矿山” ,实现市委、市政府“北跃、南拓、 中兴、强县”的战略目标,以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 状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后续加工为依托,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合 理的规划布局。规划期内,我市要在开发建设依兰煤层气油页岩等 8 个矿产重点(鼓励) 开采区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双城石油天然气、阿城宾县有色金属建材非金属和依兰通 河方正煤炭建材非金属 3 个矿产开发基地。在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区和矿业基地的建设中,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把 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 1、矿产开发基地 (1)双城石油天然气矿产开发基地(Kj1) ,位于双城市西北部,面积 932.26 平方千米。 即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大庆石油天然气矿业经济区”的东南隅(大庆油田双城 小区块) ,属大庆油田南部的边缘地带。区内有砖瓦用粘土矿山 7 家,小型。2008 年开采 砖瓦用粘土 4.501 万立方米,产值 270.0 万元。截至 2010 年 10 月,大庆油田双城小区块 共有探采石油井近 300 口。2009 年,生产油井 237 口,开采原油约 1516 万吨,矿业产 值约 3.8 亿元,上缴地方税收(国税和地税)约 7600 万元。围绕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北 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20102012 年,双城市将全力打造“环哈南”和 “长双哈经济带” ,建成税收超亿元的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工业项目区和周家工业园 区,同时加快临江石油开发区建设,用 5 年时间建成税收超 3 亿元的双城临江石油新区。 (2)阿城宾县有色金属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基地(Kj2) ,位于哈尔滨东部,面积 1672.71 平方千米(不包括:二龙山长寿山和横头山松峰山禁止开采区) 。即省级矿产 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滨东建材非金属矿业经济区” ,区内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是我市较重要的有色金属、建材非金属生产基地,共有矿山企业 274 家。其中,铁矿、铜 铅锌矿、铅锌矿、锌矿各 1 家,小型;铁锌矿 2 家,小型;钼矿 1 家,中型;天然石英砂 1 家,小型;陶粒用页岩 1 家,中型;饰面用花岗岩 2 家,小型;水泥用大理岩 42 家(大 型 3 家、中型 2 家、小型 37 家) ;建筑用石 209 家(大型 44 家、中型 104 家、小型 61 家) ; 砖瓦用粘土 11 家,小型;矿泉水 1 家,小型。2008 年,开采铁(矿石)0.125 万吨,产值 50.0 万元;开采铁锌(矿石)3.5 万吨,产值 352.94 万元;开采铜铅锌(矿石)0.019 万 吨,产值 8.7 万元;开采钼(矿石)37.1 万吨,产值 5345.0 万元;开采饰面用花岗岩 1.349 万立方米,产值 363.0 万元;开采水泥用大理岩 596.87 万立方米,产值 9290.6 万 元;开采建筑用石 545.159 万立方米,产值 6378.65 万元;开采砖瓦用粘土 8.89 万立方米, 产值 332.0 万元;开采矿泉水 0.1 万吨,产值 23.62 万元。合计矿业总产值 22144.51 万元。 该矿业经济区距哈尔滨城区近,铁路、公路交通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缘和区位优势。要推 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减少水泥用大理岩和建筑用石的矿山数量,提升矿山生产规模和矿 产品档次。积极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促进以大型矿山企业为主体的联合重组,壮 大水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要巩固和加强煤炭、水泥用大理岩、建筑用石在我市矿业经 济中的优势和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 (3)依兰通河方正煤炭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基地(Kj3) ,位于依兰、通河、方正 3 县 交界处,面积 1695.32 平方千米。区内煤炭和建筑用石资源较丰富,有 2 个矿产资源重点 (鼓励)开采区,现有矿山 39 家。其中,煤炭 5 家(大型 1 家、小型 4 家) ;建筑用石 12 家,小型;建筑用砂 12 家,小型;砖瓦用粘土 10 家,小型。2008 年,开采煤炭 409.9 万 吨,产值 60609.0 万元;开采建筑用石 16.08 万立方米,产值 83.57 万元;开采建筑用砂 1.91 万立方米,产值 10.35 万元;开采砖瓦用粘土 4.93 万立方米,产值 222.6 万元。合 计矿业总产值 60925.52 万元。依兰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要统筹规划,促进煤炭、煤层气、 油页岩的整装勘查和综合开发利用。以依兰煤层气油页岩重点(鼓励)开采区为支撑,促 进与煤炭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提高煤炭深加工能力和水平,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应 用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程度,加快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与企业联合重组,走集约 化、规模化开采之路。巩固和加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在我市矿业经济中的优势和支柱性产 业地位。加强建筑用石(砂)和砖瓦用粘土开采的监督管理,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减 少矿山数量,提高建筑用石(砂)和砖瓦用粘土开采规模和矿产品的档次。形成以煤炭、 煤层气、油页岩、建筑用石(砂)生产加工一体化的矿产开发基地。 规划期内,要积极改善矿产开发基地的投资环境,努力保障矿山企业发展的必要用地需求; 支持和鼓励大型矿山企业发展,引导小型矿山企业联合重组,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减 少矿山数量,提升矿山生产规模和矿产品档次;优先安排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 程,发展循环经济,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 专栏 5 矿 产 开 发 基 地 2、矿产重点(鼓励)开采区 (1)西集建筑用石重点(鼓励)开采区(Zc1 Gc1) ,位于巴彦县西集镇,面积 42.52 平方 千米。区内建筑用石资源较丰富,现有矿山 8 家。其中,建筑用石 7 家(大型 2 家、小型 5 家) ;砖瓦用粘土 1 家,小型。2008 年,开采建筑用石 17.08 万立方米,产值 75.08 万元; 开采砖瓦用粘土 6.264 万立方米,产值 112.0 万元。合计矿业总产值 187.08 万元。该矿产 重点(鼓励)开采区距哈尔滨城区近,公路交通运输便捷,具有优越的地缘和区位优势。 要加强建筑用石开采的监督管理,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减少矿山数量,提升矿山生产 规模和矿产品档次。提高建筑用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哈尔滨城市和新农村 建设。 (2)糖坊建筑用石重点(鼓励)开采区(Zc2 Gc2) ,位于宾县西北隅,紧邻哈尔滨松花江 大顶子水利枢纽工程,面积 47.15 平方千米。区内建筑用石资源较丰富,现有建筑用石矿 山 6 家(中型 2 家、小型 4 家) 。2008 年,开采建筑用石 43.28 万立方米,产值 340.8 万 元。该矿产重点(鼓励)开采区距哈尔滨城区近,公路、水运交通便捷,具有优越的地缘 和区位优势。要加强建筑用石开采的监督管理,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减少矿山数量, 提升矿山生产规模和矿产品档次。提高建筑用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哈尔滨 城市和新农村建设。 (3)巴彦木兰建筑用石重点(鼓励)开采区(Zc3 Gc3) ,位于巴彦县东缘中部与木兰县 西缘中部交界处,面积 281.05 平方千米。区内建筑用石资源较丰富,现有矿山 7 家。其中, 建筑用石 6 家(中型 3 家、小型 3 家) ;建筑用砂 1 家,小型。2008 年,开采建筑用石 15.31 万立方米,产值 59.9 万元。该矿产重点(鼓励)开采区距哈尔滨城区较近,公路交 通运输较便捷,具有较优越的地缘和区位优势。要加强建筑用石开采的监督管理,推进矿 产资源开发整合,减少矿山数量,提升矿山生产规模和矿产品档次。提高建筑用石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4)岔林河大通河建筑用石重点(鼓励)开采区(Zc4 Gc4) ,位于通河县岔林河和大通 河水库一带,面积 655.79 平方千米。区内建筑用石(砂)资源丰富,现有矿山 24 家。其 中,建筑用石 9 家(中型 1 家、小型 8 家) ;建筑用砂 15 家,小型。2008 年,开采建筑用 石 20.76 万立方米,产值 130.46 万元;开采建筑用砂 3.59 万立方米,产值 15.28 万元。 合计矿业总产值 145.74 万元。该矿产重点(鼓励)开采区距通河、方正县城区较近,公路 交通运输较便捷。要加强建筑用石(砂)开采的监督管理,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减少 矿山数量,提升矿山生产规模和矿产品档次。提高建筑用石(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 能力,促进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5)通河方正石油天然气重点(鼓励)开采区(Zc5 Gc5) ,位于通河县(松花江北岸) 与方正县(松花江南岸)接壤的沿江平原区域,面积 1483.01 平方千米。区内现有矿山 15 家,均为小型。其中,水泥用大理岩 1 家,建筑用石 5 家,砖瓦用粘土 9 家。2008 年,开 采建筑用石 15.64 万立方米,产值 253.0 万元;开采砖瓦用粘土 6.15 万立方米,产值 344.5 万元。合计矿业总产值 5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