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纪念日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节点_第1页
让历史纪念日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节点_第2页
让历史纪念日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节点_第3页
让历史纪念日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节点_第4页
让历史纪念日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节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让历史纪念日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节 点 【摘要】历史节庆内涵丰富,具 有重大教育意义,在重要历史节庆日组 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民众参 与到认知历史、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来, 使之成为历史自信的助推剂。提升公众 对重大历史节日的关注度,不仅要做好 舆论宣传,努力打造形式多样的历史节 庆活动,还要打通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沟 通桥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 力量。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33483.htm 【关键词】历史节 庆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识码】A 历史节庆内涵丰富,具有重大 教育意义 节日庆典一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除了庆祝和纪念一些蕴含和 承载着一定民族风俗、从古至今流传和 延续下来的传统节日,某些具有重大历 史意义的纪念日或庆典活动也常常成为 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然而当前,一些 民众似乎对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较 为淡漠,更不用说去深刻理解其背后蕴 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些记者在 随机采访时,有一部分中小学生甚至无 法准确回答出诸如“ 卢沟桥事变 ”、建军 节等重要纪念目的具体日期和纪念意义。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禁要反思:如何 让沉浸在娱乐狂欢中的人们更多地关注 国家的历史与现实,让有历史纪念意义 的节庆信息从互联网信息的海洋中凸显 出来? 以 2017 年 7 月相关媒体对节庆 的报道为例。2017 年 7 月有两个比较重 要的历史纪念日:一个是 7 月 1 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这一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 96 岁生日, 也是香港回归 20 周年纪念日;另一个 是 7 月 7 日“ 卢沟桥事变 ”暨全面抗 战爆发 80 周年纪念日。7 月 1 目前后, 无论是微博、微信、网站等网络媒体, 还是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 都争先恐后地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发表 了庆祝香港回归的相关新闻报道和评论, 而一些官方主流媒体更是全天滚动播出 香港庆典的有关内容和最新报道,将文 字、视频、图片、现场采访等多种形式 结合在一起。除了媒体的强势报道外, 全国多地都举办了形式不一的庆典活动, 提升了公众对于这一历史纪念目的关注 度和参与度。强大的宣传力度加之广泛 的民间舆论,再度引发了公众对香港回 归这一历史事件的回顾与评述,同时也 激发了公众的国家认同感。 相比之下,媒体对于“七七事变” 的纪念和报道则稍显薄弱。综观几家主 流媒体的网站,我们会发现,一些网站 并没有将抗战纪念目的相关报道置于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著位置,其微博宣传也略显单调,仅以 文字形式呈现。可见,主流媒体在这一 重要历史纪念日并没有营造出应有的强 大舆论氛围。另外,针对这一历史节庆, 一些地方组织的纪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多如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听老战士讲 抗战故事等。久而久之,则容易陷入 “走形式”“走过场” 的恶性循环,相关纪 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将会减弱。翻看 7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还有两 则关于纪念甲午海战爆发 123 周年的微 博,也有不少网友转发和评论,但真正 激起人们内心波澜的内容似乎不多。同 期的微博热搜一直被热播电视剧占据, 人们似乎更愿意沉浸在对电视剧等娱乐 产品的品评上,而非热衷于“沉重” 的历 史话题。 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不是一朝一 夕就可以实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 月考验,这是一部血泪史、抗争史,更 是一部励志史、奋斗史,这些具有历史 纪念意义的节日正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受住历史考验、不断取得胜利的最好证 明,能够给予人们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最好的教科 书。历史节庆内涵丰富,具有重大教育 意义,在重要历史节庆日组织形式多样 的活动,能够让更多民众参与到认知历 史、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来。对于深受互 联网影响的青少年群体而言,这样的教 育尤为必要,如何通过历史节庆活动在 他们心中埋下信念与希望的种子,是教 育者当前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历 史节庆当成为历史自信的助推剂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 出路的民族。让历史节庆成为历史自信、 文化自信的助推剂,必将有利于提升民 众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我们要努力把历史节庆所承载的自然文 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等多 重文化内涵发掘并呈现出来,通过国家 推介、社会舆论、民间传播等多种方式, 逐渐建构起完整的历史节庆文化体系, 包括节日的名称、意象、符号标志、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式情景和内容、仪式方式、仪式规则等, 并将其精神内涵发扬光大,使社会大众 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有清晰、充分 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国民文化自X 和 文化自信。例如对于“ 七一 ”建党纪念日 和香港回归日,我们可以在讲解历史背 景时深入发掘节日形式背后所蕴含的 “和”文化、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等优秀 文化内涵。同时,制度化保障也是不可 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将具有重大历史 意义的节日法定化,为社会大众亲身参 与节日活动创造条件,为其带来别具一 格的文化体验。 提升公众对重大历史节日的关注 度,需要做好舆论宣传,特别注意不要 让商业宣传遮挡了历史的声音。例如, 提到“双十二 ”,许多年轻人首先想到的 不是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 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促成国共两党再 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要 历史事件一“ 双十二事变”,而是铺天盖 地火爆宣传的电商年末优惠庆典。公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的认知容易为舆论宣传所影响,对此, 在重大历史节庆时,主流媒体应努力营 造文化氛围,增加推广力度,向社会公 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用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语言和形式介绍这些具有历 史价值的纪念日,通过一些有趣的网络 活动让热衷于互联网的青少年群体参与 其中,进行科普性地推广,从而使其更 加自觉地参与到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 传承中来。 此外,社会各界也要努力打造形 式多样、更“ 接地气” 的历史节庆活动, 提高民众的参与积极性。 中国成语大 会 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一度成为 刷爆微博、朋友圈的舆论热点,其带来 的社会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轻 松却不乏历史文化厚度的节目形式就非 常值得借鉴。我们在进行历史节庆宣传 时也可采用“ 古今贯通”“古为今用”的方 式,让社会大众在与历史的碰撞中感受 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不仅“乐于所 学”,更愿“学为己用”“ 学为国用” 。对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青少年群体,我们也可以通过商业合作, 设计开发具有推广性和历史文化功能的 网络游戏等,将历史文化嵌入到青少年 乐于接受的网络体验中去。 历史节庆的宣传推广需要打通不 同民族文化间的沟通桥梁。我国是一个 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特定的 历史纪念日和纪念方式,我们要尊重民 族特性,借助媒体宣传各民族的优秀历 史与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 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 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 历史节庆中包含着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 与近现代文明,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 秀品质,也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社会 共识。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