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胸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探讨_第1页
棘胸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探讨_第2页
棘胸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探讨_第3页
棘胸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探讨_第4页
棘胸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棘胸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探讨 摘要:指出了棘胸蛙不同阶段蝌 蚪机体性能与外形上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因此养殖过程中必须按照不同阶段针对 性地进行科学养殖,确保蝌蚪在各个生 长阶段都能够安全快速地生长发育。对 此展开探究,概述了蝌蚪生物学特性, 叙述了养殖池的建设条件,并围绕棘胸 蛙特性对养殖技术进行了解析,提出了 养殖技术要点与关键,以期为棘胸蛙蝌 蚪期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90629.htm 关键词:棘胸蛙;蝌蚪期;养殖 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16749944(2017)15019303 1 引言 棘胸蛙又名石鸡、棘蛙、石鳞、 石蛙、石蛤等,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 蛙。棘胸蛙属两栖型蛙类,喜穴居生活, 主要分布在南方,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 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 “百蛙之王”。棘胸蛙是变温动物,没有 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 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826 ,最适温度 2425 ,春秋 两季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是生长 最迅速的季节。46 月、89 月是繁 殖后代的最佳时期,当水温超过 30 , 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 12 ,蛙 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 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 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 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 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 31 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1。石蛙亦能 忍受长期的 0 环境,但水不能结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建在室内的养 殖池要求通风、凉爽。各类蛙池以砖砌、 水泥抹面为宜,呈方形,池底略为倾斜, 池上方安装进水管、最低处开排水孔, 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池 上口设网盖。建在室外的养殖池应设凉 棚,应符合棘胸蛙的生活习性2。 2 蝌蚪的生物学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在自然条件下,雌蛙的年产卵量 可达 3001000 枚以上,孵化率基本在 80% 95%之间,蝌蚪的存活率只有 20% 30%。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蝌蚪 存活率相较高,一般在产卵后经人 工孵化达到 714 d 即可孵出。刚孵化 出的蝌蚪大都呈现棕黄色,长度在 68 mm 之间。蝌蚪头部有马蹄形状的吸盘, 主要用于附着。其嘴口位于吸盘的下部。 蝌蚪体质极弱,活动量比较小,开始通 过卵黄囊供给营养,不进行自主摄食。 3 d 之后可以投喂营养物质,满足其生 长需求。蝌蚪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2325 最为适宜,pH 值一般控制在 68 之间。蝌蚪生长比较缓慢,一般变 态成幼蛙大概需要 6080 d 左右,分为 初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且各个时 期的蝌蚪营养需求有所不同3。 2.2 生长史 2.2.1 发育阶段 蝌蚪发育阶段呈圆形,外形像鱼 类,具有测线器官,该阶段眼与鼻孔相 继出现,而口内没有孔道,无法摄食, 吸盘则可以帮助其吸附在水草上,两侧 具有外鳃,能够呼吸。口出现后用角质 齿进行藻类的摄食,吸盘消失后外鳃出 现萎缩,随着体壁愈合逐渐形成鳃盖, 在腹部出现出水孔。之后逐渐长出后肢, 并分化五趾,在鳃盖部位长出前肢,逐 渐像蛙。 2.2.2 生长阶段 (1)初期依靠卵黄供食,不宜 过早喂食,以免导致大量死亡。3 d 后 开始自主觅食,可在水中加入天然浮游 物。因其对外界敏感,水温、水质、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照都会对蝌蚪产生影响。水质管理要求 细水长流,且清澈无污染。至少每天换 水一次,采用凉棚避光,防止直接光照。 10 d 后体长将会达到 1.5 cm 左右。 (2)前期食量增大,发育加快, 寻找新食物,消化功能变化不大。生长 前期阶段的养殖极为关键,决定了蝌蚪 成活率。饲料补充饵料,以糊汁饵料为 主,包括玉米粉、蛋黄等,辅助饲料包 括藻类等。每天一次,定时投放,20 d 后体长达到 2 cm,背部出现白色花纹, 尾部交界处出现黑色 V 型花纹。该过程 应保持池水清洁,避免中毒,每天换水 一次,深度控制在 1020 cm,避免阳 光直射。 (3)中期消化功能增大,为促 进蝌蚪消化道发育,应加投植物性饲料 与藻类植物。饲养管理可以简化,以植 物性饵料为主。一定时间后加投动物性 饲料,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每天清理 水池中的残渣,饲养密度控制在 200 只 /m2 为适宜。50 d 后开始变态长出后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成活率基本在 95%以上。 (4)后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 关键时期,逐渐生长出前后肢,由水生 逐渐变为双栖。50 d 后开始长后肢,再 过 14 d 后开始长前肢,尾部被吸收。该 阶段要加大饲料投放力度,添加适量动 物性活饵料,分级饲养。池底水陆比为 21。幼蛙体长基本为 34 cm 左右, 变态期一般持续 10 d 左右。 3 蝌蚪养殖池的建设 3.1 养殖池条件 养殖池地理位置应当背风朝阳, 且水源充足,没有污染。养殖池用水可 以采用没有污染的山涧溪流,采用水泥 育苗池,清洗简便,效果良好。养殖模 式可采用集约化模式,确保建池的规范 化与标准化,为蝌蚪的生长发育打造良 好的水体环境。养殖池大小设置为 2 m2 m 正方形,内壁涂有防渗涂料,避 免池壁对蝌蚪造成伤害,防止后期幼蛙 攀爬出逃。池底设置一定坡度,坡度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为 10.1 或 10.05。水陆比前期设计 为 21,后期可根据幼蛙活动情况调整。 水深 410 cm,底部装设加热棒,便于 冬季保障蝌蚪的正常发育。底部设置开 口,与外部塑料管连接,便于调节水位。 顶部架设网盖,夏季设置凉棚,防止敌 害生物与阳光直射对蝌蚪造成伤害。水 温控制在 2325 之间,保持全天细 水长流。池中搭设喂食台,减少水葫芦 的投放,适当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便于 蝌蚪附着。 3.2 配套设备 配备一台微孔增氧机,微孔曝气 管能够大面积向水池中增氧。软管上设 置一段封闭的微孔曝气短管,由高分子 软管、中空承插接头、曝气短管、堵头 等部分组成。水池自主清洁消毒器,消 除病菌与微生物、污染物等,保持水体 清洁。 4 棘胸蛙蝌蚪期养殖技术 4.1 饲养前管理 饲养之前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主要清除对蝌蚪产生危害的蚂蟥、黄鳝、 泥鳅等病原菌。采用生石灰或高锰酸钾, 加水溶化后进行泼洒。消毒 7 d 后投放 蝌蚪。或进行干池消毒,消毒 5 d 后加 入清水。对吃水进行培肥处理,增加浮 游生物,为蝌蚪前期提供足量的饵料。 控制放养密度,根据饲养条件与生产目 的自行决定放养密度。秋季养殖可以适 当加大密度,100200 只/m2 最为适 宜。对于从蝌蚪到成蛙的一次性放养模 式,蝌蚪苗可以适当降低密度,控制在 3040 只/m2 最为适宜。 4.2 饲养管理 生长阶段初期,减少人工饵料的 投放,蝌蚪在孵出后的前 35 d 依靠卵 黄提供营养物质,之后开始自行觅食。 投喂方法主要以每万只蝌蚪投喂 200 g 植物性饵料,或每万只蝌蚪投喂一个蛋 黄,适当加入天然浮游生物,比如水蚤、 藻类等。发育阶段应当合理控制水质与 外部环境,水温不得低于 20 或高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30 ,酸碱度控制在 68 之间,细水 长流。每天换一次水,水深控制在 10 cm 左右,适当遮光,避免阳光直射。 生长阶段前期,由于小蝌蚪食量 开始增加,但是消化系统还有待完善,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当适当补充饵料, 满足蝌蚪生长发育的需求。该阶段蝌蚪 摄食水中浮游物以及有机碎屑,投喂饲 料量以蝌蚪体重 8%为主。以糊汁饵料 为主,包括玉米粉、蛋黄等,辅助饲料 包括藻类等,动物性饲料达到 20%以上 即可。每天一次,定时投放,20 d 后体 长达到 2 cm,背部出现白色花纹,尾部 交界处出现黑色 V 型花纹。该过程应保 持池水清洁,避免中毒,每天换水一次, 深度控制在 1020 cm,避免阳光直射。 生长中期阶段,蝌蚪的消化系统 开始逐渐完善,食量继续增加。为了促 进蝌蚪快速生长发育,帮助蝌蚪适应接 下来的两栖生活,除了投放糊汁饵料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外,还应当加大植物性饵料与藻类植物 的投放量。一段时间后开始投放动物性 饵料,帮助蝌蚪提高过渡适应能力。保 证水体清洁,及时清理饵料残渣,控制 饲养密度,确保蝌蚪正常发育,直到长 出后肢。 生长后期阶段,蝌蚪开始长出后 肢,蛋白量的需求迅速加大,应当加大 动物性饲料的投放量,主要以动物性饲 料为主,以植物性饲料为辅助饲料。比 例为动物性饲料 60%,植物饲料 40%。 喂量为体重 10%左右,投喂次数可增加 为 23 次/d。棘胸蛙蝌蚪出卵到变态期 大概要经历 80100 d,并逐渐出现前 后肢。其中前后肢发育过程大约为 2225 d,期间尾部开始吸收并消失, 完全变化为幼蛙大概需要再经过 20 d 左 右。该过程可以停止喂养或减少饵料投 放,依靠体内的营养自我变态发育。变 成幼蛙之后,鳃呼吸转换为肺部与皮肤 呼吸,则要求池底 15倾斜深入水面, 水陆比为 21,并种植水草与石菖蒲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植物,为幼蛙提供良好的过渡生态环境。 变态全部完成后开始摄食,以黄粉虫的 幼虫为初始饵料。 4.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求做到定时投放饵料, 且时间保持一致。要求每天上午 9 点 1 次,下午 16 点 1 次,并定时将饵料投 放在固定喂食台处。按照蝌蚪的不同发 育时期,安排适量的饵料,避免过量或 缺量影响蝌蚪正常发育。饵料量按照体 重的 10%15%进行投放。每天更换一 次池水,清除池底的饵料残渣。每天测 量一次水温与水深,控制在 10 cm 左右。 每一周进行一次养殖池消毒,捞出死亡 个体。加强日常巡查与管理,尤其是幼 蛙阶段,应当保持水质的健康安全,并 要求始终细水长流饲养。 4.4 病害防治 在自然环境下,棘胸蛙病害死亡 现象非常稀少,但是人工养殖条件下,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与各项指标的把控问 题,病害发生率比较高,且发病迅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死亡率高达 86%以上。因此人工养殖棘 胸蛙必须加强病害防治管理,合理控制 养殖密度,避免病害发生造成严重的损 失。蝌蚪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包 括肠炎、红腿病、水肿病等。须定期对 养殖池进行消毒,始终保持水质的优良, 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流水作业。养殖密 度过高的情况下适当曝气。发生红腿病 现象时,可向水池中泼洒 0.01%的硫酸 铜溶液,并用 5%的盐水或磺胺脒溶液 进行浸泡。病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