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明字义 义定则情生_第1页
语境明字义 义定则情生_第2页
语境明字义 义定则情生_第3页
语境明字义 义定则情生_第4页
语境明字义 义定则情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语境明字义 义定则情生 张树强,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中学 教师。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86488.htm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两处 “骤得”分别出自必修二 赤壁赋中的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湘夫人中 的“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老 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学生们在预习、接 受知识过程中,对“ 骤得”二字总有疑问, 甚至产生争论。疑问与争论的焦点是: “骤得”的意思是“急得、易得”还是“屡得、 数得”。查找资料以明确答案,发现资 料上亦是“百家争鸣 ”,各持观点,且有 理有据。常见的观点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赤壁赋:“ 知不可乎骤得 ”的 “骤”,则应作“暴疾”即“ 突然” 解。 赤壁赋:“ 骤得 ”者,频数得 之也,理解为“ 忽然得到”是不正确的。 湘夫人:“ 时不可兮骤得, 聊逍遥兮容与” 句,后来每每为文人们 所借用、化用。故凡此类之“骤得” ,皆 “数得”之义。 湘夫人:“ 时不可兮骤得 ”的 “骤”,应作“频数”解。 而人教版高中Z 文课本对赤 壁赋中的“ 骤得” 注释为 “数得,屡次 得到”,对 湘夫人中的 “骤”字注释 为“轻易、一下子 ”。 由王力先生编撰并由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骤” 字有两个意义: 马奔驰。 诗经小雅四牡: “载骤V(qn)V”(载:动词词头。 VV:快速的样子。 ) 引申为:快 速、急速。 老子:“ 骤雨不终日。 ” 屡次,多次。 左传宣公二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宣子骤谏。 ” 本文所谈的两处“ 骤得 ”的争论焦 点正是引申义与本义的选择与确定。其 实,两个意义有明显区别:“急得” 强调 得到的时间短,快速;“ 屡得、数得 ”强 调得到的频率高,次数多。该用哪个意 义应由具体语境决定,在此我们探究一 下。 对赤壁赋中“ 骤得 ”的理解产 生分歧的一个原因是,对“知何物 不可乎骤得” 的理解不同:第一种理解 为, “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 终 (之幻想)不可乎骤得”;第二种理 解为, “知时光 不可乎骤得 ”。 第一种理解者以为:无论从结构 上还是语义上看,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 月而长终”都归属于后句 “知不可乎 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若归属于前文, 语义上是割裂的。基于此, “知挟飞仙 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之幻想)不 可乎骤得”中的 “骤得”的确不能解释为 “屡得、数得 ”,因为“挟飞仙”“抱明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终归是幻想,现实是一次也得不到,更 不必说“数得 ”。是否因此而赞成 “急速 得”“突然得”以及其引申义“易得” 呢?若 赞成,语义则理解为, “知 挟飞仙以遨 游,抱明月而长终 (之幻想)不可突 然(急速/轻易)得到”。其实,这一结 论仍然不堪推敲,难道“ 挟飞仙 ”“抱明 月”的幻想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里经过 一定时间或努力即可梦想成真?很显然, 这两个意思都不合逻辑。因此,基于第 一种理解“ 知挟飞仙以遨游,抱 明月而长终 (之幻想)不可乎骤得”的 两个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也不得不 引起我们对第一种理解的合理性的怀疑。 第二种理解者以为:文本感慨曹 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自 哀“吾生之须臾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 海之一粟”。无论是伟大如曹孟德,还 是渺小如“吾与子 ”,都是 “吾生之须臾”。 所以,本段主要抒发“ 生命短暂 ”“时光 有限”的哀伤。这也是 “客 何为其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也 ”之所在,故 “知(时光)不可乎骤 得,托遗响于悲风” 。因“生命短暂”“ 时 光有限”,故产生了 “羡长江之无穷 ”“挟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便 自然而然,符合人之常情了。第一种理 解者认为的“ 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 月而长终归属于前文,语义上是割裂 的”的观点,在此便不攻自破了。 “知 时光不可乎骤得” 中“骤得”解释为 “数得,屡次得到 ”才符合语境,知道时 光不可以屡次得到,只好把这份哀伤寄 托在箫声里,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自古就有名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 晨”。此处“骤得”若解释为“急得、易得” “突然得到”,则“知不可乎骤得”又要理 解成“知道时光不可以突然(很快/轻易) 得到”,难道时光可以在付出努力或静 心等待后得到吗?显而易见,这一解释 更不符合逻辑。 综上所述, 赤壁赋中的“知不 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中的“ 骤得” 意思是具体明确的,解释为“数得,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次得到”。 对湘夫人中“ 时不可兮骤得, 聊逍遥兮容与” 中“ 骤得”的理解产生分 歧的一个原因是:对“ 时”的理解不同: 第一种理解为,时间(时光) ;第二种 理解为,时机(时运) 。 第一种理解者以为:赤壁赋 “不可乎骤得 ”句是化用 楚辞湘夫人 之辞而成,二者一脉相承,都指“时光 不可乎骤得” , “骤得”都解释为“数得,屡 次得到”。因此,原句即解释为“ 时光不 可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从容自在”。 传达出在与湘夫人相约不逢后,湘君把 握眼下时光,寄托失落无奈与无限惆怅 之情。 第二种理解者以为:湘君与湘夫 人相约不逢,湘君认为是时机不对或时 运不好,故“ 时” 解释为“时机(时运) ”。 此时,对“骤得 ”理解仍出现两个观点, 即:“数得,屡次得到 ”和 “突然、一下 子、轻易”。于是原句就有了两个解释, 即:“时机不是可以屡次(数次)得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的,我姑且逍遥,从容自在。 ”和“ 时机 不是突然(一下子/轻易)得到的,我姑 且逍遥,从容自在。 ”前一种解释传达出 在与湘夫人相约不逢后,湘君感慨机会 难觅,抒发失落无奈与无限惆怅之情。 后一种解释传达出在与湘夫人相约不逢 后,湘君抒发失落无奈与无限惆怅之情, 同时,又对未来的相逢充满希望,表达 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从语义的角度看,上述的理解都 符合逻辑,文通字顺。但从情感的表达 上看,便有了很大区别。朱光潜先生有 言: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 想感情上“推敲 ”。最恰当地表达作者情 感的意义,便是最恰当的意义。 显然, “时机不是轻易(一下子 /突 然)得到的,我姑且逍遥,从容自在” 的理解,情感最丰富,失望与希望交织, 更显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王逸 楚辞章句九歌曰:“九歌之 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怨结,托 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