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只需要判断正误即可) 四、 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五、计算题(第一小题 12分,第二小题 8分,第三小题 10分,共 30分) 六、综合分析题(10 分) 重点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 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 政策。 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 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3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 4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5.IS曲线:IS 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 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 i=s,从而产品市场 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 IS曲线。 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中央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 需求的政策。 7.LM曲线: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 y和利率 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 LM曲线 。 8.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动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利率。 9.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1.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2.谨慎动机:谨慎动机也称预防性动机。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 (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4.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 GDP将低于潜 在 GDP两个百分点 5.总需求: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6.理性预期 : 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 策行为 8.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 失业 9.总供给: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产生的产量 重点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计入 GDP?( C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 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 是( A )的 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 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C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如果 MPS=0.3,投资支出增加 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产出增加( D )。 A20 亿元 B. 60 亿元 C。180 亿元 D。200 亿元 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 10亿美元,会使 IS曲线( C )。 A右移 10亿美元 B左移 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 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 10亿美元 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A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7.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C ) ALM 陡峭而 IS曲线平缓 BLM 垂直而 IS陡峭 1 CLM 平缓而 IS垂直 DLM 和 IS一样平缓 8.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B )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9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B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10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11化解通货膨胀的一种重要方法是( C )。 A 增加投资 B 增加消费 C 减少投资和消费 D 降低利率 12当法定准备率为 20%,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 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 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C ) A、20000 货币单位 B、80000 货币单位 C、15000 货币单位 D、60000 货币单位 13.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 IS曲线右上方,LM 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 示( A) Ais ,LM Cis ,LM 14.在 IS-LM 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C )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 15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 A 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增加失业保险金 D增加货币供应 量 (第二套选择) 1.下列应计入当年 GDP的是(A ) A.政府当年修建的高速公路 B.居民购买的一辆二手小轿车 C.居民购买的普通股股票 D.企业出售的库存电脑 2.下列关于 GDP折算指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GDP折算指数可以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化 B.GDP折算指数运用名义 GDP和实际 GDP的比值来计算 C.GDP折算指数和 CPI在计算时针对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有差别 D.GDP折算指数可以反映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 3.下列哪项应计入 GDP( C ) A.在自家花园种植并自己食用的蔬菜 B.投入到衣物生产中的布料 C.当期生产出来而未销售的电视机 D.法律禁止销售的枪支 4.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D ) A.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B.居民在旧住房上的维修支出 C.居民购买自己所需的劳务的支出 D.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5.三部门经济中,如果家庭习惯把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的 80%开支掉,则政府转 移支付增加 1亿元人民币,将使国民收入的增加(C ) A.8000万人民币 B.1 亿人民币 C.4亿人民币 D.5 亿人民币 6.如果净税收增加 10亿美元,会使得 IS曲线(B )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 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 10亿美元 C.右移 10亿美元 D.左移 10亿美元 7.流动性偏好陷阱暗示( B ) A.货币需求是有限的 B.扩张货币政策在这一范围内无效 C.任何用于交易目的货币需求增加都将使利率降低 D.货币供给是无限的 8.如果净税收增加 10亿美元,会使得 IS曲线( C ) A.左移 10亿美元 B.右移 10亿美元 C.左移税收乘数乘以 10亿美元 D.右移税收乘数乘以 10亿美元 9.利率和收入组合点出现在 IS曲线右上方、LM 曲线右下方的区域( B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0.下列哪种情况下,增加转移支付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 ) A.LM垂直,IS 水平 B.LM 平缓,IS 陡峭 C.LM陡峭,IS 平缓 D.LM 水平,IS 垂直 11.财政政策工具中税收政策是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了影响(A ) A.消费支出 B.投资支出 C.政府购买 D.出口 1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包括(D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顺差 13.充当自动稳定器的因素不包括(C ) A.政府税收 B.政府转移支付 C.政府购买支出 D.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C ) A.税收增加 B.政府购买支出增加 C.物价水平下降 D.货币需求一定时货币供给量减少 15.假定货币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保持不变,则国民收入增加时( A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6.货币供给增加使得 LM曲线右移 ,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 LM的移动量,则必 须( C ) A.LM陡峭,IS 陡峭 B.LM和 IS一样平缓 C.LM陡峭,IS 平缓 D.LM平缓,IS 陡峭 1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配合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B ) A.均衡产出增加,均衡利率上升 B.均衡产出不确定,均衡利率上升 C.均衡产出增加,均衡利率不确定 D.两者都不确定 18.关于紧缩性财政政策说法错误的是(D ) A.其目的是为了抑制总需求 B.应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C.应减少转移支付的力度 D.应减少个人所得税 19.假设银行体系初始货币为 1千亿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 5%,银行无超额准备金, 家庭不持有现金,则(B ) A.货币供给为 1万亿 B.货币供给为 2万亿 C.货币供给为 3万亿 D.货币供给为 4万亿 20.当供给处于古典总供给曲线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 C ) A.提高价格和实际产出 B.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物价水平 C.提高物价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D.对物价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 2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分析的前提是( A ) A.价格与货币工资刚性 B.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 C.货币工资不具有黏性 D.以上都有可能 22. 从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可知(D ) A.货币数量由商业银行决定 B.货币数量作为一个指标很好体现了货币充当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 C.货币数量决定了实际 GDP的水平 D.从长期看,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同比例上涨 23.从 AD-AS模型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则( B ) A.物价水平上涨,实际产出上升 B.物价水平上涨,实际产出下降 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产出上升 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产出下降 24.从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可知(D ) A.货币数量由商业银行决定 B.货币数量作为一个指标很好体现了货币充当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 C.货币数量决定了实际 GDP的水平 D.从长期看,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同比例上涨 25.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将使(A ) A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减少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D.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减少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26.下列关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法正确的是(C ) A.其研究的是资本不能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 B.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均衡的产出水平上升 C.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只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才能使均衡收入水平上升 D.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实际汇率水平上升 27.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将使(A ) A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减少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D.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减少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28.经济周期顺序地经过四个阶段(A )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C.繁荣、衰退、复苏、萧条 D.衰退、繁荣、萧条、复苏 29.影响长期中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不包括(B ) A.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C.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的增加 D.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 30.政府想提高长期中的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D ) A.鼓励技术研发行为 B.提高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 C.通过储蓄和投资促进一国资本存量的增加 D.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第三套) 1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下降意味着(B ) A.外国货币价值不变; B.外国货币贬值; C.本国货币价值不变; D.外国货币升值; 在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直接标价法:1 美元=6.1315 人民币元 1美元=5.8315 人民币元 2一国的 GNP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 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会使( A ) A.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B.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 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 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4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 A. 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5. 政府购买乘数 kg,税收乘数 k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tr的关系是( A )。 A. KgKtrKt B .KtrKgK C. KgKtKtr DKtKtrKg 6. 在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下( B ) A财政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7.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C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8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C ) A 不变 B 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 C 下降 D 上升 1如果通货膨胀率是 8%,实际利率是 3%,那么,名义利率应该是( C ) A3/8 % B5% C11% D24% 2一个与其他经济有交往的经济称为( D ) A出口经济 B进口经济 C封闭经济 D开放经济 3.若经济某一时期有 2亿成年人,其中 1亿人有工作,0.1 亿人在寻找工作,则此 时期失业率和劳动参工率为( C ) A.5%和 50% B.9.1%和 50% C.9.1%和 55% D.5%和 55% 重点判断题 1.在托宾的“q”说中,当 q等于 0.8时,说明新建企业比买旧企业便宜,( 错 ) 2.本年生产但未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算在本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内。( 错 ) 3.若消费函数为 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 1美元收入中消费 85美分。( 对 ) 4.MPS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越大。( 错 ) 5.在 LM曲线上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 货币供给。( 对 ) 6.在 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没有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生 产总值的影响最大。( 对 )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会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对 ) 8.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受益的是债权人。( 错 ) 9. 若 IS斜率曲线不变, LM 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错 ) 10凯恩斯认为工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下降,不易于 接受由于名义工资下降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对 ) 11.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错 ) 12.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计入 GDP。( 对 ) 13.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 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 APC递增,且 APCMPC。( 错 ) 14.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 对) 15.假如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政府增加同样数量的支出和税收将 导致曲线向右方移动。( 对) 16.当货币供给量大量增加时,曲线向右方移动,均衡利息率将趋向于零。 (错) 17.在曲线和曲线的交点上,投资支出、储蓄、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 这四个变量相互间都相等。( 错 ) 18.在曲线和曲线相交的时候所形成的均衡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 错 ) 1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必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对 ) 20.在 IS和 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错 ) (第二套判断) 1.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2.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计入 GDP。( ) 3.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 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 APC递增,且 APC MPC。( ) 4.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 5.假如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政府增加同样数量的支出和税收将导 致曲 线向右方移动。() 6.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要把政府的所有支出都算进去。( ) 7.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 8.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 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 APC递增,且 APC MPC。( ) 9.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 10.假如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政府增加同样数量的支出和税收将 导致 IS曲 线向右方移动。() 11.当货币供给量大量增加时,曲线向右方移动,均衡利息率将趋向于零。 () 12.在 IS曲线和 LM曲线的交点上,投资支出、储蓄、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这 四个变量相互间都相等。() 13.在 IS曲线和 LM曲线相交的时候所形成的均衡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 民收入。() 1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必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 15.若消费函数为 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 1美元收入中消费 85美分。 ( ) 16.当货币供给量大量增加时,LM 曲线向右方移动,均衡利息率将趋向于零。 () 17.在 IS曲线和 LM曲线的交点上,投资支出、储蓄、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这 四个变量相互间都相等。() 18.在 IS曲线和 LM曲线相交的时候所形成的均衡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 民收入。() 19.短期和长期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含义与在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完全相同。( ) 20.介于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之间的是常规总供给曲线。( ) 重点简答题 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的货币,它主要 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将近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 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越大。 (2)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 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它 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与收入成 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 动机。它取决于利率,与利率成反比。 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关系? 答: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关系:既有相互统 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1)再贴现率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 (3)变动法定准备率 4.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 应量和利率。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 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 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6.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 答:不能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因为人们可以借 款来进行消费,从而使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大于 1。 7.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答: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因为 y=c+I(总产出等于总需求);而计划存货投 资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 8.试解释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棘轮效应”。 答:杜森贝利认为,依照人们的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因为,一向 过着相当高的生活水准的人,即使收入降低,多半不会马上因此降低消费水准,而 会继续维持相当高的消费水准。 9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 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 GDP不变)? 答: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的 GDP是两个国家 GDP的加总。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 场价值。 (第二套简答) 1.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区别? 答: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 影响总需求的.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 总需求的变化量也数倍于 政府购买量的变化,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需求,也是通过改变人 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需求. 2.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 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 ycig(xm)而不是 ycigtr(xm)? 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 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 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交换发生。 3.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在关? 答: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 1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创造乘数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以下:K=1/(rd+re+rc),rd 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c 为现金持有率,由上述公式可 以知道,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持有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 率。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性货 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5.为什么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答:因为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 来刺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紧缩的 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以刺激总需求,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采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以抑制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6.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答: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一些。 (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因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摩擦性失业者可 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加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的信息、协助劳动者 家庭搬家都有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 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 乏到这些部门工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8.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为人 均产量。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 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 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 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1.简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分析前提和结论。 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在价格和货币工资刚性的前提下提出。在达到充分就业 产量水平前,经济中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故产出增加,不会带来投入要素价 格的上涨,进而产品价格可以保持不变,这样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此时财政 政策对产量变动的影响极大。而达到充分就业之后,资源已充分利用,再想增加产 量,只会带物价水平的飞涨,而产出无法增加。此时财政政策对产出变动不存在影 响。 2.短期和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短期中(或当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变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物价水平 上升,均衡产量上升(失业率下降),故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交替关系。长期中由于人们 通 货膨胀预期的存在以及不断调整,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最终会与实际通货膨胀率保持一 致,故 失业率最终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上,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 一条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线 . 重点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6Y,投资为 50亿美元。求 (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投资增至 100亿美元,求增加的收入。 (3)若消费函数变为 C=100+0.8Y,投资仍为 50亿美元,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 (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什么变化? (1)y=c+i=100+0.6y+50 y=375 c=100+0.6*375=325 s=50 (2)ki=1/(1-0.6)=2.5 增加的收入 (3) y=c+i=100+0.8y+50 y=750 s=50 (4)ki=1/(1-0.8)=5 乘数变大 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投资 I=150-6r, 货币供给 m=150,货币需求 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 IS曲线和 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 (1)IS 曲线:y=c+i=100+0.8y+150-6r IS: y=1250-30r LM曲线:L=m 0.2y-4r=150 y=750+20r (2)联立 IS曲线与 LM曲线方程: r=10 y=950 3. 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 1998年和 1999年的产 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1)1998 年名义 GDP; (2)1999 年名义 GDP; (3)以 1998年为基期,1998 年和 1999年的实际 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 GDP变 化多少百分比? (4) 用实际 GDP还是用名义 GDP衡量人们的经济福利好一些?为什么? 解. (1)1998 年名义 GDP:100*10+200*1+500*0.5=1450 美元 (2)1999 年名义 GDP: 110*10+200*1.5+450*1=1850 美元 (3)以 1998年为基期,1998 年实际 GDP=1450美元,1999 年的实际 GDP=1525美 元。这两年实际 GDP变化百分比为(1525-1450)/1450=5.17%。 (4)用实际 GDP衡量人们的经济福利好一些。因为不仅物品数量增加,而且价格 提高,名义 GDP会增加。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d,投资 i=50,政府购买 g=200,政府转移 支付 tr=62.5,税收 t=250,(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1、 (1)y=c+i+g c=100+0.8yd i=50 g=200 yd=y-t+tr 解方程组得 y=1800 (2)投资乘数 1/(1-0.8)=5 政府购买乘数 1/(1-0.8)=5 税收乘数-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 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为 1。 2假设货币需求为 L=0.2y,货币供给量为 200亿美元,c=90 亿美元+0.8 y d, t=50亿美元, i=140 亿美元5r,g=50 亿美元。 (1)导出 IS和 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 增加 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 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解 、(1)由 c=90亿美元+0.8 y d,t=50 亿美元, i=140 亿美元-5r,g=50 亿美元。 可知 IS曲线为 y=90+0.8 yd+140-5r+50 =90+0.8(y-50)+140-5r+50 化简得到:y=1200-25r 由货币需求为 L=0.2y,货币供给量为 200亿美元,可知 LM曲线为 0.2y=200, 即 y=1000。 联立得到 r=8,y=1000,i=100。 (2)若其他情况不变,g 增加 20亿美元将会导致 IS曲线发生移动,得到的新 IS 曲线为 y=90+0.8 yd+140-5r+70 =90+0.8(y-50)+140-5r+70 化简整理得:y=1300-25r,与 LM曲线 0.2y=200联立得到 r=12, y=1000(1 分),i=80 (3)存在挤出效应。 1.假定 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 c = 100+0.8y,投资 i=150- 6r,货币供给 m=150,货币需求 L=0.2y-4r (1)求 IS和 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答:(1)IS 曲线:Y=C+I,Y=100+0.8Y+150-6r,Y=1250-30r LM曲线:L=M,150=0.2Y-4r,Y=750+20r (2)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就是联立 IS和 LM两个方程,求解 r=10,Y=950,因此 均衡利率是 10,均衡收入是 950 。 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 4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答:(1)NNP=4800-折旧=4800-(800-300)=4300 2)GNP=C+I+G+NX,NX=48003000800960=40 (3)设为 T。政府预算盈余=T-G,从而 T=30+960=990 (4)DI=NNP-T=4300990=3310 (5)S=DI-C=3310-3000=310 3.假设一经济有如下关系: c=100+0.8yd (消费) i=50 (投资) g=200 (政府购买支出) tr=62.5 (政府转移支付) t=0.25(税率) 单位都是 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求预算盈余 BS; (3)若投资增加到 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若充分就业收入 y*=1200,当投资分别为 50和 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BS*为多少? (5)若投资 i=50,政府购买 g=250,充分就业收入仍为 1200,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为多少? (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 BS*而不用 BS去恒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答案:(1)Y=C+I+G=100+0.8Yd+50+200=100+0.8(Y-0.25Y+62.5)+250 解得 Y=1000 (2)BS=tY- G- TR=0.251000-200-62.5=-12.5 (3)Y=C+I+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 Y=1125 BS=tY- G - TR=0.251125-200-62.5=18.75 由预算赤字变成了预算盈余,因为投资增加,带动产出增加,在相同的边际税率下 税收增加,导致出现盈余。 (4)BS*=tY*- G - TR=0.251200-200-62.5=37.5 (5)BS*=tY*- G- TR=0.251200-250-62.5=-12.5 (6)因为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经常是由政府实行的财政政策造成的,所以经常用 盈余或赤字来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但是盈余或赤字的变动有时是由于经济本身的 变动,而不是财政紧缩的结果。但如果用 BS*则消除了这种不确定性,比如由 (4)到(5),盈余变成赤字,完全是由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所以要用 BS* 而不是 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4.假定法定准备金率是 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 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 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 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 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 10亿美元政府债券(法定准备率仍是 0.12),货币供给变动 多少? 答案:(1)货币供给 M=1000+400/0.12=4333亿美元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 0.2,则存款变为 400/0.2=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 1000 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 1000+2000=3000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了 1333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 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 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M=10(1/0.12)=83.3 亿美元。 5.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 1.9亿成年人,其中 1.2亿人有工作,0.1 亿人在寻找工作, 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 (1)劳动力人数;(2)劳动力参与率; (3)失业率。 答:(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 (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可工作年龄人口数*100%=1.3/1.9*100%=68.4% (3)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0.1/1.3*100%=7.69% 6.假设货币需求为 L=0.2y,货币供给量为 200亿美元,c=90 亿美元+0.8 yd,t=50 亿美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变态测试题目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证书考试设计过程分析题及答案
- 产品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 应急管理条例试题及答案
- 医院出纳财务笔试题及答案
- 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要素试题及答案
- php编程面试题及答案
- 品牌形象塑造的考察试题及答案
- 数学高数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考试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教育班会:《高三考前心理调适指南:减压赋能 轻松备考》-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消防设施运行维护试题
- 九一八事变课件
- 鄂尔多斯市水发燃气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临海市纪委市监委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2025年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演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春季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5人(安徽)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5届高三3月押轴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
- MOOC 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13 荷叶圆圆说课课件(共17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