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_第1页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_第2页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_第3页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_第4页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 赵莉莉 山西省寿阳县中医院(045400)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疗法;陈福基 我院已故陈福基老先生,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 30 余载,经验颇丰。 我有幸师从陈老临证数载,受益匪浅,陈老对寻常痤疮别有心得,临场疗 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痤疮是青年最常患的皮肤病,每易反复发作,且较顽固。西医认为: 青春其中,雄激素分泌旺盛,致使皮肤腺分泌较多,同时毛囊皮脂腺上皮 发生角化而使排泄通道变窄,导致皮脂蓄积,加之痤疮丙酸杆菌和其他细 菌的侵袭、繁殖,就形成了以皮脂增多排泄受阻细菌感染为轴心 的痤疮发病机制。陈老在临床中体会,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素体阳热偏 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于上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 热,湿热互结,上蒸而致;或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 热灼津伤,煎炼成痰;或冲任失调,气滞血瘀,湿热痰瘀凝滞肌肤而发。 总之,邪热壅于肌肤,热毒蕴聚,为本病发病之根本,日久痰浊阻滞,气 滞血瘀。 2 辨证要点 2.1 重病史 病初起而发为邪热炽盛,邪在皮肤,以清泄热邪为主。 2 日久邪壅滞经脉,以清化为主;青春发育期,以阳热盛为主,治以清为主; 中年妇女多冲任失常,要兼顾肝肾;体壮者多火;体弱者多阴虚;肥胖者 多痰湿;平素嗜酒肥甘者多湿热。 2.2 查皮诊分布 皮疹好发于颜面、颈、胸背或臀部。发于颜面者,多 属肺经风热;发于颈、胸背或臀部着者,多因肠胃湿热或脾运失常,湿浊 内停。 2.3 看皮疹形态 皮损为针头大小的毛囊性丘疹,色红, 顶端可出现 小脓包,或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者,多属风热郁于肌肤;皮损若为囊肿、 脓肿,色鲜红,亦可见紫红色结节,多为湿热蕴于肌肤;若囊肿、脓肿呈 暗红色或正常肤色,甚至破溃形成窦道疤痕,常伴皮脂溢出者,多属痰浊 阻滞;皮损硬肿难消,色暗日久为瘀阻血脉。 3 辨病辩证施治 3.1 清热解毒为治病之本 陈老喜用五味消毒饮,本方原治火毒结聚的 痈疮疖肿,其组成方药为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金银花两清气血热毒为主;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均各有清 热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强,并能凉血散结以消肿止痛。诸 药合用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是治疗本病初中期必用之方。 3.2 辨证施治 3.2.1 肺经风热:症见颜面部丘疹色红,伴疼痛,口渴喜饮,大便秘结, 3 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者,选枇杷清肺饮化裁,药用黄芩、 黄柏、桑白皮、生大黄、生石膏、蝉衣、天花粉以清泄肺经风热。 3.2.2 肠胃湿热证 症见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 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可以茵陈蒿汤加生山楂、 鸡内金、枳实、黄芩、黄连清热利湿。 3.2.3 痰湿瘀滞症 症见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 疤痕多见,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者,以二 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桃仁、红花、当归、川 芎、芍药等,达除湿化痰,活血散结之功效。 3.3 内外结合治疗 陈老治疗本病,在内服中药基础上,常配合外用药 物,则疗效更佳,方用黄芩、黄连、虎杖、连翘、山豆根、丹参、川芎水 煎外敷,每日 2 次,每次半小时。 3.4 重视调护 陈老认为本病在应用药物的同时,更要重视调护,其要 点有:一常用温水洗脸,皮脂较多时,可每日 3-4 次,不用冷水洗面,以 防毛孔收缩,皮脂堵塞,痤疮加重;二避免滥用化妆品,粉质或油质化妆 品。会堵塞毛孔,造成皮脂淤积;三忌挤压,以免炎症扩散,愈后遗留凹 陷性疤瘢;四忌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油腻、甜食:五多食蔬菜、水 果,保持大便通畅。 4 病案举例 4 4.1 朱某某,男,27 岁,2004 年 8 月 2 日初诊。1 年来由于工作繁忙, 平素嗜食辛辣厚味,于胸背部反复出现脓肿、囊肿、结节、色红、疼痛, 皮疹此起彼伏,皮肤较油腻,伴大便粘腻不畅,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 腻,脉滑数。属痤疮肠胃湿热型。治以清热化湿,解毒散结。处方:金银 花 15 克,野菊花 15 克,蒲公英 15 克,紫花地丁 12 克,天葵子 12 克, 茵陈蒿 15 克,山栀子 12 克,大黄 12 克(后下) ,黄柏 12 克,枳实 12 克, 生山楂 15 克。5 剂,水煎服。另用黄连 20 克,黄柏 20 克,虎杖 20 克, 丹参 30 克,山豆根 20 克。水煎外敷,每日 2 次,每次约半小时。再诊时, 皮疹已变暗红。脓肿、囊肿均已减轻,疼痛消失,病已十去六七。二便正 常,舌红苔黄,脉滑。前方去茵陈蒿、大黄、枳实、加黄芩 12 克、连翘 12 克、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5 剂,水煎服。药后即愈。随访未复发。 4.2 闫某某,女,30 岁,2003 年 9 月 5 日初诊,双下颌及颈部可见暗 红色皮疹,以结节、疤痕、囊肿多见,久不能愈。患者素体肥胖,月经量 少,色暗红,有血块。舌暗红,苔白厚,脉滑。诊断为痤疮痰湿瘀滞症。 治当除湿化痰,活血散瘀。处方:野菊花 12 克,金银花 15 克,蒲公英 12 克,紫花地丁 12 克,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陈皮 12 克,半夏 12 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