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_第4页
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及交通状况 朔州市是中部地区一座新兴的煤电之都,位于晋、冀、蒙三省交界, 内外长城之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中部崛起的不断深化与成熟, 地处山西省发展轴带的朔州与环渤海经济圈进行着不断协作与融入,正 朝着成为晋北地区最宜居、最宜发展的明珠城市这一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山西朔州经济开发区地处市区东北隅,大运高速公路朔州出口处, 是整个朔州市总体规划的副中心区,也是朔州新兴的工业区。规划区东 临华北地区最大的坑口发电厂 神头电厂,西靠亚洲最大露天煤矿平 朔煤炭工业公司生活区,南部紧挨着亚洲最大货运编组站大新站,北通 大运二级公路。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开发区南至省会城市太原200公里, 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东到首都北京502公里,西北距呼和浩特200公里, 全程高速。北同蒲电气化复线,准(噶尔)朔(州)铁路与神(木) 朔(州) 黄(骅港)铁路交汇于此。大(同)运(城)高速公路、 二级路与在建的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乌(海)威(海)高速公路“十 字”互通。区内通往周边城市的朔州汽车客运北站已经建成,运量1600 万吨的铁路货运中心正在建设。108国道、208国道,各种干线公路呈网 状遍布城乡,距市区1000公里的大同机场和距市区200公里的太原武宿机 场通往国内部分大中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三、地理环境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经1115311334,北纬39054017的内外长城之间, 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忻州市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 公里,东到首都北京502公里。 气候 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 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 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 寒冷。 气温 朔州境内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气温一般为3.67.3左 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一14.9一9.4 ,极端最低气温一40.4(1971年1月21日)。 从3月到5月,每个月气温平均升高8左右。7月份为最热,平均气温为19.422.3,最 高气温可达38.3(1961 年6月10日)。秋季每个月气温平均下降7左右,一日之内最高气温 多出现在下干1时至2时,最低气温多出现在日出之前。 日照 朔州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3100小时,年日照率为 6365。各月日照数以5月份和6月份最多,月平均281.9小时284.2小时;11月12月 最少,月平均191.1小时198.2小时。一日中,日照时数1月2月和11月12月每天平均6 小时,3月和9月10月每天平均7小时,4月和7月8月每天平均8小时,5月6月每天平均 9小时。 辐射 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量为137.48千卡/厘米2,其中5月、6月、7月3个月接受辐射量 47.77千卡/厘米2。 降水 全市多年平均(1956年 1984年) 降雨量为421.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 806.7毫米(1964年), 最小年降雨量为193毫米(1965年) 。受南太平洋及西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 响,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一般是70的水量集中在每年的6月9月。按季分配, 春季3月5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夏季6月8月约占65,秋季9月11月约占19, 冬季12月份至次年2月份约占7。降水量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上分布也不一样,自西南山区 向东部盆地逐渐递减,山丘降水量相对较大,多年平均在450毫米左右,平原区在400毫米 左右。朔州干旱频繁,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春旱夏旱或春夏连旱的就有20多年, 差不多每两年就出现一个旱年。分页 七、城市建设 建市二十年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市区建设初具规模,主干道、 给排水、集中供热、天然气等基础设施联网成片,市区建成区扩展到17.8平方公里,城市 框架基本形成,功能日臻完善。行政办公区、居民生活区、生态园林区、农工牧产业园区 成片开发规划合理,市区主次干道总长95公里,城市绿地面积41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 25,人均公共绿地135平方米,居全省第一,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名列全省前茅; 城市燃气利用陕京天然气管道供气,是山西省首家用上天然气的城市,气化率达75。荣 膺建设部“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 ”和“2009 中国经济最具创 新力城市”称号。 八、资源开发 境内名胜古迹颇多,杀虎口、应县木塔、崇福寺、内外长城、峙峪旧石器遗址、汉墓 群、神头泉、广武城、净土寺等显示出朔州的古老文明。现代化大型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和安家岭露天煤矿以及华北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 神头电厂与五台山、恒山、云冈石 窟、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联袂配合,相映成趣,成为山西省重点旅游区之一。现 代化水平的万通源国际酒店、平朔度假村、平朔宾馆、朔州宾馆等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舒 适方便的生活环境。 朔州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江 泽民、李鹏、李瑞环、万里、乔石、宋平、邹家华、宋健等同志曾多次来朔州视察;美国、 俄罗斯、日本、原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 学者、投资商也曾先后多次到朔州考察。年产1500万吨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已于1987年7 月建成投产,年产1500万吨的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于2000年10月投产,平朔东露天矿也于 2008年试产。神头一、二电厂装机容量已达335万千瓦,引黄入晋北干线正在筹建,神头二 电厂二期扩建(2*50万千瓦)工程已于2005年全部竣工投产。横贯东西、穿越朔州的荣乌 高速公路山西段正在规划中。国家级生态环境治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 雁门关外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成和兴起,也为朔州增添了新的活力。大规模的国家重点工 程建设,为朔州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 十四、魅力朔州 煤炭之都 朔州市近两千平方公里均含有丰富的煤碳资源,煤炭储藏量430亿吨,2008年煤炭开采 数量、产量和销量在全国名列第二,仅次于鄂尔多斯。可以说是中国地级煤都市。煤炭对 经济的贡献在60%到70%之间。第二产业中,煤炭的比重占到了整个第二产业的 70%以上。 近几年来,朔州市坚持“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能力置换、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 的方针,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努力推动煤炭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促进了现有煤 矿技术改造和采煤方法改革,加快了一批大型矿井和大型洗煤厂建设,逐步向新型煤炭工 业基地迈进。平朔煤炭工业公司2个露天矿和2个井工矿生产能力4500万吨,全市原煤生产 能力已达到11250万吨,实现了亿吨煤炭产能的突破。煤炭深加工进一步延伸。煤炭行业运 行呈现出产量适度增长,销售进一步扩大,效益明显改善的特点,成为我市不可替代的支柱 产业。 电力之城 朔州市拥有整个华北最大的火力电厂、神头第一电厂、神头第二电厂,这两个电厂同 处一个地方总装机容量在350万千瓦,在华北地区是第一大火力发电厂集聚区,到2008年底 为止,朔州市总共装机总容量470万千瓦,按照朔州市150万人口人均计算,发电量名列全 国第一,年发电量在250亿吨,就单独的地市来看,朔州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几年来我市电 力工业坚持“上新上大、内外并举、煤电联营”的方针,积极推进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加快 以低热值煤为燃料的超临界发电机组和煤矸石电厂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发电。电力工业呈 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全市共有发电企业9家,总装机容量470万千瓦,在建企业8 家,总装机容量35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火力发电企业达到9家,煤矸石发电企业达到6家, 风能发电2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