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及其预测应用_第1页
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及其预测应用_第2页
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及其预测应用_第3页
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及其预测应用_第4页
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及其预测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及其预测应用 摘 要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 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也是热点。文章借鉴伯克曼“通勤选择” 的效用正态分布假设,构建旅游者空间 分布模型,并依据甘肃省 2015 年县 (区)统计数据,进行模型的检验与估 计,研究显示该模型对甘肃省旅游者县 (区)空间分布能进行较好的解释。在 此基础上,文章将该模型作为预测模型, 依据甘肃省旅游业与交通运输发展“十 三五”规划的内容,对 “十三五 ”末甘肃 省旅游者空间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并与 2015 年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旅游 者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 “十 三五”规划的实施将推动甘肃省旅游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空间分布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县(区)扩 散,东南-西北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 得到增强,甘肃省东部的西南-东北向 的旅游经济带也将显现雏形。该研究将 有助于定量了解旅游者空间分布的影响 因素,也为旅游者空间分布变化预测提 供方法,为旅游饭店等服务设施的规划 布局研究提供依据。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22420.htm 关键词 旅游者;空间分布;解 释模型;预测应用;规划布局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 05-0106-10 Doi: 10.3969/j.issn.1002- 5006.2017.05.015 引言 旅游者的空间分布是其空间选择 与行为的表现,对其研究是旅游学研究 的重要命题1。Miossec 等较早从空间 结构和空间动力学的角度将旅游者的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为和类型同旅游目的地地理分布模型结 合起来考虑2。此后,学者们基于距离 3、旅游吸引物分布4 、时间约束 5、 个人心理6、中心城市 1等对旅游者 空间分布特征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学者 们主要立足于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与经 济学的效用分析方法,从旅游者群体空 间分布与流动的角度出发,以演绎的逻 辑,探讨旅游者空间分布的解释模型7- 8。 引力模型是地理学分析旅游者空 间问题的主要理论出发点,该模型因距 离衰减模式(阻抗函数)的改进而形成 了牛顿型(幂函数)和威尔逊型(指数 函数)两种基本形式9:(1)牛顿模 型。牛顿模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被 引入旅游研究中10 ,主要用于两地间 旅游流的测度11 ,此后,多位学者关 注该模型的改进及其在旅游需求预测中 的应用12,收入水平、交通成本等解 释变量也被不断引入其中,并逐渐形成 了对数线性形式的因果多元回归建模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统13。在国内,张凌云 14、保继刚 15等较早地注意到旅游引力模型的价 值,而基于“ 贸易引力模型 ”对中国入境 旅游16和国内旅游 17的研究也受到 了关注。然而,牛顿模型面临着两个困 境:一是它作为牛顿万有引力公式的一 种类比经验公式,缺乏严格理论依据 18,二是存在断裂点悖论9 。 (2)威 尔逊模型。英国学者威尔逊吸收了物理 学中熵的概念,从熵最大化原理出发推 导出一种具有理论意义的空间相互作用 模型19,其指数函数型的距离衰减模 式让断裂点悖论不复存在20。就空间 的相互作用而言,该模型接近现实的客 源地和目的地旅游的关系系统,但也面 临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它假设分析 系统的熵达到最大值,即假设对象所处 的相对封闭宏观系统(如国家、全球等 大尺度旅游空间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 系统内微观粒子(如单个旅游者)的分 布规律,这对于宏观社会系统的长期分 析是适用的,但对于处于快速发展特别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是非封闭的中小尺度空间的旅游业来说, 这一假设很难成立;二是,该模型假设 运输系统总成本一定并已知(类似于物 理学中的能量守恒要求) ,但一般来说 旅游空间决策是分散决策的结果,这一 假设也难以接受。 经济学家重点依据效用模型来研 究旅游者空间分布特征。不变替代弹性 生产函数(constant electricity of substitution, CES)模型是其中比较成 熟的一个模型。翁瑾、杨开忠等借用生 产者关于生产要素配置的经典模型 CES 模型生产函数,来分析旅游者在不同旅 游目的地之间选择的状况,并提出了一 个不对称的垄断竞争模型7,讨论在效 用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条件下两地旅游 的均衡产量,如以旅游人次表示对目的 地产品的选择量,该模型也可以理解为 两地间的均衡旅游人次。他们的工作具 有重大的开创意义,但这一模型在实证 分析中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假设 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替代弹性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变,这一假设是否成立缺乏明显的证据 支持;二是,一方面认识到不同区位旅 游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另一方面 又认为不同产品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当 替代品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利润为零, 就经济学的解释而言,只有在非常典型 的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这样的假设才 能成立,但垄断竞争市场虽然是旅游中 的一种典型,但却不能涵盖全部的旅游 产品市场类型。 现有研究主要依据地理学空间分 析与经济学效用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 系列关于旅游者空间选择与分布的模型, 并主要在大尺度空间(如国家)系统中 开展了实证研究,但现有模型或者理论 自身存在悖论(如牛顿模型) 、或者假 设条件无法完全适应旅游业的实际(如 威尔逊模型的封闭宏观系统与变量守恒 假设等) 。同时,由于缺乏较充分的统 计与抽样数据,现有模型的实践应用研 究还较为缺乏,立足理论模型面向特定 区域进行完整模型参数检验与估计的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究,以及相应的预测应用还很少见。本 文借鉴已有研究提出的分布模型,力图 构建一个更适应旅游者空间特征的分布 模型,并依据数据较为充分与确实的甘 肃省 2015 年各县(区)旅游者分布状 况,进行模型的检验与参数估计,并将 通过检验的参数模型作为预测模型,结 合甘肃省旅游业“ 十三五”规划进行旅游 者空间分布的预测,并进行演变趋势的 比较分析。本研究将为定量了解旅游者 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提供数理基础,并 为旅游者空间分布变化预测提供可行的 方法,为分析旅游者空间分布的变化趋 势提供条件,也为旅游饭店等服务设施 的规划布局研究提供依据。 1 分布模型 前述分析可见,现有的经济学效 用模型与地理学空间作用模型,能在一 定程度上说明旅游者空间分布的规律特 征,但其假设与适用范围均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难以在实践研究中对不同尺度 特别是中小尺度空间予以有效适用。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游者的空间选择行为是一种消费选择行 为,必然立足于自身的效用做出;但也 不同于普通的商业消费,它是一种空间 选择行为,行为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也 必然影响到其选择结果。将效用选择与 空间作用模型相结合,应是旅游者空间 选择与分布研究的有效方法。伯克曼将 效用概念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结合,提 出了基于效用正态分布假设研究以工作 地点来选择住宅点的“ 通勤模型 ”20, 为研究旅游者的空间选择与分布提供了 一个可借鉴的思路。该模型只要求行 橹魈宥匝穸韵笮 谜 态分布,不受 尺度大小的影响,这对于省域及其以下 不满足威尔逊熵最大化假设的尺度空间, 显示出其适用性优势。本文借鉴以上理 论与思路,提出一个基于效用的旅游者 空间分布模型。 对于旅游者的 空间选择而言,由于在旅游产品选择偏 好上的差别,以及对旅游目的地认识上 的差异,对同一旅游目的地,即同一旅 游产品,会产生不同的预期效用。对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选用一个随机变量i,它表示旅游者 到 i 处旅游而产生的随机效用,它因人 而异。j 是旅游者的出发地,i 是旅游者 选择的目的地。从 j 到 i 的距离越大, 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越小。因此,i- arij就反映了旅游者在 i 处所得的净效 用情况,其中rij表示从 i 到 j 的距离, a 是一参数。假设一旦这个数超过了某 一效用水平u0 ,旅游目的地就确定了。 即,一旦下式成立,就认定旅游者选择 了 i 处的旅游产品。 i-ariju0 (1)20 显然,概率P(iu0+arij)反 映了在 j 处的人到 i 处旅游的可能性。 假O 总效用 i遵从正态分布,因此 效用函数可写为: ux=12ie-12i2(x-ui)2dx (2) 该函数表示以ui 为均值, i为 方差(i0)正态分布效用函数。因 此,旅游者对 i 地选择的概率就是: Px=PEiu0+arij=x+12ie-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12i2( x-ui)2dx (3) 这个积分的结果是不能用初等函 数表示出来的,用一个类似 Logistic 函 数的有理函数近似,其 函数特性与正 态分布的分布函数特性一致,其导数特 性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特性一致, 其表达式为21 : Px11+e(x-ui)i (4) 其导数为: px=Px=ieix-ui1+eix-ui2 (u0+arijx+) (5) 其中, 是为常数,=4/21.6, 因此: Px=u0+arij+uxdx11+e(u0+arij-ui) i (6) 如前所述,这个概率反映了由 j 处的人到 i 处旅游的可能性,故 i,j 两 地之间的旅游量(Tij)应与这个概率成 正比。此外,两地间的旅游者人次也应 与由 j 处出发的旅游人口 bj 成正比,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Tij=kbjP(xi) (7) 因此: Tij=bjk1+e(u0+arij-ui)j (8) 其中,k 是一常数。对于较大的 rij,式中分母的第二项居支配地位,故 式(8)可简化成: Tijbjike-arij (9) 其中:i=e(ui-u0)i (10) 式(9)是旅游者空间分布的基 础模型。现在讨论式(9)中各种量的 经济学含义,并为了能够实证检验与应 用,进一步寻找这些量对应的可统计量。 (1)Tij、bj 以及 rij 是与 j 相关 的量,j 表示的是相对于目的地 i 的旅 游者出发地,在大尺度空间中它应是旅 游客源地,在中小区域尺度中由于旅游 流存在空间等级体系,中心大城市在地 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中具有中枢地位 22,因此,在中小区域尺度中特别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在具有相同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空间 系统中,j 可以是相对于 i 的旅游集散 中心。假设到 i 的旅游者都是从 j 中转, 则 Tij 近似于 i 地的旅游者总量,bj 表 示 j 地出发的旅游者人次,假设它与旅 游中心城市的旅游者输出能力正相关, 即与旅游者通过中心城市向旅游目的地 流转的水平正相关,进一步假设这一能 力与旅游中心城市的交通干线通达能力 (中心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连通能力)正 相关,因此可令: bj=qdj (11) 其中,qj 表示 j 地的交通干线通 达能力,d 为常数。式(9)中 rij 表示 旅游者从出发地 j 达到目的地 i 所付出 的成本,即两地间的经济距离,可表示 为: rij=Dijvij (12) 其中,Dij 表示由 j 到 i 的实际交 通距离,vij 表示 j 到 i 的平均行驶速度。 (2)在i表达式中, 为已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常数,u0表示旅游者选择的旅游目的 地所获得的最低效用水平,在对旅游者 较大样本统计量中,可视为常数(即旅 游者对于最低效用的判断趋于平均) 。 因此,i与ui 正相关, ui为效用函 数ux的均值,即旅游者对 i 地预期平 均效用,它可以认为是与目的地吸引力 相关的一个指标,由于 A 级景区是我国 旅游产业链的核心,假设某地 A 级景区 的质量与数量决定了旅游者对该地的预 期平均效用,因此可令: i=sci (13) 其中,si 表示 i 地的景区数量与 质量,用 i 地加权的 A 级景区数反映, c 为常数。因此最终的模型表达式为: Tij=ksciqdje-arij (14) 其中,rij=Dijvij 。相较于式 (9) ,式(14)的自变量更具有统计数 据支撑,其假设是:(1)旅游者对旅 游目的地的效用是正态分布;(2)旅 游者是通过旅游中心城市出发到旅游目 的地的;(3)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输出量与其干线交通通达能力正相关; (4)某地 A 级景区的质量与数量决定 了旅游者对该地的预期平均效用。 2 实证估值与检验 2.1 数据统计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全省辖 12 个地级市和 2 个自治州,86 个县 (区) 。甘肃属经济欠发达地区,2015 年 GDP 总量约占全国的 1.0%,人均 GDP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53.1%23-24。甘肃旅游资源丰富而独 特,近年来在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与文化旅游大省的政策驱动下,旅游业 发展快速,2015 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 1.56 亿人次,约占全国的 3.8%,实现 旅游收入 975 亿元,约占全国的 2.4%,两项指标分别较上年增长 24% 和 25%23-24。甘肃省各地旅游的客源 市场趋同特征明显25 。 本文依据“ 十二五”期末 2015 年 的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次统计数据 1,研究在甘肃省旅游系统中的旅游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次分布(Tij) 。由于嘉峪关市无下辖的 县(区) ,市域面积也较小,本文将其 纳入县(区)分析,因此,本文的研究 的对象单位有 87 个(下文中的县(区) 都包括嘉峪关市) ,面积最大的是酒泉 市肃北县,为 5.5 万 km2,最小的为兰 州市安宁区,为 86 km2。2015 年接待 旅游人次数最多的是兰州市城关区,达 到 2330 万人次,最少的是庆阳市正宁 县,为 9.5 万人次。 由于供给对 需求影响具有延后性,本文关于旅游景 区(si )与旅游交通(Dij、qj)等供给 要素的数据采用 2014 年数据。2014 年 年底,甘肃省共有 A 级景区 199 处,占 全国总数的 3.0%,其中,5A 级景区 3 处,4A 级、3A 级景区各 57 处,2A 级 景区 79 处,1A 级景区 3 处。A 级景区 分布在 79 个县(区) ,其中,武威市凉 州区最多,为 11 处,临夏州广河县等 8 县(区)没有 A 级景区。旅游交通状 况依据甘肃省旅游交通地图(2014 年 版) 26。本研究主要以全省的 14 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市(州)中心城区为旅游中转地(j) , 由于敦煌市(县级市)是甘肃省重要的 旅游目的地,与其所在地级市酒泉 的中心城区较远(近 400 km) ,在旅游 目的地空间结构中相对独立,同时公路、 铁路、航空等条件都具备,也是全省旅 游的重要节点,因此,本研究将敦煌也 作为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中心城市的交 通干线通达能力(qj)采用省级主体 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27提供的以 0.5 分为间距的权重赋值。如,兰州的值为: 航空,干线机场 1 处(1 分1) ;铁路, 高铁 1 条(兰新高铁,2.5 分1) ,复线 铁路 4 条(陇海铁路东西向、包兰铁路、 兰西铁路,2 分4) ;公路,高速公路 5 条(兰新高速、兰西高速、宝兰高速、 兰临高速、兰白高速,1.5 分5) ,国道 7 条(G312 东西向、G109 东西向、 G212、G213、G309,0.5 分7) ,以上 共计 22.5 分,全省 14 市(州)分值总 计 131.5 分。两地间的实际距离(Dij) 道路数据来源于甘肃省旅游交通地图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矢量化,平均行驶速度(vij)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并参考前人研究成 果28,本文设定高速公路为 100 km/小 时,其他国道与省道为 80 km/小时,城 市内部的交通为 60 km/小时。各县(区) 相对应的交通中心并不依照行政所属关 系,而是依照交通就近原则设定,由于 甘肃省内各县(区)与其对应的交通中 心的交通连接仅需公路,本文借鉴基于 交通可达性的城市影响空间范围研究方 法29,依据甘肃省公路交通状况(图 1a) ,分析得出区域内各点到达邻近交 通中心的时间图(图 1b,时速设定仍采 用前文数值) ,再采用 ArcGIS 10.3 中的 Spatial Analysis Tools-Distance-Cost Allocation(成本分配)模块得出基于交 通通达性的各中心城市对应的辐射区域, 由此来确定各县(区)对应的中心城市 (如图 1c) 。 2.2 参数的估计 为方便统计软件分析,通过对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数两边取对数的处理方法将指数形式的 模型转变为变量为一次的线性函数式, 将式(14)转为: lnTij=k+clnsi+dlnqj+(-a) rij ( 15) 应用 SPSS13.0 中 Analyze- Regression 功能模块进行参数估计,估 计分析及结果如表 1。 即对线函数为: lnTij=2.122+0.782lnsi+0.576 lnqj-0.215rij (16) 因此,估计的结果为: Tij=e2.122si0.782qj0.576e- 0.215*rij (17) 参数检验的结果显示 R=0.731,R2=0.534,F=27.162(Sig.=0 ) ,说明回归方程的整体说明力较好。 在 T 值检验中,各参数的伴随概率均低 于 0.05,即相关性都超过 95%,因此可 以作为参数使用。为了进一步验证估计 模型的实用性,将 2015 年各地的 3 个 自变量值带入公式中得到基于模型的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游人次分布值,运用 SPSS 13.0 中 Correlations 模块将各县(区)旅游人次 对应的基于模型的估计值与实际统计值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县(区) 2015 年旅游人次运用函数进行测算与实 际值进行比较,在双尾,相关性系数 Pearson Correlation=0.747(Sig.=0,双 尾) ,相关性较好,显示模型具有较好 的说明力。 3 模型的预测应用 3.1 “十三五” 规划与旅游人次空 间分布预测 依据甘肃省相关“ 十三五 ”规划内 容,判断回归方程自变量改变值,预测 “十三五”规划实施后的旅游人次空间分 布状况。 甘肃省“ 十三五 ”旅游业发展 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全省接待游客 超过 3.6 亿人次,全省打造 20 个大景区、 30 个精品景区、50 个特色景区;加快 兰渝、宝兰客专、天平、敦格、兰合、 银西、中川、干武二线等铁路网络建设。 甘肃省“十三五 ”交通运输 l 展规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县县通高速, 兰州、酒嘉、天水、张掖、平凉国家公 路运输枢纽全面建成;全省民用机场达 到 12 个。 依据旅游规划目标以及甘肃省 “十三五”旅游业重点项目库 确定本文 预测依据,至 2020 年全省 A 级景区数 达到 353 家,其中,5A 级 10 家,4A 级 153 家,全省各县(区)均有 A 级景 区分布,其中最多的是武威市凉州区, 达到 19 家,最少的兰州市红古区为 1 家。全省交通干线评分由 2015 年的 131.5 分,增长到 2020 年 199.5 分。由于实现 县县通高速,全省各中心城市至各县 (区)交通时数均设定为 100 km/小时。 依据式(17)与相关规划中关于 旅游供给规划内容,将规划中所确定的 项目内容指标,带入回归方程中,对甘 肃省的旅游者空间分布进行预测。依据 预测,全省 87 个县(区) ,旅游人次共 计将达到 3.12 亿人次,达到规划目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3.6 亿人次的 87%。其中,最多的是武 威市凉州区,将超过 1500 万,最少的 是甘南州玛曲县,为 110 万。将 2015 年现状数据与 2020 年预测数据进行相 关性比较分析,相关性系数 Pearson Correlation=0.711(Sig. =0,双尾) ,显 示整体相关性比较强,整体空间分布格 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2015 年(统计) 与 2020 年(预测)全省各县(区)旅 游人次分布状况如图 2。 对比 2015 年旅游人次分布与依据规划建设后 的 2020 年预测分布状况,直观可见“十 三五”期末全省各地旅游人次总体将大 幅上升,特别是嘉峪关、张掖、武威、 兰州、天水等中心城市周边县(区)旅 游人次将大幅上升。 3.2 旅游人次空间分布的变化特 征 对 2015 年全省县(区)统计旅 游人次与 2020 年预测旅游人次的空间 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3.2.1 基尼系数比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兹曲线判断 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画出洛伦兹 曲线并基于其拟合函 数求基尼系数是 非常常用的方法。对各县(区)旅游人 次的基尼系数进行分析,利用 Excel 对 统计的 县(区)旅游人次的洛伦兹曲 线拟合函数,2015 年的拟合函数为 y=1.1409x3- 0.5785x2+0.2816x(R?=0.99) ,基尼系 数为:G=1-01 (1.1409x3-0.5785x2+ 0.2816 x)dx/0.5=0.534,显示出县 (区)间旅游人次分布非常不均衡。利 用模型的预测值,进行 2020 年的基尼 系数的测算,结果为 G=0.286,显示出 分布较为均衡。可见,基于规划发展的 结果,基尼系数下降,旅游人次分布在 单个县(区)的空间集中分布状况降低 明显,县(区)间旅游人次分布呈现空 间扩散。 旅游人次分布在单个县(区)的 空间集中分布状况降低,主要是由于各 县(区)A 级景区开发的集中状况的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低。2015 年加权 A 级景区数在县(区) 间的基尼系数为 0.461,依据规划该值 在 2020 年将降为 0.288。这一方面是由 于单个县(区)内旅游资源的有限性, 使得拥有较多 A 级景区的县(区)不可 能一直维持 A 级景区数量较高的增长幅 度;另一方面,是全省在 A 级景区规划 布局上考虑在各县(区)间分布的相对 均衡。 3.2.2 空间自相关性比较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是检验某一要 素属性值是否与其相邻空间点上的属性 值相关联的重要指标,正相关表明空间 现象有集聚性的存在;负相关则相反。 使用 ArcGIS10.3 中 Spatial Statiscics Tools 工具中 Spa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s I 功能模块对 2015 年与 2020 年(预测)县(区)旅游人次的空间自 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15 年全省旅游人次的县(区)分布的 Morans I 结构的表示概率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p=0.0576,表示标准差倍数的 Z=1.8989,而 2020 年的 p=0.0024,Z=3.0371 。由于 Morans I 分析中,Z 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 正的空间自相关,正值越高,空g 集 聚特征越明显。可见,依据规划发展, 2020 年相比于 2015 年,县(区)间的 自相关性显著增强,结合基尼系数分析 的结论,可见县(区)间旅游人次的扩 散主要是在相邻近的县(区)间进行。 这一现象并不是由于 A 级景区的 在邻近县(区)间扩散造成的,事实上, 数据表明景区的 Morans I 分析中的 Z 值下降,显现出 A 级景区的在县(区) 间的自相关性减弱。其原因应在于,随 着连接各县(区)高速公路的建成,县 (区)与中心城市连接的条件将趋同, 以及 A 级景区的均衡性分布,就使得与 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成为影响旅游者在 县(区)中分布的主要因素,从而使全 省呈现出旅游者分布由中心城区向外围 邻近县(区)扩散的状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3.2.3 空间插值分析比较 空间插值,就是用来填充图像变 换时像素之间的空隙,在离散数据的基 础上补插连续函数,使得这条连续曲线 通过全部给定的离散数据点。空间分析 中的插值方法有多种,其中,径向基函 数(radial basis function)是一系列精确 插值方法的组合。本文以全省各县(区) 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 ArcGIS10.3 中 Geostatistical Analyst/Geostatistical Wizard 功能模块,对全省各县(区)A 级景区数进行径向基函数插值分析,并 采用自然断裂法(natural breaks)对插 值数据进行分类30 ,分析结果如图 3。 插值分析的结果显示,依据规划 发展,至 2020 年,旅游人次的分布在 2015 年围绕中心城区聚集分布的状况将 强化,并向周边县(区)扩散,特别是 武威市、酒泉嘉峪关市、天水市中心 城区极核对周边的扩散作用将显著增强, 并使得甘肃省旅游者人次分布沿天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6 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 煌的东南西北向的丝绸之路线旅游带 得到强化,而陇南天水平凉的西 南东北向分布的旅游带也将显现雏形。 由于机场、高铁等的大规模建设, 将使得中心城市的交通干线通达能力大 幅提高, “十三五 ”期间全省交通干线通 达能力总值将提高 52%,其中,陇南市、 庆阳市的增幅将超过 100%,平凉市、 武威市、天水市增幅将超过 70%,这无 疑将使得这些城市中心的空间扩撒影响 力大幅增加,城市中心影响空间范围之 间的界限将被消解以至消失,从而使得 旅游者呈现带状分布。甘肃省将主要表 现在东南西北方向丝绸之路旅游带, 和甘肃东部的西南东北向分布的旅游 带。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借鉴伯格曼“ 通勤模型 ”的通 勤者效用正态分布假设的思路,以旅游 者效用正态分布假设为出发点,构建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7 出发地旅游人口、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以 及出发点与目的地之间经济距离为自变 量的旅游者空间选择模型,相较于现有 的旅游者选择模型,该模型立足于旅游 者效用正态分布的假设,假设条件内容 简明也较为符合实际系统状态,可以作 为旅游者空间选择的解释模型。 基于在区域旅游中,旅游者空间 流具有层次性与交通中心中转集散的特 征,本文将区域中的交通中心作为旅游 出发地。考虑统计数据实际以及模型对 于规划预测的要求,假设旅游交通中心 出发的旅游人口与交通中心干线水平是 相关的,为此将旅游出发地的旅游人口 变量转化为交通中心的干线交通指数。 依据甘肃省 2015 年“ 十二五 ”期末旅游 人次在个县(区)的分布统计数据,本 文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与检验,回归方 程通过 F 值整体方程显著性检验与 T 值 各个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有意 义。利用回归方程计算结果与 2015 年 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