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初设摘要(20113.3)_第1页
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初设摘要(20113.3)_第2页
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初设摘要(20113.3)_第3页
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初设摘要(20113.3)_第4页
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初设摘要(2011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初步设计摘要提纲 二一一年二月 一、 项目概况 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古县和安泽县交界处,地跨古县 北平镇和安泽县唐城镇,行政区大部分属于古县北平镇。井田位于古县县城北东 30, 距县城 30km,井田与北平镇相距约 5km,有简易公路相通,再沿古(县)洪(洞) 县级公路与南同蒲铁路洪洞火车站相接,交通便利。 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西部,地处沁源安泽普查勘查区的西南部边缘,井田及 周边矿井有多年生产揭露。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临汾市古县煤矿企业 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晋煤重组办发【2009】84 号) ,以山西西山煤电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对山西古县店上煤业有限公司、古县圪堆煤矿及一部分新 增资源实施兼并重组资源整合,重组整合后煤矿生产能力为 0.60Mt/a。根据 84 号档, 山西古县店上煤业有限公司为过渡生产矿井(2010 年底关闭) ,古县圪堆煤矿为保留矿 井。 2009 年 11 月 25 日,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 008401 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预核准该矿名称为“ 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 公司”。 2010 年 1 月 22 日,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取得了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 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120045649,批准开采 29 号煤层,生产规模 0.60M t/a,井田范围由 13 个拐点坐标圈定,井田面积 8.8377km,开采标高 1119.96m779.96m。 为满足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建设的需要,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 省煤炭地质 144 勘查院,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晋煤规发【2010】177 号” 文要求,于 2010 年 10 月编制完成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2011 年 1 月 19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1】119 号” 文关于山西 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对地质报告予以批 复。井田勘查程度达到勘探程度。 -3- 根据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及批复,截 止至 2010 年 11 月底,井田范围内共获得 2、3、6、9 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 16.04Mt, 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12.44M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8.82Mt,设计可采储量 5.79Mt。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临汾市古县煤矿企业 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84 号)和山西省国土资 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120045649),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 为 0.60Mt/a,计算矿井服务年限为 6.9a。 井田内可采煤层有 2、3、6、9 号煤层共 4 层,各可采煤层煤类除 6 号煤层为焦煤 和瘦煤外,其它均为焦煤,其工业用途均可作为炼焦用煤。 井田内地层产状平缓,地层倾角 712,井田内发现落差 3040m 的正断层 3 条、 井下 2 号煤层开采过程中遇到有 5 个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井田构造属于简单类型。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及地表水体。井田内奥陶系中统峰峰组水位标高 820m,属中 等富水性溶隙含水层,仅在井田东南角很小范围(面积约 0.069km)9 号煤层位于奥 灰水位之下,最大突水系数为 0.018MPa/m,小于构造破坏地段临界值,一般不会突水, 但在构造部位有突水可能。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调查资料,全井田 2、3 号煤层共有采空 区积水区 12 处(其中 2 号煤层 6 处,3 号煤层 6 处) ,采空区积水面积约 760113m, 总积水量约 169000m,对井下开采有较大影响;周边矿井 2、3 号煤层共有采空区积 水区 9 处(其中 2 号煤层 4 处,3 号煤层 5 处) ,采空区积水面积约 1347075m,总积 水量约 313000m,在开采靠近时一定要加强防范,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综合 分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临汾市 2009 年度 3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 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晋煤瓦发【2010】457 号),关于临汾市 2008 年度 3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 (晋煤安发【2008】1135 号),关于临汾市 2007 年度 3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矿井瓦 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晋煤瓦发【2007】2030 号),关于圪 堆煤业有限公司、正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座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的批复 (山西焦煤发201197 号),批复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根据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 2010 年 7 月采样测试结果,2 号、3 号煤层 煤尘 具 有 爆 炸 危 险 性 , 属 容 易 自 燃 煤 层 ; 6 号 、 9 号 煤 层 煤 尘 具 有 爆 炸 危 险 性 , 属 自 燃 煤 层 。 二、工业场地选择 设计以原古县圪堆煤矿工业场地为主布置本矿井工业场地,由于原古县圪堆煤矿 工业场地比较狭小,难以布置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矿井工业场地,同时由于原有古县圪 堆煤矿和原山西古县店上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场地距离较近,确定以原古县圪堆煤矿工 业场地为主,与原店上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场地联合布置。工业场地内布置主斜井、副 斜井和回风斜井共 3 个井筒。矿井后期开采原店上煤矿范围内的资源时,利用原店上 煤矿回风立井作为回风井。 矿井工业场地围墙内用地面积 6.8hm。 三、井田开拓方式 设计推荐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矿井初期布置 3 个井筒,其中改造 2 个井筒,新凿 1 个井筒。各井筒主要特征如 下: (1)改造原古县圪堆煤矿混合斜井为主斜井:原井筒净宽 3.5m,净断面 9.68m,倾角 23,斜长 685m,井筒井底落在 3 号煤层;延深部分:倾角 630, 净断面 9.68m,斜长 250m,在 3 煤层底板下 30m 左右岩石中。井筒内布置一条 PVG 阻燃整体带芯胶带输送机承担原煤提升任务,架设通讯、信号电缆。设人行台阶,兼 做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2)新凿副斜井:净宽 5.5m,净断面 20.1m,倾角 12,斜长 253m,井筒落底 于在 3 煤层底板下 50m 岩石中,与南北翼开拓大巷利用石门连接。单钩串车提升;安 装架空乘人装置(矿车提升时,严禁乘人)。设人行台阶及扶手。架设安装排水管路、 供水管路、洒水管路、压风管路和动力电缆沟,担负矿井运送人员、辅助提升任务, 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3)改造原古县圪堆煤矿回风斜井:原井筒净宽 2.6m,净断面 5.7m,倾角 23, 斜长 646m,井筒井底落在 3 号煤层;改造后,井筒净宽 4.0m,净断面刷大至 12.3m,延深部分井筒倾角 730,净断面 12.3m,斜长 291m,井筒落底在 3 煤层 -5- 底板 30m 岩层中,井筒内安设注浆管路,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并 兼做矿井安全出口。 (4)后期利用店上煤业有限公司回风立井:直径 4.5m,净断面 15.9m,垂深 396m,担负矿井南翼的回风任务,并兼做安全出口。 对于井田范围内报废的井筒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山西省有关规定进行封 闭和充填。 四、水平划分及大巷布置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为便于井田范围内原古县圪堆煤矿内煤炭资源的开采, 利用原古县圪堆煤矿现有生产水平,作为矿井辅助水平。设计推荐水平标高为 +1085m,辅助水平标高为+1110m 。利用辅助水平开采原古县圪堆煤矿范围内的 2煤层 和3煤层,其它区域和煤层的开采利用矿井主水平。辅助水平和主水平煤炭运输通过煤 仓联络,轨道运输通过斜巷联络,辅助水平回风巷直接与回风斜井搭接。 本井田以一组南北大巷开拓全井田。井筒落底后,在+1085m 水平布置一组大巷 运输大巷(机轨合一)和回风大巷共 2 条大巷。大巷间距取 30m,经计算大巷两侧 煤柱各取 30m。运输大巷(机轨合一)与回风大巷均布置在 3 号煤层顶板 30m 左右的 粉砂岩层中。 根据井田 2、3 号煤层剩余资源和 6 煤、9 号煤层赋存范围分布情况,除 2 号与 3 号煤层相距较近外,3 号煤层、6 号煤层和 9 号煤层间距较大,且各可采煤层可采范围 不一致,因此 2、3 号煤层联合布置开采,6 号煤层与 9 号煤层分煤层布置采区。全井 田共划分为 9 个采区(2、3 号煤层划分为 3 个采区;6 煤划分为 3 个采区;9 煤划分为 3 个采区) 。将原古县圪堆煤矿范围内剩余部分的 3 号煤层作为 3 号煤一采区;将原古 县圪堆煤矿范围以北至井田边界之间块段和剩余部分 2 号煤层作为 3 号煤层二采区; 将原店上煤矿范围内剩余部分的 2、3 号煤层作为 3 号煤组三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在 3 煤层一采区。煤层开采顺序采用“下行式” 开采。 五、井底车场及硐室 副斜井井底车场形式为折返式车场,车场水平为1085m ,井底车场采用平车场形 式。副斜井空、重车线均按5钩串车长度考虑,空、重车线长度均取50m 。调车方式采 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调车。 井底煤仓位于主斜井落底处的上部,型式为直立圆筒仓,净直径6.5m ,垂高 27m,有效容量约600t。由于受到老空的影响,开采3煤层一采区时,采区胶带运输机 直接搭接至主斜井胶带运输机,开采其它采区时,煤炭进入井底煤仓。主斜井井底清 理撒煤采用平巷清理。 水仓设置主、副水仓,主水仓有效容量约为971m,副水仓有效容量约为498m, 。 井下主变电所由主变电所及通道组成,布置在副斜井井底车场,与主排水泵房联合布 置。 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设于1085m水平轨道运输石门北侧,可存放 1d的炸药和雷 管使用量,且炸药存放量不超过400kg。设独立回风巷,直接与回风斜井相连。 井底车场其它硐室包括消防材料库、信号硐室、等候室、工具室及医疗室等。 车场巷道以锚(网)喷为主,主要硐室采用混凝土砌碹或钢筋混凝土砌碹支护。 六、大巷运输及设备 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方式。矿井移交生产时布置的 3 号煤层一采区胶带 输送机长度 603m,提升高度 40m,运量 400t/h,设备选用带宽 B=800mm,带速 V=2.5m/s 的矿用 PVG 阻燃整体带芯胶带,强度 1080N/mm,驱动型式为头部单滚筒驱 动,配 YB2-315L1-4 型防爆电动机 1 台,电动机功率 160kW。 矿井 3 号煤层一采区之外的其余采区原煤均通过南北翼运输大巷运至主斜井胶带 输送机提升至地面筛分车间处理。 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运输方式。矿井移交生产时布置的大巷(采 区)辅助运输距离 800m,最大件重量 15t(不含运输车辆) ,设备选用 3 台 SQ-20D 型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 矿井达产时,配备 1.0 t 固定箱式矿车 82 辆,1.0 t 材料车 30 辆,1.0 t 平板车 15 辆, 3.0t 平板车 10 辆,特制平板车 8 辆。 七、采煤方法及采煤设备选型 首采区开采的 3 号煤 层 厚 度 1.451.75m, 平 均 厚 度 1.50m, 煤层倾角 25。设计推 荐的采煤方法为 走 向 长 壁 式 采 煤 法 , 后 退 式 回 采 , 全 部 冒 落 法 管 理 顶 板 。推荐的采煤工 艺为综采工艺。 采煤机选用 MG132/315-WD 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选用 -7- SGZ630/220 型,液压支架选用 ZY4000/10/23 型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选用 ZTP4300/11/24 型,转载机选用 SZD-630/75P 型刮板转载机,破碎机选用 LPS-500 型,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选用 DSP-1010/800 型,探水钻机选用 MAZ-200 型。 工作面长度 120m,采高 1.50m,年推进度约 2640m,工作面生产能力约 0.62Mt/a。 移交生产时,布置 3 个掘进工作面(2 个综掘和 1 个普掘) ,采掘比 1:3。综掘工作 面掘进机选用 EBJ-160SH 型,转载机选用 JZP-160A 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选用 SSJ800/132 型,局部通风机选用 KDF-6.3 型,探水钻机选用 MAZ-200 型。普掘工作面 钻具选用 ZY-24 型气腿凿岩机,装岩机选用 LP-15B 型。 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新增井巷长度 8025.2m(不包括回风斜井刷大断面 652m) ,其中岩巷 5773.2m,占 71.9%;煤及半煤岩巷 2552.0m,占 28.1%。万吨掘进 率 133.75m。 八、通风与安全 (1)通风系统 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根据山西古县西山圪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 量预测报告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5.51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6.96m3/min) 。 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副斜井进风、主斜井辅助进风,回 风斜井回风。矿井总风量 82m/s,通风容易时期负压 576.4Pa,等积孔 4.06m,通风困 难时期负压 1941.8Pa,等积孔 2.21m,属通风容易矿井。 (2)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措施 风门、密闭、调节风门等通风构筑物应设在围岩坚固稳定的地段,并加强通风构 筑物的管理、检查与维修。 井下巷道掘砌,力求使巷道光滑平整,以降低风阻。在容易产生局部阻力地点, 应尽量减少局部阻力系数。巷道连接边缘应做成斜线或圆弧形,巷道转弯处应尽可能 避免直角转弯或小于 90转弯,并将转弯处内、外侧按斜线或圆弧型施工,必要时应设 置导风板。在日常通风管理中,应避免在主要巷道停放矿车、堆杂物,巷道应随时修 复,保证完整及足够的有效通风断面,以利风流畅通 (3)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设计采取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建 立运行可靠的监测监控系统,建立和落实瓦斯检查制度等措施,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 发生。 (4)矿井火灾防治措施 本矿井2号和3号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6、9号煤层为自燃煤层。设计采用以灌浆 为主,井下喷洒阻化剂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并配备ASZII 型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监 测系统。 (5)粉尘防治措施 本矿井各可采煤层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设计采用煤层注水、喷雾洒水降尘、通 风防尘、水幕净化等矿井综合性防尘措施。并采取撒布岩粉、设置隔爆水棚等隔爆措 施。 (6)矿井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矿井采掘作业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工作面巷道采用超前支护。 (7)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全井田2、3号煤层共有采空区积水区12处,总积水量 约169000m,是本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矿井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 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设计采取以留设防隔水煤柱、井下探放水为主的防 治水措施。 矿井排水设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治水规定要求,并在主排水泵 房安装2台BQ550-76/2-220/W-GS矿用防爆型潜水泵,配套专用排水管路D3779无缝钢 管1趟,作为矿井突水时的灾变排水设备。 在首采区安装 1 台 BQ550-76/2-220/W-GS 矿用防爆型潜水泵,配套专用排水管路 D4029 无缝钢管 1 趟。作为采区突水时的灾变排水设备。 (8) “六大安全系统 ”评述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利用原店上煤矿既有的 KJ70N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在工业场地调度监控中心内设监控系统中心站,在井下设 8 个监控分站。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本设计在该矿井下利用原古县圪堆煤矿的井下人员定 位系统为 KJ128 型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利用原古县圪堆煤矿的产量监 -9- 控系统,型号为 SJ-CLJC-P 型。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 时间不低于 30 分钟的自救器。并在井下设置一永久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设置标 准应符合相关 AQ 的要求。在采掘工作面分别各设一台移动救生舱。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 求,设置压风自救系统。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灾变破坏。采掘工作面要安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建设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除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设置三通及阀门外,还要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 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矿井调度通信系统地面选用 ZXD1000 型数字程控交换机。 矿井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采用光纤电缆信道,骨干的带宽不小于 1000Mbps。 矿井在调度中心设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系统由矩阵开关器、视频分配器及数字视 频编译码设备以及视频显示墙组成,在井上下关键设备和工作场所设视频摄像机,视 频传输采用光缆传输。 (9)矿山救护 本矿井与长治市救护大队沁源救护中队签订协议,因其与矿井相距 40Km,能够在 30min 之内抵达矿区;同时,建议集团公司在古县五个板块中间建设矿山救护中队; 本矿井在工业场地建立一个矿山救护小队,定员 9 人,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 九、主要机电设备 (1)主斜井选用运量 Q=400t/h,带宽 B=800mm,带速 V=2.5m/s,胶带为 PVG1400/1 矿用整芯阻燃输送带,强度 1500N/mm,驱动型式为头部单滚筒单电机驱 动,配 YB2-315L2-4 型防爆电动机 1 台,电动机功率 200kW。 (2)副斜井提升设备选用 JK-21.5/20 型单滚筒缠绕式矿井提升机一台,配 YP-8 型电动机,功率 250kW。装备架空乘人装置 1 套,乘人器间距 12m,运行速度 1.02m/s,驱动头轮直径 1000mm,电动机型号 YB180L-6,电动机功率 15kW。 (3)通风设备选用 FBCDZ822 型矿用防爆轴流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 台备用,每台风机配两台 YBFe-8 型隔爆交流电机,电动机功率 200kW,由于容易时 期负压较小,为了减少初期投资,容易时期阶段可考虑单级运行,等负压升到一定值 后再增加一台电机变为双级运行。 (4)矿井正常排水量为 118m/h, (正常涌水量 28m/h,洒水、煤层注水溢出考虑 40m/h,考虑排放采空区积水 50m/h) 。最大排水量为 131m/h(最大涌水量 41m/h, 洒水、煤层注水溢出考虑 40m/h,考虑排放采空区积水 50m/h) 。主排水系统选用 3 台 MD155-303 型多级耐磨离心泵,额定流量为 155m/h,配 YB-4 隔爆电动机,功率 75kW。排水泵正常为 1 台工作, 1 台备用、1 台检修,最大涌水时 2 台工作。 排水管路选用 D1947 无缝钢管 2 趟,敷设于副斜井。 矿井设一套抢险救灾排水系统,选用 2 台 BQ550-76/2-200 矿用防爆型潜水泵,水 泵额定流量为 550m/h,配套隔爆电动机,功率 200kW。设专用排水管路 D3779 无缝 钢管 1 趟,敷设于副斜井。 采区设一套抢险救灾排水系统,选用 1 台 BQ550-76/2-200 矿用防爆型潜水泵,水 泵额定流量为 550m/h,配套隔爆电动机,功率 200kW。设专用排水管路 D4269 无缝 钢管 1 趟,敷设于回风斜井。 (5)压风系统:矿井在工业场地设空压机站,综合考虑井下用风地点和压风自救 系统的需风量,井下压风总需风量为 67.3m/min。空压机站布置 FHOG340A 41.5/ 0.85 型螺杆式空压机 3 台,每台排气量 41.5m/min,排气压力 0.85MPa,配套电机功率 250kW。压风管路为 D2196 无缝钢管一趟,沿副斜井敷设下井。 十、地面生产系统 (1)主井原煤生产系统: 本设计毛煤采用 50mm 分级,50mm 的物料采用人工检查性手选杂物后破碎到 50mm 的处理方法。 毛煤筛分选用 YAHg2148-AT 型(F=10.08m)分级筛 1 台,块煤破碎选用 2PGL- 5001200 型破碎机 1 台。 原煤储存采用 15m圆筒仓 2 个,仓面高 32.40m,容量 6000t。 (2)矸石系统:采用临时矸石周转堆放场。矿井矸石由副斜井提升,从副斜井井 口房出来的矸石矿车在地面编组后由电机车牵引至高位翻车机房,经高位翻车机直接 翻入汽车运往临时矸石周转堆放场。 -11- 筛分破碎车间手选皮带选出的矸石、杂物落入筛分破碎车间的手选矸石仓,仓下 设轨道,由矸石矿车运至高位翻车机房换装,由汽车运往临时矸石堆放场。 (3)副斜井生产系统:井口布置为平车场,采用单钩串车提升,在副斜井井口重 车线设有防止矿车反向进入井筒的捞车器,在空车线设置了前后两道阻车器,一次可 挂不超过 5 辆 1.0t 固定式矿车。井筒内布置 2 套常闭式矿车防跑车装置:在斜井井口 变坡点下方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第一套常闭式矿车防跑车装置,即在变坡点 下 20 米处安装轨道传感器,传感器下 10 米处安装拦车绳网和开闭网提升系统,间隔 200m,最 后 一 套 距 井 筒 末 端 约 20m 将 运 行 中 断 绳 、 脱 钩 的 车 辆 阻 止 住 , 降 低 跑 车 事 故 损 失 及 危 害 。 副斜井内装备一套架空乘人装置,用于升降人员。矿车提升和架空乘人装置布置 在副斜井内,严禁人、车同时作业。 同时在架空乘人装置和串车轨道之间设置全封闭的护栏网。 (4)辅助设施:在辅助生产区设置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煤样室和化验室等辅 助设施。综采设备的检修、维护及保养依托集团公司设置在本矿区的设备租赁站,上 井或租赁站运输来的综采设备临时存放在机修车间前的露天材料堆放场。 十一、地面运输与总平面布置 (1)地面煤炭外运方式:地面煤炭运输方式采用公路运输。原有公路能够满足运 煤要求。 (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工业场地利用圪堆和店上煤矿原有的场地以及设施。 排矸场地布置在工业场地西南侧自然山沟内。山沟沟口侧设置拦矸坝及导水涵洞。 (3)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 矿井工业场地围墙内总占地面积 6.8hm,排矸场地占地 3.0hm。 (4)场外排矸道路占地面积:新增场外排矸道路总新增占地 1.172hm。 (5)工业场地绿化系数:工业场地为 20.11%。 十二、供配电与监测监控 (1)矿井供配电 矿井在工业场地中部建一座 10kV 开闭所,10kV 双重电源均引自登福康 35kV 区 域变电站,导线选择 LGJ-185/30,两回同时工作,分列运行。开 闭 所 10kV 系 统 采 用 单 母 线 分 段 接 线 。 矿井地面及井下一、二级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供电,分别引自矿井地面 10kV 开闭所 不同母线段。采用放射式馈出。当其中一回路电缆发生故障时,另一回路电缆保证一、 二级负荷全部负荷的用电。 井下主变电所 10kV 电源以 2 回 MYJV22-8.7/10kV 370mm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 电力电缆经副斜井(采取底板设电缆沟保护措施)引至+1085m 水平井底车场主变电所。 井下主变电所内设 BGP-10 10kV 12.5kA 带数字式继电保护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 置,10kV 母线分两段,正常时分列运行。当其中 1 根电缆发生故障时,另 1 根电缆保 证井下全部负荷用电。 井下主变电所内设 2 台 500kVA 矿用隔爆变压器,向井底车场及主排水泵、大巷 低压等负荷供电。此外,所内还设 200kVA 矿用隔爆型变压器 2 台,其 10kV 电源一回 引自地面 10kV 开闭所专线,另一回由井下主变电所与地面专供线路对应的另一段母线 引出,供局部通风机专用。 (2)三大监控系统 原古县圪堆煤矿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 KJ128 型;产量监控系统为 SJ-CLJC-P 型, 同时考虑“瓦斯监控、人员定位及产量监控三大系统的兼容性,即主通讯线能否共享的 问题(包括通信联络系统) 。 矿井调度通信系统地面选用 HJK120 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容量 120 线。 矿井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采用光纤电缆信道,骨干的带宽不小于 1000Mbps。 矿井在调度中心设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系统由矩阵开关器、视频分配器及数字视 频编译码设备以及视频显示墙组成,在井上下关键设备和工作场所设视频摄像机,视 频传输采用光缆传输。 矿井选用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型号为 KJ70N 型,在调度监控中心内设监控系统中 心站,在井下设 8 个监控分站。 十三、地面建筑 矿井地面主要工业建(构)筑物有:副斜井井口房、副井提升机房、机修车间、 原煤仓、筛分动筛车间、栈桥等。筒仓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基础采用筏基。其 -13- 它工业建筑物结构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排架结构,地基采用独立基础。 矿井行政公共建筑有:生活福利楼,生活福利楼为集办公、通讯、职工教育、采 区办公及任务交待、更浴室、矿灯房、井口等候及独立门诊井口保健急救站等为一体 的综合建筑。食堂、单身宿舍等。主要建筑物结构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 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 本矿井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总建筑体积为 84355 m(含水池) ,其中利用原有建筑 体积 3149 .8m,新增建筑体积为 81205.2 m;带式输送机栈桥总长 165.9m,均为新建。 矿井行政、公共福利建筑总建筑面积为 11480.57 m,其中原有建筑面积 4738.65m, 新增建筑面积 6741.46m。 十四、给排水 矿井总用水量为 2323m/d;其中生活用水量为 365m/d;地面生产用水量(黄泥灌 浆用水、厂房除尘洒水等)为 682 m/d;场地道路浇洒用水、绿化用水等用水量为 64 m/d;井下洒水用水量为 1212 m/d。本项目生活水源采用奥灰水;井下消防洒水采用 奥灰水;矿井生产、消防用水采用处理后的井下排水;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采用处理 后的生活污水。 矿井水处理采用“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 ”+过滤的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 1100m/d。生 活污废水处理采用“A/O 生物接触氧化+ 过滤”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 q=15m/h。 十五、采暖供热 矿井工业场地冬季采暖期总热负荷为 7842.93 kW,新建锅炉房一座,设两台 SZL6-1.25-AII 和一台 SZL2-1.25-AII 型燃煤蒸汽锅炉。冬季采暖期运行两台 SZL6- 1.25-AII 型燃煤蒸汽锅炉,夏季非采暖期仅运行一台 SZL2-1.25-AII 蒸汽锅炉。 矿井井筒保温方式采用有风机加热方式,保温热源为 0.4 MPa 的饱和蒸汽,由矿 井锅炉房专管供应。空气加热选用 KJZ 型矿井加热机组。 十六、建设总工期 矿井建设总工期 16 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 3 个月,井巷工程施工工期 12 个月, 设备安装及联合试运转 1 个月。投产后第 1 年达产。 十七、其它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职业卫生安全与消防、节能减排的执行的标准和采用措施 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相关要求。 十八、技术经济 矿井全员工效为 5.01t/工,全矿井在籍总人数为 546 人。其中:原煤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