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1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2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3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4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将规划做为企业了解地方发展的窗口和途径 2、将规划做为企 业投资的依据 3、企业要在规划中寻找商机和投资机会 4、企业可以主动参与 规划制定 5、企业可在规划指导下,参与引导地方产业集群发展 同里镇的小桥 西塘镇的水道 周庄镇的街景 古镇神韵 上海朱家角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特点: 江南水乡反映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生命力: 在于挖 掘古镇文化内涵,保护古镇空间格局,继承和发扬古镇传统文化有关。 在于 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以及河流山丘。 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表 面成千上万亿年演化的结果,一条河流、一个小山丘都是自然给人类的恩赐。 小城镇规划建设时一定要尊重这些因素,并有效地利用它们。 * * 杨晓东 北 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会长 2008.11 (下)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 公共资源有效利用规划,改善居民生活是规划的主要内容。 美国小城镇很重视 规划 规划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 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 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 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 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的高速公路;而 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 设;开发商则负责小城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 金。 政府在规划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避免了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 同的现象。 (二)合理确定小城镇定位,找准发展方向 全球化时代呼唤定位 定位就是定愿景 定位就是提高城镇竞争力(名片、信心) 定位就是经济(创 造价值、节约) 定位决定成败(形象、品牌、活力) 一个好的定位, 能够指明发展主线,明确发展目标,突出自身特色,挖掘发展潜能,能够极大 强化城镇品牌形象,提升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国 内一些城市的定位案例 北京定位:国家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 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上海定位: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之一。 广东定位:国际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 、中国南方经济中心、 文化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 合肥定位: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 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上海金山区定位:“上海国际化工城” 大连旅顺口区定位:“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区” 广东花都区定位:“广州市工 业发展区” 国际著名城市定位 水上之都威尼斯 港口之都鹿特丹 建筑之都罗马 音乐之都维也纳 时装之都巴黎 啤酒之都慕尼黑 狂欢之都里约热内卢 论坛之都达沃斯 会展之都汉诺威 一些经济开发区定位 首钢石景山工业区定位: “中国工业文 化之都” 东营经济开发区定位:“中国北部沿海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型重化工业 基地” 中科廊坊科技谷定位:“中国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又称为“中国特 色硅谷” 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中国现代制造业总部城” 广东小榄 镇中国乡镇之星 小榄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 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全面发展。 截至 2004 年底, 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 41 个。其中, “中国名牌产品”4 个、 “中国驰名商 标”2 个、 “国家免检产品”5 个、 “广东省名牌产品”18 个、 “广东省著名商标” 12 个。华帝、长青、建华三家企业荣获首届“广东省民营百强企业”称号。 改革开放初期,小榄镇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地利和其拥有的众多旅港澳、海外侨 胞的人缘优势,引进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为经 济发展积累了必需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上世纪 80 年代末,利用国 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发展了一大批乡 镇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又于 90 年代开始,面对大中型企业 “猛虎下山”的激烈竞争,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提出了“船大好冲浪”的口 号,关、停、并、转了一批作坊式的小厂的效益不佳的“夕阳企业” ,重点扶持乐百氏、固力、长青、永大等 集团公司加速发展。 90 年代末又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引导 集体企业转制,实行集体资产“无风险”经营。引进国外有实力的财团和国内 知名企业投资设厂,努力借助外资内资发展地方经济。 一些小城镇定位由来 温州龙港镇中国印刷城 先后获得了 “中国印刷城” 、 “中国 礼品城” 、 “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 字号金名片。 有印刷企业 480 多家,全世界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张 和油墨生产厂家在龙港设有办事处或直销点,形成了不干胶印刷、软包装印刷、 纸张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电脑织唛等系统印刷及辅助材料生产、供应、印前、 印中、印后及庞大销售网络相配套的立体型的高效协作,高度统一的印刷社会 化大生产的体系。 龙港的印刷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当时主要从事饭 菜票、各种徽章及学生作业簿的生产。随着经济迅速崛起,龙港印刷业依托灵 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快速的技术进步脱颖而出,迅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 从少到多,从低到高的发展壮大过程。 龙港于 1984 年建镇。建镇之初, 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 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 “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 浙江柳市镇 中国电器之都 在几十 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几十万人从事生产经营高低压电气产品。凭借遍布全国各地 的商贾,柳市的 5238 家电器生产企业在国内的电器市场上硬是占据了三分天下 有其二的份额,成为中国低压电器的最大集散地。 柳市的低压电器产 业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目前全国县级市以上都有柳市电器厂家的销售 公司。柳市的电气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加工到国际化制造,从无牌到中 国名牌,从家庭作坊到集团式的跨越,这里已经成为了我国高低压电器的主要 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年销售产值约有 480 亿元。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 授亨利罗文考察“东方电器之都”时做了这样的评价:“温州柳市这样一个产 业集群,和硅谷、意大利的产业集群相似,集群里面大、中、小三种层次的公 司都有,整个系统运行得好,市场推动力将非常强大。 ” 河北白沟镇 中 国箱包之都 以商贸起家, “包”打天下。短短 20 多年,白沟实 现了从马路市场到大棚市场再到现代化大市场的转变。 箱包业带动了周 边 5 个县市、50 多个乡镇、50 多万人走上致富之路。仅高碑店市就有 10 个乡 镇,200 多个村街的近 20 万人,依托白沟市场从事箱包加工及相关服务行业。 白沟现有 150 家规模企业、3000 多家个体加工企业,形成了年产箱包 1.5 亿只 的规模生产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 辽宁西柳镇 中国纺织 服装产业名镇 努力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集散中心和品牌信息 发布中心。 现有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 2000 多家,年生产成衣 9000 万套,裤子 1.5 亿条,其它布艺产品 7000 万米。 服装城汇聚了全 国 28 个省份的贸易商家,其每年 150 亿左右的交易额,早被业内人士誉为打造 纺织服装财富的天堂。其产品已辐射到全国 30 多个省份及朝鲜、韩国、日本、 俄罗斯、南非、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稳固的,外购外销、地产外销、内外 结合、集散并举营销格局,成为名副其实纺织服装商业航母。 提出创建 “品牌西柳”的发展思路,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化、名牌化,最终形成链条 完整、分工细化、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浙江西塘镇中国纽扣之乡 西塘,以千年古镇而著称,不仅完整的保存了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大片明清建 筑群,更是继承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 目前是中国最大的 纽扣生产基地,有纽扣工厂 711 家,纽扣畅销海内外。2004 年纽扣生产总值达 25 亿人民币,占西塘年产值的三分之一。全镇拥有纽扣生产企业 311 家,主要 生产贝壳扣、树脂扣、有机玻璃扣等 7 大类多规格纽扣,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东南亚、欧美及港台地区,年销量占国内市场的 39%左右。 安徽西递、宏村 活的古民居博物馆 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 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历经八百余年,浓缩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持续发展 的成就,是中国村镇中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神奇的人工水系独出机杼, 开仿生学先河。 民居、祠堂、牌坊保存完好,秉承宗祠文化。 楹联、牌匾彰显徽商儒雅,石雕、漏窗寄托农家情怀。 西递宏 村,是明清民居的博物馆,更是今天人与自然结合的典范。1999 年的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 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 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 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科学规划旧城改造,提升城镇形象 旧城改造又叫城镇更新,是城 镇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城市发展包括扩张也包括更新,扩张的范围是 有限的,而更新的内容是无限的,即使是新城市,未来也必须面临更新的问题。 城市扩张与更新是互动、共生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 旧城改造的原则 科学规划,有序改造; 传承历史,保护文化;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发 挥市场作用,吸引民间资本; 突出城镇特色,树立城镇品牌。 旧城改造开发 模式 新旧独立模式 是最常用的旧城改造模式。但这种模式开发的 前提是在老城附近必须有合适并可供开发的地块。 博物馆模式 对历史 区域进行博物馆式保护和更新修缮。能有效保护原有历史区域建筑及文化的完 整性,使其保持原有特色和生活方式,是欧美等先进国家最常用的旧城改造模 式之一,但这种改造模式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外旧内新模式 保持历史 区域建筑的外部原有风貌,但对其内部进行规划周密的现代化改造。较为创新, 商业化程度较高,局限性较强,改造成本高昂,只适合小范围的改造。 文化 复制模式 对整体风貌具有地方特色的旧城区域,实行整体区域的全面 重建,使重建后的城区能以新的形象重新展示和再现该城区的历史和文化。属 于理想化模式,实际上很难把握最终效果。 彻底改造模式 对旧城区实 行全面拆迁改造,完全彻底的推平原有所有建筑,重新兴建一座新的城区。这 种模式适用于对贫民区的小范围重建改造,不适用于对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的旧城区改造。 商业化模式 往往是完全交由某个发展商去进行整体规 划改造,政府不参与,发展商根据自身利益去进行房地产开发。这种模式具有 两面性,正面的是如果发展商素质高,具有全盘规划能力和远瞻性,既考虑自 身利益又能考虑公众利益,就能使项目成为经典之作;但负面的是如果发展商 只片面考虑自身利益,那么对于该区域未来来讲,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往 往后一种情况出现的机率比较高。 综合规划模式 以保护和继承历史 文化为原则,充分考虑改造项目的长远性、公益性、利益性,从城市经营的角 度去进行规划改造,既能体现原有的历史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