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人教社2018版七年级《语文》_第1页
简评人教社2018版七年级《语文》_第2页
简评人教社2018版七年级《语文》_第3页
简评人教社2018版七年级《语文》_第4页
简评人教社2018版七年级《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简评人教社 2018 版七年级语文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2011 年新修订稿为指导思想的人 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语文 , 终于到了师生的手里,面对新教科书, 教师的第一感叹是,越来越不知道如何 教“语文”了。其实,新版教科书并不如 一线教师感叹的那样不堪,新版教科书 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它不但有了适当 的写作教学序列指导,还加入了陈述性 语文知识系列,也增加了适当口语交际 方面的练习,最大的亮点就是经典阅读 指导进入了日常课堂。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86407.htm 不过一线老师面临新语文教科书 的困惑也是事出有因,最显著的就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新教科书的许多阅读课文的课后配套练 习体系,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 “教会 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课程 目标。教科书练习的课程设计指向,不 是指向让学生学习语文并学会正确运用 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是指向理解文本内 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现代课程意识缺乏 在语文界,缺失现代课程意识是 普遍现状,所以,常常让语文课程标 准中的先进的理念无法在教学实践中 得到落实。理论和现实需求的具体操作 之间的脱节,造成一线语文老师实际操 作中不知所措。新版教科书执行主编王 本华说,这本新教科书的优势新之 一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语文学 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是 “人文主题” 与“语文要素 ”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就 是借助“人文主题 ”来达成 “语文素养”的 提升。比如第一单元是借组“四时之景” 来达成“朗读一:体味语言之美,品味 精彩语句”的教学目标 1。这种编辑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科书的理念无疑很先进,前所未有,至 少在中国语文教学史上,的确是创新的 举动,但关键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没有得 到真正落实。由于“ 语文课程是综合性 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稍不留意,容 易在“综合性 ”和“实践性”上出大问题, 误入“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的 境地。因此,新版语文教科书,至少在 阅读教学的处理上存在这样的缺失。我 们就来看看教科书的设定。 阅读课文春开头的预习中, 有这样两段煽情的话: 春天展现了美丽的世界,春天带 来了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 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 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印象?回忆一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 学们交流。 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诗。朗 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 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 生机。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这段话恰恰显示语文教科书现代 语文课程意识的缺失。 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这篇文章的主 目的,既不是为了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 机和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也不是为了 认识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和赞美春天, 而是为了感受作者通过语言所感受到的 春天和通过文字品味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而教科书显然将语文课程的要素颠倒了, 真正落入了“ 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 的田”的陷阱,教科书仅仅将理解课文 内容和课文所描写的景物当作了语文教 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将语文曲解成了非 语文。 当然说它完全没有课程意识,显 然也有点冤枉,教科书里还说“这是一 篇散文”,这本来是语文课程中文体意 识的彰显,因为,文体意识是语文课阅 读教学的起点,首先要学会辨文识体, 可惜由于把握不准,又来了句“又像一 首诗”,则将很好的课程意识给冲得一 干二净。本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抒情散文,说有诗的情怀,也许更准确 一点,但散文的抒情毕竟不同于诗歌。 根本原因是教科书将语文课程仅仅理解 为是对一篇篇语文课文的理解,是理解 课文内容,而不是为了通过这一篇抒情 散文的教和学,从而让学生学会自能阅 读所有抒情散文。也就是说,教科书没 有走上通过阅读春来实现教会一种 阅读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正确 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一条语文 课程的正确路径,依然停留在为理解课 文而理解课文的原地。这从春课后 配套练习可以看出,它仍然没有脱离 “理解课文内容 ”为旨归的语文无效教学 的窠臼。 思考探究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 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 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 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3 这个问题,阅读指向是理解课文 内容,而没有指向对文本语言的理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当然,我们不是认为所有理解课文内容 的教学指向都是不妥的,关键是,如果 教科书的问题指向走出了理解文本语言 的路径,而改用美术图画的方式来帮助 理解文本,则显然就不很合适了。虽然, 我们也不能说,理解文本不能借助图画, 但对于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我们的 阅读首先要指向文本里的语言表达,只 有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时,才可以借助 于图画。可惜,教科书至今没弄清楚这 个道理:一切没有指向文本语言的所谓 阅读教学都是无效的语文教学。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 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 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 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 3 用什么方法去体味语言之美,这 是需要语文课教的教材内容。练习中的 “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 一句中的 “品味”,已经指明,就是教科书明确规 定了阅读方法。就是说,要教学生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品味”的方式来阅读春 这篇文章用, 所谓“品味”也就是用“赏析”这种阅读的 方法。但如何赏析呢,如何品味精彩语 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 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法,是需要 教科书研制出来的教材内容,但教科书 显然在这里失职了,因为教科书什么都 没有提供,失职也就在所难免。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 娃娃”“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 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 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3 这个配套练习,倒是指向“语言 运用”的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本来是 值得表扬的设计。但在教科书配套的 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说“设计意图” : 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书面语表达能力。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注意要有想象的成 分,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 “参考 答案”是这样的: “结尾三段以人为喻, 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 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 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 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 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 常生动形象”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样 的回答错了,其实是教科书忘记了这是 学习语文,是要品味文本的语言,而不 是为了想象想象几乎什么学科都可 以教,也是什么学科都教不了的而 是要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感受文本中的 想象,而不是相反,从而让学生明白并 学会语言描述的想象和图画雕塑等等其 它艺术的想象有什么区别;当然,另一 方面也不是为了教比喻这个语文陈述性 知识,而是要学生学会能正确运用比喻。 而这就是教科书至今还没弄明白的地方, 这是由于教科书的现代课程意识十分欠 缺,因此,又如何能要求它真正符合语 文课程呢。 文本解读能力欠缺 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 看出,教科书能提供的几乎所有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文解读,都是以理解课文内容为目的的, 而不是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解读。 如果以教科书那样的文本解读为前提的 语文教学,是注定无法教会学生真正的 阅读的。比如,教科书提供的春赏 析,不是通过语言赏析让学生去学习语 文,而是转化成美术课,用“春草图 (报春图)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 (风唱春)春雨图(雨润图)迎春图 (人迎春) ”之类美术课程知识,再由教 师转换成美术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去教 学生,这如何能不失败呢。虽然课后配 套练习“3.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 积累语言”确实指向了语文,但教科书 却不能提供如何“ 品味优美语句,揣摩 关键语句”的有效显性知识或默会知识 途径,这样的语文赏析教学只能注定失 败。教科书课后练习设计: 积累拓展 四、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 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 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 薄烟。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 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 对练习 4“看,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 , 教师教学用书 提供 这样的参考答案:这里连用三个比喻, 都是形容春雨的“ 密” ,通过形象的叠加 强化了表达效果。尽管教师和学生们看 了这个参考答案,但还是不清楚,这样 的比喻和比喻叠加的强化后的形象好在 哪里。还有是什么“ 形象”呢?教科书统 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是因为它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没有切中文学文本阅读的要害:语言! 那么我们如何从语言入手,解开 文本的谜底呢? 正确的途径,应当是从分析春 这个文本的语言入手。我们可以这样想, 虽然“牛毛”有“密”的特点,但狗毛,猪 毛,兔毛,等等,这些动物的毛,甚至 都比牛毛更茂密,但为什么文章里却一 定非用牛毛来比喻春雨,而不说春雨像 狗毛、猪毛或者兔毛呢!如果课堂上有 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科书所提供的 答案是无法让人满意的。答案说,牛毛 “密”,但狗毛密度比牛毛还大啊!文本 之所以用牛毛比喻春雨,自有它的道理。 那是因为牛毛除了“ 密” 特点,还有牛毛 比较细和短的特点,远远看去,似有若 无,而春雨刚开始下的时候,也是似有 若无,这样的春雨,一定下得不大,所 以,用牛毛比喻春雨,最贴切。春雨下 得比牛毛再大些时,就像花针了,雨丝 变长;再大些,就如细丝了,到春雨像 细丝时,春雨从不连续变成连续的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但无论哪种春雨,都是绵绵的,比较阴 柔,不阳刚。原来这里,作者写春雨是 由小到大在写,由断续到连续的进程来 写的,十分符合春雨的特点。还有从语 言的角度,后一句的“ 斜织 ”的“斜”显出 春雨小,被气流或微风所左右, “斜织” 的“织”,照应“花针”和“ 细丝” ,春雨像 丝织物, “细丝 ”的织物,用 “细丝”比喻 “春雨”, “细丝”的织物珍贵,而且斜纹织 物比直纹织物工艺更高,更显出“春雨” 珍贵无比,隐含了春雨贵如油的意思。 而这个丝织物,还像屋顶上笼着的一层 薄烟,可以知道这需要多高的纺织手艺 啊!你看文学名家作品中的语言,前后 互相照应,用词非常讲究,前后照应多 么协调和谐,甚至天衣无缝。只有这样 分析文学文本的语言,才能叫做文学赏 析。 文学文本语言的上下文那种天衣 无缝的和谐协调,不但体现在句子的前 后语境中,而且在篇章中也是要做到协 调和谐的。我们还是以朱自清的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为例子来赏析:“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 招展的笑着走着。 ”教科书这样提问: “读到这样的句子,你一定会想:写得 太生动了,给人的印象真鲜明!为什么 会有这种效果?是因为句子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 ”这样的练习,仅仅指向了 学会考试,但没有指向学会语言运用。 教科书这样教比喻,也太无效了,这些 教学内容小学早已教了无数遍了,初中 还教,是不是教科书偷懒了呢?教科书 的确想不出办法了,于是只好祭出重复 小学早已教过的教材内容的招数,这样 省时省心,但损失的是语文教学和学生 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这是由于教科书文学文本解读能 力的欠缺所致,它早已忘记了春的 开头是这样写的:“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既然开 头说“春天的脚步近了 ”,就是说,春天 来了想当也挡不住的。在描写了一大通 春天的景色以后,文章当然还需要前后 照应一下,结尾用“ 春天像小姑娘,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春天 ”像“小姑娘”, 突出春天的可爱;“ 花枝招展 ”显示它的 美丽,继续照应前文;至于“笑着走着” , 写出春天欣欣向荣,无法阻挡,还照应 着开头的“春天的脚步近了” ,从脚步近 了,到笑着走着,春天真的来了,理解 文本,一定要从语言入手,就这么简单, 可是教科书居然不知道!还有后三句第 一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 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里的 “头到脚”, 结尾句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 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胳 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都和开 头“脚步”相紧扣,自然和谐,天衣无缝。 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的教科书教材内容,教材课后练习“思 考探究”第一大题第 2 小题说: “文中说,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乐园之 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设计的 问题指向也是指向理解文本内容,而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是指向学习语文。而第 3 小题:“试用 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 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虽然概括是指向 运用语文,但同样是指向概括文本内容, 而不是指向运用语言概括。这类课后配 套练习,设计的随意性太大,没有能体 现语文规律性的语文显性知识和默会知 识,同样是不会解读而硬生出来的无效 设计。 所以,阅读一切文学作品,千万 不能忘记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如果想从 文本语言以外的途径去求得文本的情感 和意义,无异于缘木求鱼。 语 文教材内容缺失 虽然我们可以要求一线教师有课 程意识,但不能要求一线老师去研制语 文课程内容和编制教科书中的教材内容, 那都是需要“ 无中生有” 的东西,这不是 一线老师该承担的责任,这应该是语文 课程和语文教科书的责任。一线老师们 的职责是确定课堂里的教学内容,也就 是这节课里,我选取教科书规定的教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内容中的内容,来确定自己课堂里的教 学内容,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 将如此重任推给了一线老师,这是无法 原谅的错误。我们还是以人教社 2016 版义务教学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 7 课土地的誓言为例加以说明。 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春一样,属于 抒情散文。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 用书这样确定土地的誓言教学目 标: 1.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 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 揣摩精彩语句和段落,理解作品对沦陷 了的美丽丰饶的东北大地炽痛的眷恋之 情,感受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爱国 热情。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 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独 特的抒情方式。如,以倾诉式的语言表 达激情,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 感,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 强气势。4 这样设定的教学目标当然是正确 的,但关键是还需要给教科书确定具体 适宜的教材内容,更要有具体的操作方 法。就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实现“理 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 爱国情怀”和 “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 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这一构想,可 惜教科书没有提供实现教学目标的正确 合理具体途径。对于下面的这段抒情文 字: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 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 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 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 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 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 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 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 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 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 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 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 咀盼业拿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 我不得不回去。5 语文教科书这样旁批:这里 铺陈了许多赋予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 有怎样的效果。5 这样的旁批,显然是无效的提示, 对阅读者不能提供多少有用的帮助。本 来,教科书应该这样设问启发:文本这 样的铺陈,本来是很嗦的,但为什 么读者却不感到嗦呢?其实运用大 量铺陈而不让读者感觉到嗦,是在 于文本句式的适当变化和叙述视角转换, 还有就是大量形容词的运用。感知作者 的感受,这才是语文,是文学文本叙述 的艺术,是需要学生学,教师教的。本 来高粱、豆粒、脸庞、眼睛、山雕,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是东北最常见的东西,但用俯视的视角 看到高粱像“ 红布似的” ,读者获得一种 新鲜感;用“ 金黄” 形容豆粒的色彩,用 “红玉”比喻脸庞, “黑玉”比喻眼睛,作者 甚至没有告诉读者,这脸庞、眼睛是谁 们的;用“斑斓 ”形容山雕,等等。这些 金黄、红玉、黑玉、斑斓,都是自古以 来人们认为珍贵的物品, “红布” 则体现 了中国人的喜庆色彩,文本给平常物品 用珍贵的东西来形容,那么,这些平常 的物品也就变得珍贵起来,就衬托出作 者对家乡的热爱,有了这样的铺垫,连 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声音和事情:幽远的 车铃,狐仙姑深夜的谰语,怪诞的狂风, 等等,也在作者心目中变得如此珍贵难 忘。这才是抒情文字的做法和目的所在。 作者越是将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将平常 被人所讨厌的东西,看得愈加重要,那 么情感的错位就越深刻,情感也就越深, 抒情就愈加到位。比如“ 蛛丝 ”其实很不 让人喜欢,但端木蕻良却在文本里说: “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教科书其实要学生发现为什么要用“银 丝”来形容“蛛丝”,这才是品味文本语 言,学习语言运用,才是真正的语文阅 读。从而通过阅读文本,让读者明白, 有如此美好的土地和物产的广袤东北大 地,谁不想拥有她,谁又愿意失去她呢! 当学生明白了这样的形容对抒情有什么 好处时,这才是语文要学的真正要紧处。 对同样抒情的古代诗歌,教科书 也毫无办法,不能提供赏析的具体途径 和方法。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 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 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 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 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由己及人,想到 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被 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读时设身处地地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象那种思乡的情景,感受全诗清新流畅、 抑扬错落的韵味。6 教科书只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了诗 歌,甚至解释都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解 释翻译,除了让诗歌变得诗意全无以外, 对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赏析能力,毫无 帮助。 “谁家”比“不知何人”不知有味多少 倍,用“人”替代“家”,没有了”家” ,这 思念“故园”的情感便成了空中楼阁;用 “玉笛”而不用“羌笛”,也不用吹笛,自 有诗歌的必要;诗题中只是点明“春夜” , 而没确定是深夜;所谓“ 何人 ”,其实是 说诗人自己,但为何不用“自己” ,而用 “何人”来指称自己,这是赏析诗歌的要 紧所在。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语 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阅读诗歌,如果 不通过赏析语言的好处,分析语言的妙 处,品味或解读出语言所包含的所指和 能指,那么这种赏析和阅读是注定要失 败的。教科书对王维竹里馆也存在 同样的问题, “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 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 有画的高超境界” , “用字造语 ”“平淡自 然”,但编者们都没有指出王维竹里 馆 “用字造语 ”的好处来。连解释 “明月 来相照”“相照”也是出错的:“与独 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 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 6这里,教科书们居然不清楚“ 相照”的 “相”是什么意思,只能含糊地糊弄学生 说是“明月”“来相映照” ,其实,这“ 明月 来相照”里的 “相”当解释成代词“我”,这 样解释才能与开头“ 独坐幽篁里 ”的“独” 字相互映衬。真想问问教科书为何会犯 如此幼稚的错误。 语文教学中 用什么方法去体味文本语言之美,如何 品味精彩语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 什么途径才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 法,这些都是需要教科书研制的教材内 容,但它却在最要紧处脱身了,这让我 们一线教师感到十分遗憾。 几点建议 语文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 准其实已经非常明确:教会学生正确 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正确理念和实 际操作间的错位,造成了语文教学至今 依然低效或者无效。由此分析可见,根 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语文课程没有研制出 合宜的语文课程内容,教科书没有确定 合宜的教材内容,却让本不该担责的一 线教师担责。让一线教师自己来解决课 程内容和教科书的教材内容,而语文课 程和语文教科书却玩金蝉脱壳的把戏, 这是有失公平的。 如此,想要改变语文教学低效或 无效的事实,需要语文教育专家们,联 合语文课程专家,纳入叙述学,文体学, 文学文体学,语用学,语体学,逻辑学, 修辞学,解读学,传播学,新闻学,写 作学,训诂学等等和语文教学可能有关 联的学科,筛选出中小学校所需要的语 文课程知识,重新制定语文课程标准。 当然还需要征求一下一线语文老师的意 见,甚至也可以让一线语文老师参与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定课程标准。 其次,语文教科书的编制工作, 再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依据具体的 课程内容的语文课程标准,由政府或出 版社召集教材编辑人员编辑合宜的语文 教科书,并让那些既懂语文课程和知道 语文该教什么,又有文本解读和课堂教 学设计能力的一线语文教师参与教科书 的编写工作。也要向那些具有语文课程 意识的一线教师征求如何编辑教科书的 教材内容的意见,编出真正能实现有效 教学的语文教科书来。让我们的语文教 科书能像“数学 ”“物理”“历史”“化学”“ 生 物”等等的教科 一样,做到一线教 师能到手就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备 课几十年,教学无数次轮回,还是不知 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 那么,什么样的课后练习系统设 计才是指向学习语文的教学解读设计呢, 请大家看看下面的设计是不是更合理。 细读文章,品味“ 文眼 ”式行文方 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一)理解百草园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