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笔下的南京服饰_第1页
李清照笔下的南京服饰_第2页
李清照笔下的南京服饰_第3页
李清照笔下的南京服饰_第4页
李清照笔下的南京服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李清照笔下的南京服饰 才女李清照曾是南京“ 第一夫人 ” 中国论文网 /6/view-13024821.htm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 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说到这首声声慢 ,读者大多 知道出自李清照。但是这位南宋著名女 词人曾经是南京的“ 第一夫人 ”,可能很 多读者就不清楚了。 李清照来南京是因为她的丈夫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明诚。她本是山东济南府人,其父李恪 非是一位善于为文的官员,官至礼部员 外郎、提点京东路刑狱,写有洛阳名 园记 。李清照 18 岁时嫁给了同样出身 官宦之家的太学生赵明诚。 靖康二年(1127 年)北宋被灭, 高宗赵构继位,开启南宋纪年,是年也 即建炎元年。这年,赵明诚的母亲在建 康府(今南京)去世,赵明诚来到建康 府奔丧。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建康府 知府,成为当时南京的最高行政长官。 建炎二年(1128 年) ,李清照也来到建 康府,与丈夫团聚。她感叹“南来尚怯 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且“ 南渡衣 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以此表 达对南渡之后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朝 廷苟且偷安的不满。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 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 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 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李清照的这一阕 临江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表达了一个山东女性不得以无奈终老江 南建康府的怅然心情。 凤钗、人胜都 是头饰风尚 追随丈夫从北方迁居到南京生活 的李清照,所穿的服饰自然也融入了当 地特色。南宋时期的女性服饰,南北差 异本身也并不明显。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 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 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 风留旧寒。 ”这一阕 菩萨蛮 写于南渡 最初几年。原本恩爱的夫妻,在赵明诚 任建康知府时期,相处并不愉快。大概 是为了寻回往日恩爱,这位知府夫人在 烛光下等待丈夫时是身着盛装的:“烛 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按照宋代舆服 制度,命妇所戴是花钗冠,钗头上的 “人胜”多用彩绸或金箔剪成,是古代妇 女于人日(正月初七)所戴装饰物。 作为“ 第一夫人” ,又是才华横溢 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建康的日常生活中, 自然不会忘却对时尚美的追求与表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从她的穿着也可以看出,凤钗和人胜都 是当时南京女性头饰(首服)的风尚。 自中晚唐以来,妇女戴冠日益多见,五 代时就有“碧罗冠子 ”“鹿胎冠子”等名称, 宋代此风尤盛。清代宫廷南薰殿藏有宋 代原画宋真宗章懿李皇后像 ,在画 像上可见,李皇后戴的凤冠特别高大, 装饰繁复,冠上饰有多条龙和凤。这顶 凤冠大体上可以称之为“ 龙凤珠翠冠 ”。 宋徽宗政和年间定命妇服饰,首饰以花 钗冠,冠有两博鬓加宝钿饰,服翟衣, 青罗绣为翟,编次于衣裳之制。一品花 钗九株,宝钿数同花数,绣翟九等;二 品花钗八株,翟八等;三品花钗七株, 翟七等;四品花钗六株,翟六等;五品 花钗五株,翟五等。翟衣内衬素纱中单 黼领,朱袖、衣缘(边) ,通用罗(有 皱纹的纱) ,蔽膝同裳色,以(酱色、 青赤色)为领缘加以文绣,重翟为章饰。 李清照作为知府夫人,相当于四品命妇, 当配花钗六株。 宋代女性的首服,包括两个组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头上的冠,梳理呈各种造型的发髻,再 配以金玉珠翠的首饰。宋代女性的冠饰, 除了李清照戴的那种花钗冠,还有白角 冠、珠冠、团冠、花冠等,民间在嫁娶 丧葬时甚至可以逾越服饰等级“借用” 凤 冠,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中人性化的一 面。 南宋服饰趋向简朴保守 李清照在南京是知府夫人、朝廷 命妇,其服饰穿戴相对考究。至于当时 社会底层的普通女性,日常需要劳作, 显然不能时时穿着长裙、梳着高髻,满 头珠翠。她们的服饰款式总体上相差不 多,但相对收身,多是紧身短衫窄袖, 面料以布、纱、麻为主,佩戴的也多只 是荆簪铜钗。 总体来说,宋代服饰遵循唐代服 饰制度,但相对隋唐的艳丽奢华,这一 时期趋于简朴和保守,式样变化很少, 色彩也不如唐代那样鲜艳,给人以质朴、 洁净和自然之感。 宋代女性服饰主要有袄、襦、衫、 褙子、半臂、裙子、裤、袍、领巾、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胸、肚兜、膝裤、袜之类。大致上袄、 襦、衫均为短衣,分内外之用,即袄、 襦为外衣,衫子多用于内衣。襦、袄是 相近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襦有单 , 单近乎衫,而袄大多有夹或内实以 棉絮。宋代的衫子是单的,袖子较短, 衫子以轻薄衣料和浅淡颜色为主,如宋 人诗词中“轻衫罩体香罗碧” 所描述的那 样。 宋代的襦、袄都是作为上身之衣 着,较短小,下身则穿着裙子。颜色通 常以红、紫色为主,黄色次之,贵者用 锦、罗或加刺绣。一般妇女则规定不得 用白色、褐色毛缎和淡褐色匹帛制作衣 服。裙与裤为下衣,裙有短制,如同当 今的一般裙子;裙也有长制,上下通连, 如同当今的连衣裙。襦裙、罗裙、长裙 是长制,其中襦裙是襦与裙的结合体; 其他百叠裙、花边裙、旋裙为短制。 宋代女性流行穿背子。背子又作 褙子,又名绰子。背子有两种说法,一 说是指短袖上衣,一说背子就是半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三:“隋大业 中,内宫多服半臂除,即长袖也。唐高 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 ”二是 指女子常服,对襟、直领,两腋开衩, 下长过膝。 宋代的背子是后者,是女性的常 服,通常穿在襦袄外面,衣袖则分为宽 窄两式。需要说明的是,背子的形制来 源于半臂,因为前后两片,一块护胸, 一块护背,但是与半臂的形制并不相同。 从便于理解角度,我们说背子类似于背 心、半臂,但是并不能因此说背子是背 心加袖而成。 背子在两宋时颇为流行,服色多 种,女性有红背子,戴冠子花朵。 宋 史服志 规定:命妇以花钗翟衣为 正式礼服外,背子作为常服穿用。皇后 受册后回来谒家庙时穿背子,节庆日时 第三盏酒后要换成团冠背子;背子也是 一般家庭未嫁女子和妾的常服。作为知 府大人的夫人,李清照属于朝廷的命妇, 享受对应穿翟衣、背子的等级礼待,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服为翟衣,常服穿背子。 遗憾的是,在建炎三年(1129 年) 建康府发生兵变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