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河子大学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品管圈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 王小芳 学 号: 2010514390 学 院: 医学院护理系 专业、年级: 护理 2010 级(1)班 指导教师: 王芳 职 称: 主管护师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2013 年 5 月 1 日2014 年 6 月 1 日 开题报告正文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来源 课题名称: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课题来源:学生自选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 1、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品管圈最初应用领域及应用于医疗领域原因 3、对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4、发现我国护理实践开展品管圈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5、总结品管圈活动对我国护理乃至医院品质与质量的影响 6、对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应用的展望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的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在不断更新,护理质 量面临着持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问题,怎样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 性的改进护理工作,提升护理品质,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是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品管圈在护理中的应用,有效地利用了人力和物力资源,集思广益的解决护理问题,运用 科学、高效、经济可行的护理管理方式,使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QCC 在日本和中国台湾 等医院开展广泛1 。近年来,许多医院护理部门积极开展 QCC 活动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藉以提升护理品质2。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原因,应用效果,实施中的困难及应 对策略,以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1.1 品管圈的问世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 1962 年所创。1962 年 4 月,日本财团法人日本科学 技术联盟 (简称日科技连)发行专供基层人员阅读的品管书籍现场与 QC杂志, 当时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在该书创刊文中提及:“以现场领班为中心,组成一个圈, 共同学习品管手法,使现场工作成为质量管理的核心” ,开启了日本的品管圈活动。当年 5 月,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组成第一个品管圈,此为日本品管圈之始。而石川馨是日本质量管 理的集大成者,被称为 QCC 之父3。 1.2 品管圈活动在国际应用的现状 自 1962 年石川馨博士创导品管圈活动以来,紧跟着韩国、巴西、泰国、新加坡等亦相继实 施,推行品管圈活动。1975 年由日本全国品管圈总部(日科技连) 、韩国全国品管圈总部 (韩国工业标准协会) 、台湾地区品管圈总部(先锋组织管理发展中心)共同约定,由三个 机构轮流举办国际品管圈大会(ICQCC) ,并邀请各国优秀圈进行发表、扩大国际视野。 自 1976 年开办迄今,已迈入第 35 届(于印度举行) (ICQCC2010) ,吸引各国共襄盛举、 进行推广经验,使品管圈在相互交流中借鉴,在共同学习中成长4。据 1997 年日本科学 技术联盟的统计,全世界共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品管圈活动5。 1.3 品管圈活动在国内应用的现状 1.3.1 中国台湾品管圈发展 1966 年,台湾已有部分人士开始翻译发表有关品管圈活动的文章。1975 年 5 月台湾先锋企 管中心成立品管圈总部,全力推行品管圈活动。台湾“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质量策进 会于 2000 年 4 月正式公告开办第一届医品圈评审团。2008 年(第九届)将活动名称改为 “医疗质量奖” ,缩写为 HQIC。医品圈发表暨竞赛活动推广至今已举办至第 11 届,目前 品管圈活动已在台湾持续发展6。 1.3.2 中国大陆品管圈发展 1979 年 8 月 24 日,全国第一次 QCC 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同年八月底,中国质量协 会在宣布成立,该协会专设 QCC 工作部,专职从事中国 QCC 活动的组织推进工作。 而在医疗卫生系统里,QCC 的推行也开始受到重视。从 1993 年开始,我国大陆地区 有零星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最早应用与护理质量的改进。2000 年以来,全国少数医院开 始将品管圈应用于不同的质量部门。2005 年,海南省医院协会和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合作以 海南省安宁医院、海南省皮肤病医院作为试点举办品管圈培训班,并推行医院品管圈活动。 海南省在 2008 年将品管圈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写入医院评价和质量管理标准中,成为医 院管理的硬性考核指标,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 QCC。2009 年 6 月,中国大陆地区首届 医院品管圈竞赛在海口召开。2007 年,由上海药学会将 QCC 引入医院药事管理。2010 年 5 月,浙江省质量管理论坛暨品管圈推广会在杭州召开。2011 年 4 月,在杭州首次召开品 管圈圈长论坛4 。 (二) 医疗领域引用品管圈的原因: 2.1 医院本身所具备的特点与管理现状需要引进品管圈 医疗领域品管圈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增强医疗人员发现和解决医疗问题的意识,提高员 工工作士气,改善医疗工作环境;其间接目标是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管理成本,提高 医疗服务效率等。海南、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北京、天津、江西、青海等省市品管 圈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持续改善医疗质量的时代要求,调动了医院主动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 的积极性,推动了先进质量管理工具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医院质量管理的长 效机制,并提升了医疗卫生工作者自主改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持续改善医 疗服务质量的目的4。 2.2 品管圈活动的精神与医院管理的目标一致 (1)尊重人性,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2) 激发潜能,激励个人成长 (3) 改善体制,促进一流的医院发展 (三) 品管圈应用于我国护理实践中的效果 3.1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利香7等报道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 人满意度由 90.5%提高到 96.5%,认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周凯云8等报道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 意度由之前的 94.54% 上升到 97.55% ,护士综合素质从 90.06% 提高到 93.32% ,人性 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由 90.22% 提高至 97.18% ,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01) ,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3.2 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李海燕9报道在创伤外科单元应用品管圈活动,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大大减少 护理工作中遗漏和不足现象,使基础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刘星10等的研究品质 圈活动在降低输液查询频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品质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及陪护输液查 询频次显著下降( P 0.01) ; 满意度显著提高( P 0.05); 护士满意率显著提高( P 0.01) 。认为应用品质圈活动可降低输液查询频次,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 3.3 在提高护士素质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陈泽萍11等探讨“品质圈”活动在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中的作用,结果实施 前后护士对疼痛评估技能优秀率由原来的 13% 提高到 89%。黄小梅12等为提高护 士对神经内科口服药知识水平及对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护 士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口服药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 ,患者对口 服药样资料满意度为 90.48%。认为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口服药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效、及 时,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3.4 在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汪继斌旧叫探索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 术器械准备缺陷率由82降至23(P005)。章雪莲旧7J等为加强急诊科一起的完好 率,开展品质圈活动,结果各抢救仪器完好率达100。徐春琴旧刊等在提高抢救车质量管 理活动中进行品质圈活动,结果抢救车完好率达100。 (四)我国护理中开展品管圈的困难 4.1 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一般认为,成功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的最重要因素是卓越的领 导13,对圈员来说,领导支持是一种极大的精神鼓励;部分活动小组没有活动经费,也很 少将其作为绩效考核,使圈员感到困惑,活动积极性也受到影响,说明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4.2 对质量管理知识较缺乏 由于护理人员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为主,较为注重临 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许多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对护理人员来说较为陌生。因此 在 QCC 活动过程中,不能正确、完整收集资料,经常要翻工,增加了工作量14。 4.3 QCC 技术培训力度还不够 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训练内容 应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技能、实施步骤与方法、电脑操作技能、QCC 七大手法等15。 4.4 与其他圈交流较少 (五) 我国护理中开展品管圈的应对策略 5.1 充实品管圈知识 在推行品管圈的活动中,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点评,提高护 士对 QCC 活动的认识,逐步掌握品管知识。 5.2 将 QCC 理念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将 PDCA 理念运用到日常护理中,避免传统的 护理质量改进方法中无计划性、目标性和随意性强的缺点16。通过品管圈活动将护理规 范化、标准化,并制定成文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作为活动成果严格执行,在执行中形成一 种自觉行为。 5.3 搭建各 QCC 之间的交流平台 护理管理部门可组织每月一次的沙龙活动,由各小 组汇报进展,提出推行过程中的具体困难,互相交流;同时可将态度积极、效果明显的 QCC 作为标杆学习的榜样,组织讲课,传授经验和心得,以点带面,提高护理人员参与活 动的积极性。 5.4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管理者应该强调对员工尊重、引导、鼓励、授权,而不是 监督与控制17。要及时发现护理人员能力的点滴成长,给与精神支持及物质奖励,同时 将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使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价值认同感得到提升,从而激发全 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护理品管圈活动的推行。 (六)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我国护理以及医院的品质质量的影响 6.1 对护理品质与质量的影响 6.1.1 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将“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引入到护理质 量管理中,不断打造护理品牌,已成为护理管理者探讨的重点18。QCC 使护理管理由传 统向现代转变,护士工作态度由被动变主动,从患者需求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 高护理质量19。 6.1.2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 护理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直接或间接的指 导护理实践的过程20。而 QCC 工作方法与其存在共同之处。QCC 工作方法运用过程中, 通过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得出改善后的数据, 并对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将这个过程进行总结就形成一篇很好的科研论文。实践证明,自 从实施 QCC 工作方法以来,在这个过程中,使护理人员掌握护理科研和科研论文撰写的 方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 6.2 对医院品质与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改进 医院的质量改进,涉及多个部门,与医疗、后勤等支持系统关系密切,因此,首先需 取得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全院一起行动效果才会更好。本次的 QCC 小组中,仅仅是护 理人员参与在今后的品质改善项目中,希望有更多的非护理人员参加,包括临床医生、医 技人员和后勤人员,只有这样品质管理才能全面和深入21。 (七) 对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应用的展望 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我国各大医院陆续开展开来,并取得了不错的 反响。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我国各大医院陆续开展开来,并取得了不 错的反响。但在整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本课题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一) 任务要求 1、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品管圈最初应用领域及应用于医疗领域原因 3、对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4、分析品管圈应用于我国护理实践带来的好处 5、发现我国护理实践开展品管圈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6、总结品管圈活动对我国护理乃至医院品质与质量的影响 7、对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应用的展望 (二) 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已在我国各大医院陆续开展起来,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方面的文献 较多。 2、我国各大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反响较好,反映了品管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3、品管圈活动在各医院不同科室开展的良好反响,对护理质量改进乃至医院管理质量都产 生了一定影响。 4、认真查阅文献,阅读报纸、期刊及相关书籍等,分析综合,可使得撰写更全面、更具针 对性。 四、本课题重点研究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研究重点: 1、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 2、品管圈应用于我国护理实践带来的好处 (二)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 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 (三)解决的思路:通过各种搜索引擎以及图书、期刊、报纸等查找大量相关的资料,根 据数据、调查报告等提供的事实作为依据,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及反响。 五、完成本课题的必须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一)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 1 、了解所要研究内容的背景,并查找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与期刊。 2 、列出所要完成综述的问题,阅读、筛选、整合、组织资料。 3 、导师具有很好理论基础、组织协调能力、统计学分析和指导能力。 4 、需要有缜密的思维、合理的逻辑。 5、 提出的问题应当相对全面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可能遇到的问题: 1、需要许多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而获取较困难。 2、将查找的大量相关文献组织与整合具有一定的难度。 3、提出的问题比较全面且有针对性,但相关文献比较有限。 (三)解决办法: 1、做好计划安排,将查找文献资料、筛选分析、确定问题方向、组织成文的时间控制好, 使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的展开。 2、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相关书籍、期刊、报纸中的报道及医院中的应用实例综合 分析。 3 、必要时向指导老师请教,以便顺利完成综述的撰写。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级进度计划 (一) 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工作方案 1、参阅文献 关于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资料多数都在文献中被发表,且比较权威、 真实,为综述提供可靠的依据。 2、阅读报纸、期刊及相关书籍 对于品管圈活动在国内外应用的历史及各大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反响问题,在报 纸、期刊及许多相关书籍中提及较多,且反应的信息更全面,使综述更具针对性。 3、指导老师指导 由于对管理方面相关的知识掌握较少,而且思考问题时不够透彻,对写好综述的相关知识 存在疑惑等问题,需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完善综述。 (二) 进度计划 1、2013.4.15-2013.4.26 准备阶段 :准备综述相关知识;选择课题。 2、2013.4.27-2013.4.30 确定选题;提出问题;查找文献等相关资料。 3、2013.5.1-2013.5.24 阅读、分析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综述提纲。 4、2013.5.25-2013.6.2 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完成综述初稿。 七、参考文献 1 王秀芳 .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1,9(4),1089- 1090. 2 章飞雪,王莲月,于燕燕,李云霞,等. 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实践J.卫 生政策与管理,2012,50(27),127-130 . 3 荣瑞品质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6: 183188 4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1-18. 5 付晨,张刚 .台湾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启示和借鉴J.中华卫生资源,2007,10(1): 24-26. 6 林逸胜.台湾地区的“品管圈”J.中国卫生人才,2002,10(1):42-43. 7 范青 .来自 2007 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各协调成员组织的报告(之一).QC 小组平 台,2007:69-70. 8 王利香,李旺君 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 家庭护士, 2008,6( 1) : 255 256. 9 周凯云,陈湘玉 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皮肤科学术进展综合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性中毒应急处理能力考评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脑卒中危重期护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护士职责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就业模拟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核医学甲状腺功能检测技能评定答案及解析
- 内科医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痛经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 羽绒制品色彩在广告宣传中的创新应用-洞察及研究
- 新型生物制剂临床应用-洞察及研究
-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 GB/T 21073-2007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 GB/T 17980.37-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线虫剂防治胞囊线虫病
- 压力管道特性表
- 高级会计师评审个人业绩报告(精选9篇)
- 血管活性药物(ICU)课件
- “手电筒”模型-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 储能型虚拟电厂的建设与思考分析报告
- 楼地面装饰构造(史上最全面)
- 海关AEO管理体系高级认证企业名录
- TTAF 068-2020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软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 第8部分:隐私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