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分析_第1页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分析_第2页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分析_第3页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 健 (鞍山师范学院 政史系 辽宁 鞍山 114007)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但大学生 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种种歧视和不公,其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制约 了个体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 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中的弱势群 体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就业问题 一、关于大学生-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 把大学生纳入其列,但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 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并引发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自从 2000 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以来,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弱 势群体”予以界定。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 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 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 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 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 计:2003 年 212 万、2004 年 280 万、2005 年 333 万、2006 年 413 万、2007 年 495 万、 2008 年 559 万、2009 年 610 万、2010 年 631 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 猛增趋势,八年累计 3533 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 2010 年毕业生就 业率仅为 35%,可谓形势异常严峻,面对这种形式,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受到社会的歧视 和漠视,其就业问题显得难上加难。我们从一些有代表性的弱势群体就业现状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个体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 “难题”之一。 1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用人自 主权的扩大,“女大学生就业难”不绝于耳,女大学生在男女不平等的就业现实面前无可 奈何。在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 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招男生”“同等条 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忽略其他影响因素,性别在求职与收入方面 的显著差异,无可辩驳地说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更 “痛”。 2贫困生的就业状况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 2005 年公布的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 明:“我国在校贫困生比例为 20%,特困生为 5%10%左右。”对许多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 家庭来说,子女上大学不仅意味着未来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精神满足和获得社会 尊重的追求。这些贫困生家庭在“读书改变命运”的感召下,不惜倾家荡产,靠借贷资助 子女完成学业。但在就业时,却因“贫困”而遭遇尴尬,陷入被动 1。与其他学生相比, 贫困生更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便早日获得经济报酬,回报家庭。面对稍纵即逝 的就业机遇,贫困生因较大的求职花费和“囊中羞涩”的现实矛盾而无所适从,因“费用” 不足而与机会无缘的事例比比皆是。因而贫困生在毕业之际,常终日坐卧不宁,饱尝就业 之“痛”。 3残疾和容貌不佳学生的就业状况 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 1%-2%。他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因为身体缺陷或长相原因, 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的宽容和公平给他们 创造了平等入学的学习机会。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希望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弥补 自己身体或容貌上的缺憾。但当他们毕业之际,满怀希望和憧憬来圆自己的工作梦时,身 体与长相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在求职路上付出了更多的艰辛, 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空间和自由度增大的情况下,身体缺陷和容貌 不佳似乎已成为他们就业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4生理有疾患的学生的就业状况 这些学生因先天或后天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遭受白眼、冷 遇和歧视。例如近来媒体接连不断地披露的“乙肝歧视案”,是全国首例因歧视乙肝患者 而引发的涉及宪法平等权的官司。与此相似的还有另一起不幸事件,浙江大学生周一超因 体检查出系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遭就业淘汰。激愤之下,周将当地人事干部刺成一死一伤。 由此可见,就业中歧视弱势群体的负面影响较大,容易引发社会的矛盾冲突,已到了必须 认真解决的地步 2。 三、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歧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带来了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因此,必须采 取有力措施,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无障碍就业。 1实施“馅饼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 所谓馅饼政策就是通过制定一些激励政策、优惠措施来鼓励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和扶持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一起予以特殊的援助。援助和扶持大学生弱 势群体就业,既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影响着政府效率、关系政府形象和社会 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必须在社会政策制定中予以特别重视。 一是实施激励手段,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接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通过制定减免税收、 提供借款、资金支持的政策激励用人单位积极作为。 二是要鼓励弱势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实现自强自立。通过有目的培训和制定相应 的扶持政策,引导大学生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积极开展个人职业生涯 设计,激发自身的创业激情,逆境成才,自主创业。 2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引导他们在逆境中成才、成长、就业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人生成功的保证,这已被中外无数成功人士的坎坷经历所证实。对 弱势群体来说,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更为重要了 3。身处逆境的弱势大学生如正在被烈火焚 烧的名贵檀木,其刚毅坚卓、奋发图强的个性品质只有在逆境的洗礼下才会放出耀眼的光 辉。 3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社会法制体系 平等、公平、公正是人类文明的始终追求。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就业工作 的法规,对鼓励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就业的力度不够,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法律保障体系, 加大就业政策的监管执行力度,严肃查处就业中出现的各种歧视行为,保障大学生就业的 公平、公正。 4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辅导,培养、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和心理品质 就业中歧视现象的出现,势必给大学生弱势群体带来心理压力,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解决该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就是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 我,鼓励大学生自立自强,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通过自我转移、适度宣 泄和自我慰藉等,达到自我调适、超越自我的目的。 5开展个性化培训,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和成功创业至关重要,这对弱势大学生来说尤为重 要。因此,政府和高校可以根据这些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培 训,让他们掌握一些技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促进弱势大学生群体顺利就业。 指导教师:赵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